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化学计算的思想方法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量---化学计算的思想方法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量---化学计算的思想方法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 2:4 B.4:1:3 C.6:3:4 D.8: 2:7
2.在氧气中燃烧0.22 g硫和铁组成的混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成三氧化硫并转变为硫酸,这些硫酸可用10 mL 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则原混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为
A.72% B.40% C.36% D.18%
3.在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如下反应:,从而可知在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4.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含水2.8%、含K2CO337.3%,取1g该样品投入25ml 2mol/L 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g B.3.725g C.0.797g D.2.836g
5.将和三种混合溶液加酸化,测得(假设完全电离为和),则为
A. B.
C. D.
6.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中原子总数为
B.溶液中,层数目为
C.反应①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数日为
D.反应②每生成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
7.将由和组成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称得质量为15.9 g,将残余固体溶于盐酸中,收集到VL(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盐酸的浓度至少为
C.原固体混合物中,
D.若将原固体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体积为5.6 L(标准状况下)
8.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26.88L的SO2和H2的混合气体,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mol·L-1,则生成的气体中S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1:1 B.4:1 C.1:4 D.3:2
9.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A.0.80 B.0.85 C.0.90 D.0.93
10.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4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25mol C.0.3mol D.0.35mol
11.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 g,加入含0.1 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1792 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 B.1:2 C.1.87:1 D.3.65:1
12.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S为价)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单质、和一定量的某种气体,且反应后溶液中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生成了气体
C. D.中,
二、填空题
13.和亚氯酸钠是广泛使用的漂白剂,消毒剂。高浓度气体易发生爆炸,在生产时需用其他气体稀释。生产和的工艺流程:
发生器中反应为(未配平)。
(1)每生成转移 电子。
(2)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4.已知:,某同学测定产品的质量分数可按如下方法:取产品,用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液稀释至,取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四次平行实验耗去标准溶液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标准溶液 25.00 25.02 26.20 24.98
此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
15.我国古籍记载了硫酸的制备方法——“炼石胆取精华法”。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该制备过程中分解的TG曲线(热重)及DSC曲线(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略)如下图所示。左右有两个吸热峰,则此时分解生成的氧化物有、 和 (填化学式)。
16.在气氛中,的脱水热分解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 , 。
17.化学需氧量(COD)可量度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以作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的量换算成相当于的含量(以计)来计量。
(1)处理时,水样应先酸化,最好选用 (填“稀硝酸”“稀硫酸”或“稀盐酸”)酸化。
(2)在该条件下,最终转化为、取水样100mL,处理该水样时消耗了溶液。则该水样的COD为 。
18.对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时结晶水已全部失去,时产物为,则 ;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
19.准确称取氯化亚铜样品置于一定量的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用的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溶液。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计算上述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0.某同学设计实验确定的结晶水数目。称取样品,经热分解测得气体产物中有,,其中的质量为;残留的固体产物是,质量为。计算:
(1) (写出计算过程)。
(2)气体产物中 。
21.联合生产是化学综合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煅烧石灰石反应:,石灰石分解需要的能量由焦炭燃烧提供。将石灰石与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于石灰窑中,连续鼓入空气,使焦炭完全燃烧生成,其热量有效利用率为50%。石灰窑中产生的富含的窑气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40%的最终转化为纯碱。已知:焦炭的热值为(假设焦炭不含杂质)。请回答:
(1)每完全分解石灰石(含,杂质不参与反应),需要投料 kg焦炭。
(2)每生产106kg纯碱,同时可获得 (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B D C A A B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1.B
【详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消耗2molCO2生成1molO2;又反应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可假设反应前为9体积,各气体分别为3体积,故混合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3,答案选B。
2.C
【详解】经分析,硫元素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并和NaOH反应,则由S原子守恒和有关反应可得出:
得m(S)=0.08g
原混合物中w(S)=×100%≈36%,故选C。
3.B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2=1+2,解得n=1,则R的化合价为+5价。
答案选B。
4.B
【详解】考查化学的有关计算。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最终生成的固体应该是氯化钾,所以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是0.025L×2mol/L=0.05mol,则氯化钾的质量就是0.05mol×74.5g/mol=3.725g,答案选B。
5.B
【详解】因,所以很小,忽略不计。根据电荷守恒有:,解之得:;故选B。
6.D
【详解】A.标准状况下为气体,为,其含有原子,生成的原子数为,A错误;B.为弱酸阴离子,其在水中易发生水解,因此,溶液中数目小于,B错误;C.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每生成消耗,为,故可以生成,硫原子数目为,C错误;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的还原产物为,每生成共转移电子,因此,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D正确。
7.C
【分析】假设原固体中,,,则有方程式①,根据加热分解后的质量可得到方程式②,联立两个方程式得到,,即原固体混合物中,;
【详解】A.冷却后称得质量为15.9 g,则残余的碳酸钠为0.15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0.15mol,则标况下体积为3.36L,故A正确;
B.,残余的碳酸钠为0.15mol,所以HCl至少为0.3mol,浓度至少为0.3mol÷0.1L=,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故C错误;
D.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原固体混合物可生成二氧化碳0.05mol+0.2mol=0.25mol,则若将原固体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体积为5.6 L(标准状况下),故D正确;
故选C。
8.A
【详解】生成标准状况下26.88L的SO2和H2的混合气体,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消耗1.2molZn、生成1.2molZnSO4,根据S元素守恒,反应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则生成的气体中S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选A。
9.A
【详解】FexO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 Cl2转移电子数为×2=0.01mol.则有:×(3-)×x=0.01mol,解得x=0.8,故选A。
【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解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其次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最后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本题中注意平均化合价的应用,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10.B
【详解】因一定量的Fe、FeO、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则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标准状况下2.24L NO的物质的量为:,根据N元素守恒,硝酸亚铁中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5L×4mol/L-0.1mol=0.5mol,所以硝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Fe(NO3)2]==0.25mol,由铁元素守恒可知,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n(Fe)=n[Fe(NO3)2]=0.25mol,故选:B。
11.C
【详解】利用极值法分析,可知0.1mol氢氧化钠不足,故先将NH4HSO4反应完,再反应(NH4)2SO4,因共生成NH30.08mol,故与H+反应的氢氧化钠为0.02mol,则NH4HSO4为0.02mol,所以(NH4)2SO4质量为7.24g-115g/mol×0.02mol=4.94g,(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4.94g ÷132g/mol=0.0374mol。因此(NH4)2SO4与NH4H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87: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计算技巧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以便快速准确作答。
12.D
【详解】A.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没有其他的氯化物生成,根据原子守恒,,所以的浓度为,A错误;B.根据信息,和盐酸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气体,根据氢原子守恒,生成的为,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原子守恒,得出:,C错误;D.在中S为价,设该化合物中和物质的量分别为和,则,,,所以,D正确。
13.(1)1
(2)2:1
【分析】根据流程分析,发生器中,酸性环境下,NaClO3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反应为:2NaClO3+Na2SO3+H2SO4=2Na2SO4+2ClO2↑+H2O;在吸收器中,生成的ClO2在浓碱性环境下,被30%的双氧水还原为NaClO2,通过一系列操作,得到NaClO2产品。
【详解】(1)该反应中,元素由价降低到价,则每生成转移电子。
(2)元素由价降低到价,S元素由价升高到价,根据电子守恒,,故。
14.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褪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详解】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褪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根据表中数据知,3误差较大,舍去,平均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消耗的溶液中,则溶液中,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根据铜原子守恒得,,此产品中的质量分数。
15. SO3 CuO
【详解】根据图示的热重曲线所示,在左右会出现两个吸热峰,说明此时发生热分解反应,从TG图像可以看出,质量减少量为原质量的一半,说明有固体剩余,还有其他气体产出,此时气体产物为,可能出现的化学方程式为,结合反应中产物的固体产物质量和气体产物质量可以确定,该反应的产物为。
16. 4 1
【详解】由图可知,即7个结晶水完全失去时失重比为,则失重比为时,失去的结晶水数目为,故,同理可推出。
17.(1)稀硫酸
(2)120
【详解】(1)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盐酸具有还原性,使用时会发生副反应,影响实验结果的检测;硫酸性质稳定,则处理时,最好选用稀硫酸酸化水样;
(2)完全反应转移6mole-,完全反应转移4mole-,根据电子守恒,相当于,,溶液相当于,该水样的COD为。
18. 1
【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将纵坐标对应质量乘1000,图像不变,则按照乘1000后的数据计算:时固体质量为3.20g,产物为物质的量为3.2g÷160g/mol=0.02mol,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初始25℃时,固体质量为4.92g,物质的量为0.02mol,则其摩尔质量为4.92g÷0.02mol=246g/mol,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则;失去全部结晶水时的质量为0.02mol×228g/mol=4.56g,时固体质量只有3.88g,说明此时固体不是,而时固体为质量为3.20g, 由转化为时质量减少4.56g-3.20g=1.36g,为1.36g÷17g/mol=0.08mol的质量,时固体质量3.88g转化为时质量减少3.88g-3.20g=0.68g,由转化为时固体时质量减少4.56g-3.88g=0.68g,可知时固体为,阶段与阶段固体质量减少量相等,都为0.34g,则时固体为(或时固体物质的量为0.02mol,阶段固体质量减少0.68g为0.04mol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比为1:2,确定时固体为),故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97.9
【详解】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的溶液中,则根据关系式可知,,m(CuCl)=2.46×10-3mol×99.5g/mol=0.24477g,所以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20.(1)9
(2)0.0100
【详解】(2)n(样品),气体产物中,根据氢元素守恒,,根据氮元素守恒,样品中N的物质的量中N的物质的量,根据氧元素守恒,
21.(1)10.8
(2)70
【详解】(1)完全分解石灰石(含,杂质不参与反应),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62000kJ,已知:焦炭的热值为(假设焦炭不含杂质),其热量有效利用率为50%,所以需要投料焦炭的质量是=10800g=10.8kg。
(2)根据(1)中计算可知消耗焦炭的物质的量是=900mol,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900mol,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焦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70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