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
A. 6s B. 2d C. 3f D. 1p
【答案】A
【解析】主量子数为6,存在s轨道,A正确;主量子数为2,存在s、p轨道,不存在d轨道,B错误;主量子数为3,存在s、p、d轨道,不存在f轨道,C错误;主量子数为1,只存在s轨道,D错误。
2.某基态原子的M层有4个p电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原子的N层不含有电子 B. 该原子L层一定有8个电子
C. 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 D. 该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答案】C
【解析】根据元素的一种基态粒子的M层p能级上有4个电子,是S元素。N层不含有电子,A正确;该基态粒子是S原子,L层含有8个电子,B正确;该基态粒子是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C错误;该基态粒子是S原子,电子排布式是[Ne] 3s23p4,所以该原子3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D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
B.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
C. 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D. 相同能层的同一能级上的电子,其能量相同
【答案】B
【解析】3p2表示3p能级上填充了2个电子,A正确;电子的能量高低,不仅与能级有关,还与能层有关,比如2p能级电子的能量就比3s能级电子能量低,B错误;不同能层s轨道形状均为球形,只是半径不同,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半径越大,C正确;同一能级上的电子能量是相同的,比如3s2能级上的2个电子能量相同,D正确。
4.下列有关原子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B. 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
C. 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
D. 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答案】B
【解析】用光谱仪器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不同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A正确;原子的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较高能级时吸收一定的能量,故可通过光谱仪摄取原子的吸收光谱,B错误;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主要体现为光(辐射),不同原子发射的光谱不同,则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C正确;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D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 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 同一周期中,ⅡA与Ⅲ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答案】A
【解析】电子能量越低,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越弱,在距离原子核近的区域运动;电子能量高,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强,在距离原子核远的区域运动,A正确;M能层中d能级的能量高于N能层中s能级能量,填充完N层的4s能级后才能填充M层的3d能级,B错误;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不是逐渐增大,C错误;短周期同周期的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四、五周期相差11,六、七周期相差25,D错误。
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第五能层有5个能级,最多能容纳50个电子
B. 同一原子中,不同能层均含有的能级是s能级
C. 同一原子中,3d能级实际容纳的电子数一定为10个
D. 能层和能级的划分,均以电子的能量高低为依据
【答案】C
【解析】第五能层含有5个能级,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52=50,A正确;同一原子中,由于K层只有s能级,故不同能层均含有的能级为s能级,B正确;3d能级最多可容纳10个电子,但实际容纳的电子数不一定为10个,C错误;核外电子分成不同能层和能级,其依据为电子的能量高低,D正确。
7.下列关于同一原子中的基态和激发态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B. 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C. 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放出能量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答案】A
【解析】激发态时能量较高,较不稳定,A正确、B错误;电子从较低能量的基态跃迁到较高能量的激发态时,也会产生原子光谱,D错误。
8.(多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B.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C. 阴极电保护法保护钢构件,钢构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D. 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3p1时,原子释放能量
【答案】BC
【解析】焰色试验体现的是元素的性质,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金属材料中一般含有杂质,在空气中易构成原电池,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B正确;用阴极电保护法保护钢构件时,钢构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阴极,C正确;当钠原子的核外电子由3s轨道跃迁到3p轨道时,原子吸收能量,D错误。
9.已知的3d轨道上有6个电子,M的基态原子共有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
【答案】7 2
【解析】M的基态原子共有1s、2s、2p、3s、3p、3d、4s共7种不同能级的电子,该原子最外层为4s、电子数为2。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原子的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
1.下列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
A. 6s B. 2d C. 3f D. 1p
2.某基态原子的M层有4个p电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原子的N层不含有电子 B. 该原子L层一定有8个电子
C. 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 D. 该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
B.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
C. 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D. 相同能层的同一能级上的电子,其能量相同
4.下列有关原子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B. 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
C. 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
D. 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 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 同一周期中,ⅡA与Ⅲ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第五能层有5个能级,最多能容纳50个电子
B. 同一原子中,不同能层均含有的能级是s能级
C. 同一原子中,3d能级实际容纳的电子数一定为10个
D. 能层和能级的划分,均以电子的能量高低为依据
7.下列关于同一原子中的基态和激发态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B. 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C. 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放出能量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8.(多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B.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C. 阴极电保护法保护钢构件,钢构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D. 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3p1时,原子释放能量
9.已知的3d轨道上有6个电子,M的基态原子共有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