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化学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化学全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从古法胭脂到现代工艺--显色
——第二单元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古法制胭脂工艺流程
古法制胭脂工艺流程
参考视频和文献内容,补充古法胭脂的制作流程:
取醋石榴两三个,擘取子,捣破,少着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若无石榴者,以好醋和饭浆亦得用。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亦得空用之)。 ---《齐民要术》
石臼
捣碎
水淘洗
去黄 (布袋)
酸洗
(栗米醋)
碱溶
(草木灰)
显色
(醋石榴汁/酸橘汁)
酸橘取汁
加酸中和显色
【查阅资料】“显色”是因为红色素从溶液中析出。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不是因为酸与溶液中的碱性物质(碳酸钾或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
大任务:探究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后是否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任务二:再探反应—微观本质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任务四:回探生活—实际应用
任务五:古法制胭脂到现代工艺
从古法胭脂到现代工艺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1】 探究向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除了红色素析出,还有什么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实验结论
取少量用碳酸钾碱溶之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
除红色素析出外,还有
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钾。
K2CO3+2HCl=2KCl+CO2↑+H2O
盐酸和碱溶之后的碳酸钾发生反应。
有气泡生成。
我们改良传统工艺,用碳酸钾或氢氧化钠代替草木灰进行碱溶。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1】 探究向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除了红色素析出,还有什么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思考
取少量用氢氧化钠碱溶之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是不是说明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没有发生反应?
除产生红色沉淀外,
【回顾旧知】验证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思路。
证明无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
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检验生成物存在
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稀盐酸
【活动2】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反应。
【思考】
1.若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则氢氧化钠( ),稀盐酸( )
2.若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不反应,则氢氧化钠( ),稀盐酸( )
(填“存在”或“不存在”)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你认为,验证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是否反应,应检验氢氧化钠消失,还是盐酸消失
【思路一】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活动2】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反应
存在
不存在
存在
存在
验证氢氧化钠是否消失。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定性:酸碱指示剂
定量:测溶液pH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检验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
碱的共性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水

【活动2】验证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是否反应
检验溶液酸碱性
简单快捷
验证氢氧化钠是否消失。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2】验证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是否反应---验证氢氧化钠是否消失
【实验用品】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溶液 试管 pH试纸 点滴板
玻璃棒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小组交流】1.你选择哪种指示剂,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说明原因。
2.如果要测量溶液pH,需要测量几种溶液?
设计角度 实验方案 现象
定性 实验用品 实验方案
定量
无色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后,溶液pH变小
测溶液pH
【温馨提示】1.向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2ml稀盐酸,边滴边振荡。(1ml氢氧化钠溶液已经提前取好)
2.玻璃棒使用前用纸巾擦,用后先水洗,再用纸巾擦。
3.在导学案上,记录所测溶液的pH值和实验现象。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滴加盐酸后,溶液pH变化,可能是稀盐酸溶液中的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引起的溶液pH变化,你同意吗?
【活动3】探究氢氧化钠、盐酸混合后溶液pH变化的原因。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加水稀释,能改变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不能改变溶液的酸性或碱性。
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加酸之后,pH变小,不是因为水稀释造成的。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设计方案】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水稀释带来的干扰。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加盐酸后溶液的pH 氢氧化钠加水后溶液的pH
测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ml水后溶液pH
测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ml稀盐酸后溶液pH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3】探究氢氧化钠、盐酸混合后溶液pH变化的原因。
学习活动 评价量规 得分
探究氢氧化钠、盐酸混合后溶液pH变化的原因 1.会设计对照实验,每组对照实验 +1 2.对照实验,能找准变量和不变量 +1 3.能正确测量溶液pH +1
小组合作 能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1 善于听取他人合理建议并进行改进 +1
【评价量规】
1、从酸和碱的微观构成角度分析:
盐酸中存在哪些离子?
NaOH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H+、Cl-
Na+、OH-
反应前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哪些离子减少?
H2O
Cl-
Cl-
Cl-
Na+
Na+
H2O
Na+
H2O
H2O
H2O
反应后
减少:
H+、OH-
任务二:再探反应—微观本质
H+ + OH- = H2O
酸和碱反应的微观实质
3、请结合图片,尝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 + NaOH = NaCl + H2O
任务二:再探反应—微观本质
【思路二】验证有新的生成物
【思考】你会选择验证哪种生成物?
验证生成物的角度,对于该实验是否可行?
不可行。构成氯化钠的Na+、Cl-,反应前后都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水,溶液中一直有水存在,也无法验证。
H2O
Cl-
Cl-
Cl-
Na+
Na+
H2O
Na+
H2O
H2O
H2O
请参考以下信息,尝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 + NaOH = NaCl + H2O
任务二:再探反应—微观本质
学习活动 评价量规 得分
书写酸与碱的化学方程式 1.能正确书写化学式 +1 2.会配平 +1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
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H2SO4+2NaOH = Na2SO4 + 2H2O
HCl + KOH = KCl + H2O
H2SO4+ 2KOH = K2SO4 + 2H2O
2HCl +Ba(OH)2 = BaCl2 + 2H2O




H+ + OH- = H2O
尝试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分析这几个反应的共性。
任务二:再探反应—微观本质
宏观现象
微观本质
化学符号
HCl + NaOH = NaCl + H2O
化学变化的三重表征
H+ + OH- = H2O
揭秘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红色素析出的原因:
大任务:探究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后是否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石臼
捣碎
水淘洗
去黄 (布袋)
酸洗
(栗米醋)
碱溶
(草木灰)
显色
(醋石榴汁/酸橘汁)
酸与碳酸钾发生反应;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改变了溶液pH,影响红色素在水中的溶解。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查阅资料】在碱溶之后的溶液中,加酸显色,最终要控制pH在5.8--6.2之间,显色效果较好。
加酸可以显色,那我们需要加多少酸?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数字化实验:pH计测量向碱溶之后的溶液中,加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
滴定装置
光电门计数器
烧杯+磁力搅拌器
pH电极
思考: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怎样变化的?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的实验现象?
3.你能找出此时图像上的对应点吗?
4.此点的含义?
5.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图像,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角度,分析溶质成分。
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pH=7。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18,7)
【即时测评】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 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变化情况如下图。
NaOH + HCl = NaCl + H2O
pH逐渐减少。
(18,7)
pH>7 pH=7 pH<7
溶质成分
反应方程式:NaOH + HCl= NaCl + H2O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HCl NaCl
NaCl
NaOH NaCl
【即时测评】4.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图像,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角度,分析溶质成分。
由此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还有过量的反应物。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反思:
无现象的中和反应,还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证明反应发生。
思考:
1.通过图像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会_______(放热/吸热)。
2.哪个点能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_____(x/y/z)点

线


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的温度变化
放热
y
任务三:三探反应—曲线表征
宏观现象
微观本质
化学符号
H+ + OH- = H2O
HCl + NaOH = NaCl + H2O
曲线表征
中和反应的四重表征
任务四:回探生活—实际应用













改良土壤酸碱性
调节溶液酸碱性




性质
用途
H+ + OH- = H2O




结构
任务五:古法制胭脂到现代工艺
古法胭脂的制作流程:
面对传统工艺取材不便、工艺复杂、耗时长、不够精准等缺点, 你会从哪些方面对古法制胭脂的步骤进行改良?
石臼
捣碎
水淘洗
去黄 (布袋)
酸洗
(栗米醋)
碱溶
(草木灰)
显色
(醋石榴汁/酸橘汁)
沉色
(粉英)
晾晒
定型
任务五:古法制胭脂到现代工艺
现代工艺的制作流程:
【查阅资料】1.醋石榴汁和酸橘汁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柠檬酸等有机酸,需要榨取、过滤步骤,不易保存。
2.粉英制作工艺复杂,不易获取。
水淘洗
去黄 (纱布)
酸洗
(醋酸)
显色
(柠檬酸/醋酸)
沉色
(糯米粉)
研磨/料理机打碎
碱溶
(碳酸钾/氢氧化钠)
晾晒
定型
任务五:古法制胭脂到现代工艺
总结:从古法胭脂到现代工艺的改进,可以改进哪些方面?
水淘洗
去黄 (纱布)
酸洗
(醋酸)
显色
(柠檬酸/醋酸)
沉色
(米粉)
研磨/料理机打碎
晾晒
定型
碱溶
(碳酸钾/氢氧化钠)
改进操作技术,方便快捷
明确有效成分,寻找合适的替代品
原料经济、易得、安全
从依靠经验到科学把控用量
思 路
中和反应
定性:酸碱
指示剂
定量:测定pH
应用
实质
定义
无现象中和反应的探究
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
思维导图
pH试纸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叫做中和反应
H+ + OH- = H2O
pH传感器
数字化实验
选择典型物质
酸:HCl H2SO4
碱:Ca(OH)2 NaOH
一类物质的共性
酸的共性(H+)
碱的共性(OH-)
研究一类物质的一般思路
其他同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醋酸、柠檬酸等
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等
单元知识网络图
酸碱中和反应
作业
必做:结合视频,完成红蓝花制胭脂的最后
一步:晾晒、研磨、定型。
拓展:梳理本单元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