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拓展资源】
丛书:《百合花(节选)》《相片》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红军老炊事班长的故事,感受他的光辉形象。
活动一:再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再读《金色的鱼钩》,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
活动二:结合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先默读批注,然后小组合作,说说你体会到老班长怎样的人物形象。
活动三:交流对话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这对刻画老班长形象有什么作用?
①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②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
③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人物的对话,让我们读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这里的描写,很好地写出“我”当时心里难受的滋味。“我”的心情是因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所致。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弥留之际,心中想着的还是别人。这些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活动四:拓展阅读,品人物形象,析写法之妙
1.《百合花(节选)》中的新媳妇、《相片》中的远房嫂子都是战争中的普通人,但她们身上却闪烁着熠熠的人性光辉。阅读两篇文章,说说你感受到了她们怎样的人物形象
——新媳妇人物形象:善良淳朴、有正义感,从一个羞涩的农村姑娘,成长为懂得尊重英雄、奉献爱心的人。远房嫂子人物形象:坚强勇敢、热爱祖国、深明大义、有家国情怀,是平凡百姓中“家国情怀”的代表。
2.再读《百合花(节选)》,说说小说以“百合花”为题的含义。
——交流预设:
①表层含义:指新媳妇唯一的嫁妆——那条绣着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
②深层含义:象征“纯洁美好的人性”,新媳妇从一开始的“忸怩羞涩”,到后来为通讯员擦拭身体、缝补破洞、献被子,她的善良与淳朴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通讯员舍身扑手榴弹、保护担架队员,他的英勇与无私也像百合花一样美好;
③同时,“百合花”还象征军民之间真挚、纯洁的情谊,是战争中人性光辉的体现。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关注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的方法,感受了老班长等人物的形象,这三篇文章里的人都很平凡:老班长是个炊事员,通讯员是个年轻战士,新媳妇、照片里的妇女就是普通群众。可那根金色的鱼钩、那床绣着百合的被子、那张带着期盼的相片,却告诉我们:哪怕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善良、责任和勇气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希望大家记住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关辉,向他们学习!
布置作业:
请搜集其他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进行阅读,读后小组内组织一次长征题材故事会,分享你的读后感受。
【板书设计】(共20张PPT)
走进小说世界,创编生活故事
任务一
读小说,感受人物形象
任务二
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任务三
走进别样童年,见证风雨中的成长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5 金色的鱼钩
课型:略读实践课
课时:1
任务一:读小说,感受人物形象
◎活动一:再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活动二:结合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活动三:交流对话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活动四:拓展阅读,品人物形象,析写法之妙
活动一:再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再读《金色的鱼钩》,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一:再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
活动二:
结合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先默读批注,然后小组合作,说说你体会到老班长怎样的人物形象。
活动二:结合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老”字一方面指年龄大,一方面体现了他与战士们特别亲。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可以看出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尽职尽责、关爱战友。
神态描写,老班长的两次“笑”,都藏着他对战友的关爱与责任,让我们体会到了老班长对小同志的关心与爱护。
活动三:
交流对话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这对刻画老班长形象有什么作用?
①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活动三:交流对话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②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
人物的对话,让我们读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③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这里的描写,很好地写出“我”当时心里难受的滋味。“我”的心情是因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所致。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弥留之际,老班长心中想着的还是别人。这些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活动四:拓展阅读,品人物形象,析写法之妙
1.《百合花(节选)》中的新媳妇、《相片》中的远房嫂子都是战争中的普通人,但她们身上却闪烁着熠熠的人性光辉。阅读两篇文章,说说你感受到了她们怎样的人物形象
活动四:拓展阅读,品人物形象,析写法之妙
善良淳朴、有正义感,从一个羞涩的农村姑娘,成长为懂得尊重英雄、奉献爱心的人。
坚强勇敢、热爱祖国、深明大义、有家国情怀,是平凡百姓中“家国情怀”的代表。
2.再读《百合花(节选)》,说说小说以“百合花”为题的含义。
活动四:拓展阅读,品人物形象,析写法之妙
①表层含义:指新媳妇唯一的嫁妆——那条绣着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
②深层含义:象征“纯洁美好的人性”,新媳妇从一开始的“忸怩羞涩”,到后来为通讯员擦拭身体、缝补破洞、献被子,她的善良与淳朴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通讯员舍身扑手榴弹、保护担架队员,他的英勇与无私也像百合花一样美好;
③同时,“百合花”还象征军民之间真挚、纯洁的情谊,是战争中人性光辉的体现。
布置作业
请搜集其他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进行阅读,读后小组内组织一次长征题材故事会,分享你的读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