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难点)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得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李森祥,当代作家,浙江衢州人。著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台阶》《小学老师》《绣匾》,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秤盘》《毛心》《十八里营房》《秋晕》《樟树潭记》等。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凹凼(āo
dàng) 尴尬(gān
gà) 烦躁(zào)
嵌着(qiàn)
黏性(nián)
胯骨(kuà)
撬(qiào)
磕烟灰(kē)
门槛(kǎn)
嘎叽(gā
jī)
涎水(xián)
3.理解词语。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
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若有所失: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父亲用毕生精力造起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明确:台阶。
(二)深层探究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明确: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父亲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造台阶。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明确: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人衰老了,累垮了。
(三)人物赏析
1.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具体地研读,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②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③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2.“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爸爸”,但是他却能够艰苦奋斗,不惜用毕生精力去铸就一个象征着他的尊严和梦想的高台阶。请你分别以①“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②“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________”,③“父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为话题说话。
明确:①台阶是父亲的理想;台阶是父亲的自尊……②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③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父亲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3.“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中的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这篇小说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并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四、板书设计
台阶高——父亲——地位高
五、课外拓展
对照仿写。从自己的视角,回忆自己的父亲,抓住父亲的特点,仿写一句话。
父爱如山。是父亲,在我们蹒跚学路的时候,为我们扫清路上的障碍;是父亲,在我们顺利成长的途中,把我们扛在肩上,让我们看见更远的世界;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为我们加油打气,指引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