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量浓度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量浓度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某同学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的结果为。这里的“”表示葡萄糖的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
2.下列溶液中,最大的是
A.200mL 0.2mol/L 溶液 B.200mL 0.2mol/L KCl溶液
C.300mL 0.1mol/L 溶液 D.300mL 0.1mol/L 溶液
3.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的浓度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营养液中含有的个数为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1 L 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
B.制成0.5 L 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况下)
C.0.5 L 溶液中,和总数为
D.10 g 98%硫酸(密度为)与10 m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5.用充有的烧瓶进行“喷泉实验”,装置及现象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水呈碱性
B.选用合适的溶液,也能做喷泉实验
C.烧杯中换成其他液体无法形成喷泉
D.若烧瓶内充满氨气,实验后烧瓶中所得氨水的浓度是(标准状况下)
6.关于溶液组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与100mL水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B.常温常压下,用一充满氨气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C.100g20%的溶液与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D.1L水中溶解0.2mol 硝酸钾,即可配得硝酸钾溶液
7.把1.0mol/LCuCl2溶液和1.0mol/LFeCl3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再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Fe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25mol/L B.1.5mol/L C.2.5mol/L D.3mol/L
8.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那么a、b、c数值的关系是
A.a>b>c B.b>a>c
C.c>b>a D.c>a>b
9.关于配制5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
10.实验室制备纳米ZnO的步骤如下:
①称量10.0000g固体于100mL小烧杯中,加50mL水溶解,配制成溶液。再称量9.0000g固体于50mL小烧杯中,加入40mL水溶解,配制成草酸溶液。
②将上述两种溶液加入250mL烧杯中,搅拌2h,生成沉淀。
③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110℃下干燥。
④干燥后的沉淀样品在氧气气氛中于350~450℃下焙烧2h,得到白色纳米ZnO。
上述实验中,下列仪器用不到的是
A. B. C. D.
11.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未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B.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
C.定容时,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12.是一种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的紫红色晶体。
(1)制备步骤:将适量氯化铵溶于浓氨水中,边搅拌边分批次加入研细的,得到沉淀。边搅拌边慢慢滴入足量溶液,得到溶液。慢慢注入适量浓盐酸,得到沉淀,水浴加热,冷却至室温,得到紫红色晶体,减压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钴的测定: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溶液并加热使钴(Ⅲ)完全沉淀,后加入和将其还原为钴(Ⅱ),再加入,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消耗溶液平均体积为与金属阳离子反应)。
根据上述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热水洗涤紫红色晶体,将导致的产率偏小
B.还原为钴(Ⅱ)后,锥形瓶内壁残留少量沉淀,将导致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
C.配制时,定容时若仰视刻度线,将导致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
D.滴定结束后滴定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导致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13.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有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溶液体积 0 30 60 100 120
沉淀质量 0 0.699 x 2.097 2.09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合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混合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3号实验中沉淀的质量x为
D.完全沉淀溶液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1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酒精,加水,配制质量分数为酒精溶液
B.在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实验中需用的溶液,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D.实验室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绿矾,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容量瓶,洗涤、稀释、定容、摇匀
15.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 B.铁钉除油污 C.铁钉除锈 D.铁钉镀锌
二、填空题
16.从改变溶液体积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配制溶液时,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4)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
(5)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1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硫酸化学纯CP 品名:硫酸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 质量分数: 氨水化学纯CP 品名:氨水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17 密度: 质量分数: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各取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 (填“>”“<”或“=”,下同)。
(3)各取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 。
三、解答题
18.用的浓硫酸配制1mol/L稀硫酸。
(1)实验操作:
a.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 ;
b.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c.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在小烧杯内稀释浓硫酸,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e.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距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处;
f.盖上容量瓶瓶塞,摇匀;
g.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h.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含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2)实验分析: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②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
Ⅰ. 。
Ⅱ.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C C A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B A
1.D
【详解】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与题目中的单位不符,A错误;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与题目中的单位不符,B错误;
C.质量分数无单位或用%,与题目中的单位不符,C错误;
D.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与题目中的单位一致,D正确;
故答案为:D。
2.A
【分析】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或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详解】A.200mL 0.2mol/L 溶液中为0.4mol/L;
B.200mL 0.2mol/L KCl溶液中为0.2mol/L;
C.300mL 0.1mol/L 溶液中为0.3mol/L;
D.300mL 0.1mol/L 溶液无Cl-,故为0;
故最大的为A,故选A。
3.A
【详解】N =c(mol/L)× V(L)× NA,因此n(K+)=0.006 mol/L × 5 L = 0.03 mol,对应粒子数为0.03NA。
故选A。
4.D
【详解】A. 溶液具有均一性,从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其浓度仍是1mol/L,A正确;
B.制成0.5L1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L×10mol/L=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5mol×22.4L/mol=112L,B正确;
C. 0.5L2mol/L的BaCl2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总数为3 ×0.5L×2mol/L×6.02×1023=3×6.02×1023,C正确;
D. 10g98%硫酸(密度为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与10mL18.4mol/L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D不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反应开始后,烧瓶内迅速形成喷泉,说明产生了很大的气压差,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遇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A正确;
B.易与浓氢氧化钠溶液,选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做喷泉实验,B正确;
C.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易与酸反应,烧杯中换成酸溶液也能形成喷泉,C错误;
D.标准状况下,若烧瓶内充满氨气,氨气全部溶于水,氨气体积等于烧瓶体积等于溶液体积,设烧瓶体积为VL,则氨气体积和溶液体积均为VL,氨气物质的量为,所得氨水的浓度是,D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的H2SO4与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5mol/L,故A错误;
B.若为标准状况,设氨气的体积为22.4L,则溶液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的溶液浓度为mol/L,但题中条件是常温常压,故B错误;
C.100g20%的NaCl溶液与100g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C正确;
D.1L水中溶解0.2mol硝酸钾,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体积,浓度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A
【详解】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反应后最终生成FeCl2溶液和Cu,根据Cl元素守恒,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l-的浓度为:,Fe2+的浓度为Cl-浓度的一半,故浓度为1.25mol/L,选A。
8.B
【详解】假设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是x y,其中x<y,对于硫酸溶液,等质量(假设都是m g)混合之后,混合溶液质量分数=,等体积混合时,由于质量分数小的硫酸密度比较小,等体积的两种硫酸,质量分数大的质量大,那么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先将二者等质量混合,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高质量分数组分的硫酸,因此混合溶液质量分数>(x+y)/2;
同样,对于氨水溶液,等质量混合时其浓度依然是(x+y)/2,等体积混合时,由于质量分数小的氨水溶液密度比较大(因为氨水的密度比水小),等体积的两种氨水溶液,质量分数大的质量小,那么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先将二者等质量混合,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低质量分数组分的氨水溶液,因此混合溶液质量分数<(x+y)/2;则有b>a>c,故选B。
【点晴】考查溶液浓度的比较,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的有三点:
1.看溶液是等质量混合还是等体积混合,最终比较的是质量浓度还是其他的浓度;
2.分清楚溶液密度随浓度的变化关系,这会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3.还可以记住一个结论:溶液密度比大于水的,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平均值;溶液密度比水小的,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小于平均值;等质量混合后质量分数就是平均值。
9.B
【详解】A.需要水的质量为50g-4g=46g(即46mL),而非50mL,且量筒精度有限,不能量取50.00mL,A错误;
B.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B正确;
C.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量筒不能用于溶解操作,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会与玻璃塞反应,应使用橡胶塞的细口瓶存放,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称量10.0000g固体不能用托盘天平,应该使用分析天平,A选;
B.步骤③中过滤需要用到漏斗,B不选;
C.步骤①中需要量取50mL和40mL水,需要用到量筒,C不选;
D.步骤①中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玻璃棒搅拌,D不选;
故选A。
11.B
【详解】A.未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低,A不符合题意;
B.最后还要加水定容,所以没有烘干容量瓶,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B符合题意;
C.吸出液体可能带走溶质,导致溶液浓度偏低,C不符合题意;
D.仰视刻度线导致加水量过多,溶液体积增大,使溶液浓度偏低,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2.C
【分析】氯化铵、浓氨水、CoCl2·6H2O反应,得到[Co(NH3)6]Cl2沉淀,再加入30%过氧化氢,发生反应2[Co(NH3)6]Cl2+H2O2+2=2[Co(NH3)5H2O]3++4NH3+4Cl-,得到溶液,加入浓盐酸,存在[Co(NH3)5H2O]3++Cl-[Co(NH3)5Cl]2++H2O,有利于[Co(NH3)5Cl]Cl2沉淀的形成。钴的测定:将其还原为钴(Ⅱ),再加入,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消耗溶液平均体积为与金属阳离子反应),则n(Co)= 。
【详解】A.[Co(NH3)5Cl]Cl2是一种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的紫红色晶体,若用热水洗涤紫红色晶体,会导致[Co(NH3)5Cl]Cl2溶解,导致的产率偏小,A正确;
B.还原为钴(Ⅱ)后,锥形瓶内壁残留少量沉淀,钴(Ⅱ)未完全溶解,则将导致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B正确;
C.配制时,定容时若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浓度偏小,滴定时消耗ZnCl2溶液的体积偏小,将导致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C错误;
D.滴定结束后滴定管中有气泡产生,会导致消耗溶液的体积偏小,将导致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D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A.2号实验中,混合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A正确;
B.生成沉淀最多为,,混合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B正确;
C.3号实验中,溶液体积为实验2中溶液体积的2倍,则相应的x为实验2中的2倍,则,故C正确;
D.完全沉淀溶液消耗溶液的体积为,故D错误;
本题选D。
14.B
【详解】[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应该用烧杯配制,酒精中加水,配制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故A错误;个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个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令金属离子的化合价为x,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故金属阳离子为价,所以该硫酸盐可以表示为,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B正确;实验中需用的溶液,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称取的质量,故C错误;应称取绿矾的质量为
,故D错误。]
15.A
【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质要放在烧杯中溶解,不能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A错误;
B.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因此,铁钉放在溶液中加热后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B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其可溶于盐酸,因此,将铁钉放在盐酸中可以除去其表面的铁锈,C正确;
D.该装置为电解池,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锌片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因此,该装置为电镀装置,可以实现铁钉上镀锌,D正确;
故选A。
16.(1)偏大
(2)偏小
(3)偏小
(4)无影响
(5)无影响
【详解】
17.(1)
(2) < >
(3) > <
【详解】(1)利用计算,,。
(2)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氨水的密度小于水,各取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体积大于,稀氨水的体积小于,故有,。
(3)硫酸和氨水的质量分别为,而水的质量约为,故各取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
18.(1)5.4
(2) adbcegfh 搅拌和引流 量取硫酸的量筒量程太大,会造成较大误差 试剂瓶未干燥,会使所配溶液变稀
【详解】(1)98%的浓硫酸(ρ=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配制1mol/L稀硫酸100m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mL,则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解得;故答案为5.4;
(2)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dbcegfh;故答案为adbcegfh;
②玻璃棒在稀释浓硫酸中的作用为搅拌,在移液操作过程中作用为引流;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③Ⅰ.量取5.4mL浓硫酸应选择10mL量筒;故答案为量取硫酸的量筒量程太大,会造成较大误差;
Ⅱ.试剂瓶未干燥导致配制溶液被稀释;故答案为试剂瓶未干燥,会使所配溶液变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