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单元任务
中华大地历经沧桑,一代代仁人志士用热血守护民族梦想。近期,我们将举办主题为“我爱这片土地”的爱国交流月活动。让我们在炽热的文字中,了解华夏大地历经的浩劫,读懂为中华崛起坚守奋斗的故事,感受爱国的熏陶。
单元任务
爱国主题交流会
任务三
任务二
任务四
追寻先辈强国之志
举办强国梦想交流会
倾听遗址无声诉说
讲解圆明园兴衰
守望边防强军之梦
做爱国事迹宣讲员
体会人物爱国情怀
制作人物卡片
任务一
诵读古人爱国诗篇
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
任务五
任务六
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写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单元任务
爱国主题交流会
任务三
任务二
任务四
追寻先辈强国之志
举办强国梦想交流会
倾听遗址无声诉说
讲解圆明园兴衰
守望边防强军之梦
做爱国事迹宣讲员
体会人物爱国情怀
制作人物卡片
任务一
诵读古人爱国诗篇
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
任务五
任务六
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写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14 圆明园的毁灭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精读引领课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活 动 一: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活 动 二:思考圆明园的价值
活 动 三:镌刻历史的痛与悟
活 动 四:倾听和平的呼唤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第一课时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一: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学习活动
朗读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感受它的辉煌,完成圆明园资料卡,为讲解作好准备。
方法提示:
1.从圆明园的景观中提取关键词,概括景观的辉煌。
2.对照平面图,发挥想象感受辉煌。
3.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
学习活动
朗读课文,试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介绍布局。
第三段:建筑的风格。
第四段:收藏的文物。
第五段:毁灭的经过。
损失
辉煌
毁灭
学习活动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写出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
学习活动
默读2—4自然段,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分享。
学习活动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圆明园辉煌之一
——布局美
学习活动
众星拱月
众多小园
圆明三园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学习活动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圆明园辉煌之二
——建筑美
两个“有……也有……”写出了圆明园大气与小巧并存、热闹与宁静相结合的特色建筑风格。
学习活动
圆明园辉煌之二
——建筑美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
安澜园
狮子林
平湖秋月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学习活动
举例子
圆明园辉煌之二
——建筑美
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多、美、奇
学习活动
圆明园辉煌之二
——建筑美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游园感受
由衷赞叹
学习活动
圆明园资料卡
圆明园景观
组成
绮春园
长春园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海宁的
安澜园
苏州的
狮子林
根据古代文人
诗情画意建造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唐宋元明清
先秦
圆明园
仿照各地
名胜建造
珍贵的
历史文物
学习活动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句
圆明园辉煌之三
——收藏美
从“上自……下至……”我们可以体会到收藏文物的悠久历史与文物的数量之多。
高度评价
学习活动
圆明园资料卡
十二兽首铜像,质地为铜器。是由欧洲传教士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这些兽首目前已经回归的有七件,存放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处,还有五件至今仍下落不明。
《五色鹦鹉图》,图上画着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体现了宋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目前存放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学习活动
根据资料卡,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和同学们分享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的。
学习活动
圆明园资料卡
阅读上述资料卡,记录你的收获:
圆明园的建筑真是壮观,我从中感受到了:
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除了虎首和《五色鹦鹉图》,我还知道:
除了这些,圆明园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如:
这些都体现了圆明园的 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宏大的宫廷建筑群,多样的
建筑风格,精巧的设计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康熙玉如意、圆明园四十景图、圆明园玉印
《大禹治水图》玉山
辉 煌
学习活动
圆明园中文物众多,请你搜集并了解文物的信息,选出最吸引你的文物图片进行简要介绍。
文物名称:
现存国家、位置:
简要介绍:
通过了解相关资料,我感受到:
圆明园珐琅侍女酒壶
法国、枫丹白露宫
圆明园珐琅侍女酒壶是圆明园的珍贵物品之一,其侍女图案是由郎世宁绘制,现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这件酒壶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还反映了圆明园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
圆明园文物众多,珍藏着众多的奇珍异宝,所以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学习活动
讨论: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对比
更深入
对圆明园文物损失的痛
我想,作者是运用了
的手法,带给我们
的思考,抒发了作
者
惜和愤怒
的情感。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二:思考圆明园的价值
学习活动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感受。
大火持续时间之长、破坏力之大
残暴、野蛮
贪婪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
学习活动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首尾呼应
与第1段相呼应,“就这样”三个字带有作者强烈的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痛心、愤怒和不可置信。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第二课时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三:镌刻历史的痛与悟
学习活动
圆明园曾经是星罗棋布的四十景,经历了1860年的那一场大火后,只剩下一景,真是令人唏嘘和遗憾。在《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中,作者满怀痛惜和愤怒,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现在请你阅读这篇文章,并结合所学,在横线上写一写你对文章题目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的理解。
学习活动
有一个人说世界上有一个奇迹,堪与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角斗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然而这个奇迹已荡然无存。”
这个人叫雨果。他所赞美的这个奇迹即圆明园。
他是以描写巴黎圣母院而著称的。可是他又认定:“我们使用(欧洲)教堂的宝库加起来也比不上这座辉煌奇异的东方博物馆。”
对比手法
突出圆明园艺术价值之高
《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
学习活动
且不说紫禁城、颐和园等宫苑禁地的重大损失,连建于1442年的古观象台也被洗劫一空:法国抢走赤道经纬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及简仪,运至大使馆(两年后迫于舆论压力而归还);德国把天球仪、纪限仪、地平经仪及浑仪全装上军舰,打包运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才归还)……其贪婪与嚣张可见一斑。
中国有多少宝贝,就这样失落了。中国又有多少宝贝,经得起如此折腾?
对圆明园被洗劫一空的深切痛惜之情
读到这里,我对“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习活动
圆明园——这清帝国的“大观园”,清王朝的皇家梦,最终还是破产了。星罗棋布的四十景,名存实亡,或者说只剩下了一景:残垣断柱。
这已是它最后的风景。
除了废墟,还是废墟。
与昔日的辉煌形成特别强烈的对比,让人万分痛惜。废墟也在提醒着后人,落后就要挨打!
学习活动
题目“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深刻揭示了圆明园被毁事件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创伤。圆明园曾是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其艺术价值堪与世界奇迹比肩,却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劫掠与焚烧中化为废墟。作者通过今昔对比,痛惜其“星罗棋布的四十景”仅剩“残垣断柱”,并借雨果的控诉,揭露了所谓“文明”对“野蛮”的暴行。这一事件不仅是文化遗产的毁灭,更是民族屈辱的象征,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题目中的“永远”二字强调历史的教训需被铭记,激励后人自强不息,避免悲剧重演。
学习活动
在文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针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阅读这篇文章,感受文字中的情感,并想一想,如果你是圆明园中的一件文物,你想对这两位“强盗”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白处。
学习活动
你们的这种行为是非正义的,即使你们夺走了我的身体,但是夺不走中国的历史,哪怕我们不在自己的国家,但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圆明园的辉煌,终有一天,我会回到我的家。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四:倾听和平的呼唤
学习活动
请你有感情地诵读《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其分别表达的情感,并结合自身思考: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方法提示:
1.结合背景资料,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
2.小组讨论,交流感想。
3.集体诵读,读出气势。
学习活动
《七子之歌》创作背景:《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共七首。当时,他身处异国他乡,目睹了西方列强侵占祖国的领土(分别是香港、九龙岛、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港、澳门、台湾),心中充满了悲愤。于是,他写下了《七子之歌》这组诗歌,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这七个被割让、租借的领土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在诗歌中,他呼吁人们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学习活动
七子之歌(节选)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学习活动
七子之歌(节选)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学习活动
《和平宣言》创作背景:《和平宣言》是由冯亦同先生创作的。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公祭仪式上,77名南京市中学生齐声诵读了这篇宣言,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行径的控诉,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哀思,以及远离战争、呼唤和平的祈愿。
学习活动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学习活动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学习活动
“我爱这土地”
班级讨论会
你在《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呢?内心感受如何?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感受吧!
读完《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也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活动四评价小助手
能有感情地诵读文章 ☆
能深刻体会爱国情感 ☆
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并清晰地表达感受 ☆
我获得了 颗星
学习活动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开展“保护文化遗产”小讨论,录制3分钟左右的发言视频,说说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如何保护它们,将对圆明园的思考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圆明园资料卡及拓展阅读材料,梳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与珍贵文物,感受其昔日辉煌,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含义。
2.指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作者以“辉煌”衬“毁灭”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蕴含的痛惜、愤怒之情。
3.引导学生结合《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等文章,以及《七子之歌》《和平宣言》的诵读,铭记历史教训,树立 “落后就要挨打”的认知,激发爱国情怀与守护和平的责任感。
二、拓展资源
主题丛书资源:《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片土地”爱国交流月活动正在进行,本课任务我们通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去了解华夏大地的历史浩劫,完成圆明园资料卡,为“讲解圆明园兴衰”积累素材。
活动一: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一)初读课文,梳理结构
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大意,划分课文层次(提示:从 “损失 — 辉煌 — 毁灭” 三个角度梳理)。
第1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4段:介绍圆明园的辉煌(布局、建筑、文物);第5段: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过渡:课文题目是 “圆明园的毁灭”,却用大量笔墨写 “辉煌”,这是为什么?我们先走进圆明园的辉煌,再探寻答案。
聚焦圆明园的不同角度美
默读2—4自然段,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分享。
1.聚焦“布局美”,体会规模宏大
默读第2自然段,提取关键词(如“圆明三园”“众星拱月”),结合圆明园平面图,概括布局特点;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比喻众多小园围绕圆明三园)。
布局特点 —— 由圆明三园及周边小园组成,规模宏大、布局有序;“众星拱月” 体现圆明园的核心地位与整体气势,凸显“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历史地位。
圆明园的辉煌不仅在布局,更在建筑与文物,我们继续深入探寻。
2.分析“建筑美”,感受风格多样
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找出体现建筑特色的语句(如“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仿照各地名胜”“根据文人诗情画意”“西洋景观”),概括建筑风格(大气与小巧并存、中式与西洋融合、写实与想象结合);理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的含义。
建筑风格——多样、奇特、兼具中外与古今特色;语句体现作者对圆明园建筑的由衷赞叹,凸显其“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地位。
除了建筑,圆明园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文物有多珍贵?
3.梳理“收藏美”,体会文化价值
结合第4自然段(“上自先秦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书画”)与 “圆明园资料卡”(十二兽首、《五色鹦鹉图》、康熙玉如意等),填写资料卡 “收获”部分,概括文物特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价值极高)。
文物特点——跨越先秦至明清,涵盖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兼具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如十二兽首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珍品,《五色鹦鹉图》体现宋代画院水平。
根据资料卡,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和同学们分享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的。
圆明园中文物众多,请你搜集并了解文物的信息,选出最吸引你的文物图片进行简要介绍。
我们已感受到圆明园在布局、建筑、文物上的辉煌,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作者为何用大量笔墨写辉煌?
4.探究写作手法,体会情感
结合“辉煌”的内容,思考“以辉煌衬毁灭”的作用(提示:对比手法的效果)。
昔日越辉煌,毁灭时的损失越惨重,更能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愤怒、对文化遗产被毁的痛惜,增强文章感染力。
活动二:思考圆明园的价值
1.研读“毁灭经过”,体会暴行残酷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感受。
大火持续时间之长、破坏力之大;残暴、野蛮;贪婪
联军暴行——系统性掠夺与毁灭性破坏;语句体现灾难的严重性,暗示文化
遗产的不可逆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让“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灰烬,这背后是怎样的价值损失?
2.结合首尾呼应,深化“不可估量”
对比第 1 段与第 5 段结尾,理解 “首尾呼应” 的作用;解释“不可估量”
的含义。
首尾呼应——强调毁灭的悲剧性与损失的严重性,强化作者的痛惜与愤怒;“不可估量”凸显圆明园在中西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毁灭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内容——从布局、建筑、文物梳理圆明园的辉煌,理解“以辉煌衬毁
灭”的手法与“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含义,再次体会中国人民的痛惜与愤怒之情。
第二课时
活动三:镌刻历史的痛与悟
(一)拓展阅读《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理解 “永远的痛”
现在请你阅读《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并结合所学,在横线上写一写你对文章题目“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的理解。
结合雨果评价与古观象台被洗劫的事例,分析 “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 的含义。
文化损失:世界顶级文化遗产被毁,不可逆;
民族屈辱: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是对中华民族的践踏;
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提醒后人铭记历史,避免悲剧重演。
(二)拓展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感受文字中的情感,并想一想,如果你是圆明园中的一件文物,你想对这两位“强盗”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白处。
“你们夺走的是我的躯体,却夺不走我承载的中华文化;你们烧毁的是园林,却烧不掉中华民族的记忆。终有一天,我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你们的暴行,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过渡:历史的痛是为了唤醒未来的和平,我们继续倾听和平的呼唤。
活动四:倾听和平的呼唤
1.你在《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呢?内心感受如何?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感受吧!
(1)结合创作背景,诵读《七子之歌(节选)》,体会 “回归渴望”
(2)结合创作背景,研读《和平宣言》,树立 “和平责任”
注意依据活动评价小助手诵读展示。
2.小组讨论:“为了不让圆明园的悲剧再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提升能力;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坚持发展,增强国力。
课堂总结
从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到历史的痛与悟,再到和平的呼唤,让我们树立“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守护和平”的爱国情怀,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国交流月活动奠定基础。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开展“保护文化遗产”小讨论,录制3分钟左右的发言视频,说说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如何保护它们,将对圆明园的思考延伸到现实生活。
板书设计
14 圆明园的毁灭
损失 不可估量
布局---众星拱月 勿忘国耻
辉煌 建筑---风格各异 振兴中华
文物---非常珍贵
毁灭 化为灰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