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30 23:18: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核心要求,能围绕家乡的变化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涵盖环境、工作、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等至少两个方面。
2.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家乡今昔变化,借鉴从多个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将重点部分写具体,提升细节描写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列习作提纲的方法,能根据提纲分段叙述,做到结构清晰、内容有条理,培养逻辑思维与写作规划能力。
二、拓展资源
《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东方之冠》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每天生活在熟悉的家乡,见证着它一点一滴的变化--曾经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老旧的平房旁建起了高楼……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再过二十年,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呢?是河水更清澈,还是出行更便捷?是学校充满高科技,还是工作方式大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二十年后的家乡”,开启一场奇妙的想象之旅,完成本次习作任务。
在“我爱这片土地”爱国交流月活动中,我们已经完成了诵读爱国诗篇、制作人物手抄报等任务。今天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展望家乡美好未来”的重要任务。通过这次写作,我们要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想象,用文字描绘家乡的未来蓝图。
学生齐读单元任务,明确本次习作在爱国交流月活动中的意义,激发写作动力。
活动一:阅读教材,梳理习作要求
(一)自由朗读教材中关于“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习作提示,圈画关键词,思考: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
1.学生朗读提示、圈画信息,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关注关键信息。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列出习作提纲,明确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按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分享各自梳理的习作要求,相互补充,确保每个学生准确把握要求。
展示“习作要求梳理表”,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3.教师强调重点:“大胆想象” 不是天马行空,要基于现实合理延伸:“列提纲”要明确写作角度(如环境、工作、生活);“重点写具体”需抓住一个或两个角度详细描写,避免面面俱到却流于表面。
(二)思维导图引导想象
1.出示“二十年后的家乡”思维导图(环境、工作、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河水清澈、远程办公、可调温衣服、虚拟教室”,你还能想到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如“家乡的垃圾能自动分类回收”“出行可以乘坐低空飞行器”“学习能通过脑机接口快速掌握知识”等,教师将有创意的想法补充到思维导图中,拓宽学生想象空间。
2.“脑洞大开”分享:
请学生模仿 “小伙伴的想法”(如“我想写二十年后的我是一名飞行器研发者,回到母校发现学校变化很大……”),在同桌间分享自己的初步设想,包含“二十年后的身份”“家乡的具体变化”两个要素。
教师点评:肯定想象的合理性与独特性,引导学生将 “身份” 与 “家乡变化” 结合。
活动二:范文引路,学写重点片段
(一)阅读《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与《东方之冠》的节选片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事物特点或变化的?我们能借鉴哪些方法到本次习作中?
1.学生自主阅读与批注:学生阅读片段,在文中圈画关键语句,批注写作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对“对比”“多角度描写”的理解。
2.学生分享,教师点拨。
(1)分析《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片段
请小组代表发言,指出片段运用“对比”手法(昔日文渊阁的辉煌“藏有许多珍贵古籍,《四库全书》也在其中” 与今日的废墟 “除了废墟,还是废墟”),突出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本次习作可学习“对比”,通过回忆“二十年前家乡的样子”(如“曾经浑浊的小河”“拥挤的公交车”)与“二十年后的变化”(如“清澈的小河、智能公交”),让变化更鲜明。
(2)分析《东方之冠》片段
小组代表发言,片段从“主题(东方之冠,鼎盛中华)”“色彩(七种红色组合,从上至下由深到浅)”“材料(金属材料,灯芯绒状肌理)” 多角度描写中国馆,让中国馆的形象更具体。
教师引导:写“二十年后的家乡”时,也可从多个角度描写一个变化(如写“智能教室”,可从“外观设计 —— 弧形巨幕墙”“功能 —— 虚拟实验场景”“互动方式 —— 人机语音对话”三个角度展开)。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教材梳理了习作要求,明确了要大胆、合理地想象家乡变化,还要列提纲、写具体;我们还借鉴了《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和《东方之冠》的写作方法,学会用“对比”展现变化,从多角度写具体。课后请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想象,为下节课列习作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已经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构思了二十年后家乡的诸多变化,还学会了用“对比”和“多角度描写”写具体片段。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零散的想法整理成清晰的习作提纲,然后按照提纲完成初稿,最后通过互评互改,让我们的“家乡未来蓝图”更生动!
活动三:借助范例,学写习作提纲
(一)阅读“习作提纲范例”,思考:这个提纲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列出自己的提纲?
1.学生自主分析提纲内容,并列提纲。
学生阅读范例、分析结构,结合自己的想象填写提纲。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开头可采用“回到家乡的场景”;中间选择2-3个最有把握写具体的变化角度;结尾可表达情感。
2.展示提纲与修改。
邀请2名提纲较完整的学生展示,教师点评,肯定提纲的优点,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补充建议。
请提纲有问题的学生分享,全班共同帮助修改,教师总结列提纲的技巧,先选角度,再定重点,最后补细节。
(二)词语积累运用
出示“词语集锦”,说说哪些词语适合描写环境变化(如“绿草如茵、山清水秀”),哪些适合描写整体变化(如“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请学生在自己的提纲中,为每个变化角度标注1-2个要运用的词语,为写作积累素材。
活动四:佳作共赏,师生互读点评
按照自己的提纲,完成习作初稿。
1.写作时注意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对比”和“多角度描写”方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同时运用“词语集锦”中的词语。
2.完成初稿后,对照 “习作评价卡”进行自评,在符合标准的项目后打 “√”,并标注需要修改的地方。
(二)互评与展示
1.同桌互评
根据“习作评价卡”进行互评,在“互评”栏打星,并写下具体修改建议(如“你写了家乡的河流变化,用了对比手法,很好!如果能加上‘我在河边看到智能垃圾桶自动分类垃圾’的细节,会更具体”)。
学生根据同桌的建议修改习作,教师巡视,查看修改情况,对修改到位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修改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2.佳作展示与点评
选择2-3篇优秀习作,请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总结优秀习作的共同点:想象合理、提纲清晰、重点具体、情感真挚,鼓励其他学生借鉴优点,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成功列出了习作提纲,完成了初稿,还通过自评、互评、佳作赏析,让习作更具体、更生动。从构思家乡变化,到学习写作方法,再到完成并修改习作,大家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更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希望大家课后继续完善习作,把这份“未来蓝图”变成更精彩的文字,也希望大家从小立志,未来真的能为家乡的美好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我爱这片土地”爱国交流月中“展望家乡美好未来”的重要成果。前期同学们通过“爱国诗人朗诵会”“爱国杰出人物手抄报”展示了你们的爱国心,接下来我们会举办“二十年后的家乡未来展” ,共同分享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与期待。
板书设计
1(共25张PPT)
单元任务
中华大地历经沧桑,一代代仁人志士用热血守护民族梦想。近期,我们将举办主题为“我爱这片土地”的爱国交流月活动。让我们在炽热的文字中,了解华夏大地历经的浩劫,读懂为中华崛起坚守奋斗的故事,感受爱国的熏陶。
单元任务
爱国主题交流会
任务三
任务二
任务四
追寻先辈强国之志
举办强国梦想交流会
倾听遗址无声诉说
讲解圆明园兴衰
守望边防强军之梦
做爱国事迹宣讲员
体会人物爱国情怀
制作人物卡片
任务一
诵读古人爱国诗篇
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
任务五
任务六
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写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学习活动
单元任务
爱国主题交流会
任务三
任务二
任务四
追寻先辈强国之志
举办强国梦想交流会
倾听遗址无声诉说
讲解圆明园兴衰
守望边防强军之梦
做爱国事迹宣讲员
体会人物爱国情怀
制作人物卡片
任务一
诵读古人爱国诗篇
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
任务五
任务六
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写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读写融通课
学习活动
活动一:阅读教材,梳理习作要求。
活动二:范文引路,学写重点片段。
活动四:佳作共赏,师生互读点评。
学习活动
活动三:借助范例,学写习作提纲。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第一课时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一:阅读教材,梳理习作要求。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幻电影中的画面一个个照进了现实,20年后,我们最熟悉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家乡的小河、学校、小区、道路还会和原来一样吗?请你大胆想象,从衣食住行、生活环境、工作方面等。畅想一下20年后你家乡的变化吧。
习作内容:写写自己二十年后的家乡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2.列出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
3.按照自己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习活动
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想象一下。
远程办公
智能机器人辅助工作
……
二十年后的家乡
河水清澈,绿树成荫
空中花园,地下城堡
……
环境
工作
可调温的衣服
健康的自助食物
全智能别墅
……
日常
生活
可变桌椅
虚拟教室
人机互动
……
学习生活
脑洞大开
学习活动
听听下面小伙伴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我想写二十年后的我是一名飞行器研发者。我回到母校发现学校变化很大,教室像一个胶囊,四壁都是巨幕,学校有6个机器人老师,还有很多人机互动的课程。家乡的环境也变得更美丽,更宜居。

我想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脑洞大开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二:范文引路,学写重点片段。
学习活动
怎么写好变化呢?让我们看看作家们是怎么写的吧。
读《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看一看圆明园的今昔有什么不同?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写出今昔变化的方法,读《东方之冠》,走进上海世博园中国馆。感受它的文化底蕴,领略它的独特魅力,学习作者从多个角度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学习活动
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变化。
圆明园原本还有图书馆,即大名鼎鼎的文渊阁。阁内藏有许多珍贵古籍,乾隆皇帝编修的《四库全书》也在其中。英法联军毫不留情地向这一流的图书馆投下一支火把。文渊阁里的古籍、经卷、书画、金石文具,荡然无存。令天下书生无限神往的文渊阁变成了一小块文化沙漠。
圆明园——这清帝国的“大观园”,清王朝的皇家梦,最终还是破产了。星罗棋布的四十景,名存实亡,或者说只剩下了一景:残垣断柱。
这已是它最后的风景。
除了废墟,还是废墟。
——《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
第一个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圆明园昔日____的描写,最后三段是对圆明园今日____的描写。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圆明园的变化,也能更清楚、明确地表达作者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慨,以及对圆明园被毁的痛心、愤怒之情。
辉煌
废墟
学习活动
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中国馆叫作“东方之冠”,既像一顶红色的冠帽,又像一座红色的粮仓。建筑外观应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的红色特别醒目、耀眼,有东道主的气派。装点中国馆的“中国红”,由七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从上至下依次由深到浅,能在白昼不同角度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让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让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更加稳重、大气。
——《东方之冠》
选段从主题、色彩、材料等多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具体写出了中国馆的样子。
你也来说一说家乡二十年后的具体变化吧。
学习活动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第二课时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三:借助范例,学写习作提纲。
学习活动
参照图示,编写习作提纲,然后完成习作吧。
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开头:
中间:
结尾:
__________的变化:
习作提纲
___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__的变化:
学习活动
习作提纲
二十年后,我学成归来,看到了家乡各个方面的变化。
中间
1.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2.工作的变化:由于科技的发展,机器人代替了人,效率极大提高。
3.生活的变化:乘坐的交通工具安全、快捷,使用的工具高效、方便,居住的房屋智能、舒适。
开头
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结尾
题目
二十年后的家乡
学习活动
20年后,你回到家乡,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色,遇到怎样的人?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将所思所想梳理在下面的工具图上,再写下来。
二十年后的家乡
环境
工作
日常
生活
学习生活
学习活动
习作评价卡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自评 互评
能大胆想象出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能列出习作提纲,明确自己写什么,从哪些地方来写。
能按照自己编写的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荣获 星级习作小能手
学习活动
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 焕然一新 显著 空前
绿草如茵 山清水秀 繁花似锦 雨后春笋 崭新
瞠目结舌 今非昔比 突飞猛进 瞬息万变 一日千里
日臻完美 精益求精 恍如隔世 斗转星移 鸟语花香
词语集锦
—在此输入标题—
中间页小标题为黑体36号字加粗,正文为楷体32号字,行间距1.5倍,若文字过多可适当调小字号和行间距
活动四:佳作共赏,师生互读点评。
学习活动
写完之后,按照习作评价卡进行自评、修改,还可以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
习作评价卡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自评 互评
能大胆想象出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能列出习作提纲,明确自己写什么,从哪些地方来写。
能按照自己编写的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荣获 星级习作小能手
学习活动
爱国诗人朗诵会
爱国杰出人物手抄报
“保护文化遗产” 小视频
“二十年后的家乡”
未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