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30 22:3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 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 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爱迪生》
教师: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像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那么,爱迪生还发明了哪些东西呢?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发明家还有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秘电灯的历史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爱迪生和电灯说起,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快速进入到课堂当中去,从而更好的开展课堂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
教师:本节课主要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什么是工业革命呢?
(多媒体展示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同学们,请从材料中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表现: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教师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4)市场条件:市场的扩大。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师:依据下列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展示材料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特点一: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展示表格《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找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包括几大类呢?分别有哪些发明,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学生回答略。
教师:再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出自的国家和这些成就所属的部门,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一下它的其他特点吧!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特点二: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美、德领先;
特点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
特点四:一些后期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且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特点五:石油、电力和煤炭构成三大能源。
过渡:无论是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还是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都是科技进步的表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神秘的面纱吧!
5.电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展示电器图片组:
教师:同学们,这些电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已经见不到了,因为有了更新的发明代替了它们,但是,这些看起来古老的电器,在当时却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你们都知道它们是谁发明的吗?下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展示图片《万家灯火》与《爱迪生》:
教师:大家都知道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而且知道爱迪生有一句名言是: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有同学了解有关爱迪生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略。
展示材料:
爱迪生的故事
1.他出身贫寒,但从不放弃努力,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他从小就极富想象力,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空闲时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问题。
3.他发明电灯时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失败无数次,历时三年才终于发明了能点亮1200小时的耐用炭丝灯泡。
教师:同学们,从爱迪生的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英雄不问出处,唯有努力才是成功的捷径。创新精神,善于思考,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等。
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不断的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爱迪生还有很多发明,被大家称为“发明大家”。同学们知道电话和电报是谁发明的么?
教师:电话的发明者是贝尔;电报的发明者是莫尔斯。他们和爱迪生一样,都是美国人。除了这些发明还有其他的有关电的应用的发明么?
(设计意图)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知识和电的应用的讲解主要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展开,培养学生的运用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另外,通过讲述爱迪生的故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努力奋斗的精神,使德育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当中。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观看“【知识解析】电力的出现与广泛应用”视频,直观了解电力的出现与广泛应用的知识点。
过渡:除了电灯、电话、电报,还有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车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新时代——“电气时代”。电的广泛应用对我们影响太大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与便利,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火车和汽船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这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又引起了怎样的革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
展示图片《内燃机》: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图片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幅图是内燃机,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内燃机么?内燃机的能源又是什么呢?是谁发明的它?它又能为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
展示表格:
学生回答略。
教师:内燃机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内燃机为汽车提供了发动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一场变革。
2.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师:最关键的动力问题解决以后,交通工具的发明也随之而来,同学们注意过没有,交通局的标志是什么?它和哪种车的标志很像?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没错,就是奔驰!同学们请快速阅读教材,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吧?
展示图片《本茨制造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
教师:它们又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呢?一起来填一个表格。
展示表格
教师:其实,汽车的普及我们还应该感谢一个人,同学们知道他是谁么?
教师总结:这个人就是美国人福特,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展示图片:
福特---流水线生产汽车价格为265美元,是当时福特汽车厂工人两个月的工资。福特被誉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内燃机的应用和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这一版块的讲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内燃机的发明具体情况;通过展示,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工业革命的状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渡:那么同学们,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再一次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无形中,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加速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又怎样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吧!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概况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图片。
教师:同学们对这些东西都不陌生吧?但是你们知道这些都是谁发明的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寻找答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炸药的奥秘。
插入表格: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演示“【历史地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新材料的发展”动画,直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新材料发展的知识点。
过渡:相信上面的表格中,有个名字你们会非常熟悉,没错,就是诺贝尔。下面让我们再次认识一下他吧!
2.诺贝尔奖简介
展示图片《诺贝尔》:
展示材料: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改变了当时的世界,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1886年诺贝尔逝世时,就用这笔巨款设立了诺贝尔奖。以分别表彰文学、化学、物理学、医学以及和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现在诺贝尔奖已经成为这几个领域最权威的奖项。
教师: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几大奖项之一,同学们知道我国有谁获得过诺贝尔奖么?
展示图片《屠呦呦》:
展示材料: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有莫言、杨振宁、屠呦呦等。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降低疟疾发病后的死亡率,为世界医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对诺贝尔奖和屠呦呦的简介,使学生们了解更多的知识,主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其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信念。
过渡:屠呦呦用一生的努力,为自己获得了荣耀,希望同学们也要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合作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同学们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涌现了这么多的发明创造,是不是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它吧!
展示图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的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教师提问:以上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影响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展示材料:
在191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天已黑暗,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打电话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教师总结:影响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展示材料:
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
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
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
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
美国钢铁行业统计: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教师总结:影响三: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对外扩张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过渡:同学们,想一下工业革命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呢?
展示材料:
材料一: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材料二: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发表的演说
学生探讨略。
教师总结:消极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强大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教师: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技的确改变世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发展还需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逐个设立问题,让学生分段探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使这一问题更加简单,清晰,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更有利其对历史事件的影响的解读,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教师提示: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探究?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政治上:列强先后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上: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教师提问:落后就要挨打,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科技创新等。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将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解读。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发动战争,最终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过渡: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过两次工业革命,下面让我们通过表格来再次认识它们。
【合作探究三】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展示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标志性成就 蒸汽机的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领先国家 英国 德国、美国
主要发明 蒸汽机、火车、汽船 电灯、汽车、飞机
能源 煤 石油、电力
动力机器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设计意图)对比探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对比,通过逐个设立问题,使这一问题更加简单、清晰,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课堂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之后的四百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灯与电话和电报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世界局势日益紧张。
科技的确改变世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还需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