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7 13: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图一:“两会”
图二:体育
图三:国际关系
图四:国内时事你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知识?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专题四第三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010203大众报业的发展广播影视的普及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课标要求]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1) 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人在华办报
—拉开了近代报业的序幕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3. 概况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创办近代报刊①开始:《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②高潮: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③发展:通俗性报刊---政论性报刊 现代城市里大大小小的报刊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报纸琳琅满目。报纸为我们提供了解信息的渠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报业协会发布2006年度报告:每天超过5.15亿人买报,读报人口估计超过14亿。中国人读报时间全球第二,每人每天平均花48分钟读报。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瘦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温县等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但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传播新闻、舆论监督材料2:通达民情、立言议政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绍: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偰轶 丹丹)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开启民智、传播知识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影响普及,不如影视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5、缺陷4.影响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近代广播发展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1)产生:
(2)第一座广播台:
(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20世纪20年代初文字+声音+图像=影视2、电影的发展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上海徐园村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电影的发展阶段 《难夫难妻》
—第一部故事片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胡蝶主演的《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
1935年,《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王人美,胡蝶和黎莉莉并称三杰 1935年摄制的《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国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故事纷纷被搬上银幕。  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电视业的发展历程1)、起步2) 发展③目前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②1978年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成立自己的电视台①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互联网的发展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6、2008年网名达到2.98亿,普及率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7、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5.13亿。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动性,双向感受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Internet由于节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费用低廉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你想,生活现实难到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网络,如载舟之水,可行舟,亦可覆舟...... 那我们该如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课堂小结】1、历史渊源
2、原因
3、概况
4、影响
5、缺陷1、广播
2、电影
3、电视1.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互联网的优势
3.互联网的影响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再见1.在1920年左右,有一人到广州玩耍,他的见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到不少人穿中山装上班 B.在露天咖啡座里看电视
C.西餐馆十分热闹 D.相互打招呼称呼为同志
2.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 ②传播知识 ③通达民情 ④舆论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课堂检测BAD4.“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A.艺术鉴赏性 B.传播信息作用
C.娱乐功能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5.在20世纪60代的上海市民不能做的事情是
A.收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 B.订阅一些报刊
C.周末到电影院放松心情 D.发送电子邮件
CD6.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A、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联网
7、“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
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