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电功率 检测卷(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八章 电功率 检测卷(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30 18:18:47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电功率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C )
A.LED灯 B.电饭锅 C.电风扇 D.电烤箱
2.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900 W的是 ( C )
A.节能灯 B.电视机 C.电饭锅 D.电风扇
3.如图是某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123.4 J
B.此电能表额定最大电流为10 A
C.转盘每转600圈,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耗电1 kW·h
D.转盘每转1圈,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耗电600 kW·h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比小灯泡L2亮,小明测得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L1两端的电压小于L2两端的电压
B.L1的实际功率小于L2的实际功率
C.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
D.L1的额定功率小于L2的额定功率
5.如图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即可进行不同的电学实验,下列对相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B )
A.AB间接入“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不断更换电阻不同的定值电阻
B.AB间接入“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AB间接入“定值电阻”,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的实验开始时,电流、电压表不需要试触
D.AB间接入“小灯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电功率
6.“220 V 3 W”的LED灯和“220 V 8 W”的节能灯如图所示,它们正常工作,亮度相当,此时两灯相比 ( B )
A.实际功率相同 B.电流通过节能灯做功较快
C.节能灯两端的电压较低 D.节能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D )
①电流表示数变小 ②灯泡L亮度不变
③电压表示数不变 ④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
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热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若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对电热的影响,应该选择观察甲、丙两装置
B.通电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甲产生的热量比乙产生的热量多
C.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D.图丙中外接的电阻为5 Ω的电阻丝若换成其他电阻的电阻丝,会影响实验结论
9.已知R1=2 Ω,R2=3 Ω,琴琴同学分别按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将两个电阻器连接在一起,则 ( C )
A.图甲中通过电阻为R1与R2的电阻器的电流比I1∶I2=2∶3
B.图乙中电阻为R1与R2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比U1∶U2=3∶2
C.图甲与图乙的总功率比P1∶P2=6∶25
D.图甲与图乙的总功率比P1∶P2=25∶6
10.小灯泡L 和定值电阻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两者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图乙中曲线A表示定值电阻的I-U关系图像
B.当电源电压为4 V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
C.当电源电压为4 V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2 W
D.若将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10 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0 W
【解析】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U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题图乙中直线B为定值电阻的I-U关系图像,曲线A为小灯泡L的I-U关系图像,故A错误;题图甲中,定值电阻与小灯泡L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当电源电压为4 V时,由题图乙知,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0.3 A,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1 A,干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I=IL+IR=0.3 A+0.1 A=0.4 A,故B错误;当电源电压为4 V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P实=UIL=4 V×0.3 A=1.2 W,故C正确;若将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串联在电压为10 V的电源两端,由题图乙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时,小灯泡L及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 V和8 V,电源电压U总=2 V+8 V=10 V,符合题目条件,所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U总I总=10 V×0.2 A=2 W,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7分)某初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们找来额定电流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 V的小灯泡L,将其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源电压恒为6 V的电路中开始探究活动.
实验次数 1 2 3 4
U/V 1.40 2.00 2.50 2.80
I/A 0.14 0.18 0.20 0.21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选填“A”或“B”)端.
(3)他们将测得的四次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小明同学在四次实验中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结合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其实际功率越 大 ,小灯泡越亮.
(4)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5 W.
(5)小明同学在计算小灯泡的电阻时,取了所求四次电阻的平均值.这种计算方法忽略了 温度 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6)实验室内有规格为“10 Ω 2 A”“20 Ω 1 A”和“50 Ω 1 A”的甲、乙、丙三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用,根据(3)中的表格数据可知,应选用 丙 (选填“甲”“乙”或“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12.(6分)(1)灯泡L1标有“3 V 0.75 W”的字样,灯泡L2标有“3 V 1.5 W”的字样.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电路总电流I= 0.75 A.如图乙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U2= 4.5 V,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0.25 A.(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2)图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的I-U图像,将它们接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 A时,小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为 1 W,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7 A,电源输出的总电功率为 1.4 W.
13.(6分)如图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通过观察 U形管液面高度 的变化来反映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下列实验中,也运用了这种实验方法的是 ① (填序号).
①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观察到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如图甲所示.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电阻 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图乙中电阻为R3与R2的电阻丝并联,目的是使通过电阻为R1与R2的两根电阻丝的 电流 不同.
14.(6分)有一个标有“6 V 3 W”字样的灯泡.
(1)6 V表示该灯泡的 额定电压 ,3 W表示该灯泡的 额定功率 .
(2)该灯泡正常发光时:
①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
解:①该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0.5 A
答:①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
②灯泡的电阻为多少?
解:②灯泡的电阻R===12 Ω
答:②灯泡的电阻为12 Ω;
③通电60 s灯泡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解:③通电60 s灯泡消耗的电能W=UIt=6 V×0.5 A×60 s=180 J
答:③通电60 s灯泡消耗的电能为180 J.
(3)要使这个灯泡接在8 V的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 4 Ω的电阻器.
15.(9分)图甲是某款鸡蛋孵化器,底部装有电热器.通电后,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向上方鸡蛋提供孵化所需能量.孵化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电热器的发热电阻的电阻分别为R1、R2,孵化器相关参数如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加热挡功率 80 W
额定保温挡功率 22 W
(1)孵化器保温时,S1 断开 (选填“断开”或“闭合”).
(2)①保温挡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阻为R2的发热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解:①由表格数据可知,孵化器保温挡的电功率P保=22 W,由P=UI可知,保温挡时通过电阻为R2的发热电阻的电流I2===0.1 A
答:①通过电阻为R2的发热电阻的电流是0.1 A;
②加热挡正常工作100 s,孵化器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解: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孵化器加热挡的功率P加=80 W,由P=可知,孵化器在加热挡正常工作100 s消耗的电能W=P加t=80 W×100 s=8×103 J
答:②加热挡正常工作100 s,孵化器消耗的电能是8×103 J.
③水在这段时间内吸热为7.2×103 J,则孵化器对水加热的效率η= 90% .
(3)S、S1都闭合时,电阻为R1的发热电阻的电功率是 58 W.
16.(9分)现在生活中出现了共享充电宝,当归还共享充电宝后,服务终端会自动给充电宝充电,图甲是某款充电宝及简化电路图,图乙是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与时间的图像.
(1)根据图乙,充电宝充电1 h时,求此刻充电宝的电阻;
解:(1)根据题图乙知,充电宝充电1 h时的电流I=500 mA=0.5 A,电压为4.2 V
此刻充电宝的电阻R===8.4 Ω
答:(1)根据图乙,充电宝充电1 h时,此刻充电宝的电阻为8.4 Ω;
(2)若充电宝在前1 h内消耗了7 200 J电能,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
解:(2)充电宝在前1 h内消耗了7 200 J电能,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P===2 W
答:(2)若充电宝在前1 h内消耗了7 200 J电能,则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为2 W.
(3)判断在充电过程的第三阶段中,充电宝的电功率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变小 ,并写出依据: 由题图乙知,在充电过程第三阶段,充电电压保持不变,而充电电流变小,根据P=UI知,充电宝的电功率变小 .
(4)充电过程中充电线的电阻可认为不变,通过分析来比较充电线在第一、二阶段哪段时间产生的热量多? 第二阶段 ;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由题图乙知,第一、二阶段充电时间分别为0.3 h和0.7 h,而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小于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根据Q=I2Rt可得,第二阶段导线产生的热量多 .
17.(9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个、额定电压为2.5 V的待测小灯泡L(电阻约为10 Ω)、滑动变阻器两个(M“10 Ω 1 A”、N“50 Ω 0.5 A”)、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1.5 0.18
2 2.5 0.24
3 3.0 0.28
(1)该实验的原理是P= UI .
(2)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 N (选填“M”或“N”)的滑动变阻器.
(3)选用滑动变阻器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某同学在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电流表没有调零 .
(4)某小组在实验中记录了3组实验数据如表,小组成员根据数据进一步求得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 W.
(5)另一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选用的电流表已经损坏,为了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组在实验室挑选了一个电阻R0为10 Ω 的电阻器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电源电压不变),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 S,S1接触点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记录电压表示数U1;
②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不动,S1接触点 a ,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
③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U1· (用R0、U1、U2表示).
18.(8分)图甲是电饼铛,主要用于烙饼,也兼具烤、煎、炒等烹调方式.电饼铛分为上、下两个金属烤盘,能够独立或同时加热.小明帮妈妈选购了一款电饼铛,说明书上配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图时,小明对熔断器不熟悉,查阅资料得知:熔断器就是俗称的保险丝,作用是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熔断器内部合金丝温度升高导致熔化,使电路断开,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
(1)电饼铛的工作原理是 电流的热效应 .当用电饼铛煎烤美食时,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使食物温度升高的.
(2)小明对这款电饼铛的一些特点和使用要求有以下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C (填字母).
A.“请勿放入水中冲洗”主要是防止水进入电路部分导致下次使用时短路
B.“双环”指烤盘下方发热管为两圈,比单圈发热更均匀,食物不易糊底
C.“质感防烫把手”说明该把手使用了导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来制造
(3)周末,小明和家人一起用电饼铛烹制了烤肉大餐,记录了烹饪时间和使用情况:0~30 min,上、下两盘同时加热;30~40 min,只有下盘加热.当地电价为0.7元/度,请计算这40 min内电饼铛上、下盘消耗的电能所需电费是 0.7 元.
(4)小明认真分析电饼铛电路原理图后有以下理解,你认为错误的是 C (填字母).
A.指示灯1发光表示电源已接通
B.指示灯2或3发光表示对应烤盘正在加热
C.指示灯可换用实验室常用的“2.5 V 0.5 W”的小灯泡
(5)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温控器是利用双金属片来实现自动控温的.用两种不同金属片紧贴在一起,当升温到设定的温度时,由于两种金属热胀冷缩的幅度不同,双金属片弯曲翘起,导致电路断开.为了实现上、下盘各自独立控温,请分析双金属片应加装在电饼铛的什么部位最合理?
双金属片应加装在电饼铛与上、下盘串联的开关的位置.第十八章 电功率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LED灯 B.电饭锅 C.电风扇 D.电烤箱
2.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900 W的是 (   )
A.节能灯 B.电视机 C.电饭锅 D.电风扇
3.如图是某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123.4 J
B.此电能表额定最大电流为10 A
C.转盘每转600圈,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耗电1 kW·h
D.转盘每转1圈,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耗电600 kW·h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比小灯泡L2亮,小明测得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L1两端的电压小于L2两端的电压
B.L1的实际功率小于L2的实际功率
C.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
D.L1的额定功率小于L2的额定功率
5.如图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即可进行不同的电学实验,下列对相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
A.AB间接入“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不断更换电阻不同的定值电阻
B.AB间接入“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AB间接入“定值电阻”,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的实验开始时,电流、电压表不需要试触
D.AB间接入“小灯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电功率
6.“220 V 3 W”的LED灯和“220 V 8 W”的节能灯如图所示,它们正常工作,亮度相当,此时两灯相比 (   )
A.实际功率相同 B.电流通过节能灯做功较快
C.节能灯两端的电压较低 D.节能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电流表示数变小 ②灯泡L亮度不变
③电压表示数不变 ④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
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热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对电热的影响,应该选择观察甲、丙两装置
B.通电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甲产生的热量比乙产生的热量多
C.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D.图丙中外接的电阻为5 Ω的电阻丝若换成其他电阻的电阻丝,会影响实验结论
9.已知R1=2 Ω,R2=3 Ω,琴琴同学分别按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将两个电阻器连接在一起,则 (   )
A.图甲中通过电阻为R1与R2的电阻器的电流比I1∶I2=2∶3
B.图乙中电阻为R1与R2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比U1∶U2=3∶2
C.图甲与图乙的总功率比P1∶P2=6∶25
D.图甲与图乙的总功率比P1∶P2=25∶6
10.小灯泡L 和定值电阻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两者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乙中曲线A表示定值电阻的I-U关系图像
B.当电源电压为4 V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
C.当电源电压为4 V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2 W
D.若将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10 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0 W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7分)某初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们找来额定电流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 V的小灯泡L,将其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源电压恒为6 V的电路中开始探究活动.
实验次数 1 2 3 4
U/V 1.40 2.00 2.50 2.80
I/A 0.14 0.18 0.20 0.21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3)他们将测得的四次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小明同学在四次实验中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结合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其实际功率越 ,小灯泡越亮.
(4)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小明同学在计算小灯泡的电阻时,取了所求四次电阻的平均值.这种计算方法忽略了 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6)实验室内有规格为“10 Ω 2 A”“20 Ω 1 A”和“50 Ω 1 A”的甲、乙、丙三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用,根据(3)中的表格数据可知,应选用 (选填“甲”“乙”或“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12.(6分)(1)灯泡L1标有“3 V 0.75 W”的字样,灯泡L2标有“3 V 1.5 W”的字样.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电路总电流I= A.如图乙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U2= V,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A.(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2)图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的I-U图像,将它们接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 A时,小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为 W,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源输出的总电功率为 W.
13.(6分)如图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变化来反映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下列实验中,也运用了这种实验方法的是 (填序号).
①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观察到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如图甲所示.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图乙中电阻为R3与R2的电阻丝并联,目的是使通过电阻为R1与R2的两根电阻丝的 不同.
14.(6分)有一个标有“6 V 3 W”字样的灯泡.
(1)6 V表示该灯泡的 ,3 W表示该灯泡的 .
(2)该灯泡正常发光时:
①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
②灯泡的电阻为多少?
③通电60 s灯泡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要使这个灯泡接在8 V的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 Ω的电阻器.
15.(9分)图甲是某款鸡蛋孵化器,底部装有电热器.通电后,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向上方鸡蛋提供孵化所需能量.孵化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电热器的发热电阻的电阻分别为R1、R2,孵化器相关参数如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加热挡功率 80 W
额定保温挡功率 22 W
(1)孵化器保温时,S1 (选填“断开”或“闭合”).
(2)①保温挡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阻为R2的发热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②加热挡正常工作100 s,孵化器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③水在这段时间内吸热为7.2×103 J,则孵化器对水加热的效率η= .
(3)S、S1都闭合时,电阻为R1的发热电阻的电功率是 W.
16.(9分)现在生活中出现了共享充电宝,当归还共享充电宝后,服务终端会自动给充电宝充电,图甲是某款充电宝及简化电路图,图乙是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与时间的图像.
(1)根据图乙,充电宝充电1 h时,求此刻充电宝的电阻;
(2)若充电宝在前1 h内消耗了7 200 J电能,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
(3)判断在充电过程的第三阶段中,充电宝的电功率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并写出依据: .
(4)充电过程中充电线的电阻可认为不变,通过分析来比较充电线在第一、二阶段哪段时间产生的热量多? ;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17.(9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个、额定电压为2.5 V的待测小灯泡L(电阻约为10 Ω)、滑动变阻器两个(M“10 Ω 1 A”、N“50 Ω 0.5 A”)、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1.5 0.18
2 2.5 0.24
3 3.0 0.28
(1)该实验的原理是P= .
(2)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 (选填“M”或“N”)的滑动变阻器.
(3)选用滑动变阻器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某同学在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
(4)某小组在实验中记录了3组实验数据如表,小组成员根据数据进一步求得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另一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选用的电流表已经损坏,为了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组在实验室挑选了一个电阻R0为10 Ω 的电阻器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电源电压不变),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 S,S1接触点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记录电压表示数U1;
②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不动,S1接触点 ,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
③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用R0、U1、U2表示).
18.(8分)图甲是电饼铛,主要用于烙饼,也兼具烤、煎、炒等烹调方式.电饼铛分为上、下两个金属烤盘,能够独立或同时加热.小明帮妈妈选购了一款电饼铛,说明书上配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图时,小明对熔断器不熟悉,查阅资料得知:熔断器就是俗称的保险丝,作用是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熔断器内部合金丝温度升高导致熔化,使电路断开,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
(1)电饼铛的工作原理是 .当用电饼铛煎烤美食时,是通过 的方式使食物温度升高的.
(2)小明对这款电饼铛的一些特点和使用要求有以下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填字母).
A.“请勿放入水中冲洗”主要是防止水进入电路部分导致下次使用时短路
B.“双环”指烤盘下方发热管为两圈,比单圈发热更均匀,食物不易糊底
C.“质感防烫把手”说明该把手使用了导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来制造
(3)周末,小明和家人一起用电饼铛烹制了烤肉大餐,记录了烹饪时间和使用情况:0~30 min,上、下两盘同时加热;30~40 min,只有下盘加热.当地电价为0.7元/度,请计算这40 min内电饼铛上、下盘消耗的电能所需电费是 元.
(4)小明认真分析电饼铛电路原理图后有以下理解,你认为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指示灯1发光表示电源已接通
B.指示灯2或3发光表示对应烤盘正在加热
C.指示灯可换用实验室常用的“2.5 V 0.5 W”的小灯泡
(5)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温控器是利用双金属片来实现自动控温的.用两种不同金属片紧贴在一起,当升温到设定的温度时,由于两种金属热胀冷缩的幅度不同,双金属片弯曲翘起,导致电路断开.为了实现上、下盘各自独立控温,请分析双金属片应加装在电饼铛的什么部位最合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