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1)五年级语文期中阶段(第1-4单元)综合素养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1)五年级语文期中阶段(第1-4单元)综合素养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30 13:29:44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期中阶段综合练习卷
(考试用时:100分钟 书写分2分 总分100分) 成绩   
新情境:恰同学少年·奋斗正当时
意气风发恰少年,青春奋进正当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开启“恰同学少年·奋斗正当时”主题实践活动,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第一部分 百舸争流搏劲浪(共32分)
1.五年级全体同学宣誓,展现出中国少年的昂扬姿态。根据拼音,将宣誓词补充完整。(5分)
宣誓词
我们宣誓:少年正当时。我们将 jiān chí( )不懈地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将在赛场上 tóng xīn xié lì( ),勇争 guàn jūn( );我们将克服 lǎn duò( ) ,自律向上,勇往直前。我们xiàng zhēng( )着朝阳,永远莲勃向上。
小闽参加了“经典朗读”活动。
2.朗读结束后,评委提醒小闽有一个字音读错了,是下列哪一项 ( )(2分)
A.嗜好(shì) B.抖擞(shǒu) C.稀罕(han) D.强逼(qiǎng)
3.小闽的朗读稿中存在书写错误,他写错的字隐藏在哪一组词语中呢 ( )(2分)
A.镜匣 难以置信 B.拒绝 相依为命 C.后悔 金壁辉煌 D.迟延 奇珍异宝
4.小夏记录了小闽朗读稿中的语句,哪一句中的四字词语使用错误了呢 ( )(2分)
A. 英雄为祖国作出的贡献不可估量,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奋发向前。
B.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
C. 正是因为有一代代革命先烈的处心积虑,我们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和幸福生活。
D.上悯国家危难,下痛生灵涂炭,“诗圣”杜甫因此写下了《春望》等一系列悲壮的诗篇。
5.小闽的朗读稿中,哪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呢 ( )(2分)
A中国少年具有坚韧、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B.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C.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我国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D.他们用勤奋书写青春的篇章、用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用智慧点亮希望的灯塔。
6.语文要用小闽为编写朗读稿,搜集多篇材料。哪一做法不能帮助他快速阅读材料 ( )(2分)
A.带着问题阅读,用较快的速度默读。 B.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
C.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停下来在阅字典。
D.边读边思考,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7.下面是评委对小闽的评语,评语中的加点部分可以替换成哪一个词语呢 ( )(2分)
小闽在朗读稿中引用先华事迹,劝诚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A饮水思源 B.望眼欲穿 C.直言不讳 D.畏首畏尾
【民间故事我知道】小夏展出的四幅图片对应中国四大民间故水,请在横线上写出与图片对应的民间故事名称(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9.[民间故事永流传】对展板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民间故事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的口头流传,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是一种题材广泛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按内容可分为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五类。
A.民间故事的语言较为奇异。 B.民间故事的概念及其种类。
C.民间故事的题材来源广泛。 D.民间故事与人之间的关系。
10.[民间故事我来讲】比赛到了投票环节,哪位小选手无法晋级呢 ( )(2分)
A.优优在讲《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讲述。
B.小夏在讲《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的时候,变换了情节顺序,先讲有一块石头是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C.培培在讲《一幅壮锦》这个故事的时候,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了合理的情节。
D.小闽在讲《飞来峰》这个故事的时候,提前把故事背熟,然后流畅地背给大家听。
11.[经典诗篇久传诵】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爱国,是不朽的情怀。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用笔尖记录爱国情怀: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龚自珍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希望社会变革、人才辈出的美好心愿。一花一鸟总关情。面对蝉,虞世南被它高洁的品格所折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白鹭,郭沫若发出感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第二部分 学有所悟后笃行(共36分)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成为酷酷的航天员是很多人从年少就坚持的梦想。相信在你的心中,也深藏着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一)有种浪漫叫中国航天热点(10分)
材料一:
中国航天项目的命名洋溢着中国式的浪漫。
【北斗指路】北斗七星自古以来就被用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1985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后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北斗”命名。
【嫦娥奔月】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是我国神话故事中的月神。以“嫦娥”命名寄托了中国人民千年以来的奔月梦想。
【祝融探火】中国第一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以它命名,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未知宇宙的持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天宫之家】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被命名为“天宫”。这是中华儿女关于太空家园最美好的想象,静谧、安宁、和谐、美好。
……
中国航天项目的命名,巧妙借用古代神话故事、古文典籍等,契合航天器的特征与使命,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和理想追求,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材料二:
探索太空,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的梦想。当你仰望天空,会看到蓝天白云。那么,白云之上呢 你可曾想到,那里还有一个中国人的太空家园 ①它始终处于离地400~450千米的星空之中,最大可扩展为180吨级六舱组合体,可以长期容纳3人居住10年左右,外部有巨大的机械臂,并且只能通过神舟号飞船才能往来。它就是中国独立建造的地外空间站--天宫。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核心舱居中,两个实验舱分别连接于两侧。空间站还设置有前向、径向和后向3个对接口,前向对接载人飞船等来访航天器,径向主要对接载人飞船,后向主要对接货运飞船。其中,②核心舱全长 16.6米,竖立起来比5层楼还要高;最大直径4.2米,比高铁车厢的宽度还要大一些,可供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是我国自主研制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核心舱负责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两个实验舱分别以“问天”和“梦天”命名。问天实验舱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同时具有能源管理、信息管理、控制系统和载人环境等关键功能备份;梦天实验舱主要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2023年的“天宫课堂”第四课就是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的。载人飞船负责航天员天地往返任务,货运飞船负责空间站及航天员物资补给、推进剂补加,以及废弃物销毁。
12.阅读【材料一],完成下表。(5分)
中国航天项目 命名 寓意
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 北斗七星象征着光明和方向,命名寓意着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强大功能
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嫦娥一号” ①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② ③
中国载人空间站 ④ ⑤
13.请结合【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 (2分)
A.中国空间站基本结构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两个实验舱分别连接于核心舱的两侧。
B.空间站设置的3个对接口中,前向对接载人飞船等来访航天器,后向主要对接载人飞船。
C.2023年的“天宫课堂”第四课就是首次在问天实验舱进行授课的。
D.空间站内部有巨大的机械臂,只能通过神舟号飞船才能往来。
14.运用“中国航天项目的命名洋溢着中国式的浪漫。”我知道中国航天项目的浪漫命名还有“问
天”“梦天”“_____________”等。(1分)
15. 评鉴 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式样在历史车轮滚滚中不断进化。新时代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方能远行。
(二)书籍式样的进化(12分)
不论是线装书或洋装书,它们所代表的,不过是书籍式样进化过程中的现阶段式样。
敦煌石室所发现的唐人抄本书,尽是如今日画家所用的手卷那样的卷子。就是所谓宋版书,最初的式样也不似我们今日所见的线装书,而是像裱好了的碑帖或册页那样。但这还是纸张发明了以后的书籍。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前,我们祖先所看的书,乃是用漆写在木片或竹片上,再用草绳或牛皮索穿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木简或竹简。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就是将穿书的绳子读断了多次,恰如我们今日将一本书的装订线弄断了一般。不仅著书读书是用这东西,就是日常写信记账也是如此。早年在甘肃一带的古戍卒碉堡遗址中发现的汉朝木简,除了军中公文簿录档案以外,有许多都是戍卒的家书,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可是我们今日常见的关公画像,握在关公手里的那一卷《春秋》,其式样竟与我们今日所读的线装书一样。关公是三国时人,他即使不看竹简,最起码也该看“卷子”,画家竟使他看木版或铅印本的《春秋》,真是对我国书籍形式的进化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
在我国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传入以前,欧洲所有的书籍也全都是手抄本,而且是抄在炼制过的羊皮或牛皮上的,那式样也恰如我们的古代书籍一样,是卷成一卷一卷的卷轴。古代埃及人的书,也是一卷一卷的手抄本,不过他们不大用羊皮纸,而是用尼罗河两岸特产的一种纸草。印度的古经,是写在一种晒干了的树叶上的,那是贝多罗树的树叶,形状很像笋壳或是剪破了的芭蕉扇,然后再一叶一叶用绳穿起来,像我们古时的竹简、木简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贝叶经”。我国许多大寺院里至今仍有收藏这种古经的。
有人曾在古城尼尼微的遗址中掘出了大批泥砖,有的仅有一寸长,有的有一尺多长,上面刻有楔形文字,一共发现有一万余方。后来证实这些都是古代亚述人的书籍,其中有些还是他们的本国史。这些“砖式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同我国的漆书竹简、埃及的纸草书一样,都是世上最古老的书籍式样。
历史上传说的有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中所藏书籍的式样,才是有点出人意料的。当然,在亚历山大时代,一般的书籍式样仍在羊皮纸抄本的卷轴阶段。这样的书籍翻阅起来当然很不方便,于是亚历山大大帝便命令他的奴隶每人要读熟一部书,然后用号码将全体奴隶编成一部书目,他如果想到要看什么书,只消按照目录号码喊一声,自然就有一个奴隶走过来,将他要读的那本书的某一章节读给他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活图书馆。
16.根据文章信息判断,我国的书籍式样由木简和竹简发展为纸质书的原因是什么 ( )(2分)
A.木简和竹简难携带 B.木简和竹简难保存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草绳或牛皮索易断
17.以下不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式样的是哪一项 ( )(2分)
A.欧洲羊皮纸手抄本 B.中国漆书竹简
C.埃及纸草书 D.古代亚述人“砖式书”
18.第2自然段写孔子“韦编三绝”和甘肃古戍卒碉堡遗址中的汉朝木简有什么作用 ( )(2分)
A.说明我们的祖先看的书是用草绳或牛皮索穿在一起的木简或者竹简。
B.说明我们的祖先看书时经常会因为穿书用的草绳或牛皮索容易磨断而感到麻烦。
C.说明我国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前,木简或者竹简的书籍式样非常普遍。
D.说明我们的祖先不论是孔子还是普通戍卒都爱读木简或者竹简这样的书籍。
19.为什么说关公画像上,关公手里拿着木版或铅印本的《春秋》是个大玩笑 (2分)
A.关公是三国时的武将,他是不会阅读任何一本书的。
B.关公是三国时的武将,他读的书的式样不可能和人们如今读的线装书一样。
C.关公是三国时的武将,他读的书只能是用草绳或者牛皮索穿起来的木简或者竹简
D.关公是三国时的武将,他读的书应该是兵法书,而不是《春秋》这种类型的书。
20.读完文章,请你想象一下,未来书籍的式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推测一下未来的书籍会是什么式样的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母爱是什么呢?可能是失败时的安慰鼓励,亦或是成功时的喜极而泣……母爱究竟是什么?好少年心存感恩,沐爱而行。
(三)母爱像棉花盛开(14分)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儿。
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为大家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儿、牲口……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母亲有时好像命途多舛(chuǎn)的苦菜花,有时却像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像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棉花这植物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育棉桃,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她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的全部啊!
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吗 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尽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身上衣。
21.文中的“我”在小学作文里把自己的母亲比作( )。(2分)
A.康乃馨 B.鲁冰花 C.狗尾巴花 D.苦菜花
22.第三自然段中“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这个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2分)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23.“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儿、牲口……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 )。(2分)
A.“我”觉得母亲很命苦。 B.“我”觉得母亲不爱打扮。
C.“我”感受到母亲很爱美。 D.“我”感受到母亲对家庭的奉献。
24.第四自然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为这些花儿到底还缺了些什么呢 ( )。(2分)
A.命途多舛 C.温馨圣洁 B.挺拔坚强 D.无私奉献
25.第六自然段中“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表明此时母亲的心情是( )。(2分)
A.失望 B.高兴 C.羞愧 D.伤心
2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少年扬帆向未来(共30分)
27.想象一下,你现在站在一个时空隧道中,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看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一定会引以为豪。请你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篇习作。注意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不少于450字。
456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期中阶段综合练习卷
【参考答案】
1.坚持 同心协力 冠军 懒惰 象征 (共5分)
2. B 3. C  4. C 5. D 6. C
7. A 8.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每空1分) 9. B 10. D (选择每题2分)
11.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每空1分)
12. ①嫦娥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月神,命名寄托了中国人民千年以来的奔月梦想 ②“祝融’ ③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命名寓意着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未知宇宙的持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④“天宫” ⑤中华儿女关于太空家园最美好的想象,静谧、安宁、和谐、美好 (5分)
13.A(2分) 14. (示例)悟空(1分) 15. (示例)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让我深感骄傲,也激发了我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向往。(收获和感悟可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探索太空的梦想等角度来谈;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从自己要好好学习,未来为航天事业作贡献等角度来谈。)(2分)
16.C 17.A 18.C 19.B (每题2分)
20. (示例)未来的书籍式样可能是人们使用电子设备,将存储在其中的书籍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投放出来,并能用自己的意识操控投影出来的书籍进行阅读。(4分)
21.C 22.A 23.D 24.D 25.B (每题2分)
26. 示例: 母亲是一个勤劳、坚强、为家庭无私奉献的人。从母亲不分昼夜为家庭操劳,可以看出母亲很勤劳;从母亲在父亲身体不好时,挑起家庭的重担,可以看出母亲很坚强;从母亲多年为家庭默默付出,毫不抱怨,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为家庭无私奉献的人。(4分)
27. 习作(30分)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