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安徽省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安徽省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30 11: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高三9月调研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除了观测北极星仰角外还需要实测并计算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的南北两地距离,测绳可以测量距
离,C正确:司南可以指示南北方向不能测距离,A错误:日晷可以观测地方时,B错误:浑天仪用来测量天体在地球球面的坐标,D错
误。故选C。
2.B【解析】据右图所示,地球上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的南北P和Q两地距离L,即为纬度相差1°的距离。由圆的知识可知弧
长公式=(圆心角)×(圆周率)×r(半径)/I80,可得L=π(B-α)R/I80°,可推导地球的半径,B正确;经度差异无法通过该方法测
量,A错误:海拔、公转周期和白转速度与观测数据无关,CD错误。故选B。
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甘德国际机场位于(48N,54W),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位于(45N,126°E),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
因此最优的飞行线路为:由甘德机场沿54W经线向正北方向飞行,经过北极点后在沿126E经线向南飞行。故选D。
4.C【解析】从甘德机场起飞沿最优航线飞行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经过同一经线圈,所跨的纬度为(90°-48°)+(90°-45°)=
87°,因此飞行距离为87×111km=9657km。飞机以780km/h的速度飞行,所需时间为9657km÷780km/h,大约为12小时。故选C。
5.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30,根据图中指向标、等高线可判断,漂流线路西北部高度为840~870m之间,东南部为
930~960m之间,二者交叉相减,计算可得高差为60~120m。故选B。
6.A【解析】根据图中指向标指示北,并结合等高线可判断,漂流线路西北部高度为840~870m之间,东南部为930~960m之
间,西北低,东南高,所以图中漂流方向大致为东南向西北,指向标顺时针旋转45°后:原西北方向变西南方向。旋转后,漂流方向应
调整为自东北向西南。故选A。
7.C【解析】橡皮舟在险峻的峡谷中漂流穿梭,在弯曲河段橡皮舟受惯性离心力作用,最有可能撞上凹岸,引发安全事故,因此
为保证安全,弯曲河道的凹岸边宜放置缓冲撞击的橡皮轮胎。图中甲、乙、丁河道平直,橡皮舟撞上河岸的可能性不大,ABD错误;丙
地位于弯曲河道的凹岸边,宜放置缓冲橡胶轮胎,C正确。故选C。
8.A【解析】新西兰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拥有广阔的平原和丘陵,适宜乳畜业的发展,乳制品和羊毛产量大
品质高,故羊毛和乳制品为其核心出口产品,A正确:新西兰虽然森林广布,但新西兰木材工业以初加工为主,家具加工技术不突出,B
错误:新西兰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钢铁是重工业,C错误:新西兰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并非是地中海气候,D错误。故选A。
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新
西兰以优质农产品闻名世界,其产品获得了许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中国的金属、建筑材料和轻工制品等则是新西兰发展基建和工业
的重要材料,因此中国与新西兰经济结构互补性强,这是双方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与动力来源,②正确;两国政策支持也
是促进双方合作的动力源之一,④正确:两国距离较远,地理位置并非邻近,①错误:中新文化差异较大,③错误。故选D。
10.B【解析】中国对新西兰直接投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B正确;中国对新
西兰直接投资,利于中国开拓国际市场,而不是利于新西兰开拓国际市场,A错误:中国在新西兰投资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
破坏,C错误:中新经济结构差异大,产业同质化风险较低,但直接投资的核心作用在于互补合作而非避免同质化,D错误。故选B。
1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风挟带高能带电粒子冲击两极高空的大气,使大气发生电离,形成美丽的极光现象,因此
一般高纬地区才能看到极光,我国整体纬度较低,离极地远,因此少见极光现象,C正确:极光产生与气候、海拔和空气湿度关系不大
ABD排除。故选C
12.A【解析】射电望远镜观测的是电磁波信号,高原空气稀薄可减少大气对信号的干扰,A正确:稻城县纬度较低(非极地),极
光现象罕见,无法同步观测,B错误:甘孜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科研人才集聚非选址主要因素,C错误: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降水并不稀
少,且晴天数多非选址首要条件(如云南天文台选址考虑气候因素不同),D错误。故选A。
13.A【解析】根据材料,驯鹿以雪下的地衣和苔藓为食,冬季牧场选址的关键在于积雪厚度,若积雪过厚,驯鹿难以刨开积雪获
取食物:若积雪过薄,地衣暴露易被风吹散或被其他动物取食。因此,积雪厚度适中是核心条件,A正确:气温因素虽重要,但涅涅茨
人已适应寒冷环境,B错误;地形平坦非决定性因素,C错误;水源虽必要,但冬季河流可能冻结,且材料未强调水源对选址的主导作
用,D错误。故选A。
14.C【解析】生肉鲜美并非是涅涅茨人形成生吃鹿肉习惯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出于客观条件限制,①错误;当地气候恶劣,果蔬
难以生长,缺乏果蔬补充维生素等营养,而生肉能提供相关营养,这是形成生吃鹿肉习惯的重要原因,②正确;气候严寒本身不是直接
导致生吃的原因,而是间接影响果蔬和燃料情况,进而促使生吃鹿肉,③错误;当地燃料匮乏,烹饪需要消耗燃料,为了节省燃料,人们
更倾向于生吃鹿肉,④正确。故选C。
15.A【解析】金昌原为“镍都”,说明当地之前主要以镍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因当地资源枯竭而积极寻求转型发展
1地理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