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9月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范围:初高衔接知识+高一直线运动 总分 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4分]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路程 B.加速度 C.速率 D.温度
2.[4分]物体从t=0时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x-t图像的一段图线如图所示,图线经过图中坐标(3,10)和(4,9)的点,其中(3,10)为抛物线的顶点。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物体从坐标原点出发 B.物体的初速度为
C.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m/s2 D.物体0~4s内的路程为8m
3.[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然后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离地面高约的天宫实验室对接,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经过一系列航天实验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八号飞行高度很高在研究其对接时可以视作质点
B.“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是时间间隔
C.神舟十八号飞船飞行的路程约为
D.6个月是指时间间隔
4.[4分]杂技表演中有一节目叫抛球,小明在家练习抛球,他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A后,又以初速度在同一高度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发现两球在空中相遇,则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
A. B. C. D.
5.[4分]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A到B速度增量为,位移为,从B到C速度增量为,运动的位移为,若D点是汽车从B运动到C过程的中间时刻的位置(图中未标出),则汽车从B点运动到D点的位移为( )
A. B. C. D.
6.[4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B.C.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7.[5分]a、b、c、d是一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的四点,质点经过ab、bc、cd三段的时间之比为2∶1∶1,已知ab段的长度为L,cd段的长度也为L,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c段的长度为L
B.质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为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v
8.[5分]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已知) ( )
A.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位移
C.石子最后1m 的时间
D.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
9.[5分]在距水平地面高0.8 m处先后依次由静止释放A、B、C三个小球,三小球释放位置接近但不重合,运动过程中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小球可视为质点,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相同,且。所有小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后均以原速率反弹,忽略碰撞时间。已知A、B两球第一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离地面的高度为0.35 m,重力加速度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则( )
A.相邻两球释放的时间间隔
B.A、B第一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C球的速度大小为1 m/s
C.A、B第二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C球离地面的高度为0.75 m
D.A、B两球第2023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C球与A、B两球之间的距离为0.4 m
10.[5分](多选)为了研究汽车的启动和制动性能,现用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分别进行实验.让甲车以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再以最大加速度制动,直到停止;乙车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加速度制动,直到停止.实验测得甲、乙两车的运动时间相等,且两车运动的位移之比为.则( )
A.甲加速的时间和甲减速的时间之比为
B.甲加速的时间和甲减速的时间之比为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11.[12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在操作中存在两处明显的错误或不当,它们分别是:
① 。
② 。
(2)实验中,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连同重物)的顺序,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12.[12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想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从实验室找到一个光电门和一个四边都为d的等宽“口”字型铁片,以及游标卡尺,该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
(1)如图乙,先用游标卡尺测得“口”字型铁片遮光宽度d=2.30mm,该读数是游标尺中第6格刻度线与主尺第__________mm线对齐得到的。
(2)测出铁片上下两边中线间距离L(L d)。
(3)用丝线将铁片悬挂于光电门正上方,让铁片平面与光电门发射接收方向垂直,烧断悬线。
(4)读出数字显示器记录的铁片上边、下边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Δt2。
(5)“口”形铁片下边通过光电门的速度近似为v=______(用L、d、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6)由此可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用L、d、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13.[8分]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于某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为123.58km,直线距离为109km,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试求:在这次横渡海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m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14.[12分]如图,竖直面内虚线所示的两水平面之间存在大小恒定的水平风力(其他区域不存在风力,自该区域上方距离下边界为L的O点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风力区域上边界的A点进入,且风力区域下边界的B点处于A点正下方。若风力沿水平向左方向,小球在重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从Q点离开时的速度方向恰好竖直向下;若风力沿水平向右方向,小球在重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恰好做直线运动,并从P点离开。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运动到Q点时速度大小vy;
(2)小球在风力区域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XBQ与XBP之比;
(3)风力区域上下边界在竖直方向的距离H。
15.[12分](18分)汽车和汽车(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两条平行车道同向行驶,车在后(如图甲所示).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此时两车相距.汽车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汽车运动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1) 什么时候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 若时刻,车紧急制动(制动后做匀变速运动),要使车追不上车,求车的加速度的范围.
摸底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A.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A错误;
B.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矢量,B正确;
C.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C错误;
D.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D错误。选B。
2.【答案】C
【详解】BC.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由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末速度,时瞬时速度等于间平均速度,即,则有加速度的大小,物体初速度,B错误,C正确;
A.位移,解得初始时的位移,A错误;
D.路程,则有物体0~4s内的路程为,D错误。选C。
3.【答案】D
【详解】A.对接时,神舟十八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其看成质点,A错误;
B.“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不是时间间隔,B错误;
C.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离地面高约指的是离地面的竖直高度,C错误;
D.6个月是指时间间隔,D正确。选D。
4.【答案】D
【详解】球A从抛出回到手中所用时间为,球B从抛出回到手中所用时间为,若两球刚好在球B回到手中相遇,则有,为了两球在空中相遇,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即,选D。
5.【答案】C
【详解】由加速度的定义式,知B到C的时间是A到B时间的2倍,设A到B的时间为t,则B到C的时间为2t,AB段中间时刻的速度,BC段中间时刻D点的速度,,其中,联立解得,D到B的逆过程,联立解得;
A:与分析不符,A错误;
B:与分析不符,B错误;
C:与分析相符,C正确;
D:与分析不符,D错误。选C。
6.【答案】D
【详解】由a—t图象知,0~0.5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
7.【答案】BD
【详解】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在cd段运动的时间为T,则a===,xbd-xab=xbc=a(2T)2=L,A项错误;由于b点是质点从a点运动到d点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因此从a到d运动的时间t==,B项正确;=4T,得T=,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C项错误;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vc==v,D项正确.
8.【答案】ACD
【详解】A.知道石子的落地速度,根据
可求出楼的高度,故A正确;
B.自由落体运动最初1s内的位移为
知道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位移,无法求出落地的速度或落地的时间,故无法求出楼的高度,故B错误;
C.知道石子最后1m 的时间,根据逆向思维可得
可求出落地的速度,根据
可求出楼的高度,故C正确;
D.知道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根据逆向思维可得
可求出落地的速度,根据
可求出楼的高度,故D正确。
故选ACD。
9.【答案】ABD
【详解】A:A、B两球第一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对B球有,则B球下落的时间为,A球下落至地面过程有,A球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为,A球落地的速度为,A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至与B球等高时,有,解得,相邻两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A正确;
B:A、B第一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C球的速度大小为,B正确;
C:A、B第二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A球向下运动,B球向上运动,设A球下落时间两球第二次相遇,有,解得,此时C球离地面的高度为,C错误;
D:根据运动的周期性,可知A、B球在奇数次相遇时距离地面高度为处,A、B两球第2023次出现在同一高度时,C球下落的高度为,C球与A、B两球之间的距离为,D正确。选ABD。
10.【答案】AC
【解析】解法一:基本公式法
设最大速度为,故乙车运动总时间为,甲车加速与减速的总时间,故甲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又,联立解得,故,、正确.
解法二:图像法
根据题意画出图像,如图所示,甲的位移,乙的位移,两车运动的位移之比为,则,因为甲车减速时加速度为,乙车为,所以乙车匀减速时间是甲车匀减速时间的2倍,则甲车匀减速和匀速时间相等,因此甲车加速的时间和减速的时间之比为,乙车匀加速时间和匀减速时间之比为,故加速度之比为,得,故、正确.
11.【答案】打点计时器不应该接直流电源;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B;
【详解】
(1)该同学在操作中存在两处明显的错误或不当,它们分别是
①[1]打点计时器不应该接直流电源;
②[2]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3]实验中,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
故选B。
12.【答案】(1)8 (5) (6) ·[()2-()2]
【详解】(1)游标尺精确度为0.05mm,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游标尺中第6格刻度线与主尺第8mm线对齐得到的。
(5)铁片下边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2,铁片遮光宽度d。则通过光电门的速度近似为v=
(6)研究铁片上下两边依次通过光电门的运动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2gL=()2-()2,解得g=[()2-()2]
13.【答案】0.68m/s,147s
【详解】
张健游泳的平均速率为
每游100m约需的时间为
14.【答案】(1);(2)1:3;(3)
【详解】
(1)小球从O到A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加速度为g的加速运动,进入虚线区域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仍为g不变,则运动到Q点时速度
(2)无论风力向左还是向右,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不变,则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且设小球在水平风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为a,若设小球进入虚线区域时的水平速度为vx,则
且
解得
(3)风力区域上下边界在竖直方向的距离H,则刚进入虚线区域时的竖直速度
在虚线区域内,竖直方向
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
15.【答案】(1) ;
(2)
【思路导引】
本题第(1)问是匀速运动追赶匀减速运动,根据图像得到两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知道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求出速度相等的时刻,分别得到两车的位移,可得到两车的最远距离,如图所示;第(2)问是匀减速追赶匀减速,车不能追上车的条件是车的刹车距离小于车的刹车距离与开始时两车的距离之和.
【详解】
(1) 以两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图乙分析可知,汽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汽车的速度,
由题图丙分析可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汽车的加速度,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运动过程如上图所示,
设经过后两车速度相等,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汽车的位移大小,
汽车的位移大小,
则相距最远的距离为.
(2) 设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由题图可知时车恰停止,车减速到零行驶过的位移大小为,
要使车追不上车,对车有,
解得.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