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论x取何值,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可能为0的是( )
A. x+1 B. x2-1 C. D. (x+1)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为进一步促进体教融合,引导广大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经研究,我市从2025届初中毕业生起,将游泳项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体育选考项目.以下是8名男生在某次训练时50米游泳时间(秒):48,49,50,48,47,48,49,4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47,48 B. 47.5,48 C. 48,48 D. 48,49
4.依据下列各图所标识的数据和符号,不能判定 ABCD为菱形的是( )
A. B.
C. D.
5.在函数(k>0)的图象上有三点A1(x1,y1).A2(x2,y2).A3(x3,y3),若x1<x2<0<x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 )
A. y1<y2<y3 B. y3<y2<y1 C. y2<y1<y3 D. y3<y1<y2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若AB=3,AC=6,则∠AOD等于( )
A. 90° B. 100° C. 110° D. 120°
7.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与y=mx(m≠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m<b
B. 关于x的不等式ax+b<mx的解集是x<2
C. 关于x的方程ax+b=mx的解是x=2
D. 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
8.如图为菱形ABCD与△ABE的重叠情形,其中D在BE上.若AB=17,BD=16,AE=25,则DE的长度为( )
A. 8
B. 9
C. 11
D. 12
9.“无糖饮料”通常使用糖醇和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浓度的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但并非真正意义的无糖.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糖饮料,它们的含糖浓度y(含糖浓度=)与饮料质量x(g)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用如图的反比例函数图象表示,其中甲、乙饮料y与x的关系满足,丙、丁饮料y与x的关系满足.根据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饮料含甜味剂质量比乙饮料的多
B. 丙饮料含甜味剂质量比丁饮料的多
C. 甲、乙饮料含甜味剂质量相同但比丙、丁的多
D. 丙、丁饮料含甜味剂质量相同但比甲、乙的多
10.如图,菱形ABCD对角线交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点A(-2,5),将菱形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45°,则第100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2,5)
B. (2,-5)
C. (5,-2)
D. (5,2)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成人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m,n)和点B(2,-3),若线段AB与y轴平行,则点A的坐标可以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3.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如图,若点A在反比例函数上, ABCO的面积为3,点B坐标为(1,3),则k=______.
15.如图,在菱形ABCD中,∠ADC=120°,AB=2,动点E、F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BE=CF,则∠EDF=______,EF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9分)
计算或化简:
(1);
(2).
17.(本小题9分)
我们知道形如的式子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性质,已知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
18.(本小题9分)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舞蹈《秧BOT》凭借人机共舞的表现,掀起了“机器人热潮”,成为了大众热议的科技文化现象.为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某校举办了“机器人知识”竞赛,竞赛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优秀.从甲班和乙班各随机抽取8名学生,对这8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
【收集数据】
甲班8名学生竞赛成绩:90,93,80,80,85,80,75,75.
乙班8名学生竞赛成绩:100,90,79,90,83,85,56,75.
【整理数据】小聪同学将甲、乙两个班级抽取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抽取学生的竞赛成绩折线统计图
【分析数据】甲、乙两个班级抽取学生的竞赛成绩统计表,
班级 特征数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优秀率
甲班 82.25 80 n 75%
乙班 82.25 m 90 62.5%
【解决问题】请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以下问题:
(1)填空:m=______,n=______,______(填“>”“<”或“=”).
(2)请你选择两个特征数进行分析,判断哪个班成绩比较好,并简要说明理由.
(3)该校共有800人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全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人?
19.(本小题9分)
如图,在 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BE=AB,DF=CD.
(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2,BD=5,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则 ABCD的面积为______.
20.(本小题9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问题:
我们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是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将方程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从而求出解.而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常运用“转化思想”,把未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已知的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例如“直接开平方法”就是典型例子:
对于方程(x-2)2=9,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若A2=B(B≥0),则或.因此可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x-2=3或x-2=-3,分别求解得x1=5,x2=-1.
问题:
(1)请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1)2=16,写出转化过程及最终解.
(2)已知方程x2-6x+9=4,小明发现左边可以写成完全平方形式,他先将方程变形,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请你按照这个思路,完成该方程的求解过程.
21.(本小题9分)
某学校为了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开设校园劳动基地.现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劳动工具.已知甲种工具的单价比乙种工具的单价少5元,且用800元购买甲种工具的数量与用900元购买乙种工具的数量相等.
(1)求甲、乙两种工具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若该校计划购买甲、乙这两种工具共90件,且乙种工具的数量不少于甲种工具数量的一半.求购买这批劳动工具所需的费用最少要多少元?
22.(本小题9分)
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1,n),B(3,-2)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
(3)动点P在x轴上,当△ABP的面积等于8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3.(本小题12分)
定义:我们把对角线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角线四边形”.
(1)在已经学过的“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中,一定是“等角线四边形”的是______(填序号);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C=DF,连接EF,AF,求证:四边形ABEF是等角线四边形;
(3)如图2,△ABC中,∠ABC=90°,AB=4,BC=3,D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E为AB的中点,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角线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线段DE的长.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4.6×10-6
12.【答案】(2,-2)(答案不唯一)
13.【答案】k>-8且k≠-2
14.【答案】6
15.【答案】60°
16.【答案】0;
-x.
17.【答案】2c-2b.
18.【答案】84,80,<;
甲班成绩较好,见解析(答案不唯一);
550人.
19.【答案】证明见解答过程;
10.
20.【答案】x1=1.5,x2=-2.5;
x1=5,x2=1
21.【答案】解:(1)设甲种工具的单价是x元,则乙种工具的单价是(x+5)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40,
经检验,x=40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x+5=40+5=45.
答:甲种工具的单价是40元,乙种工具的单价是45元;
(2)设该校计划购买m件甲种工具,则购买(90-m)件乙种工具,
根据题意得:90-m≥m,
解得:m≤60.
设该校这批劳动工具所需的费用为w元,则w=40m+45(90-m),
即w=-5m+4050,
∵-5<0,
∴w随m的增大而减小,
∴当m=60时,w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5×60+4050=3750.
答:购买这批劳动工具所需的费用最少要3750元.
22.【答案】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1<x<0或x>3;
P(0,0)或(4,0).
23.【答案】②④;
证明见解答过程;
线段DE的长为或2-3.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