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中外神话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同学们,好消息!学校即将举办首届“世界神话故事节”,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神话传讲人集训营”。在本次集训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制作神话人物图册,讲述神话人物故事,为参加“世界神话故事节”做好准备。
任务一
见证
开天辟地的壮举
任务二
共情坚韧执着的抗争
任务三
领略希腊英雄的风采
任务四
讲述始祖女娲的功绩
任务五
传讲精彩神话故事
任务六
创编我与神话人物的故事
精彩神话我讲述——神话传讲人集训营
15 女娲补天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略读实践课 1课时
学习活动
活 动 一:走近“女娲补天”的奇幻世界
活 动 二:追寻“女娲造人”的起源传说
活 动 三:神话人物故事秀
活动一: 走近“女娲补天”的奇幻世界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自然段落。
2.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起因(1-3)
经过(4)
结果(5)
露出一个大窟窿。
裂开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
恢复平静
获得新生
把五种颜色的石头炼成石浆
斩下大海龟的四条腿,
其他野兽被吓得逃回山林。
把芦苇烧成灰,
交流总结
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情节触动了你?圈画出来吧!
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野兽——残害人类
天上——大窟窿
地上——深沟
洪水——喷涌而出
天呐,太可怕了!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
画一画:请你圈画文中涉及到连接词的各个情节!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
女娲不畏艰辛,补天成功。
画一画:请你圈画文中涉及到连接词的各个情节!
把天上的五彩云霞想象成女娲用五色石浆补好的天空,这样的想象神奇而瑰丽。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海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海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坚定决心
智慧
果断
大海龟的四条腿就撑起了人们头顶的天空,真是不可思议。
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再不敢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再不敢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力量非凡
勇敢
智慧
断龟足撑天
杀死黑龙
烧芦苇堵地缝
借助下面的图示给大家讲一讲女娲是如何补天的吧!
活动二: 追寻“女娲造人”的起源传说
女娲这位伟大的女神,在修补天地之前,还是她用神奇的力量创造了人类,让我们一起阅读《女娲造人(节选)》,梳理并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探寻人类起源的奇妙传说吧!
女娲照着溪中自己的倒影用泥巴造人,将他们安顿下来,让他们拥有“爱的能力”,并赠予人们乐器。
人们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后,女娲离开了人间。
女娲走在大地上,探索世界的奥秘,可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借助起因、经过、结果简单讲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吧!与大家分享你认为的故事中的神奇之处。
活动三:神话人物故事秀
关于女娲的传说真是精彩,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还帮助人类战胜灾难,现在让我们一起为女娲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卡片,汲取她身上的智慧和勇气吧!
同桌互相交流,借助卡片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女娲吧!
人面蛇身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
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
自主评价小助手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借助连接词讲述女娲补天的过程。
能从故事中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
能从故事中感受女娲的形象。
比一比,评一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女娲补天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二、拓展资源
丛书:《女娲补天》(《淮南子》)《女娲造人(节选)》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出示单元导读页和任务页)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璀璨耀眼,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成语寓言,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传承。今天让我们继续在“神话集训营”提升能力,为神话故事节做准备吧!
(出示单元任务页)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本单元的第四个任务,走近女娲的故事,讲述始祖女娲的功绩。
(出示课题和学习活动页)本课我们将完成下面的三个活动,一走近“女娲补天”的奇幻世界,二追寻“女娲造人”的起源传说,三神话人物故事秀。
任务四:讲述始祖女娲的功绩
活动一:走近“女娲补天”的奇幻世界。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
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自然段落。
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示的填空。
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起因(第1-3自然段),经过(第4自然段),结果(第5自然段)
起因:天露出一个大窟窿,地裂开一条黑黝黝的深沟。
经过:把五种颜色的石头炼成石浆补天;斩下大海龟的四条腿,把天空撑起来;杀死黑龙,其他野兽被吓得逃回山林;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喷涌洪水的地缝。
结果:天地恢复平静,人类获得新生。
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情节触动了你?圈画出来吧!
交流句子,想象画面。
(1)不料有一年,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借助图片感悟想象。
——这场变动居然能引发天塌地陷,问题该是多么严重啊!
——天露出大窟窿后会是怎样的?裂开深沟的地面又是怎样的?
(2)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女娲心系人类,不忍心看到人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情节体现了她的善良。
在想象画面的同时,圈画女娲涉及到连接词的各个情节。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
——女娲不怕困难,顽强能干,居然能把石头炼成石浆,把天补好,实在是了不起。
——五色的云霞居然是女娲补天的石头炼制成的,这个想象神奇而又瑰丽。
——女娲不畏艰辛,补天成功。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乌龟的四条腿就能撑起天空,这乌龟得多大呀,真是不可思议。
——女娲居然能杀死腿可撑天的乌龟,她真是神力非凡。
——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出女娲对拯救苍天坚定的决心,也能看出她的智慧与果断。
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再不敢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
——为了修补天地,女娲斩乌龟,杀黑龙,既勇敢又智慧,通过这个情节我体会到她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芦苇烧成灰居然能堵上喷涌洪水的地缝,女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付出了巨大的神力,故事的想象真是既合理又神奇。
梳理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借助下面的图示讲一讲女娲是如何补天。
活动二:追寻“女娲造人”的起源传说。
1.阅读文章《女娲造人(节选)》,借助图示把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女娲走在大地上,探索世界的奥秘,可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经过:女娲照着溪中自己的倒影用泥巴造人,将他们安顿下来,让他们拥有“爱的能力”,并赠予人们乐器。
结果:人们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后,女娲离开了人间。
借助起因、经过、结果简单讲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故事中的神奇之处。
——交流预设:
女娲的上半身和我们一样,有躯干、头和手,但腿和脚却是巨蛇一般的模样,她只要灵巧地摆动蛇尾,便可以在大地上飞快地游走。
——女娲居然人首蛇身,长相真奇特!
——女娲能在大地上快速游走,这想象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本能。
人一落地就有了呼吸,兴奋得乱蹦乱跳,口中叫嚷着:“妈妈,妈妈!”
——神话中的人类生长速度真快啊,落地就能叫妈妈,实在是神奇极了。
女娲用自己的尾巴在泥潭中一甩,星星点点的泥巴飞溅在空中。女娲朝它们吹了一口气,泥巴就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儿,笑声即刻充满了天地之间。
——女娲造人的过程真是迅速,泥巴一甩就变成了人类,她真是神通广大。
——原来人是由黄土变成的,这跟我们的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古人的想象真是神奇又合理。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天边雷声滚滚,巨响中,一条白色巨龙拉着七彩变幻的云车从天而降。女娲乘上车,一条螣蛇在车后腾飞,唤起云雾保驾护航。女娲在天空盘旋几圈,便消失在了金色的云海中。
——巨龙、螣蛇、云雾保驾护航,女娲离开的场景神奇又壮观。
3.你觉得这里的女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重点词句谈一谈。
女娲应接不暇,一会儿没注意,他们就被正午的阳光晒成干裂的土块,夜晚又被冻得结出了一层冰霜。女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忙给他们寻找居住的洞穴和树屋,以遮蔽烈日和严寒。她又找来在游历时发现的野果和粮食,教会他们辨认种植,带他们采集狩猎。她忙忙碌碌许久,终于将他们安顿下来。
——女娲就像妈妈一样,担心自己的孩子,善良又慈祥。
——女娲是智慧的化身,她教会人类生存,适应自然,真是伟大。
女娲看着小人儿们为生活忙碌起来,感到十分欣慰……她不在的时候,这些孩子怎样才能在世界上幸福快乐地生活呢?
——女娲为人类欢喜和忧愁,这是母亲才会有的优秀品质。
总结:在这个故事里,女娲是一个拥有神力、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活动三:神话人物故事秀。
结合两个关于女娲的故事,为女娲制作神话人物卡片。
同桌互相交流,借助卡片交流自己眼中的女娲。
指导学生结合自主评价小助手完成本课评价。
课堂小结:不同的神话,不同的故事情节,却都有相同之处——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娲用她的慈爱与神力拯救苍生,让我们向女娲学习,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心怀大爱、勇于担当。课后请大家继续搜集其他的中国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起因:天塌地陷 烈火洪水 猛兽肆虐
经过:找石 → 炼石 → 补天
杀龟 → 撑天
杀龙 → 退兽
芦灰 → 堵水
结果:天地复原 人类安居
精神:勇敢智慧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