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必修一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 详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外研版必修一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 详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0-01 06: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研版必修一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 详细教案
一、教学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教材版本 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一
单元主题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探索英语语言的特点、起源与趣味)
课时内容 Starting out(情境导入)& Understanding ideas(文本解读:“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授课年级 高一
课时时长 45 分钟
课型 听说读写综合课(以 “Starting out” 激活兴趣,“Understanding ideas” 深化理解)
学情分析 1. 优势:学生已积累基础英语词汇,对 “英语中的趣味现象”(如谐音、缩写)有零散认知,易产生兴趣;
2. 不足:对英语的全球多样性、文化背景了解较少,复杂文本中 “观点提取” 能力较弱。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
词汇:掌握本课时核心词汇(variety, accent, dialect, native, official, communicate),能正确认读、拼写,并运用 “communicate with”“a variety of” 等短语造句(如 “I communicate with my pen pal in English.”)。
句型:理解并运用描述 “语言特点” 的句型(如 “English has many different accents because... ”“One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English is that... ”)。
阅读:能通过 “略读” 把握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文本的主旨(英语的全球多样性及影响因素),通过 “寻读” 提取关键信息(如英语的主要变体、使用场景),用 3-5 句话概括文本核心内容。
(二)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
了解英语在全球的主要变体(如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式英语),认识到 “语言多样性” 源于文化差异(如词汇差异:“lift” vs “elevator”)。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使用习惯,培养 “开放包容” 的跨文化态度。
(三)思维品质(Thinking Quality)
通过 “Starting out” 的趣味活动,培养发散思维(列举英语中的趣味现象);通过 “Understanding ideas” 的文本分析,培养逻辑思维(梳理 “英语变体 — 影响因素” 的对应关系)。
结合自身学习经历,思考 “英语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差异问题”,提升批判性思维(如 “如何区分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
(四)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
掌握 “略读找主旨、寻读找细节” 的阅读技巧,能独立完成文本信息提取任务。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班级分享,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补充,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 “Starting out” 的活动激活对 “英语特点” 的认知,掌握核心词汇与句型。
帮助学生通过分层阅读(略读 + 寻读),理解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文本的主旨与关键信息(英语的全球多样性、影响因素)。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中 “英语变体(如英式、美式)与文化背景” 的关联,理解 “语言多样性” 的成因。
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英语学习经历结合,用所学词汇、句型表达 “对英语多样性的看法”,实现 “从文本到生活” 的迁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
(一)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 “英语趣味图片、谐音梗、词汇差异” 等素材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 “英语探索” 主题的距离。
任务驱动法:设计 “Starting out” 的 “趣味抢答、小组匹配” 任务与 “Understanding ideas” 的 “阅读分层任务”,推动学生主动探究。
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词汇差异匹配”“文本观点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 PPT、音频、短视频(如 “英式 vs 美式英语发音对比”)丰富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趣味性。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含 “英语趣味现象图片、词汇差异表格、文本思维导图、核心词汇卡片”);
外研版教材配套音频(“Understanding ideas” 文本录音);
任务单(“Starting out” 匹配任务、“Understanding ideas” 阅读答题纸)。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时核心词汇(通过课本或词典标注读音与词义);
回忆 “英语学习中遇到的趣味现象或困惑”(如 “为什么‘电梯’有‘lift’和‘elevator’两种说法”)。
五、教学过程(45 分钟)
(一)Starting out:情境导入,激活兴趣(10 分钟)
1. 趣味导入:English Fun Facts(3 分钟)
步骤 1:PPT 呈现 3 组英语趣味素材,引发学生兴趣:
① 谐音梗图片:“Why don’t scientists trust atoms Because they make up everything!”(为什么科学家不相信原子?因为它们构成了万物!“make up” 双关:构成 / 编造);
② 词汇差异图片:左边 “英式英语”(lift 电梯,autumn 秋天),右边 “美式英语”(elevator 电梯,fall 秋天);
③ 字母趣味:“Q” 是英语中唯一必须搭配 “U” 使用的字母。
步骤 2:提问引导:“Do you find these facts interesting Have you ever met similar things in English learning ”(这些现象有趣吗?你在英语学习中遇到过类似情况吗?),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如 “我知道‘电影’英式是‘film’,美式是‘movie’”)。
2. 活动 1:Match & Share(4 分钟)
步骤 1:PPT 呈现 “英语特点” 与 “例子” 匹配任务,学生分组(4 人一组)完成:
English Features(英语特点) Examples(例子)
1. Different accents(不同口音) A. “colour” (UK) vs “color” (US)
2. Spelling differences(拼写差异) B. A British person says “hello” with a “/h l /” accent, while an American says “/h lo /”
3. Word meaning differences(词义差异) C. “rubber” means “橡皮” in UK, but “避孕套” in US
步骤 2:小组讨论 2 分钟后,邀请 1 组代表展示答案(正确匹配:1-B,2-A,3-C),教师补充讲解(如 “accent 是口音,spelling 是拼写,注意区分”)。
3. 词汇铺垫与主题导入(3 分钟)
步骤 1:根据活动内容,自然引出核心词汇:
出示 “variety” 卡片(配 “多种英语变体” 图片):“English has a variety of forms(英语有多种形式),variety 表示‘多样性’”;
出示 “accent” 卡片(配 “英式 vs 美式发音” 音频图标):“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have different accents(英式和美式英语有不同口音)”。
步骤 2:导入主题:“Today we’ll explore English—its variety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stories behind it. Let’s start with the text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今天我们将探索英语 —— 它在全球的多样性及背后的故事,从文本《全球英语》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经验,降低对 “语言探索” 主题的陌生感;通过匹配活动自然引入核心词汇与主题,为后续文本阅读铺垫。
(二)Understanding ideas:分层阅读,深化理解(25 分钟)
1. 读前预测:Predict the Text(3 分钟)
步骤 1:PPT 呈现文本标题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及 3 张图片(①英式英语路牌 “Underground”;②美式英语路牌 “Subway”;③国际会议上人们用英语交流),提问:
“What do you think the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你认为文本会讲什么?)”
“Why does English have different forms around the world (为什么英语在全球有不同形式?)”
步骤 2:邀请学生分享预测(如 “会讲不同国家的英语差异”“会讲英语的历史”),教师将关键预测点写在黑板 “预测区”,告知学生 “读完文本后验证”。
2. 读中探究:分层任务(15 分钟)
(1)略读:找主旨,验证预测(4 分钟)
任务 1:“快速阅读文本(2 分钟),回答两个问题:
①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 (文本主旨是什么?)
② Do your predictions come true (你的预测对吗?)”
实施:
教师提示略读技巧:“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last paragraph an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body paragraph(读首段、末段及每段首句),忽略生词。”
学生独立阅读后,同桌交流答案;教师邀请 2 名学生分享,明确主旨:“The passage talks about the variety of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reasons for it(文本讲述英语的全球多样性及成因)”,并在黑板 “预测区” 标注 “√”(如 “不同国家英语差异” 预测正确)。
(2)寻读:找细节,填表格(6 分钟)
任务 2:“再次阅读文本(3 分钟),找出‘英语的主要变体及影响因素’,完成表格:
English Varieties(英语变体) Influencing Factors(影响因素)
1. British English(英式英语)
2. American English(美式英语)
3. Australian English(澳式英语) ”
实施:
教师提示寻读技巧:“Look for key words like ‘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because’, ‘so’(找关键词定位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小组内核对答案;教师巡视,对基础薄弱学生提示文本段落(如 “英式英语在第 2 段,美式英语在第 3 段”)。
反馈:邀请小组代表展示表格,教师补充修正,明确答案:
英式英语:历史原因(英国殖民)、文化传统;
美式英语:移民影响(如德语、西班牙语词汇融入)、简化拼写;
澳式英语:原住民语言影响、独特生活场景(如 “outback” 表示 “内陆”)。
(3)精读:析难句,理逻辑(5 分钟)
任务 3:聚焦文本关键句,解析难点并梳理逻辑:
难句解析:
原句:“American English has changed over time, especially with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mmigrant groups(美式英语随时间变化,尤其受不同移民群体影响)。”
解析:“with the influence of” 表示 “受…… 影响”,例句:“My English improv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my pen pal(我的英语在笔友影响下进步了)。”
逻辑梳理:PPT 呈现思维导图:
English Variety(英语多样性)
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History & Culture(历史与文化)
Immigrants & Spelling Simplification(移民与拼写简化)
Aboriginal Language & Life(原住民语言与生活)
讨论:“Why is it important to know about English varieties (了解英语多样性为什么重要?)”,引导学生得出 “方便跨文化交流、避免误解” 的结论。
3. 读后拓展:联系生活,讨论分享(7 分钟)
任务 4:“小组讨论(4 分钟),回答问题:
① Have you ever met problems because of English differences (你因英语差异遇到过问题吗?如 “lift” 不知道是 “电梯”)
② How can we deal with thes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learning (英语学习中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实施:
小组讨论,每组选 1 名记录员整理观点;教师巡视,提示学生用所学词汇表达(如 “use a dictionary to check differences”“ask teachers for help”)。
班级分享(3 分钟):邀请 2-3 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有效方法(如 “积累常见差异词汇、关注语境判断含义”),并补充 “英语多样性是文化丰富性的体现,不必害怕差异,要学会适应”。
设计意图:通过 “略读 — 寻读 — 精读” 的分层阅读,逐步深入文本,突破 “理解主旨与细节” 的重点;通过 “思维导图梳理逻辑”“联系生活讨论”,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多样性成因”,突破教学难点。
(三)Summary & Homework:总结巩固,延伸学习(10 分钟)
1. 课堂总结(3 分钟)
步骤 1:知识梳理:PPT 呈现 “核心知识清单”,师生共同回顾:
类别 核心内容
词汇 variety, accent, dialect, native, official, communicate(communicate with)
句型 English has a variety of... ; ... because of... ; One reason for... is...
阅读技巧 略读(首段 / 末段 / 段首句找主旨)、寻读(关键词定位细节)
主题思想 English is a global language with variety; we should resp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步骤 2:学生反馈:“What did you learn today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邀请 1-2 名学生分享(如 “我知道了美式英语简化拼写的原因”“我学会用‘communicate with’造句”)。
2. 分层作业(7 分钟)
基础层(全体学生):
① 抄写本课时 10 个核心词汇(每个 3 遍),并用 “variety, communicate with” 各造 1 个句子(如 “There are a variety of books in our library.”“I communicate with my friends in English.”);
② 重读 “Understanding ideas” 文本,划出 3 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下次课分享理由。
提升层(学有余力学生):
① 查找 1 个 “中式英语” 与 “标准英语” 的差异例子(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标准翻译是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而非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写 50 词左右的说明(解释差异原因);
② 观看外研版教材配套视频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记录 2 个视频中提到的 “英语趣味用法”,下次课分享。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兼顾不同水平学生,基础层巩固知识,提升层拓展能力;作业内容与 “英语探索” 主题呼应,延伸课堂学习。
六、板书设计(简洁清晰,突出重点)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
左侧:核心知识 中间:文本逻辑 右侧:学生活动
1. 词汇
variety(多样性)
accent(口音)
communicate with(与…… 交流) 英语多样性
→ 英式:历史 / 文化
→ 美式:移民 / 简化拼写
→ 澳式:原住民 / 生活 1. 趣味素材分享
2. 匹配任务答案
3. 讨论观点记录(如 “查词典应对差异”)
2. 句型
English has a variety of...
... because of... 主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is various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成功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 “Starting out” 趣味活动激活了学生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准确提取文本细节);
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部分学生对 “澳式英语的原住民影响” 理解困难;口语分享时,基础薄弱学生表达不流畅);
改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次课补充 “澳式英语” 的短视频素材;课前增加 “核心句型仿写” 练习,提升学生表达自信)。
这份教案通过趣味导入、分层阅读和生活联结,帮助学生探索英语的多样性。若你觉得某个环节的互动性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