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主题名称 《减法(1)》
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减法(1)》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二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情 情境与问题: 通过日常可见的情境,如桌子上的苹果被吃掉或赠送等情景,发现并引导学生提出与减法相关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思维与表达: 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 意识。 交流与反思: 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减法的含义,会看图说一说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2.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26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生:小朋友拿了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3个气球。 师:还能用加法来计算吗? 生: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不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不能用加法计算。 师:对,4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气球不能用加法计算,那到底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自主操作。 师:怎样知道还剩3个气球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借助圆片摆一摆。 教师用圆片在黑板上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师:原来有4个圆片,去掉一个圆片,现在剩下了3个。 指导学生用手指着圆片,说一说哪些是整体,哪些是去掉的,还剩多少个。 2.学习减法算式 (1)认识减号。 师:4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气球,也就是从4里面去掉了1。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时候,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减法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法。(板书课题:减法(1)) 师: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多少,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简洁的符号“-”来表示。“-”的名字叫“减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减法。 (2)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 师:你知道这道题的减法算式怎样写吗? 生:4-1=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1=3。 师:算式中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3又表示什么? 生:4表示4个气球,1表示飞走了1个气球,“-”表示从4个里面去掉1个,3表示最后还剩3个气球。 (3)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4减1等于3。 指名读,学生齐读。(板书:4减1等于3。) (4)加深对算式4-1=3的理解。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4-1=3的意思吗? 生1:有4辆汽车,开走了1辆,还剩3辆汽车。 生2:有4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3个苹果。 ……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把意思说清楚。 师:4个气球里飞走了1个气球,求还剩几个气球;4辆汽车,开走了1辆,求还剩几辆汽车;4个苹果,吃了1个,求还剩多少苹果……都可以用减法计算,算式都是4-1=3。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完成教科书P26“试一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和同桌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教科书P27“做一做”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情境图,动手操作,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充分感知“去掉”的意思就是减去,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难于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图意与算式的一致,引导学生完整表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