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2)专题二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
(1)电子排布式是描述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中分别填充有多少个电子的化学用语。在电子排布式中,将各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中的电子数标在原子轨道符号的右上角,如2s2、2p3、3d5等。(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①将原子轨道按照电子层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轨道按照s、p、d、f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按照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和两个原理、一个规则向各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
③删掉没有填充电子的原子轨道。
举例: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等。特别提醒:电子排布式的书写顺序与原子轨道的能量顺序不完全相同。因为电子排布式中原子轨道的书写顺序是按照电子层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但是原子轨道的能量顺序中会出现内层原子轨道能量高于外层原子轨道能量的状况,例如3d>4s等。2.轨道表示式
轨道表示式是形象地描述各个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的数目和自旋状态的化学用语。
在轨道表示式中,用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用“↑”和“↓”代表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原子轨道的书写顺序与电子排布式相同;电子填入轨道中要遵循两个原理一个规则,要在各种原子轨道的下方标出各种原子轨道的符号。3.原子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
4.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以教材后所附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外围电子排布为准。特别提醒:(1)电子排布式≠原子实+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如Br[Ar]3d104s24p5溴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5。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外围电子发生变化而原子实不受影响。
(3)外围电子——主族指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包括次外层d电子及次次外层f电子。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原子轨道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变式训练 下列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 )谢谢!专题2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了解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学习过程】
理论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电子层(能层),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原子轨道(能级)。电子层和原子轨道的符号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讨论: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
阅读课本P13回答: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
1.
2.
3.
练习:部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空着的自己填上:
原子
序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电子排布
K L M N O
1
氢
H
1s1
2
氦
He
1s2
3
锂
Li
1s2 2s1
4
铍
Be
5
硼
B
1s2 2s22p1
……
10
氖
Ne
1s2 2s22p6
11
钠
Na
12
镁
Mg
1s2 2s22p6 3s2
13
铝
Al
思考与交流:查元素周期表中铜、金、银外围电子排布,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你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
小结:构造原理中排布顺序的实质------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相同电子层的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 :
(2)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
练习: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
氯: 钪:
溴: 铜:
专题2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 )
A.
B.
C.
D.
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3.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或外围轨道表示式)中,哪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试说明理由。
(1)氮原子:A. B.
(2)钠原子:A.3s1 B.3p1
(3)铬原子:A.3d54s1 B.3d44s2
(4)碳原子:
4.在A、B、C、D四种元素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C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和氩原子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各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1∶4∶1。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
(2)写出C2+的电子排布式 。
(3)指出A、B、C三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中包含化学键的类型 。
(4)分别用电子式表示:A与B形成化合物B2A、A与C形成化合物CA的过程。
5.短周期元素A、B、C、D中,0.5 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 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 mL 0.2 mol·L-1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比K层多1,C-的核外电子排布为[Ne]3s23p6,D元素原子核外L层比K层多2个电子,请完成:
(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
(2)画出C-和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向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苛性钠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A、B、C、D、E五种元素为1~18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都比E元素的少1,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有甲、乙、丙、丁四种。这四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A和C 1∶1
B和A 1∶2
D和E 1∶3
B和E 1∶4
(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E 。
(2)向甲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氧化产物是 。
(3)已知有机物乙的分子为平面结构,键角都为120°,实验室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丙的水溶液呈酸性,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难溶物,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写出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