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苏科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四个体积相等的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

A. FA>FB>FC>FD
B. FA<FB<FC<FD
C. FA=FB=FC=FD
D. FA<FB<FC=FD
2、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受方向始终水平向右、大小先后为F1、F2的拉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运动了3s,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力处处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1>F2
B. 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摩擦力做功
C. F1<F2
D. 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在增加
3、一天,小明在家玩火柴盒.他反复让火柴盒从同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发现在甲情况下,火柴盒落到桌面后大多会反弹;乙情况下(火柴盒盒芯部分拉出),火柴盒落到桌面后盒芯插回外盒而不反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甲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有弹力作用,而乙情况中则没有
B. 甲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不变
C. 乙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不变
D. 乙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时,盒芯与外盒发生摩擦,机械能大大减少
4、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飞机
B. 模拟气流
C. 地面
D. 他本人
5、如图所示的电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6、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
A. 有引力
B. 有斥力
C. 有间隙
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
质量相同的0隆忙 的冰、0隆忙 的水、0隆忙 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   )
A. 一样大
B. 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 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 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8、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叫做“模型法”.在我们物理学习在还用到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
B. 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
C. 探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
D. 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色光与颜料的基本色都是红黄蓝
B. 夸克由质子或中子组成
C. 碗盘选用陶瓷材料因其隔热性好
D. 水能和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10、如图,在电路中,调节铅笔芯连人电路的长度,使小灯泡刚好不发光,给铅笔芯加热时,小灯泡发光,而且亮度逐渐增强,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的温度____,电阻____.

11、下表是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放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20 20.5 21
温度/℃ 70 64 59 56 52 49 48 48 48 48 47 44 21 21 2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从开始计时起,第5.5min时的数据没有记录,请你根据规律写出一个可能的温度值____℃;当该物质温度为64℃时,其状态是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这种物质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2、
在综艺节目“奔跑吧拢隆 兄弟”中. 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 如图所示. 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 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当给智能运动手环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______ 能.
13、(2014秋 永定县校级月考)如图甲;乙所示均为节水标志;其中乙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标志.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两条节水建议:
①____;
②____.
14、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要注意观察____和____的位置,并记下____和____.
(1)入射光线从该装置的右侧射入时,反射光线就在左侧出现;当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时,反射光线就在右侧出现,上述现象表明了____.
(2)该装置在左侧开了一扇小门,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
15、如图弹簧秤下端挂着一个小木箱,木箱顶挂着磁铁,它的重力为G′,小铁块S的重力为G,小铁块被吸起悬在空中不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
评卷人 得 分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
16、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就一定不能再使用了.____(判断对错)
17、墨水瓶静止在桌面上,是因为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____.
18、大量事实证明,水可以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
19、点燃天然气给一壶水加热,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只有65%被水吸收,能的总量仍是守恒的.____(判断对错)
20、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运动状态不变,它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____(判断对错).
21、在沿平直铁轨匀速行驶的火车厢里,逆着火车行驶的方向跳比顺着火车行驶的方向跳可跳得更远些.____.
22、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 (____)
评卷人 得 分
四、解答题(共3题,共18分)
23、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请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猜想魔术箱的内部结构,并在图乙中画出光路加以说明.
(2)图丙中,为使杠杆OA保持静止,画出在A点所加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阻力F2的力臂l2.


24、测量苹果的长度:图中苹果的直径为______cm.


2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已知R2的电阻为10Ω.求:
(1)当S1、S2都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
(2)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评卷人 得 分
五、作图题(共4题,共12分)
2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G( 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 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并写出绳子自由端拉力F 与重物G 的关系.
27、
如图所示,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缓慢加水后,又能看到硬币,其实看到的是硬币的 ______ 像( 填“实”或“虚”)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试画出加水后眼睛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2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小球A重2N.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O是杠杆OA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3)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4)根据图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正极.

29、如图中,画出利用电磁继电器控制两只指示灯的电路,要求:闭合开关s时,红灯亮;断开S时,绿灯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D
【分析】
【分析】四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图示得出四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解析】
【解答】解:由图知;三个球排开水的体积:
VA<VB<VC=VD;
由F浮=ρ水V排g;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
FA<FB=FC=FD.
故选D.
2、A
【分析】
【分析】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拉力大于摩擦力,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呢过有摩擦力;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拉力小于摩擦力;
根据W=Fs判断拉力做的功和摩擦力做功的多少;
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有关.
【解析】
【解答】解:AC、根据图示可知,物体在3s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F1>F2;故A正确;C错误;
B;根据W=Fs可知;物体做加速运动时,拉力大于摩擦力,因此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不等于摩擦力做功,故B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最后1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3、D
【分析】
【分析】甲图中;火柴盒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与桌面碰撞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此时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减小;
乙图中,火柴盒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与桌面碰撞时,除了和甲图一样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外,还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更多,不能弹起.
【解析】
【解答】解:甲乙两图;火柴盒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与桌面碰撞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此时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减小,故ABC错;
而乙图中;火柴盒还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减少的更多,不能弹起,故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析】
【解答】解:A;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以本身为参照物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位置的改变,是没有意义的.不符合题意.
B;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和模拟气流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模拟气流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C;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D;飞行员坐在飞机上;飞机和飞行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飞行员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分析】

A;闭合开关后;形成短路,会烧坏电源,故A错误;
B;电路中没有电源;故B错误;
C;闭合开关后;灯泡都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
D;两只开关都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故D连接正确.
故选D.

【解析】
【答案】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电路中不能出现对电源短路的情况,这样会烧坏电源的.

6、D
【分析】
【解答】解:
人们能闻到洒香是扩散现象;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酒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据此结合题目所给出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D
【分析】
解:质量相等温度相等的冰;水和水蒸气;分子动能相等,冰的分子势能最小,水蒸气的分子势能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大一些.
故选D.
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大体现的是温度高;分子势能变化体现的是物态变化.
内能的概念很抽象,它包含两部分,理解好概念是做好内能相关题的基础.
【解析】
D
8、B
【分析】
【分析】分析选择项中的用到的研究方法,然后与题干中的研究方法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析】
【解答】解:
A;电流的大小与两个因素:导体的电阻、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因此研究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为了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而画了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就是光线.其箭头的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种研究方法叫建立模型法.故B正确.
C;用一个电阻来代替两个电阻;起到的效果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故C错误.
D;利用水流与电流的相似性;用电流来描述水流,这种方法叫类比法,故D错误.
故选B.
9、C
【分析】
【分析】(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
(3)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
(4)能够短时间从自然及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得不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
【解答】解:A;色光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碗盘选用陶瓷材料是因为陶瓷材料的隔热性能好;人接触碗盘时不至于太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10、略

【分析】

给铅笔芯加热时;小灯泡发光,而且亮度逐渐增强,这说明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在逐渐变大,通过它的电流逐渐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则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减小.
故答案为:升高;减小.

【解析】
【答案】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同时也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要知道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则小灯泡越亮.

11、46(或45)液晶体
【分析】
【解答】(1)分析前几个数据;可以看出每隔0.5分钟,该物质的温度大约降低1或2℃,所以温度可能是46(或45)℃
(2)当温度为64℃时;物体温度还没有到达凝固点,因此处于液态.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3到4.5分钟该物质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
故答案为:1.5;液;晶体.
【分析】液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温度等于该晶体的熔点,但概念不同,不同的晶体其凝固点亦不相同. 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
12、略

【分析】
解:
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给智能运动手环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静止;化学.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蓄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静止;化学
13、略

【分析】
【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常见的节水方法进行分析.
【解析】
【解答】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成用水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淡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比较少,只有节约用水才能缓解人类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节水的方法比较多,如: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及时关水;提倡使用面盆洗脸、洗手;一水多用,例如把洗米的水用来浇花;衣物要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
故答案为:①每次用水后立即关闭水龙头;②一水多用,例如把洗米的水用来浇花.
14、略

【分析】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的,如图便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装置.板面上的角度用来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可以转动的小门,用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
【解析】
【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记下入射角和反射角;
(1)入射光线从该装置的右侧射入时;反射光线就在左侧出现;当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时,反射光线就在右侧出现,该现象表明了光路是可逆的;
(2)不能看到反射光;所以实验中通过转动“小门”,可以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1)光路是可逆的;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在同一平面内.
15、略

【分析】
【分析】利用整体法进行分析,将小木箱、小铁块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弹簧测力计可以在空气中通过竖直悬挂物体测量物体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析】
【解答】解:将小木箱以及铁块看作一个整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木箱和小铁块的总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G.
故答案为:G′+G.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
16、×
【分析】
【分析】刻度尺能否使用的判断标准不是零刻线的有无,而是刻度是否均匀.
【解析】
【解答】解: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另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测量的结果减去起始值即可,因此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还可以使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7、×
【分析】
【分析】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是否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而且缺一不可.
【解析】
【解答】解: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作用在墨水瓶上;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不是同一物体,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
【解答】解: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
像冰变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像水变为冰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像水变为水蒸气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像水蒸气变为水那样,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像冰变为水蒸气那样,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像水蒸气变为冰那样,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因此说水可以在三态中相互转化.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明确六种状态变化的名称: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可以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
19、√
【分析】
【分析】结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对题干中的描述做出判断.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
【解答】解:由能量守恒定律知;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天然气放出的热量虽然只有65%被水吸收,但其它的能量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转移到了空气当中以及传递给了水壶等,因此,能的总量仍是守恒的.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
(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
【解析】
【解答】解: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运动状态不变;表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因此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
【分析】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据此分析.
【解析】
【解答】解:因为乘客随匀速行驶的列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一名乘客在车厢内跳远时,无论顺着列车行驶的方向还是逆着列车行驶的方向,乘客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乘客相对于列车来看是静止的;所以这两次跳远的距离一样远.故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
【分析】光的传播速度与所在的介质有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5千米/秒.
【解析】
【解答】解: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速度小于这个值.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共3题,共18分)
23、略

【分析】

(1)由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可知遮光板不是面镜;
又因为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这个遮光板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如下图所示:

(2)由图知O是支点,F1作用在A点,最长力臂是OA,所以F1的方向要与OA垂直;这样才能保证其力臂是OA.如图所示.
向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作出力臂l2.如图所示:


【解析】
【答案】(1)首先根据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面镜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即可解答.
(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臂最长,力最小.

24、略

【分析】

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苹果的直径为10.16cm-4.00cm=6.16cm.
故答案为:6.16.

【解析】
【答案】根据图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知:苹果两端的直角三角板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苹果两端三角板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为苹果的直径.

25、略

【分析】

(1)S1闭合,S2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当S1、S2都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当S1、S2都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1)由图1可知,电源的电压U=IR2=0.6A×10Ω=6V;
由图2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I′R2=6V-0.4A×10Ω=2V;
所以R1消耗的功率P1=U1I′=2V×0.4A=0.8W.
(2)由图3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6V×0.9A=5.4W.
答:(1)当S1、S2都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0.8W;
(2)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4W.

【解析】
【答案】(1)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当S1、S2都断开时,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P=UI求出R1消耗的功率;
(3)当S1、S2都闭合时,R2、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五、作图题(共4题,共12分)
26、解: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最终F= G为最省力的绕法;如图所示:

【分析】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会绕滑轮组. 在绕线时,可以从动滑轮或定滑轮绕起. 最终使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越多,则滑轮组越省力.
此题是有关滑轮组的绕法,有关滑轮组可以从定滑轮也可以从动滑轮绕起,在题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此题需要判断处拉力的方向,从而确定绕法.
【解析】
解: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最终F=13G 为最省力的绕法;如图所示:

27、略

【分析】
解: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虚;光的折射;见解答图.
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是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
光的折射规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本题来源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能够判断出折射现象,并且会根据折射定律判断光路是否正确,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解析】
虚;光的折射
28、略

【分析】
【分析】(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球的重心;
(2)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SS′的中垂线上,作出镜面后,再找到入射点O,连接S′O并延长,即为为反射光线OB.
(4)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首先判断螺线管的两个磁极,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解析】
【解答】解:(1)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重力,大小为6N.如下图所示
(2)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下图所示:
(3)连接SS′;做出SS′的中垂线,即为镜面;延长SA交镜面于点O,连接S′O并延长即可得到SA的反射光线OB;如下图所示:
(4)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右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出;右端流入,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29、略

【分析】
【分析】电磁继电器一般由电磁铁、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电磁铁有电流,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红灯亮;当电磁铁无电流,电磁铁无磁性,衔铁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绿灯亮.
【解析】
【解答】答:当闭合开关s时;电磁铁有电流,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下面触点连接,红灯亮;
当电磁铁无电流;电磁铁无磁性,衔铁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上面触点连接,绿灯亮.电路图如下:

第2页,总2页
第1页,总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