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 电离平衡(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3讲 电离平衡(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1 20:54:17

文档简介

(共127张PPT)
-
-
第33讲
电离平衡
1.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2.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
质和反应。
01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02
考点二 电离常数与电离度
03
经典真题·明考向
04
作业手册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定义与物质类别
完全
离子
共价
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
部分
共价
弱酸
弱碱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弱电解质
.一元弱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的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
的电离程度,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③酸式盐
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1] ①中学阶段常见的六大强酸是指:、 、
、、、 ,其他一般是中强酸或弱酸。
②中学阶段常见的四大强碱是指:、、、 ,
其他一般是中强碱或弱碱。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最大
0
(2)电离平衡的特征
离子
分子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主要因素)
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是__________本身的结构与性质,相同条件下,
电解质越弱,越难发生电离。
弱电解质
②外因(次要因素)
因素 影响结果
温度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______
浓度 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______
同离子效应 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
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______
化学反应 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电
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______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高温熔融状态。电解质中,共价化合
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可导电。
(2)
[微点拨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
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如 溶液),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氨水)。
【对点自测】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属于弱电解质( )
×
[解析]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电离, 属于非电解质,
错误。
(2)[2024·浙江卷] 已知:, ,
将溶液稀释到, 几乎不变
( )

[解析] , ,电离是微弱的,
, ,由于
,则 ,加水稀
释, 几乎不变,正确。
(3)[2024·浙江卷] 已知: ,
, 溶液中存在
( )

[解析] , ,电离是微弱的,
, ,由于
,则,
溶液中 ,
,则溶液中
,正确。
(4)[2023·广东卷] 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故
溶液的 比醋酸的高( )
×
[解析] 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氯化钠是强电解
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与溶液的 比醋酸的高无关系,
错误。
(5)[2022·江苏卷] 证明是弱电解质:用 计测量醋酸、
盐酸的,比较溶液 大小( )
×
[解析] 题目未指明醋酸、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同,不能通过比
较溶液 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错误。
(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定增大( )
×
[解析]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
浓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弱电解的电离度减小。
题组一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2025·浙江宁波十校联考] 某同学拟用计测定溶液 以探究某酸
是否为弱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若测得溶液,则 是弱酸
B.时,若测得溶液且,则 是弱酸
C.时,若测得溶液,取该溶液 ,加蒸馏水稀释
至,测得,,则 是弱酸
D.时,若测得溶液,取该溶液,升温至 ,
测得,,则 是弱酸

[解析] 时,若测得溶液,可知 是强
酸强碱盐,则为强酸,A错误;
时,若测得 溶液且,可知溶液中
, 未完全电离,则为弱酸,B正确;
假设为强酸,取 的该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
测得此时溶液 ,C错误;
假设为强酸,则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由 升温至
,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减小,D错误。
2.[2025·湖北宜昌调研] 根据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一元酸 为弱酸的是
( )
A.常温下,溶液的 大于7
B.加热溶液时,溶液的 变大
C.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解后溶液的 变大
D.时,溶液的

[解析] 常温下,溶液的大于7,说明 为强碱弱酸盐,A能证
明为弱酸;
加热溶液时,若为强酸,则 几乎不变,溶液不变,若
为弱酸,则其电离平衡正移,且水的电离程度也会变大,溶液中
浓度增大,溶液的变小,则溶液 变大不能说明为弱酸,B不能
证明是弱酸;
溶液中加入少量 固体,溶解后溶液的变大,说明溶液中
存在电离平衡,C能证明 为弱酸;
时,的溶液,说明 没有完全电离,
D能证明 为弱酸。
思维建模
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角度(以弱酸为例)
1.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
(1)测定一定浓度的溶液的
(2)与同浓度盐酸比较导电性。
(3)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和锌反应生成气泡的快慢。
2.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从一定的溶液稀释前后 的变化判断。
(2)从升高温度后 的变化判断。
(3)从等体积、等的溶液、盐酸分别与过量的锌反应生成 的
量判断。
3.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
(1)如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
变为粉红色。
(2)如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 试纸上,测其
, 。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 。
若向 溶液中 ( )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 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 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解析] 加水促进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A项错误;
通入过量 气体发生反应:,当 过量
时溶液显酸性,而且酸性比强, 减小,B项错误;
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平衡向左移动,
生成了,溶液 减小,C项正确;
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发生反应:,
浓度增大,D项错误。
4.[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检测] 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 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 增大
C.加入少量浓溶液,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 减小
D.加入少量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 减小

[解析] 向氨水中加入水,促进的电离,则溶液中 增
大,A正确;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和 反应,导致溶液中减小,
B错误;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浓溶液, 增大, 的电离平衡
逆向移动,C错误;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 增大,D错误。
【方法技巧】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影响的四个“不一定”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因为
温度不变,不变,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
减小,故增大。
(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对于
,平衡后,通入氨气,增大,平衡右
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只能“减弱”而不能消除这种改变,再次达到平衡
时,比原平衡时大。
(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如在 溶液中加水
稀释或加少量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 都
比原平衡时要小。
(4)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
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考点二
电离常数与电离度
1.电离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乘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作电离平衡常数,又称电离常数,用(弱酸用 ,弱碱
用 )表示。
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
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
(2)表达式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表达式
(3)意义
相同条件下, 的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______
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______。
越易
越强
(4)特点
①电离常数只与______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
离过程是______的,故温度升高, 增大。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当 时,其酸性主要取决于________电离。
温度
吸热
第一步
(5)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
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
______。如常温下,的, 的
,则酸性强弱为___(填 “ ”“ ”或“ ”)

越强
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大,
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____,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____,如醋酸
的,次氯酸的 ,则相同浓度的醋酸钠
和次氯酸钠溶液的醋酸钠___(填“ ”“ ”或“ ”)次氯酸钠。


③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通过强酸制弱酸来判断。
如的,,苯酚 的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的 不论少量还
是过量,其化学方程式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④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
如将 溶液加水稀释,
,稀释时,______,
______,则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减小
不变
增大
2.电离度(教材拓展)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占原电解质总数的百分比。
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2)表达式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表示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影响因素
①浓度
相同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大,其电离度 越____。

②温度
相同浓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温度越高,其电离度 越____。

(4)意义
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相同条件下(浓度、温度相同),不同弱
电解质的电离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____。

【对点自测】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增大( )
×
[解析] 当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时,电离平衡虽然右移,但电离度减小,
错误。
(2)在的 溶液中,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 )

[解析] 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度增大,正确。
(3)[2023·天津卷] 磷酸第二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
×
(4)[2024·北京卷] 依据一元弱酸的 ,可推断它们同温度同浓度稀
溶液的 大小( )

[解析] 一元弱酸的 越大,同温度同浓度稀溶液的酸性越强,电离出
的越多, 越小,正确。
(5)[2022·浙江卷] 、 的醋酸溶液的电离
度分别为、,则 ( )
×
(6)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
大( )
×
[解析] 酸溶液中的 既与酸的电离常数有关,还与酸的浓度有关,
电离常数大的 不一定大,错误。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及应用
1.[2025·湖南部分重点校联考] 已知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常 数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两种弱酸的酸性:
B.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
C.向溶液中加入足量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和酸性相同,都比 弱
[解析]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 ,
A正确,C、D错误;
酸越弱,其对应的盐的水解能力越强,故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
,B错误。

2.[2025·湖南衡阳三校联考]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加水稀释氨水,溶液中和 均保持
不变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中 的值增大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 溶液混合:
D.将浓度为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常数
保持不变, 始终增大

[解析] 氨水稀释过程中增大, 减小,因而
变大,A错误;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溶液中,
加入,溶液碱性增强,则 降低,则有 的值
增大,B正确;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混合,根据电离常
数有 、,同一溶液中 相等,
则,而 ,则有
,C错误;
的加水稀释, 无限趋近于0,而无限趋近于
,减小程度大于 减小程度,故 变小,
D错误。
【方法技巧】
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题组二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3.[教材改编题] 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 。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
; ;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B.电离常数:
C.反应 不能发生
D.该温度下,溶液中

[解析] 根据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遵循“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
由①②③可得酸性:、、 ,从而可
得酸性: ,则电离平衡常数:
。结合三个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
推知,, ,
,A错误。
由于酸性:,故 和 不发生反应,C正确;
结合电离常数表达式可得:
,解得 ,D正确。
4.(1)[2023·海南卷节选] 时,
的平衡常数 ______
_____(已知的 )。
[解析] 时, 的离
子方程式为 ,其平衡常数为

(2)[2023·山东卷节选] 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为 ,当
平衡浓度为时,浓度为______ 。
[解析] 温度下,建立电离平衡: ,
,,故 。
(3)时,在的水溶液中,调节溶液
(忽略调节时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平衡体系中、 与溶
液 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时,的电离平衡常数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求值)。
[解析] 。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2·福建卷] 探究醋酸浓度与电离度 关系的步骤如下,与相关
步骤对应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操作或叙述
A 滴定时应始终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B Ⅱ.用标定后的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应使用干燥的容量瓶
C 应在相同温度下测定
D Ⅳ.计算不同浓度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

[解析] 中和滴定时眼睛应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A错误;
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时,容量瓶不需要干燥,B错误;
温度影响醋酸的电离平衡,因此测定步骤Ⅱ中所得溶液的 时应在相
同温度下测定,C正确;
电离度是指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
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因此醋酸
的电离度计算式为 ,D错误。
2.[2022·全国乙卷] 常温下,一元
酸的 。在
某体系中,与 离子不能穿过
隔膜,未电离的 可自由穿过该
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溶液 Ⅰ 中
B.溶液 Ⅱ 中的电离度为
C.溶液 Ⅰ 和 Ⅱ 中的 不相等
D.溶液 Ⅰ 和 Ⅱ 中的之比为

[解析] 常温下溶液Ⅰ的 ,则溶液Ⅰ中
, ,
A错误;
常温下溶液Ⅱ的,溶液中 ,
, ,则
,解得 ,B正确;
根据题意,未电离的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Ⅰ和Ⅱ中的 相等,
C错误;
常温下溶液Ⅰ的,溶液Ⅰ中 ,
, ,
,溶液Ⅰ中 ,
溶液Ⅱ的,溶液Ⅱ中 ,
, ,
,溶液Ⅱ中 ,未电
离的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Ⅰ和Ⅱ中的 相等,溶液Ⅰ和Ⅱ中
之比为 ,
D错误。
3.[2023·浙江卷] 甲酸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酸
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 为烷基)因静电
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
与废水初始关系如图(已知甲酸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活性成分在水中存在平衡:
B.的废水中
C.废水初始,随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 作用
的 数目减少
D.废水初始,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成分主要以 形态存在

[解析] 中原子有一个孤电子对(与
相似),溶液中存在平衡:
,A项正确;
根据电离常数表达式可知,
,B项正确;
的废水,越小对的电离
抑制作用越大, 浓度减小,被吸附的数目减少,C项正确;
, 浓度较大,但是其回收率反而降低,说明与其形成吸
附作用的 较少,D项错误。
4.[2024· 全国新课标卷] 常温下和 的两种溶液
中,分布系数 与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表示 的
变化关系
B.若酸的初始浓度为,
则 点对应的溶液中有
C.的电离常数
D. 时,

[解析] 随着的增大,、
浓度减小,、
浓度增大,为吸电子
基团, 的酸性强于
,即
, (酸分子) (酸根离子)
时 ,由图可知,分别约为
1.3、 ,则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由此分析解题。
根据分析,曲线表示 的变化关系,A错误;
根据,初始浓度为
的溶液中, ,则
,但 点
对应的 ,说明此时
溶液中加入了酸性更强的酸,根据电荷
守恒, ,
B错误;
根据分析,的电离常数,C错误;
电离度 ,, 时,则


D正确。
1.[2024·河北保定十校联考]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电离平衡常数
B.溶液的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溶液的
D.溶液中

[解析] 升高温度,促进的电离,溶液中增大,故溶液
逐渐减小,B错误;
是弱酸,部分电离,则 溶液的,
C错误;
溶液中,据元素守恒可得:
,D正确。
2.[2024·湖北武汉二中模拟] 时,向 溶液
中滴加醋酸溶液,混合溶液中水电离的 与醋酸溶
液体积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忽略溶液混合
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
A.
B.B、D两点溶液:B点显中性,
D点显酸性
C.酸溶液对应的体积:
D.若D点对应的醋酸溶液体积为
,则 时醋酸的电离平衡
常数

[解析] A点溶质为, 溶液中
,A正确;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则此时与恰好反应生成
,根据反应转化关系可知 ,则
,所以此时酸溶液的体积
为,B点溶质为和 ,溶液显碱性,D点溶质为
和 ,溶液显中性,但B、D两点溶液中水电离产生
的 ,B错误,C正确;
点溶质为,水溶液呈碱性,继续加入
溶液至D点,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
,由电荷守恒可知,

,
则 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D正确。
3.磷能形成次磷酸、亚磷酸 等多种含氧酸。
(1)次磷酸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已知 与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组成为 的盐,回
答下列问题:
① 属于______(填“正盐”“酸式盐”或“无法确定”)。
正盐
[解析] 过量,只生成 ,说明次磷酸中只有一个可电离
的氢原子,因此 是正盐。
②若时,,则的 溶液
的 ___。
2
[解析] 设溶液中的浓度为 。
,解得,故 。
③设计两种实验方案,证明次磷酸是弱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可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以及 存在电离平衡等
角度设计实验。
测溶液的,若 ,则证明次磷酸为弱酸;向等物质
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中各滴入2滴石蕊溶液,若次磷酸溶液
中红色浅一些,则说明次磷酸为弱酸(答案合理即可)
(2)亚磷酸是二元中强酸,某温度下,的 溶液的
为2,该温度下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 约为_________
(, 的二级电离和水的电离忽略不计)。
[解析] 忽略 的二级电离和水的电离,则

, 的一
级电离平衡常数 。
(3)亚磷酸的结构式为 (式中 表示成键电子对
全部由磷原子提供),含有两个“ ”,分子中有两个可电离的氢原
子,因此是二元酸,由此类推次磷酸分子中含有___个“ ”。
1
(4)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
①当恰好中和生成时,所得溶液的___(填“ ”“ ”或“
”,下同)7。
[解析] 溶液中, 水解,溶液呈碱性。
②当溶液呈中性时,所得溶液中___ 。
[解析] 溶液呈中性时, ,根据电荷守恒得

③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 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所得
溶液中___ 。
[解析]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用甲基橙作指
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则 ,故

Exercise
作业手册
考点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相同温度下,的醋酸溶液与 的
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需 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的电离程度小于后者
C.所含 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所含 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解析] 两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中和时所需 的量相同,
A错误;
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故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
后者,B错误;
两种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且前者醋酸的电离程度大,所以溶
液中 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C正确;
两者溶液中溶质均为 ,发生部分电离,前者电离程度大于后
者,故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错误。
2.[2025·湖北名校联盟联考] 酸性强弱与物质本身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
有关,还与溶剂接受氢离子的能力有关,如 在冰醋酸中只有部分
电离,与 在液氨中可完全电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B.比较、、 酸性时,可在冰醋酸中进行
C.在液氨中,反应 能够发生
D.在A溶剂中,甲的酸性大于乙;在B溶剂中,甲的酸性不可能小于乙

[解析] 在水中、、 都完全电离,不能比较其酸性,
在冰醋酸中电离程度不同,可在冰醋酸中比较、、
的酸性,B正确。
液氨能接受,在液氨中和 都完全电离,在液氨中反应
不能够发生,C错误。
在A溶剂中甲的酸性大于乙,甲电离出 的能力强于乙;在B溶剂中,
甲电离出的能力可能强于乙、也可能相等(如 和 在液
氨中都完全电离),即甲的酸性可能大于或等于乙,但不可能小于乙,
D正确。
3.[2024·河北邯郸六校联考]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
量的镁条反应,测得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醋酸中 下降更快
B.反应开始前盐酸 醋酸
C.反应结束时两容器内 相等
D.曲线①表示盐酸与镁条反应

[解析] 完全电离,醋酸存在电离平衡,反应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
故反应过程中盐酸中 下降更快,A错误;
相同浓度的一元酸,强酸 弱酸,是强酸、 是
弱酸,则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开始前盐酸 醋酸,
B正确;
反应结束时生成与 (酸)成正比,二者都是一元酸且体积和物
质的量浓度相等,故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反应结束时两容器内
相等,C正确;
密闭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越大,气体压强越大,开始一段时间内
盐酸 醋酸,则开始一段时间内
生成气体体积:盐酸 醋酸,则曲线①
代表的是盐酸与镁条反应时容器内压强随
时间的变化曲线,D正确。
考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4.甲酸 是一种有机弱酸。下列关于甲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溶液 增大
B.加水稀释,溶液 增大
C.加入少量固体,溶液 减小
D.加入少量固体,溶液 减小

[解析] 是一种有机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加热有利于电离平衡的正向移动,溶液
减小,A项错误;
加水稀释,溶液中减小, 增大,B项正确;
加入少量固体,反应消耗氢离子,溶液的 增大,C项错误;
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 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减小,溶液 增大,D项错误。
5.[2025·湖南师大附中检测] 某温度下,和 的电离常数
分别为和。将 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
稀释,其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 Ⅰ 代表 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点 点
C.从点到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
(其中、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恰好中和
后,溶液中 相同

[解析] 根据和 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
,相同 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弱酸的
变化较小,故曲线Ⅰ代表 溶液,A错误;
两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点溶液小于点溶液,则 点
对应酸电离出的大,对水的电离抑制
程度大,故水的电离程度:点 点,B错误;
溶液中,从点到点,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的值不变,故 不变,
C正确;
相同体积点的两溶液中,由于 ,故
,因此与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不同,D错误。
6.常温下,浓度均为、体积均为 的
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的碱性强于 的碱性
B.的电离程度:点大于 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相等
D.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
则 减小

[解析] 由图像可知,浓度为的溶液,在稀释前
为13,说明完全电离,则为强碱,而 溶液
的,说明没有完全电离,为弱碱。
的碱性强于的碱性,A正确;
曲线的横坐标 越大,表示加水稀释程度越大,由
曲线可以看出点的稀释程度大于点,弱碱 存在
电离平衡:,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电
离程度越大,故 的电离程度:点大于点,B错误;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溶液的 接近7,故两溶液的 相等,
C正确;
当时, ,即溶液稀释100倍,
由于发生完全电离,升高温度, 不
变,存在电离平衡: ,
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故 减小,D正确。
7.[2025·辽宁沈阳五校联考]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甲酸
溶液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别与等浓度溶液完全中和,盐酸消耗 溶液的体积大
B.分别与足量反应,产生 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
C.分别与足量锌粉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相同
D.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存在关系:

[解析] 是弱电解质,盐酸和甲酸溶液中 ,
则有,等体积的两种溶液中 ,
故与等浓度溶液完全中和,甲酸消耗 溶液的体积大,A错
误;
由于,则与足量反应,甲酸产生 的体
积大(同温同压下),B错误;
起始时 ,则有,结合电荷守恒
推知,两种溶液中 相同,故与足量锌粉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
的反应速率相同,C正确;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 增大,故加水稀释相同倍
数: ,D错误。
考点三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考查
8.[2024·湖南郴州质检] 常温下,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
数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相同浓度的溶液和 溶液,后者的酸性较强
B.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溶液和 溶液,均可提高
氯水中 的浓度

[解析] 相同条件下,大于 ,故常温下,相同浓度
时,溶液的酸性强于 溶液,A错误;
由于酸性:,少量的通入 溶液中:
,B正确;
酸性:,所以少量通入溶液中生成
和,离子方程式为 ,
C错误;
溶液具有还原性,与次氯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消耗 ,
故 的浓度减小,D错误。
9.[2025·辽宁大连八中检测] 已知 时,几种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电解质
电离平衡 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呈碱性
B.时,向苯酚溶液中滴加 氨
水,若混合溶液,则
C.足量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苯酚溶液与氨水混合,混合溶液中各离
子浓度关系:

[解析] 的水解平衡常数 ,
说明其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则溶液呈酸性,A错误;
时,苯酚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一水合氨,则 的水解程度
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苯酚铵溶液显碱性,当 时,苯酚与
氨水完全反应生成苯酚铵,溶液呈碱性,当时,,所以
若混合溶液,则 可能小于5,B错误;
由电离常数的大小可知,苯酚的电离程度大于磷酸一氢根离子、小于
磷酸二氢根离子,则足量苯酚与磷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磷酸一
氢钠,离子方程式为 ,C错误;
由电离常数大小可知, 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
苯酚铵溶液呈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为
,D正确。
10.[2024·安徽滁州二模] 常温下,分别向体积相同、浓度均为
的、两种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 与
溶液浓度的对数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数量级为
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和 溶液混合后所
得溶液中:
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 两点对应的溶液,
消耗盐酸体积:

[解析] 溶液的 ,电离平衡常数
,则 的数
量级为 ,A正确。
碱抑制水的电离,碱溶液碱性越强,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点碱性
大于点,则水的电离程度 ,B正确。
,水解平衡常数约为 ,
的 ,电离平衡常数
,则 水
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导致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和 溶液
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碱性,则存在:
,C错误。
、都是一元碱,体积、浓度相同的、 分别用相同浓
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酸的体积与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故二者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体积:, D正确。
11.[2024·北京西城区统考] 下表是四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弱酸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四种酸的酸性强弱: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填化学式)
[解析] 时,四种酸的电离常数:
,则酸性:

(2)下列离子中,结合质子 能力最强的是____(填序号)。

[解析] 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酸越易电离出 ,对应酸根离子结
合 的能力越弱。由电离常数可得酸性:
,故结合质子
能力: 。
(3)等体积、等浓度和 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
,则、的大小关系为 ___
(填“ ”“ ”或“ ”)。
[解析] 反应后溶液呈电中性,据电荷守恒可得:
,又知溶液中 ,
从而推知:。
(4)时, 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中约为___________ 。
[解析]时, 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中 ,电离常数,
,则有

解得 。
快速核答案
第33讲 电离平衡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夯实必备知识
1.(1)完全 离子 共价 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 部分 共价 弱
酸 弱碱 水
(2)①
、<

2.(1)最大 0 (2) 离子 分子
(3)①弱电解质 ②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对点自测】
(1)× (2)√ (3)√ (4)× (5)× (6)×
提升关键能力
题组一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B 2.B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C 4.A
考点二 电离常数与电离度
夯实必备知识
1.(1)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 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
(2) (3)越易 越强
(4)①温度 吸热 ②第一步 (5)①越强 ②小 弱
④减小 不变 增大
2.(1)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2)
(3)①小 ②大 (4)大
【对点自测】
(1)× (2)√ (3)× (4)√ (5)× (6)×
提升关键能力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及应用
1.A 2.B
题组二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3.A 4.(1) (2)
(3)
经典真题·明考向
1.C 2.B 3.D 4.D
教师备用习题
1.D
2.B
3.(1)①正盐 ②2 ③测溶液的,若,则证
明次磷酸为弱酸;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中各滴入2
滴石蕊溶液,若次磷酸溶液中红色浅一些,则说明次磷酸为弱酸
(答案合理即可)
(2) (3)1 (4)①
作业手册
考点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C 2.C 3.A
考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4.B 5.C 6.B 7.C
考点三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考查
8.B 9.D 10.C 11.(1)
(2)⑥ (3) (4)第33讲 电离平衡
考点一
● 夯实必备知识
1.(1)完全 离子 共价 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 部分 共价 弱酸 弱碱 水
(2)①H2SO42H++S
②a.CH3COOHCH3COO-+H+
b.H2CO3H++HC、HCH++C
c.Fe(OH)3Fe3++3OH-
③NaHCO3Na++HC、HCH++C
2.(1)最大 0 > =
(2)= ≠ 离子 分子
(3)①弱电解质 ②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对点自测】
(1)× (2)√ (3)√ (4)× (5)× (6)×
[解析] (1)NH3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电离,NH3属于非电解质,错误。
(2)H2SO3H++HS,HSH++S,电离是微弱的,Ka1=≈,Ka2=,由于c(H+)≈c(HS),则c(S)≈ mol·L-1,加水稀释,c(S)几乎不变,正确。
(3)H2SO3H++HS,HSH++S,电离是微弱的,Ka1=≈,Ka2=,由于c(H+)≈c(HS),则c(S)≈Ka2=6.0×10-8 mol·L-1,H2SO3溶液中c(H+)≈= mol·L-1,c(OH-)= mol·L-1,则溶液中c(H+)>c(HS)>c(S)>c(OH-),正确。
(4)1 mol·L-1 NaCl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氯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与NaCl溶液的pH比醋酸的高无关系,错误。
(5)题目未指明醋酸、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同,不能通过比较溶液pH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错误。
(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弱电解的电离度减小。
● 提升关键能力
题组一
1.B [解析] 25 ℃时,若测得0.01 mol·L-1 NaR溶液pH=7,可知NaR是强酸强碱盐,则HR为强酸,A错误;25 ℃时,若测得0.01 mol·L-1 HR溶液pH>2且pH<7,可知溶液中c(H+)<0.01 mol·L-1,HR未完全电离,则HR为弱酸,B正确;假设HR为强酸,取pH=6的该溶液10.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测得此时溶液pH<7,C错误;假设HR为强酸,则NaR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由25 ℃升温至50 ℃,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pH减小,D错误。
2.B [解析] 常温下,NaR溶液的pH大于7,说明NaR为强碱弱酸盐,A能证明HR为弱酸;加热HR溶液时,若HR为强酸,则c(H+)几乎不变,溶液pH不变,若HR为弱酸,则其电离平衡正移,且水的电离程度也会变大,溶液中H+浓度增大,溶液的pH变小,则溶液pH变大不能说明HR为弱酸,B不能证明HR是弱酸;HR溶液中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说明HR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能证明HR为弱酸;20 ℃时,0.01 mol·L-1的HR溶液pH=2.8,说明HR没有完全电离,D能证明HR为弱酸。
题组二
3.C [解析] 加水促进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A项错误;通入过量SO2气体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当SO2过量时溶液显酸性,而且酸性比H2S强,pH减小,B项错误;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H2S2HCl+S↓,平衡向左移动,生成了HCl,溶液pH减小,C项正确;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H+浓度增大,D项错误。
4.A [解析] 向氨水中加入水,促进NH3·H2O的电离,则溶液中n(OH-)增大,A正确;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H+和OH-反应,导致溶液中c(OH-)减小,B错误;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c(OH-)增大,NH3·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增大,D错误。
考点二
● 夯实必备知识
1.(1)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 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
(2) 
(3)越易 越强
(4)①温度 吸热 ②第一步
(5)①越强 > ②小 弱 < 
③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④减小 不变 增大
2.(1)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2) 
(3)①小 ②大 (4)大
【对点自测】
(1)× (2)√ (3)× (4)√ (5)× (6)×
[解析] (1)当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时,电离平衡虽然右移,但电离度减小,错误。
(2)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度增大,正确。
(4)一元弱酸的Ka越大,同温度同浓度稀溶液的酸性越强,电离出的H+越多,pH越小,正确。
(6)酸溶液中的c(H+)既与酸的电离常数有关,还与酸的浓度有关,电离常数大的c(H+)不一定大,错误。
● 提升关键能力
题组一
1.A [解析]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2CO3>HX>HC>HY,A正确,C、D错误;酸越弱,其对应的盐的水解能力越强,故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NaY>Na2CO3>NaX>NaHCO3,B错误。
2.B [解析] 0.1 mol·L-1氨水稀释过程中c(H+)增大,c(OH-)减小,因而变大,A错误;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中=,加入CH3COONa,溶液碱性增强,则c(H+)降低,则有的值增大,B正确;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混合,根据电离常数有Ka1=、Ka2=,同一溶液中c(H+)相等,则c(H+)=Ka1·=Ka2·,而Ka1>Ka2,则有>,C错误;0.1 mol·L-1的HF加水稀释,c(F-)无限趋近于0,而c(H+)无限趋近于10-7 mol·L-1,c(F-)减小程度大于c(H+)减小程度,故变小,D错误。
题组二
3.A [解析] 根据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遵循“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由①②③可得酸性:HNO2>HCN、HF>HCN、HF>HNO2,从而可得酸性:HF>HNO2>HCN,则电离平衡常数:Ka(HF)> Ka(HNO2)> Ka(HCN)。结合三个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推知,Ka(HF)=6.3×10-4,Ka(HNO2)=5.6×10-4,Ka(HCN)=6.2×10-10,A错误。由于酸性:HF>HNO2,故HNO2和NaF不发生反应,C正确;结合电离常数表达式可得:c2(H+)=Ka·c(HF)=6.3×10-4×0.1 (mol·L-1)2,解得c(H+)≈8×10-3 mol·L-1,D正确。
4.(1)6.9×10-3
(2)
(3)==4.0×10-4
[解析] (1)298 K时,H3PO4(aq)+KCl(aq)KH2PO4(aq)+HCl(aq)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4(aq)H2P(aq)+H+(aq),其平衡常数为K==Ka1=6.9×10-3。
(2)T1温度下,HCOOH建立电离平衡:HCOOHHCOO-+H+,Ka=,c(HCOO-)=
c(H+),故c(H+)= mol·L-1。
(3)Ka(HF)===4.0×10-4。
经典真题·明考向
1.C [解析] 中和滴定时眼睛应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A错误;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时,容量瓶不需要干燥,B错误;温度影响醋酸的电离平衡,因此测定步骤Ⅱ中所得溶液的pH时应在相同温度下测定,C正确;电离度是指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因此醋酸的电离度计算式为α=×100%,D错误。
2.B [解析] 常温下溶液Ⅰ的pH=7.0,则溶液Ⅰ中c(H+)=c(OH-)=1×10-7 mol·L-1,c(H+)3.D [解析] R3N中N原子有一个孤电子对(与NH3相似),溶液中存在平衡:R3N+H2OR3NH++OH-,A项正确;根据电离常数表达式可知,c(HCOO-)∶c(HCOOH)===18,B项正确;pH<2.4的废水,pH越小对HCOOH的电离抑制作用越大,HCOO-浓度减小,被吸附的HCOO-数目减少,C项正确;pH>5,HCOO-浓度较大,但是其回收率反而降低,说明与其形成吸附作用的R3NH+较少,D项错误。
4.D [解析] 随着pH的增大,CH2ClCOOH、CHCl2COOH浓度减小,CH2ClCOO-、CHCl2COO-浓度增大,—Cl为吸电子基团,CHCl2COOH的酸性强于CH2ClCOOH,即Ka(CHCl2COOH)>Ka(CH2ClCOOH),δ(酸分子)=δ(酸根离子)=0.5时Ka==c(H+),由图可知,pH分别约为1.3、2.84,则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CHCl2COOH)≈10-1.3,Ka(CH2ClCOOH)≈10-2.8,由此分析解题。根据分析,曲线M表示δ(CH2ClCOO-)~pH的变化关系,A错误;根据Ka(CHCl2COOH)=,初始浓度为0.10 mol·L-1的CHCl2COOH溶液中,c(CHCl2COO-)≈c(H+),则c(H+)≈=10-1.15 mol·L-1,但a点对应的c(H+)=0.1 mol·L-1,说明此时溶液中加入了酸性更强的酸,根据电荷守恒,c(H+)>c(CHCl2COO-)+c(OH-),B错误;根据分析,CH2ClCOOH的电离常数Ka=10-2.84,C错误;电离度α=,n始=n电离+n未电离,pH=2.08时,则α(CH2ClCOOH)=δ(CH2ClCOO-)=0.15,α(CHCl2COOH)=δ(CHCl2COO-)=0.85,D正确。第33讲 电离平衡
1.C [解析] 两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相同,A错误;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故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B错误;两种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且前者醋酸的电离程度大,所以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C正确;两者溶液中溶质均为0.01 mol,发生部分电离,前者电离程度大于后者,故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错误。
2.C [解析] 在水中H2SO4、HClO4、HNO3都完全电离,不能比较其酸性,在冰醋酸中电离程度不同,可在冰醋酸中比较H2SO4、HClO4、HNO3的酸性,B正确。液氨能接受H+,在液氨中CH3COOH和HCl都完全电离,在液氨中反应CH3COONa+HClNaCl+CH3COOH不能够发生,C错误。在A溶剂中甲的酸性大于乙,甲电离出H+的能力强于乙;在B溶剂中,甲电离出H+的能力可能强于乙、也可能相等(如HCl和CH3COOH在液氨中都完全电离),即甲的酸性可能大于或等于乙,但不可能小于乙,D正确。
3.A [解析] HCl完全电离,醋酸存在电离平衡,反应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故反应过程中盐酸中c(H+)下降更快,A错误;相同浓度的一元酸,c(H+):强酸>弱酸,HCl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则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开始前c(H+):盐酸>醋酸,B正确;反应结束时生成n(H2)与n(酸)成正比,二者都是一元酸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反应结束时两容器内n(H2)相等,C正确;密闭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越大,气体压强越大,开始一段时间内c(H+):盐酸>醋酸,则开始一段时间内生成气体体积:盐酸>醋酸,则曲线①代表的是盐酸与镁条反应时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正确。
4.B [解析] HCOOH是一种有机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加热有利于电离平衡的正向移动,溶液pH减小,A项错误;加水稀释,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B项正确;加入少量NaOH固体,反应消耗氢离子,溶液的pH增大,C项错误;加入少量HCOONa固体,溶液中c(HCOO-)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溶液pH增大,D项错误。
5.C [解析] 根据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NO2>CH3COOH,相同pH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弱酸的pH变化较小,故曲线Ⅰ代表CH3COOH溶液,A错误;两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点溶液pH小于c点溶液pH,则b点对应酸电离出的c(H+)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故水的电离程度:b点c(HNO2),故n(CH3COOH)>n(HNO2),因此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不同,D错误。
6.B [解析] 由图像可知,浓度为0.10 mol·L-1的MOH溶液,在稀释前pH为13,说明MOH完全电离,则MOH为强碱,而0.1 mol·L-1 ROH溶液的pH<13,说明ROH没有完全电离,ROH为弱碱。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A正确;曲线的横坐标lg越大,表示加水稀释程度越大,由曲线可以看出b点的稀释程度大于a点,弱碱ROH存在电离平衡:ROHR++OH-,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故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B错误;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溶液的pH接近7,故两溶液的c(OH-)相等,C正确;当lg=2时,V=100V0,即溶液稀释100倍,由于MOH发生完全电离,升高温度,c(M+)不变,ROH存在电离平衡:ROHR++OH-,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R+)增大,故减小,D正确。
7.C [解析] HCOOH是弱电解质,盐酸和甲酸溶液中n(Cl-)=n(HCOO-),则有c(HCl)8.B [解析] 相同条件下,Ka1:H2SO3大于H2CO3,故常温下,相同浓度时,H2SO3溶液的酸性强于H2CO3溶液,A错误;由于酸性:H2SO3>H2CO3>HS,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2C+SO2+H2O2HC+S,B正确;酸性:H2CO3>HClO>HC,所以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生成HC和HClO,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lO-HC+HClO,C错误;NaHSO3溶液具有还原性,与次氯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消耗HClO,故HClO的浓度减小,D错误。
9.D [解析] H2P的水解平衡常数Kh==≈1.45×10-127,则V可能小于5,B错误;由电离常数的大小可知,苯酚的电离程度大于磷酸一氢根离子、小于磷酸二氢根离子,则足量苯酚与磷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磷酸一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6H5OH+PHP+C6H5O-,C错误;由电离常数大小可知,C6H5O-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苯酚铵溶液呈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为)>c(C6H5O-)>c(OH-)>c(H+),D正确。
10.C [解析] 0.1 mol·L-1 MOH溶液的pH=11,电离平衡常数Kb(MOH)===>10-5,则Kb(MOH)的数量级为10-5,A正确。碱抑制水的电离,碱溶液碱性越强,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a点碱性大于b点,则水的电离程度a10-9,则M+水解程度小于ROH电离程度,导致等体积等浓度的ROH溶液和MCl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碱性,则存在: c(OH-)>c(H+),C错误。MOH、ROH都是一元碱,体积、浓度相同的MOH、ROH分别用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酸的体积与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n(MOH)=n(ROH),故二者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体积:Va=Vb,D正确。
11.(1)HCOOH CH3COOH H2CO3 H2S
(2)⑥ (3)< (4)4.2×10-3
[解析] (1)25 ℃时,四种酸的电离常数:Ka(HCOOH)>Ka(CH3COOH)>Ka1(H2CO3)>Ka1(H2S),则酸性:HCOOH>CH3COOH>H2CO3>H2S。(2)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酸越易电离出H+,对应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弱。由电离常数可得酸性:HCOOH>CH3COOH>H2CO3>H2S>HC>HS-,故结合质子(H+)能力:HCOO-c(H+),从而推知:c(HCOO-) 1.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2.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反应。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定义与物质类别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H2SO4:  。
②弱电解质
a.一元弱酸,如CH3COOH:             。
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的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的电离程度,如H2CO3:    。
c.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Fe(OH)3:
                    。
③酸式盐
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NaHCO3:  
 。
[微点拨1] ①中学阶段常见的六大强酸是指:HCl、H2SO4、HNO3、HBr、HI、HClO4,其他一般是中强酸或弱酸。
②中学阶段常见的四大强碱是指:NaOH、KOH、Ca(OH)2、Ba(OH)2,其他一般是中强碱或弱碱。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主要因素)
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是      本身的结构与性质,相同条件下,电解质越弱,越难发生电离。
②外因(次要因素)
因素 影响结果
温度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   
浓度  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   
同离子 效应  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   
化学 反应  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高温熔融状态。电解质中,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可导电。
(2)导电性强弱
[微点拨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如CaCO3溶液),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氨水)。
【对点自测】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H3属于弱电解质 ( )
(2)[2024·浙江卷] 已知:H2SO3 Ka1=1.4×10-2,Ka2=6.0×10-8,将0.40 mol·L-1 H2SO3溶液稀释到0.20 mol·L-1,c(S)几乎不变 ( )
(3)[2024·浙江卷] 已知:H2SO3 Ka1=1.4×10-2,Ka2=6.0×10-8,H2SO3溶液中存在c(H+)>c(HS)>c(S)>c(OH-) ( )
(4)[2023·广东卷] 1 mol·L-1 NaCl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故NaCl溶液的pH比醋酸的高 ( )
(5)[2022·江苏卷] 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 )
(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定增大 ( )
题组一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2025·浙江宁波十校联考] 某同学拟用pH计测定溶液pH以探究某酸HR是否为弱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 ℃时,若测得0.01 mol·L-1 NaR溶液pH=7,则HR是弱酸
B.25 ℃时,若测得0.01 mol·L-1 HR溶液pH>2且pH<7,则HR是弱酸
C.25 ℃时,若测得HR溶液pH=a,取该溶液10.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测得pH=b,b-a<1,则HR是弱酸
D.25 ℃时,若测得NaR溶液pH=a,取该溶液10.0 mL,升温至50 ℃,测得pH=b,a>b,则HR是弱酸
2.[2025·湖北宜昌调研] 根据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 ( )
A.常温下,NaR溶液的pH大于7
B.加热HR溶液时,溶液的pH变大
C.HR溶液中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
D.20 ℃时,0.01 mol·L-1 HR溶液的pH=2.8
思维建模
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角度(以弱酸为例)
1.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
(1)测定一定浓度的HA溶液的pH。
(2)与同浓度盐酸比较导电性。
(3)与同浓度的盐酸比较和锌反应生成气泡的快慢。
2.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从一定pH的HA溶液稀释前后pH的变化判断。
(2)从升高温度后pH的变化判断。
(3)从等体积、等pH的HA溶液、盐酸分别与过量的锌反应生成H2的量判断。
3.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
(1)如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粉红色。
(2)如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pH>7。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若向H2S溶液中 ( )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4.[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检测] 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n(OH-)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OH-)增大
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OH-)减小
D.加入少量NH4Cl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N)减小
方法技巧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影响的四个“不一定”
(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因为温度不变,KW=c(H+)·c(OH-)不变,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c(H+)减小,故c(OH-)增大。
(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对于NH3·H2ON+OH-,平衡后,通入氨气,c(NH3·H2O)增大,平衡右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只能“减弱”而不能消除这种改变,再次达到平衡时,c(NH3·H2O)比原平衡时大。
(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如在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c(CH3COOH)、c(H+)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4)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考点二 电离常数与电离度
1.电离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                 的乘积与                 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作电离平衡常数,又称电离常数,用K(弱酸用Ka,弱碱用Kb)表示。
(2)表达式
一元弱酸HA 一元弱碱BOH
电离 方程式 HAH++A- BOHB++OH-
电离常数 表达式 Ka=      Kb=     
(3)意义
相同条件下,K的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 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    。
(4)特点
①电离常数只与    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   的,故温度升高,K增大。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a1>Ka2……,当Ka1 Ka2时,其酸性主要取决于    电离。
(5)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
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    。如常温下,CH3COOH的Ka=1.75×10-5,HClO的Ka=4.0×10-8,则酸性强弱为CH3COOH    (填 “>”“<”或“=”)HClO。
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   ,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   ,如醋酸的Ka=1.75×10-5,次氯酸的Ka=4.0×10-8,则相同浓度的醋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的pH:醋酸钠   (填“>”“<”或“=”)次氯酸钠。
③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通过强酸制弱酸来判断。如H2CO3的Ka1=4.5×10-7,Ka2=4.7×10-11,苯酚(C6H5OH)的Ka=1.3×10-10,向苯酚钠(C6H5ONa)溶液中通入的CO2不论少量还是过量,其化学方程式均为    。
④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
如将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稀释时,c(H+)    ,Ka    ,则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电离度(教材拓展)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             占原电解质总数的百分比。
(2)表达式
α=  ×100%,也可表示为α=  ×100%。
(3)影响因素
①浓度
相同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大,其电离度(α)越    。
②温度
相同浓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温度越高,其电离度(α)越    。
(4)意义
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相同条件下(浓度、温度相同),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    。
【对点自测】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增大 ( )
(2)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升高温度,电离度增大 ( )
(3)[2023·天津卷] 磷酸第二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4)[2024·北京卷] 依据一元弱酸的Ka,可推断它们同温度同浓度稀溶液的pH大小 ( )
(5)[2022·浙江卷] 0.010 mol·L-1、0.10 mol·L-1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α1、α2,则α1<α2 ( )
(6)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 ( )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及应用
1.[2025·湖南部分重点校联考] 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X HY H2CO3
电离平 衡常数 7.8×10-9 3.7×10-15 K1=4.4×10-7 K2=4.7×10-1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HX、HY两种弱酸的酸性:HX>HY
B.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H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Y+CHC+Y-
D.HX和HY酸性相同,都比H2CO3弱
2.[2025·湖南衡阳三校联考]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水稀释0.1 mol·L-1氨水,溶液中c(H+)·c(OH-)和均保持不变
B.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中的值增大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混合:<
D.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常数Ka(HF)保持不变,始终增大
方法技巧
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题组二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3.[教材改编题] 25 ℃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6.3×10-4、5.6×10-4、6.2×10-10。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由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Ka(HF)=6.3×10-4,Ka(HNO2)=6.2×10-10
B.电离常数:Ka(HF)>Ka(HNO2)>Ka(HCN)
C.反应HNO2+NaFNaNO2+HF不能发生
D.该温度下,0.1 mol·L-1HF溶液中c(H+)≈8×10-3 mol·L-1
4.(1)[2023·海南卷节选] 298 K时,H3PO4(aq)+KCl(aq)KH2PO4(aq)+HCl(aq)的平衡常数K=
    (已知H3PO4的Ka1=6.9×10-3)。
(2)[2023·山东卷节选] T1温度下,H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Ka,当HCOOH平衡浓度为x mol·L-1时,H+浓度为     mol·L-1。
(3)25 ℃时,在2.0×10-3 mol·L-1的HF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调节时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平衡体系中c(F-)、c(HF)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25 ℃时,HF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               (列式求值)。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2·福建卷] 探究醋酸浓度与电离度(α)关系的步骤如下,与相关步骤对应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操作或叙述
A  Ⅰ.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醋酸溶液浓度  滴定时应始终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B  Ⅱ.用标定后的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应使用干燥的容量瓶
C  Ⅲ.测定步骤Ⅱ中所得溶液的pH  应在相同温度下测定
D  Ⅳ.计算不同浓度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  计算式为α=×100%
2.[2022·全国乙卷] 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1.0×10-3。在某体系中,H+与A-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Ⅰ中c(H+)=c(OH-)+c(A-)
B.溶液Ⅱ中HA的电离度为
C.溶液Ⅰ和Ⅱ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c总(HA)之比为10-4
3.[2023·浙江卷] 甲酸(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3N,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pH关系如图(已知甲酸Ka=1.8×1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活性成分R3N在水中存在平衡:R3N+H2OR3NH++OH-
B.pH=5的废水中c(HCOO-)∶c(HCOOH)=18
C.废水初始pH<2.4,随pH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R3NH+作用的HCOO-数目减少
D.废水初始pH>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H+形态存在
4.[2024·全国新课标卷] 常温下CH2ClCOOH和CHCl2COOH的两种溶液中,分布系数δ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δ(CH2ClCO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M表示δ(CHCl2COO-)~pH的变化关系
B.若酸的初始浓度为0.10 mol·L-1,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H+)=c(CHCl2COO-)+c(OH-)
C.CH2ClCOOH的电离常数Ka=10-1.3
D.pH=2.08时,=第33讲 电离平衡
考点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相同温度下,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需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的电离程度小于后者
C.所含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所含CH3COO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2.[2025·湖北名校联盟联考] 酸性强弱与物质本身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有关,还与溶剂接受氢离子的能力有关,如HCl在冰醋酸中只有部分电离,CH3COOH与HF在液氨中可完全电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水中,HCl的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B.比较H2SO4、HClO4、HNO3酸性时,可在冰醋酸中进行
C.在液氨中,反应CH3COONa+HClCH3COOH+NaCl能够发生
D.在A溶剂中,甲的酸性大于乙;在B溶剂中,甲的酸性不可能小于乙
3.[2024·河北邯郸六校联考]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镁条反应,测得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醋酸中c(H+)下降更快 B.反应开始前c(H+):盐酸>醋酸
C.反应结束时两容器内n(H2)相等 D.曲线①表示盐酸与镁条反应
考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4.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弱酸。下列关于甲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溶液pH增大 B.加水稀释,溶液pH增大
C.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D.加入少量HCOONa固体,溶液pH减小
5.[2025·湖南师大附中检测] 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6.常温下,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pH随lg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b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7.[2025·辽宁沈阳五校联考] 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甲酸(HCOOH)溶液中n(Cl-)=n(HCO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别与等浓度NaOH溶液完全中和,盐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
B.分别与足量Na2CO3反应,产生CO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
C.分别与足量锌粉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相同
D.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存在关系:c(Cl-)=c(HCOO-)
考点三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考查
8.[2024·湖南郴州质检] 常温下,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2CO3 H2SO3 HClO
Ka1=4.5×10-7 Ka1=1.4×10-2 Ka=4.0×10-8
Ka2=4.7×10-11 Ka2=6.0×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相同浓度的H2SO3溶液和H2CO3溶液,后者的酸性较强
B.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SO2+H2O2HC+S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9.[2025·辽宁大连八中检测] 已知25 ℃时,几种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电解质 H3PO4 NH3·H2O 苯酚(C6H5OH)
电离平 衡常数 K1=6.9×10-3 K2=6.2×10-8 K3=4.8×10-13 1.8×10-5 1.1×1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H2PO4溶液呈碱性
B.25 ℃时,向5 mL 0.1 mol·L-1苯酚溶液中滴加V mL 0.1 mol·L-1氨水,若混合溶液pH>7,则V≥5
C.足量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6H5OH+PH2P+2C6H5O-
D.25 ℃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苯酚溶液与氨水混合,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c(N)>c(C6H5O-)>c(OH-)>c(H+)
10.[2024·安徽滁州二模] 常温下,分别向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 mol·L-1的MOH、ROH两种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 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Kb(MOH)的数量级为10-5
B.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等体积、等浓度的ROH溶液和MCl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OH-)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a、b两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盐酸体积:Va=Vb
11.[2024·北京西城区统考] 下表是四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常数(25 ℃):
弱酸 H2CO3 HCOOH
电离常数 (Ka) Ka1=4.5×10-7 Ka2=4.7×10-11 Ka=1.8×10-4
弱酸 CH3COOH H2S
电离常数 (Ka) Ka=1.75×10-5 Ka1=1.1×10-7 Ka2=1.3×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四种酸的酸性强弱:    >    >    >    。(填化学式)
(2)下列离子中,结合质子(H+)能力最强的是  (填序号)。
①HC ②C ③HCOO- ④CH3COO- ⑤HS- ⑥S2-
(3)等体积、等浓度HCOOH和NaOH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c(OH-)>c(H+),则c(HCOO-)、c(Na+)的大小关系为c(HCOO-)    c(Na+)(填“>”“<”或“=”)。
(4)25 ℃时,0.2 mol·L-1 HCOOH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约为    mol·L-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