内蒙古包头市苏蒙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包头市苏蒙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17:37:26

文档简介

《2025 年 9 月 7 日高中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A D C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A A C
1.B
【难度】0.85
【知识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详解】据图示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图示阴影处区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位于山脊(图中区域东南侧
标注 2840 等高线处附近,等高线凸向低值)的偏北侧,而青海位于北温带,年内光照多从偏南侧照射而
来,北坡处为阴坡光照较少,所以未安装光伏板,B 正确;坡度不是阴影处不安装光伏板的因素,A 错误;
光伏板是通过太阳辐射发电,不是通过风力发电,与风力和风向无关,CD 错误。故选 B。
2.C 3.A 4.A
【难度】0.85
【知识点】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的
因素
【解析】2.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等。上海和德国日本相比海拔并不高,
A 错误;地面裸露,比热容小只会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不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B 错误;上海和
德国、日本相比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且晴天较多,C 正确;河湖分布状况不会影响
太阳辐射强弱,D 错误。故选 C。
3.上海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较大,而上海常规能源短缺,所以需要积极推广“太阳能屋
顶计划”来满足能源需求,A 正确;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显著,发电不稳定,B 错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
地区是青藏高原,不是上海,C 错误;太阳能资源清洁,但是太阳能资源能量分散,不易收集,D 错误。
故选 A。
4.集中式光伏发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所以我国集中式光伏发电一般分布在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区,上海
土地资源紧缺,不利于分布集中式光伏发电,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占地面积小,同时也可以缓解上海
能源紧缺的问题,A 正确 ;发电效率不会因为光伏布局方式发生变化,B 错误;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状况
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是光伏发电的基本特点,不会因为布局方式而发生变化,CD 错误。故选 A。
【点睛】太阳能资源特点:太阳能资源丰富,能源清洁,可再生,能量分散不易收集。
5.D 6.C
【难度】0.85
第 1 页 共 6 页
【知识点】太阳视运动
【解析】5.由图可知,早上 7:00 太阳仍在东北方向,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升旗时看到太阳从
对面较高的教学楼顶升起,说明该日 7:00 的太阳高度在一年中应该是非常高的,故接近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由此可知该次升旗仪式应该在下学期期末,D 正确;上学期开学(9 月)与该日 7:00 的太阳高
度不符,A 错误;上学期期末(通常为 1 月)和下学期开学(通常为 2 月)我国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旗
杆的影子应出现在西北方向,B、C 错误。故选 D。
6.该日 7:00 与 17:00 太阳高度相似,根据对称原理,其中点时刻(计算出为 12:00)应为该地的地方
时 12 时所对应的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用时),可以看出该地中午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同,故当地经度为
120°E,杭州最符合该经度位置,C 正确;拉萨和重庆均位于 120°E 以西,哈尔滨在 120°E 以东,A、B、
D 错误。故选 C。
【点睛】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7.C 8.D 9.D
【难度】0.85
【知识点】时区的划分、计算、热力环流的应用、大气的垂直分层
【解析】7.由图可知,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格林尼治时间大约为 9 时,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标准时,
为中时区区时,澳大利亚东南部经度在 150°E 左右,属于东十区,比格林尼治时间大约早 10 个小时,故
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间=9+10=当地 19 点左右,地方时 19 时为傍晚前后,C 项正确;黎明为地方时 6
点左右,A 项错误;正午为地方时 12 点左右,B 项错误;午夜为地方时 0 点左右,D 项错误。故选 C 项。
8.由图可知,1 月 1-3 日野火强度在波动,野火强度整体较高,同时也说明野火在持续,持续时间较长,
AC 错误;由材料可知,积雨云状烟柱的产生需要强烈的上升气流和一定的天气形势,而 1 月 1-3 日野火
强度呈现规律性的波动,说明天气较晴朗,大气环流稳定,野火强度主要受昼夜交替导致的热力环流等影
响,D 正确;野火在持续,说明没有形成强降雨,且受野火影响,气温较高,可推测大气湿度较低,B 错
误。故选 D 项。
9.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相关知识,对流层顶部向上首先是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积雨云状烟
柱突破对流层顶,进入平流层,受大气水平运动影响,烟尘扩散范围将会增大,D 正确;平流层下层气温
随高度变化很小,且烟柱会向平流层输送一定的热量,不会导致平流层气温骤降,A 错误;平流层水汽含
量很少,通常无云雨现象,烟柱也难以明显改变平流层的降雨条件,B 错误;烟柱突破对流层顶,说明烟
柱强度大,森林燃烧产生的 CO 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一部分,但仍在地球大气层中,大气中 CO 含量不会
减少,C 错误。故选 D 项。
【点睛】大气垂直分层是根据不同物理特性(如温度、密度、成分等)对大气层进行的垂直结构划分。
第 2 页 共 6 页
10.C
【难度】0.65
【知识点】地方时的定义、计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受热过程原
理的应用
【解析】10.由图示可知,光伏电站站内在北京时间 15 时前后地表温度低于站外地表温度,A 错误。白
天,光伏电站站内有光伏板,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吸收等作用,白天到达站内下垫面的太阳辐射少,导致
下垫面温度低,下垫面辐射弱,B 错误。由图示可知,白天站内温度比站外低,夜晚站内、站外温度差异
不大,故站内的昼夜温差比站外小,C 正确。图示夜晚站内温度比站外稍高,故站内夜晚的大气逆辐射更
强,D 错误。故选 C。
11.C 12.A
【难度】0.65
【知识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解析】11.读图结合已学分析可知,甲、乙两地最高气温均出现在 16 时左右,甲地最高气温高于乙地,
主要是甲地的地面辐射③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从而使得气温更高,C 正确;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
阳辐射,太阳辐射一般正午最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根本来源,不是导致甲、乙最高气温差异的
直接原因,排除 A;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增温后再向外辐射热量,因此②弱对最高气温
的直接影响较小,排除 B;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主要影响夜晚气温,对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小,
排除 D。故选 C。
12.沙漠地区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大;绿洲地区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气温
日较差小。图中甲气温日较差大,乙气温日较差小,符合沙漠和绿洲的气温日变化特征,A 正确;城市由
于热岛效应,全天气温高于郊区,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B;海洋比热容大,白天气温低于陆地、夜晚气
温高于陆地,气温日较差小,对应图示乙地,而甲气温日较差大,对应陆地,排除 C;图示甲、乙最低气
温均高于 14℃,不可能是冰川,排除 D。故选 A。
【点睛】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13.B 14.A
【难度】0.65
【知识点】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冷锋
【解析】13.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气压低,应位于高空,甲地等压线大致呈东西走向,自北向南气
压升高,按风向的画法,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为偏西风,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4.郑州市西侧有一锋线分布,根据锋线位置及走向可知,该锋线为冷锋,受冷气团(偏西气流)驱动,
第 3 页 共 6 页
向东侧移动;图示时刻郑州市位于冷锋锋前,随着冷锋向东移动,郑州市即将受冷气团影响,出现雨雪天
气,伴随着大风、降温等过程,暖气团势力减弱,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15.A 17.6
【难度】0.65
【知识点】锋面气旋
【解析】15.第一天 2 时的气压中心 K1 位于测站的西南方向,据图示等压线信息可知 K1 是低压中心,
则由测站到 K1 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西南,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东北风。第一天 7 时
的气压中心 K2(低压中心)位于测站的偏西方向,则由测站到 K2 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受北半
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形成东南风,因此第一天 7 时前后,测站的风向由东北变东南,A 正确,排除 BCD。
故选 A。
16.据所学知识可知,由 K1 的低压中心附近形成的北半球锋面气旋中,偏东侧的锋面应是暖锋,结合北
半球气旋的气流方向是逆时针辐合,所以在 K1 时期(第一天 2 时)测站应位于暖锋的锋面之前,受冷气
团控制,而②④在 2 时附近受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控制,排除 BD;据图示可知在 K2 时期,测站在暖
锋锋面之后,受暖气团控制,一直到锋面气旋偏西侧的冷锋过境前一直是受暖气团控制,当此冷锋过境之
后,测站将会受冷气团(位于锋面之下)控制,C 正确,A 错误。故选 C。
【点睛】气旋为低气压中心,周围的空气向气旋中心涌入。 ①天气: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气
流上升的过程中,冷凝形成降水; ②风向:在水平方向上,气流涌向气旋中心,并发生偏转(北右南左),
因此表现出的旋转方向为北逆南顺。
17.(1)阴雨天气,气温较低(低于 10℃);冷锋
(2) 快 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升温快,沿海地区升温慢;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沿海地区多
阴雨、云雾天气。
(3)甲地地处山谷中,地势低洼、地形封闭;夏季风(东南风)下沉进入谷地,增温明显;冬季风深入谷地,
且不易扩散,降温明显。
【难度】0.65
【知识点】冷锋、气温的影响因素
【分析】本题以洞庭湖流域水稻种植作为素材,共 3 道小题,创设学习探索情境,考查天气系统、气温的
影响因素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综合考查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早稻田间育秧要求 3-5 日连续晴朗且气温大于 10℃天气,如果出现烂秧现象,
意味着当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或气温小于 10℃的天气。黄海北部海面常出现小型冷气流辐散中心,辐散气
第 4 页 共 6 页
流向西南方向运动至鄱阳湖地区,形成冷气团;3 月提前受副高西侧气流影响,为洞庭湖流域带来从南向
北的辐散气流,形成暖气团。冷暖气团在洞庭湖流域相遇,形成冷锋,带来降温、阴雨天气,导致早稻出
现烂秧现象。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1 月到 4 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图示区域气温回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和天气的影响,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水汽较少,多晴朗天气,气温升高速度较快;沿海地区受海洋调
节作用更加显著,水汽充足、多阴雨天气,气温升高速度较慢。
(3)甲地气温年较差较相邻东西两侧大,意味着甲地夏季气温更高、冬季气温更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
识,甲地位于洞庭湖南侧河谷中,地势较低且地形封闭,气流一旦进入甲地便不易扩散。夏季,洞庭湖流
域受东南季风的影响,甲地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与季风走向垂直,季风沿着谷地东侧山坡下沉进入山谷,
增温效果明显;受封闭地形影响,加剧增温幅度。冬季,洞庭湖流域受偏北的冬季风影响,冬季风沿着河
谷深入甲地,带来降温作用;受封闭地形影响,冷气流不易扩散,导致温度更低。在地形和季风的共同作
用下,甲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18.(1)斯里兰卡山体高度有限,阻挡作用弱,到达背风坡的水汽多;季风背风坡白天对流旺盛;白天近地
面气压降低,吸引海风登陆,使气流抬升显著,降水强度大。
(2)白天陆地气温高,以海风为主,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地形阻挡,水汽积累;傍晚时,积累的水汽量大,
此时风向未转换,气流不断抬升,产生强度大的降水。
(3)差异:与乙地相比,甲地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大。(或与甲地相比,乙地冬季气
温略高,夏季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小)成因:冬季,甲地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略低;夏季,
甲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且太阳高度略大,气温略高。(或冬季,乙地位于东北季
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且太阳高度略大,气温略高;夏季,乙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
温略低。)
【难度】0.65
【知识点】热力环流的应用、降水的影响因素、气温的影响因素
【分析】本题以斯里兰卡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降水、气温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
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斯里兰卡山体高度有限,阻挡作用弱,较强的季风能轻松越过,损失的水汽
少,到达背风坡的水汽多。季风背风坡云量少,白天升温更快,对流强烈,白天对流旺盛,导致近地面气
压降低,吸引海风登陆,从海面输入大量水汽,气流抬升显著,降水强度大。
(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海洋升温慢,
气温低,气流下沉,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白天海风持续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积累,
傍晚时积累的水汽量大,空气相对湿度大,傍晚时风向未转换,气流抬升产生的降水强度大。
第 5 页 共 6 页
(3)与乙地相比,冬季,甲地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日照少且纬度高,离太阳直
射点远,太阳高度略小,导致气温略低;夏季,甲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阳光充足
且离太阳直射点近,太阳高度略大,气温略高,因此与乙地相比,甲地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
温年较差大。
19.(1)海拔较高,降水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2)太阳能资源丰富;煤矿沉陷地区多,荒地多;土地成本低;工业协作条件好;可利用现成火电输电网等
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包头市场用电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
(3)光伏板遮阴,减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地表蒸发量,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光伏板削弱近地面风速;
减少土壤侵蚀,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难度】0.85
【知识点】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要素之间的影响
【分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为背景,涉及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包头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优势、
光伏板下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2)由图可知,包头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包头原为煤城,煤矿沉陷地区多,荒地多,建
设光伏发电站的土地成本低;包头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协作条件好;包头输电网等基础设施较完善,可利
用现有的火电输电网,节约建设成本;包头经济较发达,耗电企业多,用电需求量大;包头是国家级光伏
项目基地,说明有国家政策支持。
(3)由右图可知,光伏板遮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光
伏板增加了地表粗糙度,能削弱近地面风速,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同时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
植物生长。
第 6 页 共 6 页苏蒙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2。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A。地势高,空气稀薄B。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C.纬度偏低,晴天多D,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3.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
一、单项选择(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A.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
下图是青海省某光电场地形略图,该光电场采用固定仰角光伏板进行发
B.太阳能发电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电,光伏板仰角(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当地韩度值相同,采光面朝正南方
C。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向。下图中阴影处未安装光伏板,虚线内甲区域地形平坦。完成第1题。
D,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发电成本低
1.导致图示阴影处未安装光伏板的主导因素是()
4.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A.占地面积小B.发电效率高
C.受天气影响小D。环境污染小
我国某中学上学期间,每个星期一平上

旗杆
500m
7:00(雨天除外)都会举行升旗仪式。高三
王同学
太阳
运位置
位置
A.坡度B.坡向
C.风力D.风向
年级的小明同学某日升旗时看到太阳从对面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
较高的教学楼顶升起,旗杆的影子出现在他


杆影
屋顶。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
的右边(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5-6题。
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完
5。该次升旗仪式可能是在()
成2-4题。
A.上学期开学B.上学期期末C.下学期开学D.下学期期末
6.当天17:00放学时,小明同学在运动场另外一边又看到了太阳,且太阳高
度与7:00时差不多,则该中学可能位于我国()
A,哈尔滨
B,拉萨
C。杭州
D。重庆
2020年1月1日前后,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大面积高强度森林野火,引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一大型光伏电站站内与站外地表温度年平均日变化。
发强烈上升气流,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烟尘上升至对流层顶附近,形成积雨
据此完成第10题。
云状烟柱。下图表示该区域野火强度与积雨云状烟柱高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据
40
此完成7-9题。
30
…站内
一站外

20F
野火强度
10
20.0
-1Q5
对流层顶大致高度
17.5
15.0
北京时间
烟柱高度
12.5
10.与站外相比,光伏电站站内()

TTTT
叶10.0
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时)
A,地表温度高
B。白天下垫面辐射强
12月27日28日29日30日31日1月2日3日
4日5日
1日
C.昼夜温差小
D.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时间(格林尼治时间)
我国某地中学生为探究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在当地进行气温变化观测,
7.图中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间为当地()
并绘制出了莱日甲、乙两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
A.黎明前后B。正午前后C。停晚前后D.午夜前后
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8.1月1-3日没有产生积雨云状烟柱,其原因最可能是()
气温℃
A.野火强度低
B.大气湿度高
0
C.野火持续时间短
D.大气较为稳定
大气上界
9。积雨云状烟柱突破对流层顶,将使得()
地面
A.平流层气温骤降
B。平流层强降雨增加
1
0
12
162024(北京时间
1
图2
C.大气中CO含量减少
D。烟尘扩散范围增大
11。最高气温甲高于乙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弱
B.②弱
C.③强
D.④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