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1 14:4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赣县区实验学校高中部 2025 年秋学期高二9 月考
物理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图中实线所示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某试探电荷在仅受电场力的情况下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试探电荷带正电
B .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电场强度小
C .试探电荷在a 点的加速度比在b 点的加速度大
D .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少
下列四幅图描述的场景依次为雷电击中避雷针(图甲)、高压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条与大地相连的导线(图乙)、燃气灶中的针尖状点火器(图丙)、工人穿戴着含金属丝制成的工作服进行超高压带电作业(图丁),关于这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避雷针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静电屏蔽高二物理 9 月考
B .图乙中与大地相连的两条导线的作用和图丁中工作服内的金属丝的作用是相同的
C .图丙中的点火器是利用摩擦起电的原理进行点火的
D .图丙中的点火器的工作原理和图丁中工作服内掺入的金属丝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如图,当 K 闭合后,一带电微粒(重力不可忽略)在平行板电容器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保持 K 闭合,使 P 滑动片向左滑动,微粒将向上运动
B .保持 K 闭合,错开极板的正对面积,微粒将向下运动
C .打开 K 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仍保持静止
D .打开 K 后,错开极板的正对面积,则微粒仍保持静止
如图所示某电场的部分电场线和等势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 .BD 所在的曲线是电场线
C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D .因为 UAB<0 ,所以电势差是矢量
5 .在带正电的物体 C 的右侧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 A 、B ,均放在绝缘支座上,开始时
1
A 、B 紧靠在一起,当 C 靠近 A 时,将 A 、B 分开,再移走 C 后,则 ( )
A .A 左端不带电 B .A 左端带负电 C .B 右端不带电 D .B 右端带负电
某同学绘制了四幅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
二、多选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错选得 0 分,漏选得 3 分)
8(多选).如图为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 ( )
A. B.
C. D.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1m 的圆处在平行于圆面的匀强电场中,AB 为圆的直径,C 为圆上一点,AB 与 AC 夹角为 37°。A 点电势为 2V,圆心 O 的电势为 4V,C 点电势为 6V,sin 37。= 0.6,则 ( )
A .匀强电场方向平行于 AB
B .B 点电势大于 6V
C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V/m
D .圆周上电势最高点的电势为6.5V
2
高二物理 9 月考
A .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器极板电势差增大
B .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器极板电势差减小
C .只增加极板电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但电容不变
D .只增加极板电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9(多选).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由E = 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
B.根据U =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成正比
C .由E = k 知,当r → 0 时, E → ∞ ;当r → ∞ 时, E → 0
D .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10(多选).如图所示是描述甲、乙两个点电荷电场的部分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的电荷量小于乙的电荷量
B .P 点的电势比 Q 点的电势低
C .P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Q 点的电场强度
D .电子在 P 点的电势能比 Q 点的电势能小
三、实验题(共 16 分)
高一年级的同学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他准备了以下器材: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可调节间距 d 和正对面积 S),静电计,不同厚度的塑料片(作为电介质),直流电源、导线、开关
实验步骤如下:
①保持 S 和 d 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不同厚度的塑料片,记录静电计读数。
②保持 d 和电介质不变,改变 S,记录静电计读数。
③保持 S 和电介质不变,改变d,记录静电计读数。
已知:本实验中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带电量 Q 不变。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静电计的作用是 ( )
A .直接反映极板带电量 Q
B .直接反映极板间电势差 U
C .直接反映电容 C
D .直接反映电场强度 E
大”“减小”或者“不变”)。
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小陕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O 是一个带电荷量为+Q1 的带电体,把系在绝缘丝线上的所带电荷量为+Q2 的小球先后挂在 P1 、P2 、P3等位置。
(1)为了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 .比较小球抬起的高度 B .比较小球往右偏移的距离
C .比较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D .比较丝线的长度
(2)使小球系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上述操作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
A .等效替代法 B .控制变量法 C .理想模型法 D .类比法 (3)(多选)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得出结论: 。
A .当 Q1 、Q2 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小
B .当 Q1 、Q2 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大
C .当带电体与小球的距离 r 不变时,Q2 越大,静电力 F 越大
D .当带电体与小球的距离 r 不变时,Q2 越大,静电力 F 越小
(4)小陕同学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得到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 (填“正比”或“反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
(填“正比”或“反比”),这个规律即被称为库仑定律。
(2)在步骤 1 中,插入塑料片后,静电计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3)在步骤3 中,若增大极板间距d,电容 C 将 ,极板间电场强度将 (选填“增 3
高二物理 9 月考
四、解答题(共 38 分)
13(10 分).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之间电压为U ,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靠近正极板某处由静止释放,该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负极板的小孔穿出。已知粒子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求:
该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W; (2)粒子穿出小孔时速度v 的大小。
14(12 分).如下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质量m = 4×10—4kg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位于电场强度E = 3.0 ×103 N/C 、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 37o (sin37° =0.6 ,cos37° =0.8 , g = 10m/s2 )。
求小球受轻绳拉力 F 的大小;
求小球的带电量为多少;
若剪断细线,求小球在 0.2 秒内的位移大小。
15(16 分).如图所示,AB 为半径r =0.9m 的四分之一光滑绝缘竖直圆弧轨道,半径O1A 水平,B 点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 CDE ,D 点是轨道最低点,E 点是轨道最高点,圆弧 CD 对应的圆心角θ = 53o ,竖直直径DE 右侧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
强度E = 5 ×102 N/C ,一质量为m = 1kg 、电荷量为q = +4 ×10—3C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 A
点的正上方距离 A 点H = 0.9m 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圆弧轨道 AB 从B 点水平抛出,恰好从C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CDE 且恰能通过E 点。已知sin 53o = 0.8 , cos 53o = 0.6 ,不计空气阻力, g 取10m/s2 ,求:
物体运动至圆弧轨道B 点时所受支持力FN 的大小;
B 、 C 两点的高度差h ;
圆弧 CDE 的半径R 。
2025秋学期高二9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B A D AC AC CD
1.A
【详解】A.电荷仅受电场力,则电场力方向沿电场线指向轨迹内侧,则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可知该试探电荷带正电,故A正确; B.电场线分布的密集程度间接表示电场强弱,根据图示可知, 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电场强度大,故B错误;
C.结合上述,试探电荷在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电场强度大,即b 点的电场力比a 点的电场力大,则试探电荷在a 点的加速度比在b 点的加速度小,故C错误;
D.结合上述,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速度一直增大,故D错误。故选A。
2.B
【详解】A.避雷针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故A错误; BD.高压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这两条导线的作用是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与工作服内掺入的金属丝,都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故B正确,D错误。 C.点火器是利用高压尖端放电的原理,而工作服内掺入的金属丝,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故C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K闭合后,一带电微粒在平行板电容器间处于静止状态
qE mg
保持K闭合,使P滑动片向左滑动,都不能改变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由
E U
d
得E不变,微粒仍静止,A错误;
B.错开极板的正对面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由
E U
d
得E不变,微粒仍静止,B错误;
CD.打开K后,则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则
E U
d
C Q
U
以上各式联立,得
C εS
4πkd
E 4πkQ
εS
所以,两极板靠近时,d减小,而E不变,微粒仍静止;错开极板的正对面积时,S减小,而E增大,微粒所受电场力增大,故微粒将向上运动,C正确,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电场线的分布可以反映电场的强弱,C点有电场线分布(尽管图中没有画出),
C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A错误; B.等势线与电场线垂直,由图可知,BD所在的曲线为等势面,故B错误; C.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因此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故C正确;
D.尽管UAB 0 ,只表示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负号不表示方向,因此电势差是标量,故
D错误。故选C。 5.B
【详解】根据静电感应原理可知,当C靠近A时,将A、B分开,再移走C后,靠近C近端的导体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故A的左端带负电,B的右端带正电。
故选B。
6.A
【详解】电场线不相交、不闭合,故选A。
7.D
【详解】A.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分布特点及题意可知,AC中点电势φ中
φA φC 4V
2
可知AC中点与O点等势,O与AC中点连线与AC垂直,因此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AC,故A错误;
B.由于BC与AC垂直,因此B点与C点等势且电势为6V,故B错误;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E
故C项错误;
2 V/m 2.5V/m 1 cos 37
D.设圆周上电势最高点的电势为φm ,则有φm φO ER
联立解得φm 6.5V
故D正确。故选D。 8.AC
【详解】A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器极板电势差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只增加极板电量Q,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
可知,电容不变,根据电容的定义式有C Q
U
εS
4πkd
可知,电势差U变大,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AC
【详解】A.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无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U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成正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r 0 时,点电荷模型失效,公式 E k Q 不再适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r 2
D.由U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CD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靠近甲的位置的电场线分布比靠近乙的位置的电场线分布密集一些,则甲的电荷量大于乙的电荷量,故A错误;
B.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P点电势高于Q点,故B错误;
C.P点位置的电场线分布的密集程度大于Q点位置的电场线分布的密集程度,可知,P点的电场强度大于Q点的电场强度,故C正确; D.电子带负电,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可知,电子从P点移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即电子在P点的电势能低于Q点的电势能,故D正确。
故选CD。
11.(1)B
减小
减小 不变
【详解】(1)静电计是测量电势差的仪器,故直接反映极板间电势差U。故选B。
(2)插入电介质后,电容C增大,而Q不变,由C Q 可知U减小,故静电计读数将减小。
U
(3)[1]由C
εr S
4πkd
可知,d增大时C减小;
[2]根据C Q 、C εr S 、 E U ,得 E 4πkQ
U 4πkd d
εr S
故当Q不变,d增大时,E不变。
12.(1)C (2)B
AC
正比 反比
【详解】(1)对小球分析可知F=mgtanθ,θ为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的质量一定,则为了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方法最好的是比较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故选C。
由题意知,不改变小球系的位置,改变小球电荷量,属于控制变量法,故选B。
AB.根据连接绝缘丝线上的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当Q1、Q2不变时,距离r越大,静电力F越小,A正确,B错误;
CD.当带电体与小球的距离r不变时,Q2越大,静电力F越大,C正确,D错误。故选AC。
(4)[1][2]小陕同学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得到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这个规律即被称为库仑定律。
13.(1) qU
(2)
【详解】(1)该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W qU
(2)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负极板的小孔穿出,根据动能定理有qU 1 mv2
2
解得v
14.(1) 5 10 3 N
1 10 6 C
0.25m
【详解】(1)以小球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F cos 37 mg
解得小球受轻绳拉力大小为 F mg
cos 37
4 10 4 10
0.8
N 5 10 3 N
以小球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tan 37 qE
mg
4 10 4 10 3
解得小球的带电量为q mg tan 37
E
3.0 103
4 C 1 10 6 C
若剪断细线,小球将做匀加速运动,小球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为
F合
mg
cos 37
5 10 3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F合 12.5m / s2
m
则小球在0.2秒内的位移大小为 x 1 at 2 1 12.5 0.22 m 0.25m
2 2
15.(1)50N (2)3.2m
(3) 3.125m
【详解】(1)物体运动到B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 H r 1 mv2
2 B
mv2
物体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 mg B
r
解得vB 6m/s , FN 50N
物体恰好从C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根据速度分解有vB tanθ gt
物体做平抛运动,则有h 1 gt 2
2
解得h=3.2m
结合上述,物体在C点速度vC
vB
cosθ
10m / s
mv2
物体进入圆弧轨道CDE且后恰能通过 E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qE E
R
物体从C点运动到E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g R R cosθ qE 2R 1 mv2 1 mv2
2 E 2 C
解得 R 3.125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