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2 11:36:42

文档简介

(共87张PPT)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______和________等,它们所拥有
的全部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________。
动物
微生物
基因
生态系统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
(2)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__________的功能等方面,还包括促进生态系统
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明显大于它的
__________。
生态系统
基因流动
协同进化
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
(3)潜在价值:目前人们____________的价值。
尚不太清楚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__________的破坏和____________等。
生存环境
掠夺式利用
(1)对野生物种__________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
________。
(2)________利用包括过度采伐、__________。
生存环境
碎片化
掠夺式
滥捕乱猎
2.__________。
3.农业和林业品种的________会导致____________的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
长期协同进化的______消失。
4.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环境污染
单一化
遗传多样性
物种
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措施
(1)就地保护: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____________ 以及国家
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________的保护。
(2)易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______,在______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
立植物园、________以及濒危动植物__________等。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__________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
护等。
自然保护区
最有效
迁出
异地
动物园
繁育中心
生物技术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2.关键:处理好人与______的相互关系。
3.实质:反对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大自然,提倡______利用就是最好的
保护。
自然
盲目地
掠夺式
合理
任务一 生物多样性
【情境】 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
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
(2)
1.图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Ⅲ的组成、结构、功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
生物多样性的范畴。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属于
3.图(2)中A与B地雀间的差异可以体现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填序号)地雀间
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与A、B
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
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C
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
C与A、B间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
(基因)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
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
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
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1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后,中国将成立昆明生物多
样性基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B
A.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在于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解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
就是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
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保护
生物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
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基因的多
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正确;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的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历
程,D正确。
例2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
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
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C
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题干中描
述了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
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
任务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资料】 阅读教材P90~91思考·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资料1表明,红树林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价值。
调节生态系统
间接
2.资料2表明,水稻、玉米、小麦的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
别,这体现了______多样性;利用野生品种的基因可以改良栽培品种,这体现
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遗传
直接
3.资料3表明,家蝇是食物链上重要的一员,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
值,人类模仿蝇眼制成蝇眼照相机,这是其在__________上的应用,体现了生
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间接
科学研究
直接
4.资料中提到的物种、种群尚有许多目前人们不太清楚的价值,这属于生物多
样性的______价值。
潜在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例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人工生物浮床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态系统的旅游观赏的开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人们猎捕凯门鳄以获取鳄皮,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反映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
间接价值
[解析]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人工生物浮床能净化
水质、防治水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生态系统的旅游
观赏的开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
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人们猎捕凯门鳄以获取鳄皮,属
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反映了生
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错误。
例4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下列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间接价值的是( )
A
A.参与大气圈中的水循环,调节气候
B.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可食用的海鲜食品
C.为科学研究提供非常丰富的基因资源
D.经适当地开发建设可用于旅游娱乐服务
[解析] 参与大气圈中的水循环,调节气候,体现了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属于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符合题意;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可食用的海鲜食品,
食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为科学研究提供非常丰
富的基因资源,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不符合题意;经
适当地开发建设可用于旅游娱乐服务,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
值,D不符合题意。
任务三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资料】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六大山系。全
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
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
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
1.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因近亲繁殖,种群开始退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导致大熊猫的原栖息地________,不同保护区的不同种群之
间无法进行__________。
人类活动
碎片化
基因交流
2.人们欲在某地大面积种植箭竹,咨询后发现不可行,原因是大面积种植箭竹
会造成林业品种________,会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不利于大熊猫生存。
单一化
3.因自然因素,某地大熊猫原栖息地遭到破坏,赖以生存的食物箭竹数量锐减,
这种情况下采用______保护措施更有效。
易地
4.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这种说法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对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例5 [2024·福建南平期末] 秦岭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大熊猫的栖息地
受道路、农田及村民砍柴等干扰出现破碎化,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局域种群。
2017年,有关部门决定统筹规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B
A.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B.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种群,有利于种群基因交流
C.连接大熊猫分布区,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D.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解析] 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
夺式利用等,因此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A正确;大熊
猫被分割成多个种群,导致栖息地的丧失或者碎片化,彼此隔离的栖息地“孤
岛”让大熊猫种群难以维持,不利于种群基因交流,B错误;隔离的栖息地“孤
岛”让大熊猫种群难以维持,因此连接大熊猫分布区,利于种群基因交流,有
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C正确;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
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正确。
例6 下图是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及其比例。据图分析下列
说法不合理的是( )
C
A.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
C.生物入侵对鸟类生存的威胁比哺乳动物更大
D.提高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缓解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威胁压力
[解析] 据图分析,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A
正确;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B正确;生物入侵对哺乳
动物生存的威胁比鸟类更大,C错误;提高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提
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缓解哺乳动物和
鸟类的生存威胁压力,D正确。
1.正误辨析
(1)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

(2)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解析]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许多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
×
[解析] 许多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4)将濒临灭绝的白鳍豚转移到水族馆中养殖,属于就地保护。( )
×
[解析] 将濒临灭绝的白鳍豚转移到水族馆中养殖属于易地保护。
(5)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

(6)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
×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盲目地、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2.[2022·广东卷]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
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
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
C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
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 ,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对
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
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
能的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
化水质体现了热带雨林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A不符合题
意;热带雨林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能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这主要体现了热带雨林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属于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
热带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这体现了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直接
价值,C符合题意;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 ,在植被和土壤
中积累形成碳库,体现了其在碳循环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不
符合题意。
3.下列人类活动中一定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是( )
C
A.外来物种的引入 B.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
[解析] 若引进的不是入侵物种,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引入外来物种不当
才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不会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B错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当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
一定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是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措施之一,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其保护的生物本来就是生活在保护区内,
而不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允许
人们随便进入干扰生物的正常生活,B错误;易地保护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
种迁移到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
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D正确。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围湖造田”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
B.自然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
C.野生动物的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C
[解析]“围湖造田”的过程中,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B正确;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是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D正确。
2.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下列有关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B.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为了适应多样的环境从而产生不同方向变异的结果
C.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生态系统水平的多样性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保护行将灭绝的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C
[解析]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性状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DNA)的多样性,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A错误;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从整个生物界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生态系统水平的多样性,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保护行将灭绝的物种,属于易地保护,D错误。
3.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
B
[解析]生物入侵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A正确;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C正确;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D正确。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就地保护可保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解析]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就地保护可保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C错误;生物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5.人类的活动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
A.建立商业风景名胜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B.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C.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D.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A
[解析]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建立商业风景名胜区,人类干扰较多,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故选A。
6.有“恶魔之花”称呼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世界著名的入侵物种,繁殖能力很强。此外,其根部分泌的代谢物还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下表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种) 未被侵入时期 轻微入侵时期 重度入侵时期
157 113 67
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57 .1 51 .4 41 .7
凋落物 2 3 .3 54
土壤 168 .2 141 .7 113 .5
A.该生态系统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形增长
B.加拿大一枝黄花是生产者,其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C.入侵后,该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加强
D.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破坏了该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解析]由于空间、资源有限,因而可推测,该生态系统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形增长,A正确;加拿大一枝黄花是生产者,但随着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加强,植被的碳储量在减少,所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也在减少,B错误;随着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加强,该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下降,凋落物增加,但土壤中碳储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升高,C正确;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使得物种多样性下降,破坏了该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正确。
练 习 册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
解正确的是( )
C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
B.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
C.群落的演替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有影响
D.遗传多样性比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单单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B
错误;一般来讲,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中物种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
杂,据此可知群落的演替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C正确遗传多样性比
较低的种群,其性状表现较少,或者是变异种类少,因此适应环境能力较弱,D
错误。
2.[2024·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月考]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
能源五大危机,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B.野猪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降低了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
C.可以通过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对物种的遗传资源进行长期保存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如食用、药用、科研和文学鉴赏等,生物多样性
的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如森林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作用,生物多样性
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正确;野猪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但玉米种
群并没有消失,因此没有降低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建立种子库和基
因库是对物种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种子、动物精液、胚胎和真菌菌株等,进行
长期保存,C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人类提供农产品,清除杂草可以使
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D正确。
3.[2023·河南南阳期末] 20 世纪 80年代,由于滥用杀虫剂,某地的蜜蜂逐渐
难觅踪迹,果农只能担负起蜜蜂的工作,进行人工授粉。以下关于蜜蜂与生物
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杀虫剂危害蜜蜂的同时,当地其他物种遗传多样性也都降低
B.蜜蜂为植物授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蜜蜂能生产蜂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少数蜜蜂对杀虫剂有抗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解析] 杀虫剂针对的是害虫或昆虫,不一定对所有物种都起作用,因此当地其
他物种遗传多样性不一定都降低,A错误;蜜蜂为植物授粉,体现了生物多样
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蜜蜂能生产蜂蜜,蜂蜜可以食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的直接价值,C正确;少数蜜蜂对杀虫剂有抗性,大部分蜜蜂对杀虫剂没有抗
性,体现了遗传多样性,D错误。
4.国家公园属于自然保护区的一种,是自然环境优美,资源独特,具有区域典
型性、代表性的保护价值大的自然区域,同时也是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
有效途径。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
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列不属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
A
A.调节气候 B.药用研究
C.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 D.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即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符合题意;
药用研究、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属于生物多样
性的直接价值,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4·内蒙古赤峰期末]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
程和植物共同组成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B
A.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生态位仅指该物种所处
的空间位置
B.在坡地上同时种植草本和灌木能提高群落
结构的稳定性
C.植被掩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
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故一个物种在群落中
生态位不仅仅是指该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A错误;在坡地上同时种植草本和
灌木能使物种数目增多,群落营养结构复杂化,群落的稳定性增强,B正确;
植被掩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 (生态功能),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垂
直结构是指群落内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
分布,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
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D错误。
6.[2023·天津期末]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湿地类型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 中度退化湿地 严重退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富度 25 17 12 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食物网结构最简单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物种多样性一定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影响最大
[解析] 严重退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且鸟类丰富度也最低,故食物
网结构最简单,A正确;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一定会导致物
种数目减少,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错误;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
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错误。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7.[2023·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更主要的是
人为因素。下列关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鹗和鹈鹕等种群一度处在灭绝边缘与有害物质的富集作用相关
B.丹顶鹤成为濒危生物的主要原因是其自然栖息地的破坏
C.人类可以通过大规模地引入外来物种来丰富物种多样性
D.即使是有规划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也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
[解析] 化学杀虫剂等难以降解的化合物,在食物链中会产生富集作用,导致高
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含量较高,鹗和鹈鹕等种群一度处在灭绝边缘与此相关,A
正确;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湿地、沼泽、河流等环境中,由于围垦湿地
使湿地、沼泽等面积缩小,即人类干扰导致其自然栖息地减小,使丹顶鹤成为
濒危生物,B正确;人类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外来物种引入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
入侵,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竞争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灭绝,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
降低,C错误;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会导致某些物种自然栖息地减小,即使是有
规划的建设也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D正确。
8.生态系统中存在正反馈调节,该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
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又作为信息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如森林砍伐对水循环的
影响被认为是一个正反馈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森林砍伐形成了新的栖息地类型,从而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B.森林砍伐导致生长季节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减少,进而使土壤更肥沃
C.森林砍伐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导致植被进一步流失
D.森林砍伐导致地表径流中营养物质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富营养化
[解析] 森林砍伐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森
林砍伐,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减少,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流向土壤的养分减少,
从而使土壤更贫瘠,B错误;由题意可知,森林砍伐对水循环的影响是一个正
反馈调节,故森林砍伐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导致植被进一步流失,C正确;
森林砍伐导致地表径流中营养物质浓度降低,不会导致富营养化,D错误。
9.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表现在生境面积急剧减少,被改变
或者被破坏。生境片断化往往出现在大面积生境被农业或其他发展而碎裂的地
方。集合种群在片断化的生境中形成。生境片断化后形成不同的斑块,邻近斑
块中的局域种群向较大斑块中迁移,形成集合种群,集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证
明斑块(生境片断化)中的局域种群迁入率越高,其灭绝的风险就越低;局域种
群间隔距离过大,其灭绝的概率有所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生境片断化是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
B.集合种群的形成补偿了该斑块中局域种群的个体灭绝
C.生境片断化间隔距离过大,集合种群的形成时间长,其灭绝概率高
D.对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根据片断化生境的大小来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 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或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A正确;
迁入的个体补偿了斑块中死亡的个体,B正确;不同斑块之间距离过远,生物
的迁移速度不快,导致集合种群形成时间长,物种灭绝的概率高,C正确;对
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片断化的生境连续起来,改善生物
的生境,D错误。
知识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B.生物多样性还有许多未知的潜在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A正确;生物
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有许多未知的
潜在价值,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C正确;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而不是禁止开发和
利用,D错误。
11.[2023·北京房山期末] 黑鹳是世界性珍稀鸟类之一,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
重点保护动物,主要以鱼类、螺类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房山区十度被评为第二
个中国黑鹳之乡。对黑鹳的保护不应包括( )
B
A.建立自然保护区为黑鹳创造免受打扰的生活环境
B.提高栖息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利于黑鹳觅食
C.保护河床,维持黑鹳生活的原有生态条件
D.设立保护站,加强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
[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黑鹳最有效的措施,A不符合题
意;黑鹳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提高栖息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水体中浮游动植
物大量繁殖,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导致更多水生动植物死亡,不利于黑鹳觅食,
B符合题意;保护河床,维持黑鹳生活的原有生态条件,使黑鹳的环境容纳量
提高,C不符合题意;设立保护站,加强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处理好人与自
然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湿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直接价值
B.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南极地区的部分冰盖融化,从而导致南极企鹅的栖息地越
来越少
C.有人将从市场上买来的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种放生行为一定有利于保护生
物多样性
D.应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
采和买卖
[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间接价值,A错误;温室效应
导致气温升高,南极地区的部分冰盖融化,从而导致南极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
少,B正确;“放生” 行为不一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有人购买了不属
于当地的物种放生,有可能导致外来生物入侵降低生物多样性,C错误;自然
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
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不需要迁移,且
部分濒危物种可能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生存,需要在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进
行相应保护,D错误。
13.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正式成立大熊猫、
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利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成立国家公园是要将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迁入此地进行专门保护
D.应禁止人类进入国家公园以减少对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干扰
[解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
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B正确;成立国家公园是
将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进行就地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
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是完全禁止人类活动,D错误。
14.[2024·山西长治期末] 野生褐马鸡、白皮松是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山西临
汾是其分布地之一。某研究小组对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褐马鸡、
白皮松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保护建议。下列建议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
A.扩大封山育林范围,为褐马鸡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B.人工繁育褐马鸡时,应缩小种群基因交流的范围
C.采用严格的化学防治方法,及时消灭白皮松病虫害
D.清除白皮松周围所有植物,以利于白皮松生长发育
[解析] 扩大封山育林范围,为褐马鸡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有利于褐马鸡的保护,A正确;人工繁育褐马鸡时,应增大种群基因交流的范
围,以提高基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B错误;化学防治指的是使用农药
等进行防治,会导致害虫耐药性增强且造成环境污染,C错误;群落中物种丰
富度增大有利于群落结构的稳定,有利于白皮松生长发育,D错误。
15.[2023·河北承德期末] 2022年8月,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为捕捉中央公园云
禅湖中的两条“怪鱼”——鳄雀鳝,组织了大量人力寻找这两条“怪鱼”,甚至不
惜将湖中蓄存的大约20万立方米的水全部抽干。鳄雀鳝很可能是作为观赏动物
引入我国的,其生性凶残,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对生态环境极具破坏力。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在生态系统中鳄雀鳝属于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鳄雀鳝用于人类观赏属于直接价值,其一定还存在潜在价值
C.应加强“生物入侵”的宣传和管理,以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D.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我国应该全面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鳄雀鳝属于消费者,
能起到上述作用,A正确;鳄雀鳝用于人类观赏属于直接价值,其一定还存在
潜在价值,只不过其潜在价值目前没有发现而已,B正确;题中显示,鳄雀鳝
很可能是作为观赏动物引入我国的,其生性凶残,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对生
态环境极具破坏力,因而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加强
“生物入侵”的宣传和管理,以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发展,C正确;外来物种不一
定都会破坏生态系统,我国应该合理、适当引入外来物种,D错误。
16.我国的遗传资源至少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由于推广优良品种有大量农家品
种被取代;二是对农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边缘种的原产地缺乏保护;三是还有
大量有用的作物、家畜和家禽遗传资源有待收集和整理。种质资源库利用仪器
设备控制贮藏环境能长期贮存作物种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遗传资源难题涉及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问题
B.建立种质资源库有利于保存野生物种的基因
C.种质资源库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
D.利用种质资源库改良农作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 遗传资源难题一是由于推广优良品种有大量农家品种被取代;二是对农
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边缘种的原产地缺乏保护,会使基因库中基因减少,物种
数量减少,因此遗传资源难题涉及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问题,A正确;种质资
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
源,建立种质资源库有利于保存野生物种的基因,B正确;种质资源库利用仪
器设备控制贮藏环境能长期贮存作物种子,由于温度和湿度会影响种子的贮存,
因此种质资源库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C正确;用于科学研究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利用种质资源库改良农作物体现了生物多样
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7.[2022·海南卷]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
变暖。
[解析] 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 ,有助于减缓全球气
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
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
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_____
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直接
种子库、基因库
[解析] 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
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
建立种子库、基因库等。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
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答出2点即可)。
防风固沙、水土保持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的间接价值表现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水土保持、固碳供氧、调节气候等。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
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
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_______,
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态廊道
[解析]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种群的生存环境恶劣,食物和栖
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
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海南
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生态廊道,使海南长臂猿
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增加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18.[2023·福建漳州期末] 大丰麋鹿国家自
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核心
放养区的生境不断恶化,研究人员以麋鹿
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中心,分别在
、、 和
围栏外 处取大样方(如图所示),对
狼尾草(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麋鹿喜食其
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植物种数进行调查,
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样点 狼尾草种群特征 植物种数
密度/(株·m-2) 地上生物量/
1295.1 533.70 9
844.9 197.11 11
828.6 186.22 19
0.00 0.00 47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
_____。据表可知,距调查中心越远,植物的丰富度越
____。不同地段分布不同植被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就地保护

水平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
护区)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
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从表格看出,距调查中心越远,
即从到 ,植物种数越多,即植物的丰富度越高。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
群体现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因此不同地段分布不同植被体现了群落的水平
结构。
麋鹿的采食和践踏导致该区域植物种数减少,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狼尾草的嫩茎叶被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繁殖
(2)研究人员在距离调查中心同一距离各取8个
大样方进行调查,目的是______________。与
非采食区 相比,采食区的狼尾草种群密度
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实验误差

[解析] 取多个样方是为了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麋鹿的采食和践踏可导致
该区域植物种数减少,使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狼尾草春季返青的嫩茎叶被
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这些因素均可使采食区植物群落丰富度
低但狼尾草种群密度大。
(3)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多,保护区内生境不断恶化,说
明现有麋鹿种群数量已经超过保护区的______________
_____。尝试提出两项合理措施以改善目前状况: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环境容纳量 (或值)
扩大放养区、增加放养区数量、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轮牧放养
[解析] 环境容纳量 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
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保护区内生境不断恶化,说明现有麋鹿种群数量已经超
过保护区的环境容纳量 值)。为了防止保护区内的生境不断恶化,应该采取
扩大放养区、增加放养区数量、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轮牧放养等措施。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预习梳理】
一、1.动物 微生物 基因 生态系统
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3.(1)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
(2)生态系统 基因流动 协同进化 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
(3)尚不太清楚
二、1.生存环境 掠夺式利用
(1)生存环境 碎片化 (2)掠夺式 滥捕乱猎
2.环境污染
3.单一化 遗传多样性 物种
4.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
三、1.(1)自然保护区 最有效
(2)迁出 异地 动物园 繁育中心
(3)生物技术
2.自然
3.盲目地 掠夺式 合理
【任务活动】
任务一
[情境]
1.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2.属于
3.C与A、B 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反馈评价
例1 B [解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正确;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历程,D正确。
例2 C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
任务二
[资料]
1.调节生态系统 间接
2.遗传 直接
3.间接 科学研究 直接
4.潜在
反馈评价
例3 C [解析]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人工生物浮床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生态系统的旅游观赏的开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人们猎捕凯门鳄以获取鳄皮,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反映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错误。
例4 A [解析] 参与大气圈中的水循环,调节气候,体现了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符合题意;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可食用的海鲜食品,食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为科学研究提供非常丰富的基因资源,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不符合题意;经适当地开发建设可用于旅游娱乐服务,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任务三
[资料]
1.人类活动 碎片化 基因交流
2.单一化
3.易地
4.不对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反馈评价
例5 B [解析] 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因此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A正确;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种群,导致栖息地的丧失或者碎片化,彼此隔离的栖息地“孤岛”让大熊猫种群难以维持,不利于种群基因交流,B错误;隔离的栖息地“孤岛”让大熊猫种群难以维持,因此连接大熊猫分布区,利于种群基因交流,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C正确;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正确。
例6 C [解析] 据图分析,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A正确;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B正确;生物入侵对哺乳动物生存的威胁比鸟类更大,C错误;提高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缓解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威胁压力,D正确。
【当堂自测】
1.(1)√ (2)× (3)× (4)× (5)√ (6)×
[解析] (2)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许多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4)将濒临灭绝的白鳍豚转移到水族馆中养殖属于易地保护。
(6)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2.C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体现了热带雨林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热带雨林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能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这主要体现了热带雨林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属于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热带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这体现了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直接价值,C符合题意;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体现了其在碳循环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若引进的不是入侵物种,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引入外来物种不当才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当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一定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
4.D [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其保护的生物本来就是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允许人们随便进入干扰生物的正常生活,B错误;易地保护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D正确。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    和     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以及各种各样的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      和      。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          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                  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2)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      的功能等方面,还包括促进生态系统中       和      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的      明显大于它的      。
(3)潜在价值:目前人们        的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       的破坏和      等。
(1)对野生物种      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    。
(2)     利用包括过度采伐、      。
2.      。
3.农业和林业品种的    会导致        的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    消失。
4.          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措施
(1)就地保护: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       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
(2)易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    ,在    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植物园、   以及濒危动植物      等。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    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2.关键:处理好人与    的相互关系。
3.实质:反对    、    开发利用大自然,提倡    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任务一 生物多样性
【情境】 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
注: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地雀C与地雀A、B间不能互相交配。
(2)
1.图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      、      、        。
2.Ⅲ的组成、结构、功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
3.图(2)中A与B地雀间的差异可以体现遗传多样性,       (填序号)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判断依据是 





 。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
 DNA(基因)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1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后,中国将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在于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例2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任务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资料】 阅读教材P90~91思考·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资料1表明,红树林具有        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资料2表明,水稻、玉米、小麦的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别,这体现了   多样性;利用野生品种的基因可以改良栽培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资料3表明,家蝇是食物链上重要的一员,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人类模仿蝇眼制成蝇眼照相机,这是其在      上的应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4.资料中提到的物种、种群尚有许多目前人们不太清楚的价值,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例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生物浮床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态系统的旅游观赏的开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人们猎捕凯门鳄以获取鳄皮,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反映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例4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下列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
A.参与大气圈中的水循环,调节气候
B.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可食用的海鲜食品
C.为科学研究提供非常丰富的基因资源
D.经适当地开发建设可用于旅游娱乐服务
任务三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资料】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六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
1.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因近亲繁殖,种群开始退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大熊猫的原栖息地    ,不同保护区的不同种群之间无法进行      。
2.人们欲在某地大面积种植箭竹,咨询后发现不可行,原因是大面积种植箭竹会造成林业品种   ,会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不利于大熊猫生存。
3.因自然因素,某地大熊猫原栖息地遭到破坏,赖以生存的食物箭竹数量锐减,这种情况下采用    保护措施更有效。
4.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种说法    ,原因是 
 。
例5 [2024·福建南平期末] 秦岭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大熊猫的栖息地受道路、农田及村民砍柴等干扰出现破碎化,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局域种群。2017年,有关部门决定统筹规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B.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种群,有利于种群基因交流
C.连接大熊猫分布区,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D.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例6 下图是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及其比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
C.生物入侵对鸟类生存的威胁比哺乳动物更大
D.提高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缓解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威胁压力
1.正误辨析
(1)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 )
(2)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3)许多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 )
(4)将濒临灭绝的白鳍豚转移到水族馆中养殖,属于就地保护。 ( )
(5)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
(6)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 )
2.[2022·广东卷]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 )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
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
3.下列人类活动中一定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是 ( )
A.外来物种的引入
B.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C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单单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B错误;一般来讲,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中物种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据此可知群落的演替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C正确;遗传多样性比较低的种群,其性状表现较少,或者是变异种类少,因此适应环境能力较弱,D错误。
2.B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如食用、药用、科研和文学鉴赏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如森林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正确;野猪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但玉米种群并没有消失,因此没有降低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是对物种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种子、动物精液、胚胎和真菌菌株等,进行长期保存,C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人类提供农产品,清除杂草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D正确。
3.C [解析] 杀虫剂针对的是害虫或昆虫,不一定对所有物种都起作用,因此当地其他物种遗传多样性不一定都降低,A错误;蜜蜂为植物授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蜜蜂能生产蜂蜜,蜂蜜可以食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少数蜜蜂对杀虫剂有抗性,大部分蜜蜂对杀虫剂没有抗性,体现了遗传多样性,D错误。
4.A [解析] 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即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符合题意;药用研究、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故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生态位不仅仅是指该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A错误;在坡地上同时种植草本和灌木能使物种数目增多,群落营养结构复杂化,群落的稳定性增强,B正确;植被掩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内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D错误。
6.A [解析] 严重退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且鸟类丰富度也最低,故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正确;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一定会导致物种数目减少,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错误;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错误。
7.C [解析] 化学杀虫剂等难以降解的化合物,在食物链中会产生富集作用,导致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含量较高,鹗和鹈鹕等种群一度处在灭绝边缘与此相关,A正确;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湿地、沼泽、河流等环境中,由于围垦湿地使湿地、沼泽等面积缩小,即人类干扰导致其自然栖息地减小,使丹顶鹤成为濒危生物,B正确;人类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外来物种引入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竞争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灭绝,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C错误;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会导致某些物种自然栖息地减小,即使是有规划的建设也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D正确。
8.C [解析] 森林砍伐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森林砍伐,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减少,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流向土壤的养分减少,从而使土壤更贫瘠,B错误;由题意可知,森林砍伐对水循环的影响是一个正反馈调节,故森林砍伐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导致植被进一步流失,C正确;森林砍伐导致地表径流中营养物质浓度降低,不会导致富营养化,D错误。
9.D [解析] 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或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A正确;迁入的个体补偿了斑块中死亡的个体,B正确;不同斑块之间距离过远,生物的迁移速度不快,导致集合种群形成时间长,物种灭绝的概率高,C正确;对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片断化的生境连续起来,改善生物的生境,D错误。
10.D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有许多未知的潜在价值,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D错误。
11.B [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黑鹳最有效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黑鹳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提高栖息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水体中浮游动植物大量繁殖,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导致更多水生动植物死亡,不利于黑鹳觅食,B符合题意;保护河床,维持黑鹳生活的原有生态条件,使黑鹳的环境容纳量提高,C不符合题意;设立保护站,加强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B [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间接价值,A错误;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南极地区的部分冰盖融化,从而导致南极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B正确;“放生” 行为不一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有人购买了不属于当地的物种放生,有可能导致外来生物入侵降低生物多样性,C错误;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不需要迁移,且部分濒危物种可能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生存,需要在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进行相应保护,D错误。
13.B [解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B正确;成立国家公园是将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进行就地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是完全禁止人类活动,D错误。
14.A [解析] 扩大封山育林范围,为褐马鸡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可提高环境容纳量,有利于褐马鸡的保护,A正确;人工繁育褐马鸡时,应增大种群基因交流的范围,以提高基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B错误;化学防治指的是使用农药等进行防治,会导致害虫耐药性增强且造成环境污染,C错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有利于群落结构的稳定,有利于白皮松生长发育,D错误。
15.D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鳄雀鳝属于消费者,能起到上述作用,A正确;鳄雀鳝用于人类观赏属于直接价值,其一定还存在潜在价值,只不过其潜在价值目前没有发现而已,B正确;题中显示,鳄雀鳝很可能是作为观赏动物引入我国的,其生性凶残,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对生态环境极具破坏力,因而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加强“生物入侵”的宣传和管理,以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发展,C正确;外来物种不一定都会破坏生态系统,我国应该合理、适当引入外来物种,D错误。
16.D [解析] 遗传资源难题一是由于推广优良品种有大量农家品种被取代;二是对农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边缘种的原产地缺乏保护,会使基因库中基因减少,物种数量减少,因此遗传资源难题涉及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问题,A正确;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有利于保存野生物种的基因,B正确;种质资源库利用仪器设备控制贮藏环境能长期贮存作物种子,由于温度和湿度会影响种子的贮存,因此种质资源库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C正确;用于科学研究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利用种质资源库改良农作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7.(1)CO2
(2)直接 种子库、基因库
(3)防风固沙、水土保持
(4) 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态廊道
[解析]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CO2,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2)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种子库、基因库等。(3)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的间接价值表现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固碳供氧、调节气候等。(4)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种群的生存环境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生态廊道,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增加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18.(1)就地保护 高 水平
(2)减少实验误差 大 麋鹿的采食和践踏导致该区域植物种数减少,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狼尾草的嫩茎叶被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繁殖
(3)环境容纳量(或K值) 扩大放养区、增加放养区数量、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轮牧放养
[解析]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从表格看出,距调查中心越远,即从S50到Sw,植物种数越多,即植物的丰富度越高。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体现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因此不同地段分布不同植被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取多个样方是为了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麋鹿的采食和践踏可导致该区域植物种数减少,使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狼尾草春季返青的嫩茎叶被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这些因素均可使采食区植物群落丰富度低但狼尾草种群密度大。(3)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保护区内生境不断恶化,说明现有麋鹿种群数量已经超过保护区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了防止保护区内的生境不断恶化,应该采取扩大放养区、增加放养区数量、适度改造生境、适时迁出、轮牧放养等措施。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
B.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
C.群落的演替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有影响
D.遗传多样性比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2.[2024·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月考]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能源五大危机,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B.野猪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降低了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
C.可以通过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对物种的遗传资源进行长期保存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
3.[2023·河南南阳期末] 20 世纪 80年代,由于滥用杀虫剂,某地的蜜蜂逐渐难觅踪迹,果农只能担负起蜜蜂的工作,进行人工授粉。以下关于蜜蜂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杀虫剂危害蜜蜂的同时,当地其他物种遗传多样性也都降低
B.蜜蜂为植物授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蜜蜂能生产蜂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少数蜜蜂对杀虫剂有抗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4.国家公园属于自然保护区的一种,是自然环境优美,资源独特,具有区域典型性、代表性的保护价值大的自然区域,同时也是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列不属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 )
A.调节气候
B.药用研究
C.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
D.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5.[2024·内蒙古赤峰期末]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共同组成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生态位仅指该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
B.在坡地上同时种植草本和灌木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C.植被掩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2023·天津期末]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湿地类型 典型湿地 季节性 湿地 中度退 化湿地 严重退 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 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 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 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富度 25 17 12 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食物网结构最简单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物种多样性一定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影响最大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7.[2023·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下列关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鹗和鹈鹕等种群一度处在灭绝边缘与有害物质的富集作用相关
B.丹顶鹤成为濒危生物的主要原因是其自然栖息地的破坏
C.人类可以通过大规模地引入外来物种来丰富物种多样性
D.即使是有规划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也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
8.生态系统中存在正反馈调节,该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又作为信息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如森林砍伐对水循环的影响被认为是一个正反馈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森林砍伐形成了新的栖息地类型,从而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B.森林砍伐导致生长季节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减少,进而使土壤更肥沃
C.森林砍伐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导致植被进一步流失
D.森林砍伐导致地表径流中营养物质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富营养化
9.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表现在生境面积急剧减少,被改变或者被破坏。生境片断化往往出现在大面积生境被农业或其他发展而碎裂的地方。集合种群在片断化的生境中形成。生境片断化后形成不同的斑块,邻近斑块中的局域种群向较大斑块中迁移,形成集合种群,集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证明斑块(生境片断化)中的局域种群迁入率越高,其灭绝的风险就越低;局域种群间隔距离过大,其灭绝的概率有所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境片断化是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
B.集合种群的形成补偿了该斑块中局域种群的个体灭绝
C.生境片断化间隔距离过大,集合种群的形成时间长,其灭绝概率高
D.对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根据片断化生境的大小来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B.生物多样性还有许多未知的潜在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1.[2023·北京房山期末] 黑鹳是世界性珍稀鸟类之一,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以鱼类、螺类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房山区十度被评为第二个中国黑鹳之乡。对黑鹳的保护不应包括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为黑鹳创造免受打扰的生活环境
B.提高栖息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利于黑鹳觅食
C.保护河床,维持黑鹳生活的原有生态条件
D.设立保护站,加强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湿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直接价值
B.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南极地区的部分冰盖融化,从而导致南极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
C.有人将从市场上买来的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种放生行为一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应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13.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正式成立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利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成立国家公园是要将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迁入此地进行专门保护
D.应禁止人类进入国家公园以减少对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干扰
14.[2024·山西长治期末] 野生褐马鸡、白皮松是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山西临汾是其分布地之一。某研究小组对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褐马鸡、白皮松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保护建议。下列建议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扩大封山育林范围,为褐马鸡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B.人工繁育褐马鸡时,应缩小种群基因交流的范围
C.采用严格的化学防治方法,及时消灭白皮松病虫害
D.清除白皮松周围所有植物,以利于白皮松生长发育
15.[2023·河北承德期末] 2022年8月,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为捕捉中央公园云禅湖中的两条“怪鱼”——鳄雀鳝,组织了大量人力寻找这两条“怪鱼”,甚至不惜将湖中蓄存的大约20万立方米的水全部抽干。鳄雀鳝很可能是作为观赏动物引入我国的,其生性凶残,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对生态环境极具破坏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鳄雀鳝属于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鳄雀鳝用于人类观赏属于直接价值,其一定还存在潜在价值
C.应加强“生物入侵”的宣传和管理,以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D.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我国应该全面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16.我国的遗传资源至少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由于推广优良品种有大量农家品种被取代;二是对农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边缘种的原产地缺乏保护;三是还有大量有用的作物、家畜和家禽遗传资源有待收集和整理。种质资源库利用仪器设备控制贮藏环境能长期贮存作物种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遗传资源难题涉及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问题
B.建立种质资源库有利于保存野生物种的基因
C.种质资源库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
D.利用种质资源库改良农作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7.[2022·海南卷]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    ,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 
(答出2点即可)。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            (再答出2点即可)。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

 。
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        ,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      ,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8.[2023·福建漳州期末]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核心放养区的生境不断恶化,研究人员以麋鹿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中心,分别在50 m(S50)、100 m(S100)、200 m(S200)和围栏外5 m(Sw)处取大样方(如图所示),对狼尾草(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麋鹿喜食其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植物种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样点 狼尾草种群特征 植物 种数
密度/(株·m-2) 地上生物量/(g·m-2)
S50 1295.1 533.70 9
S100 844.9 197.11 11
S200 828.6 186.22 19
Sw 0.00 0.00 47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      。据表可知,距调查中心越远,植物的丰富度越   。不同地段分布不同植被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研究人员在距离调查中心同一距离各取8个大样方进行调查,目的是        。与非采食区(Sw)相比,采食区的狼尾草种群密度   ,可能的原因是 
 。
(3)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多,保护区内生境不断恶化,说明现有麋鹿种群数量已经超过保护区的          。尝试提出两项合理措施以改善目前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