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A.邓稼先——两弹元勋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2.“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3.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
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
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4.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
A.
“两弹一星”
B.
宇宙飞船
C.
大庆油田
D.
“863”计划
5.悦达集团是全国重点大型国有企业,1994年1月3日“江苏悦达”A股挂牌上市,成为苏北第一家上市公司,这一事件是(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国有企业私有化
C.
外资独资企业的改革
D.
资本主义的公私合营
6.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7.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对下列图表的正确解读是
A.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B.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形成曲线的保证
C.曲线的出现证明中国经济问题持续下降
D.图中曲线形成的原因是人民公社的建立
8.2015年12月31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称,中国正在自主设计和建造第二艘航母,这是我国官方首次证实其存在。第二艘航母的建造体现了我国
A.外交成果丰硕
B.国防实力提升
C.经济实力增长
D.中国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9.2015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1994年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
①西藏地处内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④经济特区的设立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0.下图所示台湾品牌商品在大陆广为流通。这反映了(
)
A.海峡两岸一脉同根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频繁
C.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D.实现了祖国统一大业
1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党的光辉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促进了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探索的内容的是(
)
A.土地革命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12.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后旧思想文化仍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B.改革开放后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政治的影响
D.改革开放前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13.1984年,邓小平曾说:“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讲话主要阐述(
)
A.在香港设立自治区
B.“一国两制”构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4.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就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就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就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就开放区
15.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16.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7.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这种局面被打破始于(
)
A.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三通”
B.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C.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海协会
D.连战开启“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18.“葬窝于高山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上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隔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19.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大事图表
历届人大立法情况
历届人大
立法数量(条)
五届人大
60
六届人大
63
七届人大
87
八届人大
117
九届人大
11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20世纪末,我国提出了怎样的“法治”目标?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油票、煤票、豆腐票、肉票、蛋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火柴票、家具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如今,票证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
材料三:以下是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关于电视机产量的数据
年份
1979
1982
1985
1988
1992
1996
2001
2004
电视机(万台)
1329
1592
1622
2485
1314
2109
3967
7328.80
其中:彩色电视机(万台)
0
288
410
1028
1314
2109
3967
7328.80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突出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为什么要凭借票证购买物品?
(3)材料三中,电视机,尤其是彩色电视机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1.回望历史,中国曾领先世界,也曾受尽磨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
灿烂辉煌篇】
材料一:
(1)“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重要商路,更是文明交流之路。请列举一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文化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自1405年起,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请写出他最远到达的地方
【近代
自强雪耻篇】
材料二:中国政府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5年5月27日新华网
(2)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勇于探索。其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而近代哪场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国百年的民族耻辱
【现代
大国崛起篇】
材料三: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3)60年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四:“中国梦”是2013年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
材料五:大国兴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5)综合上述材料,为提升综合国力,你认为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22.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公布,两岸关系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马英九昨天即致贺电给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盼两岸强化互信、真诚合作。习近平也回复道,期望两党深化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
——2012年11月16日香港《大公报》
材料三
20年来
(1992~2012)
中国大陆、台湾服务贸易总额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马英九的贺电与习近平的回复有何共同点
这个共同点建立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九二共识”坚持了一个什么原则
(3)据图表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面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谈谈你的感想。
23.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
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没有交往了。”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
1981年
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
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八年级下《中国历史》中华书局版
(1)列举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對建王朝(举一例即可)。清朝雍正时设置什么机构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
(2)为了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人侵,维护领土完整,清朝组织自卫反击战,此后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3)新疆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初期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9世纪70-8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将领是谁?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
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5)根据材料二,请说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关于国家的统一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A
6.C
7.B
8.B
9.D
10.B
11.D
12.A
13.B
14.A
15.C
16.C
17.B
18.A
19.
(1)依法治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依法治国.
(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及法律宣传;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法可依.
20.
(1)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的物品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实行计划经济。
(3)改革开放后电视机尤其是彩色电视机的产量增长迅速。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21.
(1)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的胜利
(3)求同存异
(4)十一届三中全会
(5)实行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还要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22.
(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
(2)共同点:双方加深互信
原则:坚持“一个中国”。
(3)特征:不断增长
感想: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统一是历史的潮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言之有理即可)
23.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信息: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3)表现:参加联合国事务;开展多边外交.
24.
(1)元朝或清朝(任答一个均可);驻藏大臣;
(2)《尼布楚条约》;
(3)郑成功;左宗棠;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一国两制”;
(6)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民族团结,民族
平等,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更强大等。(只要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