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题型1】三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1
【题型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
【题型3】两角分别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
【题型4】黄金分割 7
【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一种基本方法.相似的基本图形可分别记为“A”型和“X”型,如图所示在应用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这些基本图形.
(2)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题型1】三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三边分别为2,,,同理:A中各边的长分别为,3,;B中各边长分别为2,1,;C中各边长分别为1,2,;D中各边长分别为2,,;∵只有B项中的三边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且相似比为2,故选B.
【举一反三1】下列三个三角形中相似的是( )
A.A与B B.A与C C.B与C D.A,B,C都相似
【答案】B
【解析】A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B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C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5=2:=:,∴A与C相似.故选B.
【举一反三2】若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的长为21 cm,则其余两边长的和为( )
A.24 cm B.21 cm C.19 cm D.9 cm
【答案】A
【解析】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设其余两边的长分别是x,y,则x∶y∶21=3∶5∶7,解得x=9,y=15,故其余两边长的和为9+15=24 cm.故选A.
【举一反三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8,另外两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答案】
【解析】∵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当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3∶4∶5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8,∴另外两边长为.
【举一反三4】如图,在7×1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只可爱的小狐狸,观察画面中由黑色阴影组成的五个三角形,则相似三角形有__________对.
【答案】2
【解析】设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计算各个小三角形的各边长.
△ABC的各边分别为2,,;△CDF的各边分别为,,3;△EFG的各边分别为,,;△HMN的各边分别为1,,;△HPQ的各边分别为2,2,2;可以得出△ABC与△EFG,△HMN与△HPQ的各边对应成比例且比例相等,所以这两组三角形相似.
【举一反三5】如图,O为△ABC内一点,点D,E,F分别为OA,OB,OC的中点,求证:△DEF∽△ABC.
【答案】证明:∵D、E、F分别是OA、OB、OC的中点,∴DE=AB,EF=BC,DF=AC,即DE:AB=EF:BC=DF:AC,∴ABC∽△DEF.
【题型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D,折痕为EF.已知AB=AC=3,BC=4,若以点B、D、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CF的长度是( )
A.2 B.或2 C. D.或2
【答案】B
【解析】∵△ABC沿EF折叠C和D重合,∴FD=CF,设CF=x,则BF=4-x,以点B、D、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分两种情况:①若∠BFD=∠C,则,即,解得x=;②若∠BFD=∠A,则=1,即,解得x=2.综上所述,CF的长为或2.故选B.
【举一反三1】如图,在钝角△ABC中,AB=5 cm,AC=10 cm,动点D从A点出发到B点止,动点E从C点出发到A点止,点D运动的速度为1 cm/秒,点E运动的速度为2 cm/秒,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 )
A.2.5秒 B.4.5秒 C.2.5秒或4.5秒 D.2.5秒或4秒
【答案】D
【解析】如果两点同时运动,设运动t秒时,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D=t,CE=2t,AE=AC-CE=10-2t.①当D与B对应时,有△ADE∽△ABC.∴AD∶AB=AE∶AC,∴t∶5=(10-2t)∶10,∴t=2.5;②当D与C对应时,有△ADE∽△ACB.∴AD∶AC=AE∶AB,∴t∶10=(10-2t)∶5,∴t=4.∴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2.5秒或4秒.故选D.
【举一反三2】如图,△ACD和△ABC相似需具备的条件是( )
A.AC:CD=AB:BC
B.CD:AD=BC:AC
C.AC2=AD·AB
D.CD2=AD·BD
【答案】C
【解析】∵在△ACD和△ABC中,∠A=∠A,∴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添加的条件是,∴AC2=AD·AB.故选C.
【举一反三3】在△ABC在,AB=6,AC=5,点D在边AB上,且AD=2,点E在边AC上,当AE=__________时,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答案】或
【解析】当AE:AD=AB:AC时,∵∠A=∠A,∴△AED∽△ABC,此时AE===;当AE:AD=AC:AB时,∵∠A=∠A,∴△ADE∽△ABC,此时AE===.
【举一反三4】如图:已知AB⊥DB于B点,CD⊥DB于D点,AB=6,CD=4,BD=14,在DB上取一点P,使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A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DP的长.
【答案】解:∵AB⊥DB,CD⊥DB∴∠D=∠B=90°,设DP=x,当PD∶AB=CD∶PB时,△PDC∽△ABP,∴x:6=4:(14-x),解得DP=2或12,当PD∶PB=CD∶AB时,△PCD∽△PAB,∴x:(14-x)=4:6,解得DP=5.6,∴DP=5.6或2或12.
【题型3】两角分别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如图,D是BC上的点,∠ADC=∠BA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DAB B.△ABC∽△DAC C.△ABD∽△ACD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ADC=∠BAC,∠ABC=∠DAC,∴△ABC∽△DAC.故选B.
【举一反三1】如图,已知D是△ABC中的边BC上的一点,∠BAD=∠C,∠ABC的平分线交边AC于E,交AD于F,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DF∽△BEC B.△BFA∽△BEC C.△BAC∽△BDA D.△BDF∽△BAE
【答案】A
【解析】∵∠BAD=∠C,∠B=∠B,∴△BAC∽△BDA.故C正确.∵BE平分∠ABC,∴∠ABE=∠CBE,∴△BFA∽△BEC.故B正确.∴∠BFA=∠BEC,∴∠BFD=∠BEA,∴△BDF∽△BAE.故D正确.而不能证明△BDF∽△BEC,故A错误.故选A.
【举一反三2】△ADE中,AD=AE,C为DE延长线上一点,B为ED延长线上一点,∠DAE=40°,当∠BAC=____________时,△BDA∽△AEC.
【答案】110°
【解析】∵AD=AE,∠DAE=40°,∴∠ADE=∠AED=70°,∴∠ADB=∠AEC=180°-70°=110°.在△ABD中,∵∠ADB=110°,∴∠B+∠BAD=180°-110°=70°,同理可得∠C+∠EAC=70°.∵△BDA∽△AEC,∴∠B=∠EAC,∠C=∠BAD,∴∠B+∠C=∠EAC+∠BAD=∠B+∠BAD=70°,∴∠BAC=(∠EAC+∠BAD)+∠DAE=70°+40°=110°.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在□ABCD中,过点B作BE⊥CD,垂足为E,连接AE,F为AE上的一点,且∠BFE=∠C,求证:△ABF∽△EAD.
【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C+∠D=180°,∠BAF=∠AED,∵∠AFB+∠BFE=180°,∠BFE=∠C,∴∠AFB=∠D,∴△ABF∽△EAD.
【举一反三4】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F是AM的中点,EF⊥AM,垂足为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求证:△ABM∽△EFA.
【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90°,AD∥BC,∴∠AMB=∠EAF,∵EF⊥AM,∴∠AFE=90°,∴∠B=∠AFE,∴△ABM∽△EFA.
【题型4】黄金分割
【典型例题】神奇的自然界处处隐含着数学美!生物学家在向日葵圆盘中发现:向日葵籽粒成螺线状排列,螺线的发散角是137.5°.我们知道圆盘一周为360°,360°﹣137.5°=222.5°,137.5°÷222.5°≈0.618.这体现了( )
A.轴对称 B.旋转 C.平移 D.黄金分割
【答案】D
【解析】因为0.618是黄金分割数,
所以体现了黄金分割.
故选:D.
【举一反三1】如图,在小提琴的设计中,蕴含着数学知识,AC,BC,AB各部分长度的比满足=,这体现了数学中的( )
A.黄金分割 B.平移 C.旋转 D.轴对称
【答案】A
【解析】若AC,BC,AB各部分长度的比满足,则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这体现了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故选:A.
【举一反三2】黄金分割的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腰部以下的高度a与全身的高度b的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b为5米,则a约为______米.(结果精确到0.1米)
【答案】3.1
【解析】由题意得:≈0.618,b=5米,
∴a≈0.618b=0.618×5≈3.1(米),
故答案为:3.1.
【举一反三3】如图,我们知道,如果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将线段分割成AP,BP两条线段(AP>BP),且满足BP:AP=AP:AB,那么这种分割就叫做黄金分割.其中线段AP与AB的比值或线段BP与AP的比值叫做黄金分割数.已知比例的基本性质:对于长度为a,b,c,d的四条线段,如果a:b=c:d,则ad=bc.求黄金分割数(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解:设线段AB=1,AP的长为x,则BP=AB﹣AP=1﹣x,
∵BP:AP=AP:AB,
∴(1﹣x):x=x:1,
∴x2=1﹣x,
整理得:x2+x﹣1=0,
解得:,x2=(舍去),
∴黄金分割数=AP:AB=:1=,
∴黄金分割数为.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题型1】三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1
【题型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
【题型3】两角分别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
【题型4】黄金分割 5
【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一种基本方法.相似的基本图形可分别记为“A”型和“X”型,如图所示在应用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这些基本图形.
(2)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题型1】三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1】下列三个三角形中相似的是( )
A.A与B B.A与C C.B与C D.A,B,C都相似
【举一反三2】若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的长为21 cm,则其余两边长的和为( )
A.24 cm B.21 cm C.19 cm D.9 cm
【举一反三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8,另外两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举一反三4】如图,在7×1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只可爱的小狐狸,观察画面中由黑色阴影组成的五个三角形,则相似三角形有__________对.
【举一反三5】如图,O为△ABC内一点,点D,E,F分别为OA,OB,OC的中点,求证:△DEF∽△ABC.
【题型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D,折痕为EF.已知AB=AC=3,BC=4,若以点B、D、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CF的长度是( )
A.2 B.或2 C. D.或2
【举一反三1】如图,在钝角△ABC中,AB=5 cm,AC=10 cm,动点D从A点出发到B点止,动点E从C点出发到A点止,点D运动的速度为1 cm/秒,点E运动的速度为2 cm/秒,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 )
A.2.5秒 B.4.5秒 C.2.5秒或4.5秒 D.2.5秒或4秒
【举一反三2】如图,△ACD和△ABC相似需具备的条件是( )
A.AC:CD=AB:BC
B.CD:AD=BC:AC
C.AC2=AD·AB
D.CD2=AD·BD
【举一反三3】在△ABC在,AB=6,AC=5,点D在边AB上,且AD=2,点E在边AC上,当AE=__________时,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举一反三4】如图:已知AB⊥DB于B点,CD⊥DB于D点,AB=6,CD=4,BD=14,在DB上取一点P,使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A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DP的长.
【题型3】两角分别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如图,D是BC上的点,∠ADC=∠BA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DAB B.△ABC∽△DAC C.△ABD∽△ACD D.以上都不对
【举一反三1】如图,已知D是△ABC中的边BC上的一点,∠BAD=∠C,∠ABC的平分线交边AC于E,交AD于F,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DF∽△BEC B.△BFA∽△BEC C.△BAC∽△BDA D.△BDF∽△BAE
【举一反三2】△ADE中,AD=AE,C为DE延长线上一点,B为ED延长线上一点,∠DAE=40°,当∠BAC=____________时,△BDA∽△AEC.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在□ABCD中,过点B作BE⊥CD,垂足为E,连接AE,F为AE上的一点,且∠BFE=∠C,求证:△ABF∽△EAD.
【举一反三4】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F是AM的中点,EF⊥AM,垂足为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求证:△ABM∽△EFA.
【题型4】黄金分割
【典型例题】神奇的自然界处处隐含着数学美!生物学家在向日葵圆盘中发现:向日葵籽粒成螺线状排列,螺线的发散角是137.5°.我们知道圆盘一周为360°,360°﹣137.5°=222.5°,137.5°÷222.5°≈0.618.这体现了( )
A.轴对称 B.旋转 C.平移 D.黄金分割
【举一反三1】如图,在小提琴的设计中,蕴含着数学知识,AC,BC,AB各部分长度的比满足=,这体现了数学中的( )
A.黄金分割 B.平移 C.旋转 D.轴对称
【举一反三2】黄金分割的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腰部以下的高度a与全身的高度b的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b为5米,则a约为______米.(结果精确到0.1米)
【举一反三3】如图,我们知道,如果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将线段分割成AP,BP两条线段(AP>BP),且满足BP:AP=AP:AB,那么这种分割就叫做黄金分割.其中线段AP与AB的比值或线段BP与AP的比值叫做黄金分割数.已知比例的基本性质:对于长度为a,b,c,d的四条线段,如果a:b=c:d,则ad=bc.求黄金分割数(结果保留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