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6.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课件(共18张PPT)+教案(表格式 )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6.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课件(共18张PPT)+教案(表格式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4 15:36:57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学习目标
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说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内分泌系统
PART 01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
垂 体
胸 腺
肾上腺
卵 巢
甲状腺
胰 腺
睾 丸
: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激素等
:肾上腺素等
:胰岛素等
:雌性激素等
:雄性激素等
:胸腺激素等
导管
腺细胞
腺细胞
毛细血管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思考: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什么不同?
腺体类别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实例
内分泌腺 无 经血液循环输送 性腺、垂体
外分泌腺 有 经导管排出 汗腺、肝脏
激素
PART 02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五次;
每两天换1000mL水;
每天喂食
不加甲状腺激素,
每两天换1000mL水;
每天喂食
10天后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泌不足
分泌过多
甲亢
呆小症
甲状腺
激素
结论
思考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身体矮小,有智力障碍,言语不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甲亢
食量大,身体却消瘦,易激动,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
原因:饮水和食物中缺典,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地方性甲状腺肿
胰岛素
胰岛
胰腺
1.由分布在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2.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3.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多饮
多食
糖尿病:三多一少!
多尿
体重减轻
激素 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1. 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 2.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促进新陈代谢。 1.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2.分泌过多患甲亢;
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1.人体内腺体有两种类型。你认为,下列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垂体 B.肾上腺
C.胰岛 D.唾液腺
D
2.有些地区的土壤和食物中缺碘,解放前,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易患( )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甲状腺功能不足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侏儒症
A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
课题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6.3 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包括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激素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教材通过文字描述、图表展示和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内分泌系统在维持人体稳态和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重要性,为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生理调节机制提供关键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学习内分泌腺及其激素,引导学生形成生物体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生理活动以维持稳态的生命观念,理解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中的关键作用。 科学思维 :在分析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实验案例及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时,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深入理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和生理意义。 探究实践 :借助对实验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探究激素功能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激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责任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内分泌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内分泌健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学难点 阐述激素调节的原理和特点,特别是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快速地应对身体的各种变化。但人体内还存在另一种调节方式,它不像神经系统那样迅速,却能持续而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这种方式就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比如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积极思考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对内分泌系统的初步认识。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 内分泌系统(15 分钟) (1)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图片 简要介绍各个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基本功能,包括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胸腺(分泌胸腺激素等)、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胰腺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等)、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和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提问学生:“内分泌腺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唾液腺等外分泌腺有什么不同呢?” (2)引导学生从是否有导管、分泌物的输送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 2.激素(25 分钟) (1)展示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的实验图片 实验组: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五次; 每两天换1000mL水; 每天喂食 对照组不加甲状腺激素, 每两天换1000mL水; 每天喂食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讲解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导致的病症, 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会患甲亢,身体缺碘时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素由胰岛细胞分泌,主要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强调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并解释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最后,简要介绍其他激素(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等)的功能及异常分泌导致的病症。 认真观看内分泌腺图片,聆听教师讲解,初步了解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功能。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对比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仔细观察实验图片,认真听讲,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和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观看糖尿病患者症状的图片或视频,加深对胰岛素作用及糖尿病的认识。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疾病等,做好笔记。 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入理解激素的功能及其分泌异常对身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内分泌系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的功能以及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等,强调内分泌系统在维持人体生理稳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内分泌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内分泌腺 垂体: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等 胸腺:胸腺激素等 肾上腺:肾上腺素等 胰腺(胰岛):胰岛素等 卵巢:雌性激素等 睾丸:雄性激素等 2.激素功能及异常病症 甲状腺激素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 分泌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 分泌过多:甲亢 胰岛素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分泌不足:糖尿病(三多一少)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功能和分泌异常病症的表格;同时,撰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和改善内分泌失调的小短文,内容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等方面。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较为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较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导入环节,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讲解内分泌腺部分,直观的图片展示和详细讲解,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功能。但在提问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时,发现部分学生对无导管和有导管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概念的解释和举例说明。 激素部分的教学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但在讲解激素调节原理时,部分学生对激素如何通过血液循环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调节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概念讲解的深度和举例的丰富性、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健康生活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