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三上1.2空气有质量吗 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三上1.2空气有质量吗 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 课题 2.空气有质量吗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理解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也是一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物理属性。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运用比较、推理等思维方法,认识空气有质量这一特性;能对关于空气是否有质量的问题进行有依据的思考。 探究实践目标:能设计并参与“验证空气有质量”的实验,如利用简易天平(气球、木棍、支架、砝码等组成)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目标:对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在小组合作中,能与同学友好交流、分工合作,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
1.空气是( )质量的,我们可以通过( )来验证。 2.在验证空气有质量的实验中,当向气球中充入空气后,装有空气的气球一端会( ),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3.空气的质量比较(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感觉到它的质量。 4.像空气这样具有质量的物质,还有( )、( )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
观察“用简易天平验证空气有质量”的实验图,当把充了气的气球和没充气的气球分别挂在简易天平两端时,充了气的气球那端会向下,这是因为充了气的气球里有空气,空气有( ),所以这端更重。 6.再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空气有质量: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袋,一个装满空气,一个空着,然后用弹簧秤分别称量它们的重量。会发现装满空气的塑料袋重量更大,这就证明了空气有( )。 第五题 第六题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
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在古代,人们认为空气是没有重量的,直到后来科学家通过精确的实验才证明空气有质量。现在,我们利用空气有质量的特点,制造出了热气球,热气球里的空气被加热后,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大,从而使热气球整体密度小于外界空气密度,实现升空。 根据材料分析,热气球能升空是利用了空气有( ),且热空气密度( )冷空气密度的特点。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
8.有以下材料:两个相同的小瓶子、一根细木棍、一些细线、若干小砝码、打气筒。要验证空气有质量,下列实验步骤合理的是( )。 A.直接用细线把两个空瓶子挂在细木棍两端,观察木棍是否平衡 B.用打气筒给其中一个瓶子打入空气,然后直接用手感受哪个瓶子重 C.用细线把两个空瓶子挂在细木棍两端,调整使木棍平衡;再用打气筒给其中一个瓶子打入空气,观察木棍是否还平衡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辩论会:“空气有质量”这一发现,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有、实验 2.下沉 3.轻 4.水、石头(不唯一)
实验探究 做一做
5.质量
6质量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质量、小于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C
解析:A选项没有改变空气的量,无法验证;B选项用手感受不准确;C选项通过对比实验,能更科学地验证空气有质量。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
正方(利大于弊)的观点:空气有质量的发现,让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更加科学、深入,推动了气象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比如在气象研究中,能更精准地分析空气的运动、压力变化等,有助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在航空领域,对空气质量等相关特性的深入了解,能更好地设计飞行器,保障飞行安全与效率。
反方(弊大于利)的观点:从某些角度看,过度强调空气有质量等科学特性,可能会让一些人过于关注理论层面,而忽略了对空气本身的保护。而且在一些应用中,若利用不当,可能会带来问题,不过这种弊端更多是人为利用的问题,而非发现本身的问题,所以整体还是利大于弊更具说服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