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课堂实录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的歌词,跟着歌词,伴着音乐,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思乡之情。
师:是啊,思乡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古诗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一曲望乡,一段思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出生于浙江永嘉的琦君,在美国回忆起她儿时品尝过的春酒,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
我们先来了解作者,作者琦君,台湾女作家,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6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儿童文学作品等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桂花雨》等。
接下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看到黑板上加点的字,看看能不能读准音:
甘醇chún
健脾pí
枸杞gǒuqǐ
薏仁yì
煨炖wēi
挑剔
tī
家醅pēi
斟酒zhēn
如法炮制páo
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个一个读。
生:学生轮流读。
师:同学们都读的很好,这里有一个词需要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注意,就是“挑剔
tī”,很多同学会误以为是“挑剔
tì”,就好像我们经常把“气氛fēn”读成“气氛fèn”一样,这是我们经常会犯的错误。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字词分别读两遍,加深记忆。
生:齐读两遍。
师:正音之后,我们就来理解字词的含义,这样,我们还是按照平常上课那样,老师说词义,同学们说出这个词来,好吗?
生:好
师:自家酿的酒。
生:家醅
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生:一马当先
师: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生:顾名思义
师:兴致高,精神饱满。
生:迟疑了一会,小声说兴高采烈
师:是的,就是兴高采烈,这里兴是兴致的意思,烈是热烈的意思,
采是精神的意思。
师: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在的样子做。
生:如法炮制
师:过分严格的再细节上指责。
生:挑剔
师:恩,好,看来我们班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预习工作做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杯春酒。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一下:酒是作者思乡情感的寄托,在文中,作者仅仅写了春酒吗?
师:快速阅读就是要做到一目十行。好,现在有谁找到了答案
生:还有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师:就只有这三个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的呢?
生:还写了“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
师:这个其实就是写的喝会酒这件事,你再思考一下。其他同学呢?
生:还有作者在美国自泡八宝酒。
师:是的,在文中作者并没有仅仅写春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写了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泡八宝酒四件事,其实老师觉得这几件事都是一个味,一个道地的味,什么味?
生:家乡味
师:水是家乡清、月是故乡明,琦君笔下家乡味弥漫着怎样的美?小组合作,探究出来。
生:体现了风俗美,从课文中第一段可以看出,“新年时,大家迎神拜佛,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
师:是的,“过年时,迎神拜佛,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这些都是琦君家乡的风俗,那么作者家乡的风俗只有这一个吗?有没有其他传统节日的风俗呢?
生:还说了元宵节,过了元宵节后,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这也能体现出风俗美。
师:还有什么美?
生:喝会酒的人情美,文章第五段提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和喝春酒的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作者还怀念家乡美,如法炮制了八宝酒。
师:恩,你回答的很好,但是这个家乡美其实就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了风俗美和人情美。在这里“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既是一种风俗,其实也能体现出家乡的人情美,因为他们喝春酒并不是每家每户在家里自饮而是“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这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另外,文章在写到喝会酒这件事时,还提到有一个人特别热情,是谁呢?
生:花匠阿标叔
师:他怎么热情了呢?
生:齐读“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师:这里面描写阿标叔时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巴结这个词,要注意在这里这个词的词性,这里是当地的方言,指人做事勤快。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巴结有权有势的人。从阿标叔身上可以看到,这里有桃花源般的民风。
这就好像《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当渔人来到桃花源时的景象那样吧,人人都邀请他去家里做客。
所以,我们能从琦君的笔下感受到她家乡的风俗美和人情美。
师: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点滴小事,在琦君笔下往往生动感人;寥寥几笔,人物往往就栩栩如生了,这主要得益于成功的细节描写。试着从文中找出某个细节来品一品。这里老师先示范一下,抛砖引玉,等下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出来。
师示范:“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
( http: / / www.21cnjy.com )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从这个细节中我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阿标叔。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从这个细节中突出了八宝酒的美味。
师:恩,没错,这句从“偷偷、伸在杯子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几回、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确实能看出八宝酒的美味,如果不是如此美味,“我”又怎么会偷偷、伸在杯子里好几回、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呢,你分析的很好。
生:“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从这个细节中看出了母亲的勤劳。
师:是的,母亲身上具有中国的传统美德,终年的勤劳。还有吗?
生:“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从这个细节中突出了母亲的仔细和细心。
师:怎样突出?
生:当别人问她八宝酒的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开始说自己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是后面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以看出母亲的仔细和细心。
师:很棒!你分析的很仔细。
生:“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从这个细节中我看出了乡亲之间的亲密随和、和乐浓浓。
师:恩,不错,其实这句也就是刚才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提到的家乡的人情美。其实在我们可以在某一个细节中品尝到不同的美,同学们如果找到跟刚才这些同学同样的细节,但是美却不同,也可以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从这个细节中突出了“我”的活泼可爱。
师:恩,简单一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已跃然纸上。
生:“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的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个善良、慈爱、关心我的母亲。
师:这一句属于细节中的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
师: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位善良大度、充满灵性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从这个细节中看出了春酒的美味,我的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也可以看出我的快乐。
师: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方法,是什么?
生:比喻。
师:比喻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生:形象生动,将“我”的肚子比作是蜜蜂似的,形象生动。
师:是的,这个比喻除了生动之外,还比较新奇,形象地再现了新年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生:“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从这个细节中看出了母亲的善良、大方,为别人着想。
师:确实,母亲泡的酒自己很少吃,总是分给别人吃。
生:“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从这个细节中突出了母亲的热心和耐心。
师:是啊,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不厌其烦的。这确实要很有耐心。
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的。”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滴酒不沾的母亲。
师:泡制春酒的母亲却滴酒不沾,更能体现出母亲的慈爱大度、善良体贴。
刚才我们品读了那么多生动而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趣的细节描写,那么我想知道,为什么作者会在几十年之后对自己的童年,对家乡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如此清楚,描绘的如此细致呢?
生:家乡有美好的风俗,慈祥可敬的母亲,永无淡忘的回忆。
师:是的,她自己也曾说过:“来到台湾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如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思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家乡的一切那么美好,风俗美,人情更美,有淳朴厚道的乡亲,慈爱大度的母亲,天真可爱的“我”,特别是乡亲们相处和睦,互帮互助象一家人一样,所以作者眷恋越深,记得就越清楚,思乡之情就越强烈。
师:这写的是三十年代的事情,儿时的一切在作者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作者用一支妙笔,娓娓道来,让我们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现在的作者在哪里呢?
生:死了,2006年过世了。
师:老师说的是她写这篇文章时在哪里?
生:在美国。
师:旅居海外的她,依然怀念童年、怀念故乡吗?
生:怀念。
师:你从文章中什么地方可以知道的?
生:课文最后一段。
师:是的,旅居海外的她依旧怀念童年、怀念故乡,请同学们把作者的这个思乡之情朗读出来,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在这里,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生:不是,是怀念故乡
师:怀念故乡的什么?
生:风俗、人情。
师:通过什么来怀念?
生:春酒。
师:是的,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她曾经主要深情地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忘掉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