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02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周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02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周测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2 21:33:42

文档简介

第02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X>Y>Z>W
B.原子半径:XC.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C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同,可以推测X为O元素或Mg元素,由荧光粉的结构可知,X主要形成的是酸根,因此X为O元素;基态X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因此Y的未成对电子数为1,又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Y可能为F元素、Na元素、Al元素、Cl元素,因题目中给出W为金属元素,且荧光粉的结构中Y与W化合,故Y为F元素或Cl元素;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又因其原子序大于Y,故Y应为F元素、Z其应为P元素;从荧光粉的结构式可以看出W为某+2价元素,故其为Ca元素;综上所述,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O、F、P、Ca,据此答题。
【解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根据其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故四种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为:Y>X>Z>W,A错误;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故四种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为:Y2.已知某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中五种元素位于5个不同的区
B.元素4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与它具有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只可能处于ds区
C.元素1、2、3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3∶5
D.元素5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属于准金属
【答案】D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1为H、2为O、3为Mn、4为Zn、5为Ge,据此解答。元素2和元素5均位于p区,A错误;元素4为锌,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ds区元素,Be、Mg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属于s区元素,B错误;元素1、2、3分别是H、O、Mn,它们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1、2s22p4、3d54s2,故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5,C错误;元素5位于第四周期第IVA族,为32号元素锗(G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属于准金属元素,D正确。故选D。
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同周期且在同周期元素中,X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Y的原子半径最小。Z的价层电子只有一种自旋方向,基态W原子p能级的电子总数比s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Y>X>W>Z B.简单离子半径:W>Z>X>Y
C.最高正价:Y>X>W>Z D.X、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
【答案】A
【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同周期且在同周期元素中,X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X为N元素;Y的原子半径最小,则Y为F元素。Z的价层电子只有一种自旋方向,则Z为Na元素;基态W原子p能级的电子总数比s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则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W为Al元素。从而得出X、Y、Z、W分别为N、F、Na、Al。非金属性F>N>Al>Na,则电负性:F>N>Al>Na,A正确;X、Y、Z、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3-、F-、Na+、Al3+,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N3->F->Na+>Al3+,B不正确;F不能失去电子,没有正价,所以最高正价:N>Al>Na>F,C不正确;X、Y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F,前者的水溶液呈碱性,后者的水溶液呈酸性,D不正确。故选A。
4.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B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其中C元素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 电离能
C 578 1817 2745 11575
A.原子半径大小:A>B
B.由表格数据可知,C元素为
C.A的简单氢化物易液化,常用于制冷剂
D.元素D的核外电子运动具有15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
【答案】B
【解析】A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即轨道上有3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的电子,为,A为N元素,B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即为,B为O元素,根据C元素的电离能,失去3个电子后很难失去电子,即最外层为3个电子,即为Al元素,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即为,该元素为Cu元素。A为N元素,B为O元素,原子半径大小:,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C为Al元素,B错误;A为N元素,简单氢化物为,易液化,常用于制冷剂,C正确;D元素为Cu元素,电子排布为:,核外电子运动具有15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D正确。故选B。
5.硫的下列4种微粒,若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能量最多的是( )。
A.[Ne] B.[Ne] C.[Ne] D.[Ne]
【答案】B
【解析】A、B、C、D四项中的微粒分别对应基态S、、激发态、激发态S,激发态上电子能量高,不稳定,易失去,故需要能量最多的是基态的;答案选B。
6.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 ④1s22s22p3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电负性:③>④>①>②
C.简单离子半径:②>①>③>④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④=②>①
【答案】B
【解析】根据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①是S,②是P,③是F,④是N元素。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但若元素处于第ⅡA族、第VA族,由于原子最外层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则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③>④>②>①,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则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③>④>①>②,B正确;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②>①>④>③,C错误;F元素非金属性很强,原子半径很小,与其它元素反应只能得到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时偏向F元素,因此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化合价,故F元素化合价不是在所有元素中最高的,D错误。故选B。
7.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 mol-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可能是Q元素 B.R和S均可能与U在同一主族
C.U元素可能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的可能是T元素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可能是Q元素,A正确;R、U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可知R、U都是ⅠA族元素,R、U在同一主族;S的第二电离能与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S是ⅡA族元素,B错误;U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U是ⅠA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C正确;T的第三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T是Ⅲ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D正确。选B。
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B.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44s2
C.因铝元素电负性比镁元素大,故铝原子第一电离能比镁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
【答案】D
【解析】电子层是距离原子核由近到远排列的,则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4s>3s,离原子核越远,层数越大,能量越高,4s电子在4s区域出现的几率多,但不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区域运动,A错误;基态铬原子(24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B错误;镁原子中3s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铝,C错误;铜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D正确。选D。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能层的能级数最多为3个 B.N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C.F元素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D.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答案】A
【解析】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能层的能级数最多为4个,A错误;Na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s1,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B正确; F元素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为4.0,故C正确;根据对角线规则,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铍和铝位置关系符合对角线规则,物质的性质相似,D正确。故选A。
10.居里夫妇用α粒子(He)轰击某金属原子X得到Y,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Y具有放射性,很快衰变为Q:He+X→Y+n,Y→Q+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Q>X
B.自然界不存在Y4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
C.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3:14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Y
【答案】A
【解析】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所以Y原子为P;由衰变可知,A+4=30+1,A=27,X和Y质子数相差2,所以X为Al;Q和Y质子数相差1,Q为Si,据此分析解题。X为Al,Q为Si,Y为P,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Al<Si<P,A正确;由题意可知30P易衰变,故自然界中不存在,与化学键稳定性无关,B错误;X为Al,质子数为13,中子数为14,所以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4:13,C错误;P的非金属性大于Si,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Q,D错误;故选:A。
11.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共18列,第1列为碱金属元素(氢元素除外),第18列为稀有气体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1、12列为d区元素
B.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ns2np5
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的元素一定在主族
D.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第11、12列为IB族、IIB族元素,为ds区元素,A项错误;第15列为第ⅤA族,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3,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的元素不一定在主族,如Cr和Cu的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C项错误;元素周期表中,第9列为第Ⅷ族,全部为金属元素,D项正确。故选D。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C.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小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最高价数都和它的族数相等
【答案】C
【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则以ⅦA族的为最小,A错误;零族元素是稳定结构,一般不吸引电子,故研究电负性时,零族元素不计在内,ⅦA族的为最大,B错误;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越小,C正确;氧元素和氟元素没有最高正价,D错误。故选C。
13.X、Y、Z、W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比为4:5,X、W元素形成的一种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阴离子中X元素均显-1价
B.简单离子半径:X<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X、Y形成化合物的熔点高于X、W形成化合物的熔点
【答案】D
【分析】X、Y、Z、W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根据X、W元素形成的一种阴离子的结构可知,X和W均为第ⅥA族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X为O,W为S。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Y为Mg,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比为4:5,则Z为P。
【解析】该阴离子中中间的两个O显-1价,其他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A错误;O2-和Mg2+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X>Y,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非金属性S>P,则酸性:H2SO4>H3PO4,故C错误;X、Y形成化合物MgO常温下呈固态,X、W形成化合物SO2常温下为气体、SO3常温下为液态,则熔点MgO>SO3>SO2,故D正确。故选D。
14.同一短周期部分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元素可能是Li或Na
B.a→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c的单质可能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
D.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或3)
【答案】C
【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ⅡA族最外层s能级全充满、ⅤA族最外层p能级半充满,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a是ⅡA族元素、b是ⅢA族元素、c是ⅣA族元素、d是ⅤA族元素、e是ⅥA元素。a是ⅡA族元素,a元素可能是Be或Mg,A错误;B.a→e元素可能是Be、B、C、N、O,O的最高正价不是+6B错误;a→e元素可能是Mg、Al、Si、P、S,Si的单质是常用半导体材料,C正确;e可能是O或S,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或3),D错误。选C。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s区、d区、ds区都是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p区元素均为主族元素
C.同周期的第ⅠA族元素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一定相差2
D.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2的元素在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ⅣA族
【答案】D
【解析】周期表中s区氢元素不是金属元素,A错误;周期表中p区元素还包括稀有气体,B错误;同周期的第ⅠA族元素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2、12、26,C错误;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2的元素为50号元素锡,在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ⅣA族,D正确。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元素周期表中锑元素的数据如图。
(1)根据锑的价层电子排布式5s25p3可知,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
(2)基态锑原子中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自旋状态。
(3)基态锑原子的5s轨道形状为___________形,该原子最外层电子占有___________个轨道。
(4)Bi在元素周期表中与Sb相邻,位于Sb的正下方。则两种元素的电负性Sb___________Bi;原子半径Sb___________Bi (填“>”或“<”)。
【答案】(1)五 ⅤA (2) 3 相同
(3)球 4 (4)> <
【解析】(1)根据锑的价层电子排布式5s25p3可知,锑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第ⅤA族。(2)基态锑原子中5p轨道上的3个电子都是成单电子,所以有3个未成对电子,依据洪特规则,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相同的自旋状态。(3)基态锑原子的5s轨道形状为球形,该原子最外层电子共占有5s、5p轨道上的4个轨道。(4)Bi在元素周期表中与Sb相邻,位于Sb的正下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则两种元素的电负性Sb>Bi;原子半径Sb<Bi。
【点睛】依据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同一电子亚层时,总是尽可能占有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17.丁二酮肟()可与反应,生成鲜红色的沉淀丁二酮肟镍,这个反应可用来鉴定的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
(3)丁二酮肟()中涉及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与氮同周期的硼在成键时,能将一个电子激发进入能级参与形成化学键,请写出该激发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该过程形成的原子光谱为___________(填“吸收”或“发射”)光谱。
(4)与Ni同周期的铜、锌两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区,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数据如表所示:
电离能
铜 746 1958
锌 906 1733
铜的小于锌,却大于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第四周期第VIII族 (2)8
(3)O>N>C>H 吸收
(4)ds 铜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锌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铜失去一个电子可以达到稳定的全满结构,因此铜的小于锌的,也由于全满结构稳定,再失去一个电子较困难,因此铜的大于锌的
【解析】(1)已知Ni是2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2,故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2)已知氧是8号元素,其核外有8个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8种;(3)由题干丁二酮肟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涉及元素即H、C、N、O四种元素,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弱,故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H;硼原子在成键时,能将一个2s电子激发进入2p能级参与形成化学键,该激发态原子的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由基态变为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所以该过程形成的原子光谱为吸收光谱,故答案为:O>N>C>H;;吸收;(4)铜、锌两种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B族、第IIB族,都位于ds区;铜的价电子为3d104s1,锌的价电子为3dl04s2,铜失去一个电子可以达到稳定的3d全满结构,因此I1小于锌,也由于3d全满结构稳定,Cu+再失去一个电子较困难,因此I2大于锌。
18.X、Y、Z、M、Q、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相关信息
X 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Y 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
Z 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M 第一至第六电离能(kJ/mol)依次为578、1817、2745、11575、14830、18376
Q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R 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能级上有电子且能量最高的能级上有6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R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
(2)X、Y、Z、M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R可形成和,其中较稳定的是,原因是_______。
(4)短周期元素T与元素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呈现对角线关系,则元素T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已知元素T、Q的电负性分别为1.5和3.0,则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答案】(1)第四周期第VIII族 (2)
(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能量低,结构稳定
(4)Be 共价化合物
【分析】X、Y、Z、M、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则X为C元素;Y元素的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则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Y为O元素;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且乙元素应该在第三周期,则Z为Na元素;M原子的第四电离能剧增,则M为元素;Q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则p轨道上有5个电子,则Q为Cl元素;R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能级上有电子且能量最高的能级上有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则R为Fe元素。
【解析】(1)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II族;(2)短周期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递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递增,由此可知原子半径排序为:;(3)和,其中较稳定的是,原因在于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能量低,结构稳定;(4)Be与Al在周期表中呈对角线位置,Be与Cl电负性差异小于1.7,可推知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19.(1)一个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___________,某元素原子的3p原子轨道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原子的价电子轨道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B、C、Al、Si四种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1、2s22p3、3s23p4、3d64s2的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周期表中能稳定存在且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Z原子核外电子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Z、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3 或 C N CsF CO、CO2
【解析】
(1)根据题意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为3s23p1,所以该元素最可能的化合价为+3价;某元素原子的3p原子轨道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价电子排布应为3s23p2或3s23p4,轨道表示式为或;
(2)B、C同周期,Al、Si同周期,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所以I1(C)>I1(B)、I1(Si)>I1(Al),C和Si同主族,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所以I1(C)>I1(Si),综上所述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C元素;根据价电子排布式可知,四种元素分别为K、N、S、Fe,非金属性N>S>Fe>K,所以N的电负性最大;
(3)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为F元素,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能在自然界稳定存在的为Cs,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CsF;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可能为1s22s22p4或1s22s22p63s2,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则可能为1s22s22p2或1s22s22p63s23p2,由于原子序数X>Y,所以Y为1s22s22p2,即C元素,Z原子核外电子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则Z为O元素,O、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CO、CO2。
试卷第1页,共3页第02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X>Y>Z>W B.原子半径:XC.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2.已知某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中五种元素位于5个不同的区
B.元素4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与它具有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只可能处于ds区
C.元素1、2、3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3∶5
D.元素5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属于准金属
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同周期且在同周期元素中,X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Y的原子半径最小。Z的价层电子只有一种自旋方向,基态W原子p能级的电子总数比s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Y>X>W>Z B.简单离子半径:W>Z>X>Y
C.最高正价:Y>X>W>Z D.X、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
4.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B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其中C元素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 电离能
C 578 1817 2745 11575
A.原子半径大小:A>B B.由表格数据可知,C元素为
C.A的简单氢化物易液化,常用于制冷剂
D.元素D的核外电子运动具有15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
5.硫的下列4种微粒,若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能量最多的是( )。
A.[Ne] B.[Ne] C.[Ne] D.[Ne]
6.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 ④1s22s22p3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电负性:③>④>①>②
C.简单离子半径:②>①>③>④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④=②>①
7.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 mol-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可能是Q元素 B.R和S均可能与U在同一主族
C.U元素可能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的可能是T元素
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B.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44s2
C.因铝元素电负性比镁元素大,故铝原子第一电离能比镁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能层的能级数最多为3个 B.N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C.F元素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D.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10.居里夫妇用α粒子(He)轰击某金属原子X得到Y,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Y具有放射性,很快衰变为Q:He+X→Y+n,Y→Q+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Q>X B.自然界不存在Y4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
C.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3:14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Y
11.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共18列,第1列为碱金属元素(氢元素除外),第18列为稀有气体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1、12列为d区元素 B.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ns2np5
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的元素一定在主族 D.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C.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小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最高价数都和它的族数相等
13.X、Y、Z、W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比为4:5,X、W元素形成的一种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阴离子中X元素均显-1价
B.简单离子半径:X<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X、Y形成化合物的熔点高于X、W形成化合物的熔点
14.同一短周期部分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元素可能是Li或Na B.a→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c的单质可能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
D.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或3)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s区、d区、ds区都是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p区元素均为主族元素
C.同周期的第ⅠA族元素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一定相差2
D.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2的元素在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ⅣA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元素周期表中锑元素的数据如图。
(1)根据锑的价层电子排布式5s25p3可知,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
(2)基态锑原子中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自旋状态。
(3)基态锑原子的5s轨道形状为___________形,该原子最外层电子占有___________个轨道。
(4)Bi在元素周期表中与Sb相邻,位于Sb的正下方。则两种元素的电负性Sb___________Bi;原子半径Sb___________Bi (填“>”或“<”)。
17.丁二酮肟()可与反应,生成鲜红色的沉淀丁二酮肟镍,这个反应可用来鉴定的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
(3)丁二酮肟()中涉及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与氮同周期的硼在成键时,能将一个电子激发进入能级参与形成化学键,请写出该激发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该过程形成的原子光谱为___________(填“吸收”或“发射”)光谱。
(4)与Ni同周期的铜、锌两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区,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数据如表所示:
电离能
铜 746 1958
锌 906 1733
铜的小于锌,却大于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18.X、Y、Z、M、Q、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相关信息
X 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Y 基态原子中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
Z 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M 第一至第六电离能(kJ/mol)依次为578、1817、2745、11575、14830、18376
Q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R 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能级上有电子且能量最高的能级上有6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R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
(2)X、Y、Z、M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R可形成和,其中较稳定的是,原因是_______。
(4)短周期元素T与元素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呈现对角线关系,则元素T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已知元素T、Q的电负性分别为1.5和3.0,则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19.(1)一个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___________,某元素原子的3p原子轨道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原子的价电子轨道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B、C、Al、Si四种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1、2s22p3、3s23p4、3d64s2的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周期表中能稳定存在且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Z原子核外电子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Z、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