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单元月考(单元B卷)——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米和100厘米相比,哪个长?( )
A.1米长 B.100厘米长 C.一样长
2.叔叔2小时行了125千米。叔叔的出行方式可能是( )。
A.步行 B.骑自行车 C.自驾车
3.计算38-21-5和38-(21+5)时,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B.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C.运算顺序相同,结果不同
4.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大约长( )。
A.6毫米 B.60毫米 C.600毫米 D.6分米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食指的宽度接近1分米
B.测量一座大楼的高,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C.妈妈给我买了一支2米长的铅笔
6.下列问题不能用列式7×9-12解决的是( )。
A.1千克莲藕9元,李阿姨买了7千克后,还剩下12元,李阿姨带了多少元?
B.蔬菜店运来7袋莲藕,平均每袋9千克,卖了12千克后,还剩下多少千克莲藕?
C.正值莲藕丰收,平均每户有9人的7户人家开始收藕,一段时间后,有12人离开,还剩下多少人在收藕?
二、填空题
7.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8,积是( ),再减去15得( )。
8.40分米=( )米 50毫米=( )厘米
1米-8分米=( )分米 3千米-1000米=( )千米
9.皮皮家离学校1480米,朵朵家离学校1千米,文文家离学校995米。这三家中离学校最近的是( )家,最远的是( )家。
10.
蜡笔长( )厘米( )毫米。
11.这个液晶电视大约有多高?谁猜得对?在正确答案旁边的里画“√”。
12.二年级学生的的长度比10厘米( )(填“长”或“短”)。
13.妙妙绕着湖边跑步,跑了1圈是100米,再跑( )圈是1千米。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 ) 铅笔长度是( )米
15.有25个萝卜,吃了5个,剩下的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得( )个。
16.估一估,填一填。
大树高约( )米。 长颈鹿高约( )米。 文具盒长约( )厘米。
17.养殖场1号宿舍里的鸡、兔共有64只脚,若将1号宿舍里的鸡换成兔子,兔子换成鸡,则共有脚56只。1号宿舍里原有( )只兔子,( )只鸡。
三、判断题
18.一张居民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
19.没有零刻度的尺子无法测物体的长度。( )
20.小文家餐桌桌面长160厘米,宽90厘米。160厘米=1.06米,90厘米=0.9米。( )
21.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小乐跑了5圈,一共跑了2千米。( )
22.小红有5套明信片,每套8张,从每套中取出2张送给她的朋友,小红还剩多少张明信片?列式为5×8-2。( )
四、作图题
23.画一条比1dm短6cm的线。
五、解答题
24.李老师带着5个小朋友去植物园玩,植物园的票价如图所示。用60元买门票够吗?
回答:用60元买门票___________。
25.小明今年的身高是1米3分米,他3岁时身高是1米,他比3岁时长高了多少分米?
26.有36朵花。可以怎样准备花瓶?至少选择两种方式,通过列式计算或列表说明。
27.购物小票不小心被海海弄脏了,你能帮他算一算1盒巧克力多少元吗?
28.李老师家买了3袋大米,平均每袋大米的质量是16千克,这3袋大米都没有食用。李老师的朋友又送来了1袋大米,这时平均每袋的质量是18千克。送来的这袋大米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9.读一读,做一做。
北京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全长55米,平均宽7分米。和同伴一起把两张课桌拉开,使它们中间相隔7分米,然后,两个人同时在中间走一走。
参考答案
1.C
【详解】略
2.C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400米操场的两圈半为1千米,所以计量自驾车2小时跑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较为合适;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步行2小时不可能走125千米,走不了那么远;
B.骑自行车2小时不可能有125千米,骑不了那么远;
C.自驾车2小时有可能行125千米;
所以叔叔的出行方式可能是自驾车。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8-21-5
=17-5
=12
计算顺序为:先算减法,再算减法;
38-(21+5)
=38-26
=12
计算顺序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所以,38-21-5和38-(21+5)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是所得答案相同。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测量特别短的长度,常用毫米作单位,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二年级小朋友一拃大约是1分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根据10毫米=1厘米;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A.6毫米大约是1本数学书的厚度,太短,不符合笔芯的长度;
B.60毫米=6厘米,是常见笔芯的长度,符合题意;
C.600毫米=60厘米,大约是一张桌子的宽度,不符合题意;
D.6分米=60厘米,大约是一张桌子的宽度,不符合题意。
则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大约长60毫米。
故答案为:B
5.B
【解析】略
6.A
【分析】(1)先用李阿姨买的莲藕重量乘每千克莲藕的价钱,再用得到的积加上剩下的钱就是李阿姨带的钱。
(2)先用莲藕袋数乘每袋莲藕的重量,再用得到的积减去卖了的莲藕重量,就是剩余莲藕的重量。
(3)先用户数乘每户的人数,再用得到的积减去离开的人数,就是剩余的收藕人数。
【详解】A.求李阿姨带了多少元,列式为7×9+12,符合题意;
B.求还剩下多少千克莲藕,列式为7×9-12,不符合题意;
C.求还剩下多少人在收藕,列式为7×9-1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 48 33
【分析】将6与8相乘根据乘法口诀可得到积,再用积减去15即可。
【详解】6×8=48
48-15=33
积是48,再减去15得33。
8. 4 5 2 2
【分析】10分米=1米,10毫米=1厘米,1米=10分米,由此统一单位后再计算;1000米=1千米,由此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详解】40分米里面有4个10分米,也就是有4个1米,是4米,40分米=4米;
50毫米里面有5个10毫米,也就是有5个1厘米,是5厘米,50毫米=5厘米;
1米-8分米=10分米-8分米=2分米;
3千米-1000米=3千米-1千米=2千米。
9. 文文 皮皮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换算单位,统一单位为米,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千米=1000米,1480米>1000米>995米
所以这三家中离学校最近的是文文家,最远的是皮皮家。
10. 6 8
【分析】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物体一端对齐尺子的0刻度线,另一端对齐尺子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详解】如图,蜡笔尖对准0刻度线,蜡笔头对准6厘米8毫米,所以蜡笔长6厘米8毫米。
11.见详解
【分析】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计量液晶电视的高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8厘米太短,应该是80厘米。
【详解】
12.长
【详解】略
13.9
【分析】根据题意,1千米=1000米,用1000米减去100米,就是再跑多少米是1千米。再看里面有几个100米,就需要跑几圈。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100=900(米)
900里面有9个100米。
所以,再跑9圈是1千米。
14. 1.08 0.029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图一中有1个1,和8个0.01组成,据此解答即可;
图二中是29毫米,根据1米=1000毫米换算解答即可。
【详解】29毫米=0.029米
即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1.08;铅笔长度是0.029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15.4
【分析】根据题意,用萝卜的总数量减去吃了的数量,求出还剩多少个萝卜,再用剩下的萝卜数量除以平均分的小兔子数量,就是每只小兔子分得萝卜的数量。
【详解】(25-5)÷5
=20÷5
=4(个)
有25个萝卜,吃了5个,剩下的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得4个。
16. 3 5 20
【分析】根据图片中给出的参照物来判断图片中物体的高度。①:图片中的人高度为1米,根据参照物目测估计树大约有几个人那么高,从而得出树的高度;②:图片中栅栏的高度为2米,根据参照物目测估计长颈鹿大约有几个栅栏那么高,从而得出长颈鹿的高度;③:图片中上方物体的长度为5厘米,根据参照物目测估计文具盒大约有几个上方物体那么长,从而得出文具盒的长度。
【详解】①:图片中大树的高度大约有3个图片中人那么高:1×3=3(米)
②:图片中长颈鹿的高度大约有2个半图片中栅栏那么高:2×2+1=4+1=5(米)
③:图片中文具盒的长度大约有4个图片中上方物体那么长:5×4=20(厘米)
大树高约3米,长颈鹿高约5米,文具盒长约20厘米。
17. 12 8
【分析】由于鸡换成兔子,兔换成鸡,脚的只数减少了8只,所以原来的兔比鸡多4只,减去这4只兔子,则鸡和兔子一样多;接下来,计算出此时的总腿数是48条;因为鸡和兔子的数量一样多,进行分组,一只鸡和一只兔子分为一组,一组的腿数是6条,可以分成(48÷6)组;8组里各有一只鸡和一只兔子,所以有8只鸡和8只兔子;原来的兔比鸡多4只,那么现在鸡比兔子多4只,再把之前减去的4只兔子加上即可解答。
【详解】原来的兔子比鸡多:
(只)
减去4只兔子的总腿数:
(条)
一只鸡和一只兔子分为一组,一组的腿数:(条)
组数:(组)
现在鸡的数量:(只),8+4=12(只)
现在兔子的数量:(只)
原来兔子的数量:(只)
原来鸡的数量:12-4=8(只)
所以1号宿舍里原有12只兔子,8只鸡。
【点睛】掌握“鸡兔同笼”的计算方法,以及求出原来脚的只数与现在脚的只数之间的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判断。
【详解】一张居民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进行灵活地选择。
19.×
【分析】测量物体长度时,通常将物体的一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放平,不要倾斜,物体另一侧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物体的一侧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直尺上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举例如下:
图1有0刻度线:曲别针的长度为:3厘米2毫米=32毫米;
图2没有0刻度线:铅笔的长度为:7厘米2毫米-2厘米=5厘米2毫米=52毫米;
也就是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也可以测物体的长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米,也可以表示为0.01米,即1厘米=0.01米。据此将160厘米和90厘米转化为多少米即可。
【详解】160厘米=1米60厘米。1厘米=0.01米,所以60厘米=0.6米,1米60厘米=1.6米。1厘米=0.01米,所以90厘米=0.9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小乐跑了5圈,也就是跑了5个400米,因此用400乘5,然后再将单位化成千米即可,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400×5=2000(米)
2000米=2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套的张数乘有的套数,求出一共有多少张明信片,从每套中取出2张,则用有的套数乘2求出一共送了朋友多少张,用总张数减去送的张数,即可求出小红还剩多少张明信片,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5×8-5×2
=40-10
=30(张)
小红有5套明信片,每套8张,从每套中取出2张送给她的朋友,小红还剩多少张明信片?列式为5×8-5×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见详解
【分析】线段的画法:先点上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这个点,然后找出要画的线段的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两点连起来,标上长度就是所画的线段。1dm=10cm,用减法计算出要画的线段的长度,由此作图。
【详解】由分析得:
1dm-6cm=10cm-6cm=4cm
24.够
【分析】由题意可知李老师带着5个小朋友去植物园玩需要买5张儿童票和一张成人票。先用儿童票的票价乘小朋友的人数,求出5个小朋友需要多少钱,再加上一张成人票的价钱,求出李老师和5个小朋友总共需要花的钱,如果比60元少或等于60元,就够;如果比60元多,就不够。
【详解】8×5+15
=40+15
=55(元)
55<60
答:用60元买门票够。
25.3分米
【分析】单位转换用到的进率是1米=10分米,把“米”换成“分米”再进行计算。
【详解】1米3分米=13分米
1米=10分米
13-10=3(分米)
答:他比3岁时长高了3分米。
26.9个小花瓶,或6个大花瓶,或3个小花瓶和4个大花瓶,或6个小花瓶和2个大花瓶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将花都放在小花瓶里,用花的总数量÷每个小花瓶放花的数量=准备小花瓶的数量;
或都放在大花瓶里,用花的总数量÷每个大花瓶放花的数量=准备大花瓶的数量;
或大花瓶和小花瓶里各放一些,总数量为36朵即可。
【详解】36÷4=9(个)
36÷6=6(个)
4×3+6×4
=12+24
=36(朵)
4×6+6×2
=24+12
=36(朵)
答:可以准备9个小花瓶,或6个大花瓶,或3个小花瓶和4个大花瓶,或6个小花瓶和2个大花瓶。
27.9元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72-45求出3盒巧克力的价格,再除以3,即可求出1盒巧克力多少元。
【详解】(72-45)÷3
=27÷3
=9(元)
答:1盒巧克力9元。
28.24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4袋大米的平均质量乘4等于4袋大米的总质量,3袋大米的平均质量乘3等于3袋大米的总质量,4袋大米的总质量减去3袋大米的总质量即等于朋友送来的这袋大米的质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4-16×3
=72-48
=24(千克)
答:送来的这袋大米的质量是24千克。
29.见详解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另一端与直尺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小朋友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由题意得,要把两张课桌拉开,使它们中间相隔7分米,可以拿米尺来测量出7分米的宽度,也可以用7拃大约测量出7分米的宽度,然后两个人同时在课桌中间行走。我们会发现,7分米的宽度没办法容纳两个人同时正常行走,两个人只能侧着身子行走。
【详解】答:可以用拿米尺测量出7分米的宽度,也可以用7拃大约测量出7分米的宽度,据此拉开两张课桌的距离。两位同学在课桌中间行走后发现,7分米的宽度没办法容纳两个人同时正常行走,两个人只能侧着身子行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