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女娲造人
考点1 人物形象
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中感受女娲这一人物形象。
1.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掘”“掺”“揉”等动词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
2.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这两个词把女娲的人性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考点2 写作手法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虚构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类诞生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象,还有神话故事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和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掺和( ) 澄澈( ) 莽莽榛榛( )( )
péng
,勃 ,寂
mò
,气
gài
,绵
yán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草木丛生的样子。)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清澈透明)
D.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不知疲倦)
3.根据上下语句的意思,在下列语句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人的身体( )小,( )据说( )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
(2)大地上( )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 )还没有终止。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次序是____________
天地开辟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①地上有了山川草木 ②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③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
④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
5.读课文回答问题。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6.下面是你的同学小明搜集的关于神话的古诗词名句,请你和小明交流后,分别说说化用了哪些神话故事。
(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西游记·卷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些神话故事已经演变成成语,请举出两例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个工作真是巨大的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残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滔天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8.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为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不超过四个字)。(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4】)
9.从文中看人类是________创造的。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由________进化而来的。
10.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性形象?(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