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R
六年级上册
拔高训练(五)
1.学校把414棵树苗分给三个班。一班和二班分得树苗的棵数比是2:3,二班和三班分得树苗
的棵数比是5:7。三个班各分得多少棵树苗?
2.两杯质量相同的糖水,第一个杯子里糖和水的质量比是3:8,第二个杯子里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2:7。把两杯水混合,这时糖与水的质量比是多少?
3.如图表示配制某种混凝土所用材料的种类及份数。如果这三种材料都有18t,当黄沙全部用完
时,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需增加多少吨?
水泥
黄沙口
石子口
4.有一批正方形砖,若拼成一个长与宽之比为5:4的长方形,则余32块;若改拼成长与宽各增
加一块的大长方形,则少59块。这批正方形砖共有多少块?
5.一个容器内注满了水。有大、中、小三个球,第一次把小球放入容器内,小球沉入水底,然后把
小球取出;第二次把中球放入容器内,中球沉人水底,然后把中球取出;第三次把大球和小球一
起放入容器内,大球和小球都沉入水底。三次从容器内溢出的水量情况分别是:①第一次溢出
的水量是第二次的;②第三次溢出的水量是第一次的2.5倍。
求大、中、小三个球的体积比。
<<<047>>>二、1.C2.D3.A
时完成粉刷任务的0·两人轮流工作,可以把6小时的
三、1日24碧号4是号是
工作时间看作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甲、乙都工作了3小
28
时。先求出粉刷完这间教室整周期的工作总量,再求
出剩下的工作量需要甲、乙粉刷多长时间,从而求出粉
3x==号x==
刷完这间教室需要用的时间。
四、1.解:设原来铁丝长xcm。
第4单元比
5x-20=18
30x-20=18
1
第1课时比的意义
30x=38
1
1.1588(2)37号9898
(3)90(4)1916
x=60
答:原来铁丝长60cm。
2子81告号95
8
2.a7-1D÷(1+3)=12(km)
答:此时他们已
3.(1)1:3(2)2:3
走了12km。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把已走路程看作
4.涂色部分的面积=A部分的面积十B部分的面
单位1”,则剩余的路程比已走路程的号还多1m,所
积=之×长方形的面积,故A部分的面积:涂色部分
的面积=1:(1十3)=1:4。B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
以已走路程的(1十号)是(17-1)km;然后根据分数除
面积=3:[(3+1)×2]=3:8.
法的意义,用(17一1)除以它占已走路程的分率,求出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已走路程为多少千米。
3.每经过一个周期,两人完成的工作量为
1.(1)106070521(2)1:201:21
(分+动)×1+2)-品,周期的个数为1÷品-4号
20:21(3)9:5(4)减去15(或除以6)
2.(1)/(2)×(3)/
(个),经过4个周期后,两人完成的工作总量为易×4
3.3:25:12:520:3
=品经过4个周期后,利下的工作量为1一品-品:
4(1-号):(1-品)=4:3答:师父和徒弟
因为动>4品员-0动×2-站品>o所
分到的零件数量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3。
【解析】
以甲工作1小时后,利下的工作量乙需要工作:0之
由他们剩下的零件数量一样多知:师傅的(1一)与
品子小时)》.粉刷完这间教室需要用的时间为6X4
徒弟的(1一号)相等,所以他们分得的零件数量的最
十1+子=26是(小时)。
【解析】在周期工程问题
简单的整数比为(1-号):(1-)=4:3。
5.5:3=35:217:3=21:9故奶奶年龄:
中,完成工作是按一定顺序轮流工作的。解题时,要先
妈妈年龄:女儿年龄=35:21:9答:奶奶、妈妈、女
明确一个周期的工作量,然后利用周期性规律,求出对
儿的年龄比是35:21:9。【解析】根据“奶奶和妈妈
应的工作时间,同时要注意不满一个周期的工作量所
的年龄比是5:3,妈妈和女儿的年龄比是7:3”可知,
需的工作时间。甲每小时完成粉刷任务的京,乙每小
奶奶和女儿都在和妈妈比。第一个条件妈妈占了3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