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培优卷)第1~2单元阶段全真模拟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月考培优卷)第1~2单元阶段全真模拟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2单元阶段全真模拟培优卷
青岛版(六三学制)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共8小题,每题1分,共8分)
1.假分数的倒数( )。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不大于1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 m,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
A.15× B.15× C.×2
3.山羊有54只,绵羊的只数比山羊多,54×表示(  )
A.绵羊的只数 B.绵羊比山羊多的只数 C.绵羊和山羊的只数 D.以上都不对
4.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先用去,再用去米;第二根先用去米,再用去余下的,都仍有剩余.这时两根绳子所剩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5.下列哪些现象是一定的?(  )
A.奶奶60岁 B.明天下雨 C.一周7天
6.姐姐比妹妹高,也就是妹妹比姐姐矮(  )
A. B. C. D.
7.朱红的图书比李明多,朱红的图书就相当于李明的(  )
A. B. C.
8.鸡只数的 和鸭只数的 相等,那么鸡的只数(  )鸭的只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9.学校买来许多盆花装扮校园,实验楼前摆了48盆,是总数的,教学楼前摆了总数的,教学楼前摆了( )盆花。
10.妈妈今年33岁,王兵的年龄比妈妈年龄的大2岁,王兵今年( )岁。
11.写出下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迎接国庆,学校组织诗歌诵读活动。参加活动的班级占全校班级总数的。
( )( )。
12.小红和小明参加一个联欢会,在联欢会中,小红看到不戴眼镜的同学是戴眼镜同学的2倍,小明看到戴眼镜的同学是不戴眼镜同学的,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 )名。
13.一份稿件,甲单独抄需8小时,乙单独抄需10小时,如果甲、乙两人合抄,( )小时能抄完这份稿件。
14.《三体》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小明利用课余时间3天读了这部小说,还剩176页没读,这部小说有( )页。
15.的倒数是( ),( )个这样的倒数是最大的一位数.
16.一桶水重10千克,用去,还剩( )千克,再用去千克,还剩( )千克。
17.的分数单位是( ),最小的质数里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8.盒子里有5个蓝球和3个绿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三.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19.1千克铁钉用去,又用去千克,两次共用去千克。( )
20.将一枚一元硬币抛出,落地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
21.1÷a=b,a和b一定互为倒数(a≠0)。( )
2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分数,它们的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23.一条绳子长3米,剪下它的,还剩米.( )
24.小强比小明多元,小明比小强少元。( )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共3小题,共24分)
25.直接写得数。(共8分)
×= ×= ×7= ×=
×= 4×= ×2= ×=
2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12分)
×21×    ×+×    ×12
×+ 2013× 3×11×
27.看图列出算式或方程,并算出结果。(共4分)
五.手脑并用,实践操作(共2小题,共12分)
28.画图表示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及结果。(共6分)
29.箱子里有12个球,要使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最大,绿球的可能性最小,这些球应怎样涂色,请你涂一涂(共6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30.某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观看电影后,学校六年级320名学生中,有想当“大国工匠”,有的学生想当老师,想当老师的比想当“大国工匠”的多多少人?
31.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之际,峄城区某中心小学开展了“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学生演讲比赛。共有35名同学获奖,其中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占获奖总人数的,这次比赛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32.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每人参加一种活动,其中的人参加篮球训练,的人参加足球训练,剩下的参加棋类活动。参加棋类活动的有多少人?
33.学校每年都要根据学生需求购进图书。今年购进故事类图书5000册,科技类图书是故事类图书的,文学类图书是故事类图书的。学校今年共购买三种图书多少册?
34.学校大队委选举要求,只要超过投票人员半数,就可以当选。小明参加选举,当统计到选票时,已经有被统计人数的投了小明。乐乐说,不用再统计了,小明肯定当选了。乐乐说的对吗?
35.国庆节快到了,佳乐家超市发了1000张奖券,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0名。如果我们去抽奖,同学们预测一下,可能抽到奖吗?如果抽到奖,那么抽到那种奖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C
【分析】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即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根据倒数的含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再结合倒数的认识,分析解题即可。
【解析】比如假分数的倒数是,<1,
此时,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当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即假分数等于1时,它的倒数仍然是1。
所以,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也有可能和1相等。即假分数的倒数不大于1。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假分数以及倒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B
【解析】略
3.D
【解析】略
4.B
【解析】试题分析:设这两根绳子都长x米,第一根先用去,即用去x米,再用去米,则还剩下x﹣x﹣=x﹣米.第二根第二根先用去米,则还剩x﹣米,再用去余下的,即用去(x﹣)×=x﹣米,此时还剩x﹣﹣(x﹣)=x﹣+米,所以第二根剩下部分长.
解:设这两根绳子都长x米,
则第一根还剩:
x﹣x﹣=x﹣米;
第二根还剩:
x﹣﹣(x﹣)
=x﹣﹣x+,
=x﹣米.
x﹣<x﹣,
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部分长.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个表示分率时所占单位“1”的不同.
5.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A、奶奶60岁,属于不确定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
B、明天下雨,属于不确定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
C、一周7天,属于确定事件中的必然事件;
故选C.
点评: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6.C
【解析】试题分析:假设妹妹身高为“1”,则姐姐身高1+=,要求妹妹比姐姐矮几分之几,应该用妹妹比姐姐矮的数值除以姐姐的身高,即可得解.
解:1+=,
=;
答:姐姐比妹妹高,也就是妹妹比姐姐矮;
故选C.
点评:理解比谁高几分之几(或矮几分之几),就要除以谁,谁就作为单位“1”,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C
【解析】试题分析:朱红的图书比李明多,将李明的图书本数当做单位“1”,即朱红的图书相当于李明的1+=.
解:1+=.
即朱红的图书相当于李明的.
故选C.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1”的确定,单位“1”一般处于“比、是、占”的后边.
8.A
【解析】试题分析:可以根据倒数的意义,假设鸡的只数的与鸭的只数的相等都等于1只,求出鸡的只数和鸭的只数,即可比较出大小.
解:假设鸡的只数的与鸭的只数的相等都等于1只,
那么:鸡的只数是:9只,鸭的只数是7只,
因为9>7,
所以鸡的只数大于鸭的只数,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根据倒数的意义,求出鸡的只数和鸭的只数,即可比较出大小.此种方法学生容易理解.
9.12
【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48除以即可求出花的总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析】48÷=48×=64(盆)
(盆)
则教学楼前摆了12盆花。
【点评】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0.13
【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等量关系:王兵今年的年龄=妈妈今年的年龄×王兵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分率+大的岁数,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33×+2
=11+2
=13(岁)
则王兵今年13岁。
【点评】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11.全校班级总数 参加活动的班级数
【分析】根据“参加活动的班级占全校班级总数的”可知全校班级总数是单位“1”;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所对应的数量,据此写出数量关系式。
【解析】“占”的后面是单位“1”,所以单位“1”的量是全校班级总数,即全校班级总数×=参加活动的班级数。
【点评】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分率对应的单位“1”。
12.16
【分析】小红和小明看到的全班的人数总和是总共人数-1且是不变的,也就是他们看到的总人数。以他们看到的总人数为单位“1”,小红看到不戴眼镜的同学是戴眼镜同学的2倍,戴眼镜的人数是1份,那么不带眼镜的人数就是2份,戴眼镜占他们看到的总人数的。小明看到戴眼镜的同学是不戴眼镜同学的,则戴眼镜的同学是2份,不戴眼镜的同学是3份,戴眼镜占他们看到的总人数的。如果小红和小明两个人都戴眼镜或都不戴眼镜,看到的比例分数应该是一样,但是小明看到的比小红比例多,则小明不戴眼镜,小红戴眼镜,也就是小明看到的戴眼镜的比小红看到的戴眼镜的多1人,多的1人正好是他们看到的总人数的。那么看到的人数为15人。注意最后还要加上1(也就是自己)。
【解析】

1÷=15(名)
15+1=16(名)
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16名。
13./
【分析】把一份稿件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两人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
【解析】1÷8=
1÷10=
1÷(+)
=1÷(+)
=1÷
=1×
=(小时)
所以小时能抄完这份稿件。
14.28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还剩的176页对应全书的1-,再利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解析】176÷(1-)
=176÷
=286(页)
【点评】明确剩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12
【解析】略
16.8
【分析】第一个空,将原来水的质星看作单位“1”,先用去这桶水的,剩下这桶油的(1-),原来水的质量×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的质量;第二个空,用剩下的质量-又用去的质量=还剩下的质量,据此分析。
【解析】10×(1-)
=10×
=8(千克)
8-=(千克)
即用去,还剩8千克,再用去千克,还剩千克。
【点评】确定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17.,14
【解析】试题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为2,由于2=,所以最小的质数里含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的分数单位是;
由于2=,所以最小的质数里含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故答案为,14.
点评: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8.蓝
【解析】略
19.√
【分析】将铁钉质量看作单位“1”,铁钉质量×开始用去的对应分率=开始用去的质量,开始用去的质量+又用去的质量=两次共用去的质量,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1×+
=+
=(千克)
两次共用去千克,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0.√
【解析】略
21.√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
【解析】1÷a=b(a≠0),即ab=1,
所以1÷a=b,a和b一定互为倒数(a≠0)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2.×
【解析】略
23.×
【解析】略
24.√
【分析】假设小明有1元,则小强有(1+)元;由此求出小明比小强少的钱数即可。
【解析】假设小明有1元,则小强有(1+)元;
小明比小强少:(1+)-1=元。
故答案为:√
【点评】解题时注意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
25.;;;
;;;
【解析】略
26.1;;6
;2011;13
【解析】略
27.80千克
【分析】由图可知,一共有100千克,运走的千克数占全部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解析】100×=80(千克)
28.见详解
【分析】表示的是多少,先从单位“1”中表示出,再表示出的即可。
【解析】如图:
【点评】明确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
【解析】因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最大,绿球的可能性最小,可知:黄色球数量最多,绿色球数量最少,所以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黄色球数量最多,绿色球数量最少,另一种球涂什么色都可以;如:涂8个黄色,3个红色,1个绿色;
故答案为涂的黄色球数量最多,绿色球数量最少,另一种球涂什么色都可以;如图:涂8个黄色,3个红色,1个绿色

【点评】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相关的,先进行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哪种颜色球出现的可能性大,它的数量就多;哪种颜色球出现的可能性小,它的数量就少;本题黄球出现的可能性最大,那么箱子中涂黄色球的数量就最多;绿球出现的可能性最小,那么箱子中涂绿色球的数量就最少.通过“最多”、“最少”可推断出还有其他颜色的球,它一定比黄色球少,比绿色球多.
30.12人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想当老师的对应分率=想当老师的人数,总人数×想当“大国工匠”的对应分率=想当“大国工匠”的人数,用想当老师的人数-想当“大国工匠”的人数即可。
【解析】320×-320×
=72-60
=12(人)
答:想当老师的比想当“大国工匠”的多12人。
31.10名
【分析】把获奖总人数看作单位“1”,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占获奖总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获得一等奖的人数。
【解析】35×=10(名)
答:这次比赛共有10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32.20人
【分析】将这个班的全班同学看作单位“1”,将单位“1”减去参加篮球训练、足球训练的分率,求出参加棋类活动的分率。将全班总人数48人乘参加棋类活动的分率,求出参加棋类活动的有多少人。
【解析】48×(1――)
=48×
=20(人)
答:参加棋类活动的有20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
33.8250册
【分析】故事类图书的册数是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即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所对应的数量。据此可知:科技类图类的册数=故事类图书的册数×,文学类图书的册数=故事类图书的册数×。最后将三种图书的册数相加即可求出共购买图书的册数。
【解析】5000+5000×+5000×
=5000+1250+2000
=6250+2000
=8250(册)
答:学校今年共购买三种图书8250册。
【点评】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用除法解答。
34.不对
【分析】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当统计到选票时,已经有被统计人数的投了小明,那么投小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投票人员超过半数,就可以当选。说明投票人员要超出总人数的,比较即可判断小明是否可以当选。
【解析】由分析可知:假设剩下选票中没有投小明的,则小明当选的几率是:
×=

答:乐乐说不用再统计了,小明肯定当选这种说法不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应用问题。
35.可能抽到奖;因为三等奖的张数最多,所以抽到三等奖的可能性大。
【分析】由题意可知,是可能抽到奖的;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由此解答即可。
【解析】是可能抽到奖的。因为三等奖的张数最多,所以抽到三等奖的可能性大。
【点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