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周 共价键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D.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2.下列关于 σ 键和 π 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σ 键能单独形成,π 键不能单独形成
B.σ 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 σ 键,一个 π 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 σ 键,两个 π 键
D.CH3-CH3、CH2=CH2、CH≡CH中的 σ 键都是C-C键,所以键能都相同
3.硼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等属性,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科学家已成功合成多种结构的硼烯,如图为“皱褶”式硼烯的结构,其中每个硼原子共用电子对为(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CO2 B.NaOH C.H2 D.CaCl2
5.下列分子中既不存在s-p σ键,也不存在p-p π键的是( )
A.HCl B.HF C.CO2 D.SCl2
6.下列分子中既含 σ 键,又含 π 键的是( )。
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
C.键长越长,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D.键角的大小与键能的大小无关
8.下列关于 σ 键和 π 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轨道与s轨道只能“头碰头”重叠而形成s-s σ 键
B.s轨道与p轨道只能“头碰头”重叠而形成 s-p σ 键
C.p轨道与p轨道可以“肩并肩”重叠而形成p-p σ 键
D.p轨道与p轨道可以“肩并肩”重叠而形成p-p π 键
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 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比为3∶2的是( )。
A.CH3CH3 B.CH2=CH2 C.CH≡CH D.CH4
10.SiF4与SiCl4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键长:Si—F>Si—Cl
B.键能:Si—F>Si—Cl
C.沸点:SiF4>SiCl4
D.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Si—F
11.甲醛是家庭装修常见的污染物。一种催化氧化甲醛的反应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O2和O2分子中均同时存在p-p σ键和p-p π 键
B.HCHO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数目之比为
C.O2分子形成时,2p轨道的其中一种重叠方式是
D.CO2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电子云的对称性相同
12.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4、C2H4、CO2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
B.HF、HCl、HBr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
C.H2O、H2S、H2Se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
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13.能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的性质是( )。
A.稳定性:HCl>HI
B.密度:HI>HCl
C.沸点:HI>HCl
D.还原性:HI>HCl
根据键能数据(H-Cl= 431 kJ·mol-1,H-I= 297 kJ mol-1),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溶于水时,HI比HCl更容易电离,所以氢碘酸是强酸
B.HI比HCl的熔、沸点高
C.HI比HCl稳定
D.断裂等物质的量的HI和HCl中的化学键,HI消耗的能量多
15.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6 g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B.1 mol HCN中含有 π 键的数目为3NA
C.6.2 g白磷(P4)所含 σ 键的数目为0.3NA
D.1.2 g石墨烯所含六元环数目为0.1N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按要求回答问题。
(1)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_______NA。
(2)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
(3)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1 mol Ni(CO)4中含有_______ mol σ 键。
(4)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材料,图中,1号C与相邻C形成 σ 键的个数为_______。
17.回答下列问题:
(1)1 mol CO2中含有的 σ 键个数为____________。
(2)已知CO和CN-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 σ 键与 π 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HCN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如下:N2O4(l)+2N2H4(l)=3N2(g)+4H2O(g)。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 σ键有____________mol。
(4)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5)1 mol乙醛分子中含 σ 键的个数为 ,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题(2)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
(4)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 r(Na+) _______(填“>”“<”或“=”)r(N3-)。
19.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由上表中数据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1)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键能越大)。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能否从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
(4)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D.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答案】D
【解析】一般地,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配对成键,就不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故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量,即饱和性,A正确;形成共价键时,为了达到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程度,成键的方向与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则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B正确;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所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C正确;由于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故两个s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无方向性,D错误。
2.下列关于 σ 键和 π 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σ 键能单独形成,π 键不能单独形成
B.σ 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 σ 键,一个 π 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 σ 键,两个 π 键
D.CH3-CH3、CH2=CH2、CH≡CH中的 σ 键都是C-C键,所以键能都相同
【答案】D
【解析】分子中可只含 σ 键,但含 π 键时一定含 σ 键,则 σ 键一般能单独形成,而 π 键一般不能单独形成,A正确;σ 键为球形对称,π 键为镜面对称,则 σ 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 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B正确;双键、三键中均只含1个 σ 键,其余为 π 键,则碳碳双键中有一个 σ 键,一个 π 键,碳碳三键中有一个 σ 键,两个 π 键,C正确;三种分子中分别含C-C、C=C、C≡C键和C-H键,所以 σ 键也包含C-H键,且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键长、键能均不相同,D错误。
3.硼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等属性,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科学家已成功合成多种结构的硼烯,如图为“皱褶”式硼烯的结构,其中每个硼原子共用电子对为(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每个B原子与其他3个B原子相连,形成3个B-B键,所以每个B原子共用电子对为3对,B正确。
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CO2 B.NaOH C.H2 D.CaCl2
【答案】B
【解析】CO2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没有离子键,A错误;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B正确;H2只含有共价键,为单质,C错误;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错误。
5.下列分子中既不存在s-p σ键,也不存在p-p π键的是( )
A.HCl B.HF C.CO2 D.SCl2
【答案】D
【解析】HCl中H-Cl键为s-p σ 键,A错误;HF中H-F键为s-p σ键,B错误;SO2的结构为,存在p-p σ键和p-p π键,C错误;SCl2中的S-Cl键为p-p σ键,D正确。
6.下列分子中既含 σ 键,又含 π 键的是( )。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水中只含 σ 键,A错误;乙醇中只含 σ 键,B错误;氨中只含 σ 键,C错误;乙醛中含醛基,存在碳氧双键,既含 σ 键,又含 π 键,D正确。
7.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
C.键长越长,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D.键角的大小与键能的大小无关
【答案】C
【解析】键长和键角常被用来描述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A正确;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越小 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共价键越牢固,键长越短,B正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化合物越稳定,C错误;键角是分子内同一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与键长、键能无关,D正确。
8.下列关于 σ 键和 π 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轨道与s轨道只能“头碰头”重叠而形成s-s σ 键
B.s轨道与p轨道只能“头碰头”重叠而形成 s-p σ 键
C.p轨道与p轨道可以“肩并肩”重叠而形成p-p σ 键
D.p轨道与p轨道可以“肩并肩”重叠而形成p-p π 键
【答案】C
【解析】s轨道与s轨道只能“头碰头”重叠而形成σ键,A正确;s轨道与p轨道“头碰头”重叠只能形成s-p σ键,B正确;p轨道与p轨道可以“头碰头”重叠形成p-p σ键,C错误;p轨道与p轨道可以“肩并肩”重叠而形成p-p π键,D正确。
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 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比为3∶2的是( )。
A.CH3CH3 B.CH2=CH2 C.CH≡CH D.CH4
【答案】C
【解析】CH3CH3中有7个 σ 键,没有 π 键,A不符合题意;CH2=CH2中有5个 σ 键,1个 π 键,B不符合题意;CH≡CH中有3个 σ 键,2个 π 键,C符合题意;CH4中有4个 σ 键,没有 π 键,D不符合题意。
10.SiF4与SiCl4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键长:Si—F>Si—Cl
B.键能:Si—F>Si—Cl
C.沸点:SiF4>SiCl4
D.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Si—F
【答案】B
【解析】原子半径:Cl>F,原子半径越大,其形成的化学键的键长就越长,所以键长:Si—FF,所以键能:Si—F>Si—Cl,B正确;SiF4、SiCl4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结构相似,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所以沸点:SiF4Cl,所以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11.甲醛是家庭装修常见的污染物。一种催化氧化甲醛的反应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O2和O2分子中均同时存在p-p σ键和p-p π 键
B.HCHO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数目之比为
C.O2分子形成时,2p轨道的其中一种重叠方式是
D.CO2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电子云的对称性相同
【答案】A
【解析】C原子和O原子均以2p轨道成键,且CO2和O2分子中均存在双键,因此同时存在p-p σ键和p-p π键,A正确; 1个HCHO分子中含两个C-H键和一个C=O键,单键全是 σ 键,双键含一个 σ 键和一个 π 键,所以HCHO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数目之比应为3:1,B错误;O2分子中含O=O键,包含一个p-p σ键和p-p π键,重叠方式分别为“头碰头”和“肩并肩”,没有互相垂直的重叠方式,C错误;σ 键的电子云呈轴对称,π 键的电子云呈镜面对称,D错误。
12.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4、C2H4、CO2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
B.HF、HCl、HBr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
C.H2O、H2S、H2Se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
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答案】D
【解析】三者的键角分别为、、,依次增大,A正确;因为F、Cl、Br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B正确;O、S、Se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键能依次减小,C正确;分子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D错误。
13.能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的性质是( )。
A.稳定性:HCl>HI
B.密度:HI>HCl
C.沸点:HI>HCl
D.还原性:HI>HCl
【答案】A
【解析】元素非金属性:F>Cl>Br>I,影响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因素是共价键的键能,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氢化物越稳定,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A正确;物质的密度与化学键无关,与单位体积内含有的分子的数目及分子的质量有关,B错误;HI、HCl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沸点就越高,可见物质的沸点与化学键无关,C错误;元素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得电子能力越强,故其气态氢化合物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I>HBr>HCl>HF,不能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D错误。
根据键能数据(H-Cl= 431 kJ·mol-1,H-I= 297 kJ mol-1),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溶于水时,HI比HCl更容易电离,所以氢碘酸是强酸
B.HI比HCl的熔、沸点高
C.HI比HCl稳定
D.断裂等物质的量的HI和HCl中的化学键,HI消耗的能量多
【答案】A
【解析】键能越小越容易发生电离,H-Cl的键能大于H-I,所以HI分子比HCl更容易电离,氢碘酸是强酸,A正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熔、沸点与化学键强弱无关,B错误;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发生电离,不易发生分解反应,H—Cl的键能大于H—I,说明HCl的稳定性大于HI,C错误;键能越大,拆开相同物质的量的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越多,拆开相同物质的量的HI分子比HCl消耗的能量小,D错误。
15.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6 g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B.1 mol HCN中含有 π 键的数目为3NA
C.6.2 g白磷(P4)所含 σ 键的数目为0.3NA
D.1.2 g石墨烯所含六元环数目为0.1NA
【答案】C
【解析】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4.6 g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小于0.1NA,A错误;HCN的结构式为H-CN,单键形成 σ 键,三键形成1个 σ 键和2个 π 键,1 mol HCN中含有 π 键的数目为2NA,B错误;白磷(P4)为四面体结构,形成6个单键,单键形成 σ 键,6.2 g白磷(P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所含 σ 键的数目为0.3NA,C正确;石墨烯中每个C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也就是说每一个6元环含有×6=2个碳原子,1.2 g石墨含0.1 mol碳原子,含六元环个数为0.05NA,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
16.按要求回答问题。
(1)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_______NA。
(2)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
(3)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1 mol Ni(CO)4中含有_______ mol σ 键。
(4)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材料,图中,1号C与相邻C形成 σ 键的个数为_______。
【答案】(1)3 (2)σ键、π键 (3)8 (4)3
【解析】(1)HCHO的结构式为,则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3 mol σ 键;故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3NA。(2)CS2分子中,C与S原子形成双键,每个双键都含有1个 σ 键和1个 π 键,则含有的共价键类型为 σ 键和 π 键。(3)CO分子的电子式为∶C O∶,故1个CO分子中存在1个 σ 键,而Ni(CO)4中Ni与CO之间还存在4个 σ 键,故1 mol Ni(CO)4中含有8 mol σ 键。(4)由图可看出每个碳原子能与三个碳原子形成单键,故能形成3个 σ 键。
17.回答下列问题:
(1)1 mol CO2中含有的 σ 键个数为____________。
(2)已知CO和CN-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 σ 键与 π 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HCN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如下:N2O4(l)+2N2H4(l)=3N2(g)+4H2O(g)。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 σ键有____________mol。
(4)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5)1 mol乙醛分子中含 σ 键的个数为 ,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1)2NA(1.204×1024) (2)1:2 1:1 (3)5.5 (4)5:1
(5)6NA(3.612×1024) 7
【解析】共价单键全是 σ 键,双键含1个 σ 键和1个 π 键,三键含1个 σ 键和2个 π 键,据此解答。
CO2分子内含有2个碳氧双键,双键中一个是 σ 键,另一个是 π 键,则1 mol CO2中含有的 σ 键个数为2NA(1.204×1024)。(2)N2的结构式为,推知CO的结构式为,含有1个 σ 键、2个 π 键,即CO分子内 σ 键与 π 键个数之比为1:2;CN-的结构式为,HCN分子的结构式为,HCN分子中 σ键与 π 键均为2个,即HCN分子内 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之比为1:1。(3)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即有
1 mol N2H4参加反应,生成1.5 mol N2和2 mol H2O,则形成的 σ 键有(1.5×1+2×2)=5.5 mol。(4)设分子式为CmHn,则6m+n=16,合理的是m=2,n=4,即分子式为C2H4,结构式为,所以一个C2H4分子中共含有5个 σ 键和1个 π 键,即该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之比为5:1。(5)1个乙醛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
5个单键,1个CO(NH2)2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6个单键,故1 mol乙醛中含有 σ 键的个数为6NA(3.612×1024),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7个 σ 键。
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题(2)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
(4)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 r(Na+) _______(填“>”“<”或“=”)r(N3-)。
【答案】(1) 离子
(2)Na3N+4HCl=3NaCl+NH4Cl
(3)NH4Cl
(4)<
【解析】(1)氮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氮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Na3N+4HCl=3NaCl+NH4Cl。(3)题(2)反应的生成物中,NH4Cl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NaCl只有离子键。(4)钠离子与氮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由钠的原子序数大于氮的原子序数,所以r(Na+)<r(N3-)。
19.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由上表中数据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1)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键能越大)。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能否从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
(4)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答案】(1)不能 (2)不能
(3)能,同主族元素与相同原子结合形成共价键时,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
(4)218 kJ·mol-1 330 kJ·mol-1
【解析】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及元素周期律知识分析,可知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的原子半径,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但硫硫键的键能大于氯氯键的键能,因此不能说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也不能说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规律:同主族元素与相同原子结合形成共价键时,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4)根据以上规律可知,C—Br键的键能介于C—Cl的键能和C—I的键能之间,即218 kJ·mol-1~330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