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提优测评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元素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3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p区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C.X、Z、W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相同
D.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溶液中有三种含Z元素的微粒
【答案】D
【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为O;Y元素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则Y为Na;Z的3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P;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W为Cl。A.X为O,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p区,A正确;B.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的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B正确;C.X为O,Z为P,W为Cl,形成的单质晶体均为分子晶体,C正确;D.P的最高价含氧酸钠盐为,溶液中含P微粒有、、、,D错误;故答案选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存在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4p1的原子
B.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密度
C.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反
D.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
【答案】B
【解析】A.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知,4p能级能量高于3d能级,电子先填充能量较低的能级,所以电子先填充4s能级后填充3d能级,A错误;B.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即概率的大小,密的地方出现机会多、疏的地方出现机会少,B正确;C.根据洪特规则知,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C错误;D.E3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B.第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4种
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ns能级的能量一定高于(n 1)d能级的能量
【答案】C
【解析】A.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时在原子核周围各处出现的几率相同,A错误; B.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基态原子有4s1、3d14s2、3d104s1、4s24p1、4s24p5,共5种不同元素,B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7个副族和第ⅤⅢ族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由于第ⅤⅢ族包括3个纵行,故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C正确;D.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优先填充能量低的能级,从ⅢB到Ⅷ族元素在进行电子填充时优先填充4s轨道,可见ns能级不一定高于(n 1)d能级,D错误;故选C。
4.下列能级(或轨道)能量高低比较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能层相同,能级相同,则三者能量相同,A错误;B.相同能级,不同能层,能层越高,能量越高,B正确;C.相同能层,不能能级,,C正确;D.不同能及能量顺序为,D正确;故选A。
5.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降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Li Na K B.Be B C C.Na Mg Al D.P S Cl
【答案】A
【解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减小趋势,Li、Na、K第一电离能逐渐降低,A正确;B.Be原子的2s轨道全充满较为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大于B,B错误;C.Mg原子3s轨道全充满,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C错误;D.P原子3p轨道半充满,较为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S,D错误;故答案选A。
6.金属铜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A.ds区 B.d区 C.p区 D.s区
【答案】A
【解析】铜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ⅠB族,属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故选A。
7.A、B、C、D、E、F、G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A、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D、F是同主族元素且F元素原子序数是D元素原子序数的2倍,E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三者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D
B.简单离子的半径:E>D>C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G>F
D.B、D与A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答案】D
【分析】D、F是同主族元素且F元素原子序数是D元素原子序数的2倍,则D为O,F为S;E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的,E为Na;A、B、C、D、E、F、G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A、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则为为为,可知:为为为为为为为元素。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就越强,由于非金属性O>N>C,故B、C、D三者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D>C>B,故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则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故C错误;D.、均可以与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如乙烷、过氧化氢等,故D正确。故选D。
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Y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B.Z的第一电离能大于W
C.电负性:X<Y
D.X的单质可分别与Z、W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分析】结合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可知,W为O元素,X为Mg元素,Y为
Al元素,Z为N元素。
【解析】A.Y为Al元素,核外有13个电子,共有13种不同运动状态,故A错误;B.Z为N元素,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能量低。第一电离能大于O,故B正确;C.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电负性:X<Y,故C正确;D.镁单质能够在氧气和氮气中燃烧,燃烧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A。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族,Y、Z位于同周期且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最高价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X、Y、Z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分别与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D.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 > W
【答案】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族,Y、Z位于同周期且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W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所以W是C,Y是Al,Z是Si;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X是Na,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W的最高价氧化物CO2不是大气污染物,A错误;B.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Y、X、Z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B错误;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钠能分别与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铝、硅酸反应,C正确;D.碳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硅,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 <W,D错误,答案选C。
10.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主族元素X、Y、Z、M、Q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这五种元素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短周期,其中基态Q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M>Q>Z
B.M和Y均能形成一元含氧酸
C.键角:MX>MX3>X2Q
D.该化合物中所有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
【答案】D
【分析】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主族元素X、Y、Z、M、Q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这五种元素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短周期,基态Q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能级为p能级,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说明除最高能级以外的其它能级总共容纳电子数不超过6,则Q处于第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x,则4+x=2x,解得x=4,则Q为O元素;结合元素处于相邻两个周期且X的原子序数又最小可知,X为H元素,Y、Z、M也处于第二周期,结合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结构,可知阴离子中只能是Y原子获得1个电子整体表现-1价,而Z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可推知Y为B元素、Z为C元素,M介于C、O之间,则M为N元素。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X为H,Y为B,Z为C,M为N,Q为O元素,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的2p轨道处于半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M>Q>Z,故A正确;B.硼、氮形成的一元含氧酸分别为硼酸、硝酸,故B正确;C.MX、MX3、X2Q分别为NH、NH3、H2O,NH、NH3、H2O的中心原子均处于sp3杂化,未成键电子对越多键角越小,则键角:MX>MX3>X2Q,故C正确;D.该化合物中含有H元素,H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D。
11.X、Y、Z、W、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第一电离能大,M的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负性:W>Z>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Y
C.通过电解熔融的可制得X单质
D.常温下,将一定量气态充入一烧瓶内,烧瓶内始终为无色
【答案】D
【分析】M的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M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或1s22s22p63s23p4,则M为Si或S;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离能逐渐增大,但N>O,综上可知,X、Y、Z、W、M分别为Al、C、N、O、S。
【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O>N>C,即W>Z>Y,A正确;B.M、Y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即硫酸与碳酸,酸性大小:硫酸>碳酸,即M>Y,B正确;C.通过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得到Al,C正确;D.将N2O4通入烧瓶后会发生可逆反应:,因此容器内会出现红棕色,D错误。本题选D。
12.下列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 B.电负性:F>O>N
C.热稳定性: D.第一电离能:Mg>Al>Na
【答案】B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由非金属性:C>Si,则酸性:,由于H2SO3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酸性大小,故A错误;B.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F、O、N位于同一周期,则电负性:F>O>N,故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O>S>Se,热稳定性:,故C正确;D.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比相邻元素大,Na、Mg、Al位于同一周期,Mg是第ⅡA族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Na,故D正确;故选:A。
1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n+、Bn-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关系:C>B>A B.离子半径关系:Bn-<An+
C.C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原子半径关系:A<B<C
【答案】C
【解析】A.An+、Bn-、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其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设C的原子序数为z,则A的原子序数为z+n,B的原子序数为z-n,则原子序数关系为A>C>B,A错误;B.因An+、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阴离子的半径大于阳离子的半径,即r(Bn-)>r(An+),B错误;C.An+、Bn-都应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C的电子层结构与An+、Bn-相同,所以C必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正确;D.B、C为同一周期的元素,而A应处于B、C的下一周期,故A的原子半径应大于B,D错误;故选C。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 、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X>Z B.简单离子的半径:W>X> Y>Z
C.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 W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 W
【答案】C
【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设若X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则X可能为Be或O,若X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则均不满足题意,Z与X能形成Z2X2的淡黄色化合物,该淡黄色固体为Na2O2,则X为O元素,Z为Na元素;Y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为F元素,W为Cl元素。
【解析】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l>Na,选项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F->Na+,选项B正确;C.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F、Cl三种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强,故简单离子的F-(Y)还原性最弱,而不是最强,选项C不正确;D.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则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HF强于HCl,选项D正确;答案选C。
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中有2未成对电子,X原子的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单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X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Z的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比W的高
【答案】B
【分析】X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等,故X原子K层、M层均为2个电子,总共含12个电子,故X为Mg,Z的原子序数比X大且单质常温下为气体,故Z为Cl,W原子含2个未成对电子,故W电子排布式可能为:1s2s22p2(C)或1s2s22p4(O),若W为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推得Y最外层也为2个电子,则为Mg,不符合题意,故W为O,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推得Y最外层为4个电子,故Y为Si。
【解析】A.一般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多,半径小,故四种原子半径顺序为:O<Cl<Si<Mg,A错误;B.X为Mg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s2稳定结构,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B正确;C.W为O,无最高正价,则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C错误;D.由于水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HCl分子不能,故H2O的熔沸点比HCl高,D错误;故答案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2)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每个p能级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
(3)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其p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互相_______(填“垂直”或“平行”)的伸展方向;元素X的名称_______,它的最低价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4)元素Y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则Y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4 H2SO4 (2)球 1 哑铃 3
(3)垂直 氮 (4)S
【解析】(1)根据激发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知该元素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该元素是S元素,S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最高化合价是+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2)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每个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3)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其p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互相垂直的伸展方向;s轨道只能排满2个电子,所以n=2,核外电子数是7个,则元素X的名称氮,它的最低价氢化物是氨气,电子式是。(4)元素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s轨道只能排满2个电子,所以n-1=2,n=3,则Y的元素符号为S,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17.按要求填空。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基态Fe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
(3)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自左而右依次增大。而氮元素的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
(4)是离子化合物,下图是Born Haber循环。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O=O键键能为_______。
(5)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元素
甲 5.7 47.1 71.8
乙 7.7 15.1 80.3
丙 13.0 23.9 40.0
丁 15.7 27.6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价
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答案】(1)A (2) N 16
(3)N原 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4)520 498 (5)A
【解析】(1)Mg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Ne]3s2,B中是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C、D都是能量比基态电子能量高的排布式,而A中失去了一个电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则所需能量最大,故答案为:A。(2)基态Fe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N,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1+3+5+7=16;故答案为:16。(3)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半满结构,较稳定,因此氮元素的呈现异常的原因是N原 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故答案为:N原 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4)根据电离能定义,气态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气态基态阳离子,因此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520,O=O键键能是指氧气断裂变为氧原子,其键能为498;故答案为:520;498。(5)甲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甲易失去第一个电子,则为Na,乙第三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乙易失去2个电子,则乙为Mg,第三周期有三种元素分别为Na、Mg、Al,Al的第一电离能介于Na和Mg之间,说明丙、丁都为非金属元素,再根据同周期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钠的金属性比镁强,镁的化合价为+2价;故答案为:AC。
18.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C、N、O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序_______;
(2)①O2-,②Al3+,③Cl-,④Ca2+的半径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3)元素非金属性Cl_______S(填“>”或“<”),请举例证明:_______(可用方程式或客观事实回答);
(4)由于Be与Al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具有相似性,根据“对角线规则”,写出Be(OH)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O N
(2)③④①②
(3)> Cl2+H2S=S↓+2HCl或HClO4酸性比H2SO4强
(4)Be(OH)2+2NaOH=Na2BeO2+2H2O
【解析】(1)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C<N<O;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C<O<N,故答案为:O;N;(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Cl->Ca2+>O2->Al3+,故答案为:③④①②;(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l>S,支持该结论的事实为:Cl2+H2S=S↓+2HCl或HClO4酸性比H2SO4强等,故答案为:>;Cl2+H2S=S↓+2HCl或HClO4酸性比H2SO4强;(4)Be(OH)2与Al(OH)3的性质相似,故Be(OH)2与NaOH反应生成Na2BeO2与H2O,反应方程式为:Be(OH)2+2NaOH=Na2BeO2+2H2O,故答案为:Be(OH)2+2NaOH=Na2BeO2+2H2O。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⑦ ⑧ ⑩
3 ① ③ ⑤ ⑥ ⑨
4 ② ④
(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2)①⑧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3)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⑥_______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碱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K (2)F- (3)HF (4)<
(5)HClO4 KOH Al(OH)3+OH-=[Al(OH)4]-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周期表左下角金属性最强,即为K;(2)①⑧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a+、 F-,Na+、 F-电子层结构相同,都只有2个电子层,且F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小,故F-的半径大;(3)F、Cl位于同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F的非金属性强于Cl,HF的稳定性强于HCl,故HF更稳定;(4)⑥Si,⑦为O,O的非金属性比C强,而C比Si强, 故非金属性:Si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元素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3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p区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C.X、Z、W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相同
D.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溶液中有三种含Z元素的微粒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存在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4p1的原子
B.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密度
C.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反
D.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B.第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4种
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ns能级的能量一定高于(n 1)d能级的能量
4.下列能级(或轨道)能量高低比较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B.
C. D.
5.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降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Li Na K B.Be B C C.Na Mg Al D.P S Cl
6.金属铜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A.ds区 B.d区 C.p区 D.s区
7.A、B、C、D、E、F、G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A、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D、F是同主族元素且F元素原子序数是D元素原子序数的2倍,E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三者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D
B.简单离子的半径:E>D>C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G>F
D.B、D与A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Y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B.Z的第一电离能大于W
C.电负性:X<Y
D.X的单质可分别与Z、W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族,Y、Z位于同周期且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最高价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X、Y、Z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分别与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D.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 > W
10.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主族元素X、Y、Z、M、Q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这五种元素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短周期,其中基态Q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M>Q>Z
B.M和Y均能形成一元含氧酸
C.键角:MX>MX3>X2Q
D.该化合物中所有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
11.X、Y、Z、W、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第一电离能大,M的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负性:W>Z>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Y
C.通过电解熔融的可制得X单质
D.常温下,将一定量气态充入一烧瓶内,烧瓶内始终为无色
12.下列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 B.电负性:F>O>N
C.热稳定性: D.第一电离能:Mg>Al>Na
1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n+、Bn-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关系:C>B>A B.离子半径关系:Bn-<An+
C.C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原子半径关系:A<B<C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 、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X>Z B.简单离子的半径:W>X> Y>Z
C.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 W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 W
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中有2未成对电子,X原子的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单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X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Z的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比W的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2)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每个p能级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
(3)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其p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互相_______(填“垂直”或“平行”)的伸展方向;元素X的名称_______,它的最低价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4)元素Y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则Y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填空。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基态Fe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
(3)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自左而右依次增大。而氮元素的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
(4)是离子化合物,下图是Born Haber循环。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O=O键键能为_______。
(5)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元素
甲 5.7 47.1 71.8
乙 7.7 15.1 80.3
丙 13.0 23.9 40.0
丁 15.7 27.6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价
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18.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C、N、O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序_______;
(2)①O2-,②Al3+,③Cl-,④Ca2+的半径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3)元素非金属性Cl_______S(填“>”或“<”),请举例证明:_______(可用方程式或客观事实回答);
(4)由于Be与Al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具有相似性,根据“对角线规则”,写出Be(OH)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⑦ ⑧ ⑩
3 ① ③ ⑤ ⑥ ⑨
4 ② ④
(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2)①⑧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3)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⑥_______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碱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