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带着对“初中语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研究”的思考设计了本堂课。《春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了解民俗,更让我们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体验。在本单元中,本文是一篇略读课,语言不雕琢不粉饰,但又很平易,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家醅、炮制、挑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
3.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感受作品的风俗美、人情美。。
4在赏析文章细节描写时领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布置课前预习,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文。
2、创设阅读氛围,领悟文章的意蕴。
3、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和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完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乡愁这一中国文学史的特殊文化现象,感受中国古朴淳厚的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
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春酒、会酒,醉了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具有淳厚、优美的意蕴,我把知识与能力的第二个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课标对阅读技能方面的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有体味了文章的意蕴,以情促读,以读激情,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心读、用情读。知识与能力的第三四个目标是“通过解读语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本文的人物善良、亲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朴厚道的人情之美;语言真挚、平易、典雅、蕴藉,可谓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关于过程方法目标,只有预习课文,浅知课文大意,疏通不理解的生字词,收集和了解思乡的诗文,才能在学习时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中提到,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说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定为:品味文中富有情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节描写,赏析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本单元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本课又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需要学生朗读感知。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八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体会,难以理解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对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于表面,因此我把这个定为难点。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突出对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语言。这也是学好语文的立足点。
四.说教法学法
“少教”不是不教,“多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怎样学?教师的引领作用不能忽视。课堂环节的清晰,教师过渡语的技巧都是“少教”的一个方面。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儿童的视角写故乡的风俗人情,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但学生的品析仅仅是浅层的感知,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举例示范,边读边品,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比如:课文最后一段“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学生如果读不好就不能理解这是作者在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让他们读出其中的失落无奈和无法排解的惆怅,这样就能通过这个句子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我们研究的现代文阅读采用的朗读法是“四读法”:初读理解文意,细读赏析语言,品读理解作者情感,悟读读出自我。在这四读中,我将细读和品读放在了一个环节中。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保证“多学”的前提。本课字词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完成的。在赏读细节描写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总之,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由浅入深最后让学生恍然大悟。
五.说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怀念故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愁是我国文化亘古不变的主题。王维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独;王湾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惆怅;贺知章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沧桑······台湾女作家琦君通过“春酒”表达怎样的情感呢?(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琦君一起到她的老家浙江去品品这杯故乡的“春酒”吧!
展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识春酒
知文意
过渡:酒香不怕巷子深,好文要靠多遍读。这节课我们要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品春酒。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出示幻灯片)
1、圈点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提示:注意提炼、勾画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我”回忆了童年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的事情(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3、在这几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明确: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等。母亲,“我”,乡邻(阿标叔)。
三、品春酒 懂琦君
过渡:琦君说:“像花草树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样,谁能没有一个家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那么,让我们走进她的童年,认识他的亲人和乡邻,理解她的情感。
跳读课文,找出最打动你的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圈点批注画出关键词,有情有味地读一读,再与全班同学交流品读感受。只要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读出你真挚的感情,你就是最棒的!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用“我喜欢-------(人物)因为在------(段落)里-------(词)表现了他------性格(品格)。(出示幻灯片)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朵。琦君正是通过文中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
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此环节的读可以是女生读男生读小组读等不同形式。
小组汇报:
(一)纯真的童趣
过渡:文中有很多描写“我”童年生活的细节,你觉得文章当中哪一个细节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1)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明确:“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2)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明确: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
明确:“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说明“我”年龄虽小但很机灵。也说明了邻里间的和睦亲密。“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很过瘾。“才”在和“只有”搭配,足见她的嘴馋了。(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非常富有童趣的。(二)美好的母性
过渡:童年时的我因为有了春酒而感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样的快乐,可童年时的我最喜欢喝谁酿的春酒?相信母亲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写母亲的一些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母亲非常得意的心理。(情趣)
(请一个学生起来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怎样。为什么读出来了?(或为什么没有读出来?)
2、.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明确:“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
“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
小结: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发现了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 热情好客的人,纯朴贤惠的人,温柔慈爱的人。
(三)淳朴的乡情
过渡:文中除了写了母亲外,还写了乡邻们,尤其是重点写的是阿标叔。那么文中是怎样写阿标叔的,从这些语言我们看出阿标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明确:花匠阿标叔的老实善良、纯朴的形象跃然纸上。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
2、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小结:淳朴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处充满温馨的,充满融洽的,充满快乐的故乡。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情美,风俗美。这杯春酒的味道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家乡味。这正是琦君永远怀念的故乡。(板书)
练习(出示幻灯片):
春酒、会酒,醉了(“我”),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母亲),醉了(乡邻)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大方),乡邻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总结: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四、悟春酒
展自我
过渡:我们赏读了这些细节描写后就更能理解琦君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找出来读一读。
假如你是琦君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思乡之情呢?(答案预设:常回家看看,回忆,看照片,写文章等)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朗读时,注意节奏放得慢一些,抓住浓浓的思乡情。)
拓展练习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过渡: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她在本文的细节描写里已经让我们体会到了她浓浓的思乡情。你一定被感染着也想一吐为快吧,那么仿照示例写一句吧。(提示:可以引用诗句、换化诗句或者是自己的创作)
1、
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游子们,乡愁永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剪不段,理还乱的情。它是一曲悠扬的笛声,它是一张永不褪色的邮票,它是一杯值得永久回忆的八宝酒,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酒有一种民俗的味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酒有一种__的味道……(两个练习机动处理)
小结: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当中,我们发现了思乡情结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那是穿越千年的永远不老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所以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身居何处,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故乡便是我们自己心灵的归属。那么,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里都有一棵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吧!
(出示幻灯片)
推荐篇目:
琦君《桂花雨》
琦君《水是故乡甜》
琦君《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橘子红了》
八、说板书
在讲课过程中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呈现板书,以人、事、情为主导,理清课文思路,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板书中我画了一个酒杯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春酒
——琦君
我
过新年
乡情
母亲
喝春酒
家乡味
乡邻
喝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