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课题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2.1 的内容,主要阐述了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食物来源。教材通过文字介绍、图表展示以及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理解这些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学生形成合理的膳食观念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人体需要各类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生命观念,理解人体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必要性。 科学思维 :在分析营养物质对人体作用以及缺乏症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在实验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时,锻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通过开展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探究精神。 责任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的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树立健康生活的责任态度。
教学重点 阐述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以及缺乏时的症状。
教学难点 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供能物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 脸圆像苹果,酸甜可口多,即可做菜吃,又可当水果 顺着念是一种饮品,倒着念是一种动物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了解学生对食物营养物质的已有认知水平,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讲授新课 1.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展示各类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图片,分别介绍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只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才能满足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身体健康。 糖类不仅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脂肪能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脂肪还能贮存在人体的脂肪组织中,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等作用。 维生素也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是对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 同时阐述缺乏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的疾病,如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糖类缺乏会引起乏力、脂肪过多会引发肥胖、维生素 C 缺乏会患坏血病等,并讲解维生素的主要种类及功能。 2.实验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器材,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包括揉挤面粉面团观察淀粉渗出、验证淀粉存在、并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及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组织学生3人一组,取1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块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轻轻地揉挤。观察清水发生的变化,讨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把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在另一只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继续揉挤,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中伸出来时,取出纱布团并打开,可以看到原来的面团变成了一种黄白色的胶状物质。联系有关生活经验,思考这是什么物质。 在揉挤的过程中,从纱布包内向清水中渗出许多白色物质。这种白色物质是淀粉吗?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3.水和无机盐 先介绍水在人体中的含量及重要性,如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然后讲解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分布以及常见无机盐(如钙、铁、碘)的作用和缺乏症状,并展示相应的图片,如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图片、贫血患者的面色苍白图片等,最后简单介绍膳食纤维的作用。 观察:食物中的无机盐 组织学生3人一组,用解剖针的尖端挑起一粒干的小麦种子或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观察种子在酒精灯上燃烧前后发生的变化。 结论:种子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认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讲解,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做好笔记。 分成 3 人一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清水颜色变化、面团变成黄白色胶状物质、白纸上出现的油斑等,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并得出结论,填写实验报告。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对各类营养物质有更清晰的认识,详细讲解它们的作用和缺乏症状,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认识到均衡摄入营养物质的必要性。 使学生全面了解六大营养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验证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过程,加深对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存在于食物中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及其作用、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检验方法等,总结不同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满足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糖类:细胞组成成分,主要供能物质 脂肪:供能物质,贮存能量,保持体温,防止机械损伤 维生素: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种类多(如 VA、VB、VC 等) 水:构成人体重要物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无机盐:约占体重 5%,参与代谢,维持生长发育(如钙、铁、碘等)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并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健康食谱。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导入环节,视频的播放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图片展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缺乏症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高。 实验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验证了食物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存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操作步骤上不够熟练,出现了一些小失误,如碘液滴加量过多等,这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步骤的指导和演示,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在课堂总结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回顾所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为系统的掌握。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但有个别学生在查阅资料和设计食谱时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实验指导的细化、对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关注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共28张PPT)
脸圆像苹果,酸甜可口多,即可做菜吃,又可当水果
顺着念是一种饮品,倒着念是一种动物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举例说出水和无机盐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都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只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才能满足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身体健康。
糖类
糖类不仅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脂肪
脂肪能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脂肪还能贮存在人体的脂肪组织中,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等作用。
目的:
举例说出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器材:
面粉,花生种子,小麦种子,烧杯,试管,滴管,碘液,白纸,角匙,纱布,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等。
指导:
1.学生3人一组,取1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块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轻轻地揉挤。观察清水发生的变化,讨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清水逐渐变成白色,淀粉从面团中渗出。
指导:
2.把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在另一只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继续揉挤,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中伸出来时,取出纱布团并打开,可以看到原来的面团变成了一种黄白色的胶状物质。联系有关生活经验,思考这是什么物质。
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蛋白质。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指导:
3.在揉挤的过程中,从纱布包内向清水中渗出许多白色物质。这种白色物质是淀粉吗?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白色物质是淀粉,向其中滴加碘液后变蓝,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说明小麦种子中含有淀粉。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指导:
4.取烘干的花生、小麦种子各一粒,用单面刀片纵向切开,分别将种子的切面放在白纸的不同位置上,用镊子的柄部或大拇指挤压。移开种子,观察白纸上出现的现象。挤压花生种子后白纸上留下明显的油斑,挤压小麦种子后在白纸上没有出现油斑。这说明什么?
说明花生种子含有脂肪,而小麦种子不含脂肪。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量不同。
思考: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一样多吗?
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物质。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的物质。
维生素也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是对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
缺乏VA 夜盲症、皮肤干燥
缺乏VB1 神经炎、脚气病
缺乏VC 牙龈出血、坏血病
缺乏VD 佝偻病(幼儿)、骨质疏松(老人)
常见的维生素种类及缺乏的症状
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
维生素种类 主要的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肝、蛋、奶、胡萝卜等 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稻、麦等谷物的种皮,豆类,酵母菌,蛋类等 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B2 肝、绿叶蔬菜等 促进智力发展,促进细胞再生,促进生发等 口舌炎症
维生素C 番茄、柑、橘、山楂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维持正常的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佝偻病和骨骼脆弱、骨坏死
维生素D 海洋鱼类的肝、禽兽的肝、蛋、奶等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E 植物油、绿叶蔬菜等 抗氧化、延缓衰老以及与性器官的成熟和胚胎的发育等有关 尚未发生典型的缺乏症
维生素K 肝、绿叶蔬菜等 参与合成多种凝血因子 一般不易缺乏
我们主要是从饮食中获得水和无机盐,它们属于无机盐。成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失去体内全部脂肪和半数蛋白质,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失水达到体内含水量的20%,就会很快死亡。
水不仅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还在调节人体体温,排泄代谢废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的无机盐约占体重的5%,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不仅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还能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目的:
举例说出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器材:
酒精灯,解剖针,干的小麦种子、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或其他植物种子。
观察:食物中的无机盐
指导:
1.学生3人一组,用解剖针的尖端挑起一粒干的小麦种子或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观察种子在酒精灯上燃烧前后发生的变化。
2.种子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观察:食物中的无机盐
种子燃烧后的灰中可能的无机盐有钙、磷、钾、硫、镁、铁、锌等
思考:种子燃烧后的灰中,可能有哪些无机盐?
食物中的主要的无机盐及其缺乏的症状
无机盐 可预防疾病 含量丰富的食物
钙 儿童佝偻病 老年骨质疏松 蛋类、鲜奶、豆制品
铁 缺铁性贫血症 动物肝脏、菠菜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加碘盐
除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外,膳食纤维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粗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它们虽然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小结
无机物
有机物
糖类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物质
1.我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中,都含有能量的物质是( )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D.糖类、脂肪和维生素
2.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爱加较多的碱,长此以往,容易患神经炎、食欲不振,原因是( )
A.较高的温度破坏了维生素B1
B.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C.碱能破坏维生素B1
D.患者不吸收维生素B1
C
C
小结
练习
3.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