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课堂实录
(师生问候之后)
师:听到同学们这么响亮的问候,我很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到林城中学还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那就是前面的这个林城中学教师誓言。大家注意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读)
师:听了林城中学老师的誓言,同学们一定很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其实这也是老师一直以来的追求。今天我来到林城中学,应该带些什么礼物给大家呢。突然之间我想起了一位女子,她用她的笔记忆了对生活醇厚的怀念,时间在上个世纪前半段。地点是她魂牵梦萦的江南,字字珠玑,但有人认为她始终述说了一个相同古老的故事。悠悠之中流露着伤痛,这个女子是谁呢?对,就是台湾作家绮君。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带来绮君远在他乡捧来的春酒。
师:我们应该怎样品位绮君的春酒呢,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绮君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儿时往事。
(学生读、思考)
生1:母亲酿了八宝酒
师:我呢?
生1:我喝了春酒
师:还有吗?
生2:喝会酒
师:很好,还有吗?她在儿时故乡还做了什么呢?或者是在儿时故乡还有什么事她参与过呢?
生3:迎神拜佛
师:哦,那是什么时候?
生3:过元宵节的时候。
师:过元宵节吗?
生3
:过新年
师:很好,我们同学很敏锐的捕捉到作者在儿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喝春酒、喝会酒等几件事情。但老师还要问大家的是作者回忆这几件事情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作者花的心思一样的吗?
生4:作者着重来写春酒的
师:哦,着重来写春酒,也就是说作者花笔墨较多的地方在喝春酒和会酒上,那哪些地方相对笔墨要少些呢?
生:迎神拜佛等过春节时的事情。
师:有的地方详写,有的地方略写,在写法上作者这是?
生齐:详略得当
师:作者有没有在文中用很孩子气的语气告诉我们她为什么把喝春酒和喝会酒详写呢?
为什么春节不好好写,那么大一个春节。
生5:(声音很小)
师:声音再大一点好吗?
生5: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
师:是不许,还有没有不能,谁来补充一下还有没有不能的?
生6: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
师:因为受了拘束,所以不喜欢。因为没有受拘束,所以喜欢。这才是孩子们的道理。
作者非常孩子气的写了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喜欢春节而喜欢喝春酒、会酒。因为受拘束所以不喜欢,因为不受拘束所以喜欢。那同学们想想看,在吃春酒和喝会酒的时候小小的我获得了哪些快乐呢?大家看看我的哪个小小的举动、小小的情状、小小心思惹得你莞尔一笑?
生7: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师:吃得鼓鼓的,其实就是吃得?
生7:吃得很饱。
师:那换成吃得很饱怎么样呢?
生7:也可以
师:你认为也可以,你来说说看(走向令一个同学)
生8:饱饱的没有鼓鼓的那么程度深
师:不是程度不一样,是鼓鼓的写出了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种形态。为了写出这种形态,作者用了“像小蜜蜂似的”。鼓鼓的就非的像小蜜蜂似的吗,鼓鼓的不应该像小皮球似的吗?
小企鹅似的,不也很可爱吗?为什么要像小蜜蜂似的?
生9:因为蜜蜂很小
师:因为蜜蜂很小,所以很可爱。很好,形体把握。还有呢?
生10:蜜蜂采完花也是鼓鼓的
师:太有想象力了,蜜蜂采完花蜜也是鼓鼓的。蜜蜂采完蜜除了鼓鼓的,还有什么?
生11:还有喜悦
师:喜悦,那种甜甜的喜悦和我喝完春酒之后甜甜的喜悦是一样的。非常好,还有吗
(生沉默)
师:我们再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齐读
师:她总是这样,一马当先,对不对啊 她就像只小蜜蜂一样频繁地穿梭在人群之中,还有吗?
生1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师:哪个动作让你笑了一下
生12:偷偷地
师:你为什么觉得偷偷地觉得好笑
生12:看出她很淘气
师:哦,看出很淘气,还有呢
她偷偷地是在干嘛?
生齐:添
师:一个添字把哪个馋猫的形象勾画出来了。还有吗?
生1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师:对于这种情景你有记忆吗?
生13:有
师:是的,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喜欢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伯伯面前蹭蹭,在那个叔叔面前靠靠。那他们就会拿筷子让我们添一添,这样我就会张开我们的小嘴叭咋叭咋。是吧,很可爱
生14: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师:这是一个多么灵动的想象,小花猫都变成小酒仙了,连它也喜欢妈妈酿制的八宝酒。只有是个孩子才有这么灵气的想象。那我很舍得让我的小花猫吃吗?
生齐:不是
师:其实我是蛮羡慕那只小花猫的,那是因为什么?那是因为我在喝八宝酒的时候,大家一齐读······
生齐读: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师:当时是怎么样的啊?摔倒了杯子还捏在手里,很珍惜的。端着闻着。
从我们刚才回忆的这些童年往事中,我们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作者的快乐,看到了一个多么孩子气的绮君啊,那是谁制造了我这样的童年呢,是谁包容了我这样的孩子气呢?
生齐:母亲
师:是母亲,给我制造了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梦幻般的童年。那文中母亲的哪个动作,哪些话语,哪些情态触动了你的内心,让你砰然心动,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个人就是娘啊。
生: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师:其实他有点紧张,本可以读得更好,你再读一遍看看。
生再读
师:你只能添一指甲缝,对于我偷偷的行为,母亲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温柔地提醒。还有吗
生: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
师:注意那种骄傲的神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师:我们看出了母亲很得意。是不是绮君弄错了呢。她把一个江南女子写得如此张狂呢?
母亲是一个宁村的妇女,她应该是腼腆地说啊,怎么是得意地说呢?
生:写母亲得意地说,更突出我对母亲的喜爱。
师:那么母亲当时的确是得意地说了呢,还是很腼腆地说了呢?
生:得意地
师:你觉得得意地好,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母亲对自己能酿制八宝酒非常得意。
师:那么不可以谦虚一点吗?母亲是一个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水乡的农村女子,她好便是好,不够好便是不够好。把母亲的那种质朴、爽朗刻画出来了。我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见。
生: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师:这是对母亲的一个形象概述。我们再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就是我的母亲。她终年操劳着,她用她的辛劳为我创造了一个梦幻的童年。那我是否一直如此快乐着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两段
生齐读
师:若干年后,借儿子的口道出了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我们来看一下绮君的生平(教师出示课件,师读)
母亲是绮君对家乡最温暖的回忆,那么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在这份慈爱面前,绮君透入着一点伤痛。如果她能生还,她能喝到那杯真正的家醅吗?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沉默)
师:还能喝到那种家醅吗?还能品出童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快乐吗,童年早已逝去,历尽沧桑的绮君,如果还有幸回到故乡,那也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家醅已然不在,故乡却依然是水天一角,海阔山遥。一位青年诗人这样说到:他对故乡的思念就是东方飘逸的童年,总爱把故乡思念成母亲的模样。一杯荡漾着孩子气的春酒,一杯浸渗着母爱的春酒,实质上是一杯浓浓的家乡酒,这是绮君对故乡的最深沉的、最刻骨铭心的眷念。绮君曾经在她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出示课件)教师范读
同学们可能未曾远离过自己的故乡,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体会到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怀念,我们利用文字再来体会一下那种感伤。将课文最后一句话带着感伤的情怀再读一下。
生齐读
师: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于我们可能是悠悠的感伤,对于海外游子们却足以让他们潸然泪下。海外游子离开家乡的这种情怀,在历来的文章中常有渗透,我们再来结合他们的诗句来品位这杯春酒和这份家乡的情怀。能不能找出在其它诗句中诗人所传递出的那种思乡情怀。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下
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师:一封家属寄往何处?
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非常好,正如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其实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的思念正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沉静;是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郁;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其实它还是现代诗人余光中隔着海峡传来的“大陆在那头,我在这头”;它也是席慕容心中那颗“永不老去的,惟有绵绵的爱意”。孩子们,借着文人们这些笔墨,我们再来看看绮君在《春酒》中渗透的弄弄的故乡情怀,对于这一杯春酒我们再到绮君的诗歌中去深深体会。(出示课件,背景音乐《望乡》,教师范读)
初二(10)的同学们,就算今后你们有一天远离了家乡,也不要忘了你们是林城中学的一员。谢谢大家
《春酒》教学设计
龙游县第三中学
李
红
教学理念
语文21世纪教育网yuwen123.
( http: / / www.21cnjy.com )com课要充满“语文21世纪教育网味”,关键在于教学立意的明确得当。一堂课的教学立意,应依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编者意图以及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来定位。“教什么”定位清晰了,“怎么教”也就得当了。于是师生互动,深入文本,浸润在字里行间品味、感悟、鉴赏,领略文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精神便在濡染中得以培养、积淀与提升。
设计简说
《春酒》的特色是通过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由此确定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师应在课堂上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情绪氛围。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吞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读懂作者,体悟深情;“品”
至其灵性,领略韵致,读出韵味。《春酒》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品。本堂课就设计了“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享韵致”这样三个环节步步推进。在学生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眼“家乡味”,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家乡味”,
说理解的话,原汁原味感受课文。然后组织合作探究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部探微,个性品味,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和传神词句及其表达作用,说体验的话,体悟琦君情怀。最后适当拓展有关“思乡”的诗文,欣赏朗读,领略韵致,说感悟的话,丰富自己的情怀,提升自己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理解作者通过生动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怀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是本堂课的核心重点。
2、领会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识春酒,知文意
播放视频①周末了,学生小鸟归巢般地飞回家。
播放视频②过年了,远行的人归心似箭,纷纷踏上回家的路。
家,是我们远离时永远的回程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是,很多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往往是几年、几十年,每逢佳节不得回的。女作家琦君在过年的爆竹声中,就只能把酒话往事,遥寄思乡情了。
我有一个在国外工作的朋友,每次打电话来都说想吃龙游小辣椒,特别特别地想!你觉得他要的仅仅是辣椒的味道吗?(从学生众答案中筛选最确切的一个)
那么想一想,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是春酒里的家乡味。(课文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关键词?)
“家乡味”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我们找到了文眼,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了。那么在异乡的新年里,琦君捧一杯春酒,勾起了关于家乡味的哪些回忆呢?
家家邀饮春酒的无穷情趣,会酒的热闹与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庆,人情的淳厚与温馨,童年的天真和快乐,母亲的贤惠和慈爱,阿标叔的善良和淳朴……(板书)这些便是浓浓的家乡味!
二、品春酒,懂琦君
1、思乡、怀旧是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琦君是怎样把这种内心情感外化成语言表达出来的呢?我先给大家读一段,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读课文第2段)
在这段话里,琦君表达了什么情感?
(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对慈母的怀念,还有对欢乐童年的追忆。)
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
(两个细节:母亲的简短话语,我偷偷舔八宝酒的小动作。)
品读批注:“总是得意地”——相当自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酒不沾唇”的母亲何以显得这样自信?找找看基于哪些因素:一是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人家赞美了她;二是这八宝酒可确是真材实料,八样东西泡的,补药居多(课后可以去查证),自然具有三大功效了;三是“冬至就泡的”,酿制时间长,当然酒香扑鼻啊!
“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流鼻血,太补了。”——强调八宝酒的功效“太补了”,对我谆谆告诫,温柔慈爱溢于言表,也注定“恨不得喝三大杯”的“酒仙”只能“舔一舔”过把瘾了。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可以演示一下:趁着母亲不备,在话没说完的瞬息之间几次下手,“好几回”,至少三回吧?“伸”了还要“舔”,动作之快,令人称奇,全然不顾“流鼻血”之类的了,足见
“八宝酒”对我的诱惑。我估计她事先还策划过是“五龙下海”一起下手为好,还是“一指禅”的高频率来得快呢!机灵、调皮、可爱的情态跃然纸上。
怎样读出人物的情态?朗读母亲的两句话时,前后语调一样吗?哪些词语要强调?怎样强调?(重音强调、轻声强调和延音强调)
请各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再现这个细节中的情态和情感。
2、这样有趣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请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当一回鉴赏家!在课文中分别划出关于母亲、童年、风俗人情的一些细节,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好旁注。然后在自己的合作小组里交流,有情有味地读一读。每个小组选出首席代表,做好记录,再与全班同学交流品读感受,另组同学评价或补充。
我们先交流哪一类细节?(分类交流,朗读,评价)
如:关于母亲的细节(母亲是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柔的怀念,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1)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得到表扬后的得意、兴奋、自豪)。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2)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这做那,做出新颖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母亲的品质犹如春酒那样芳醇)
——自豪的赞美,真挚的怀念
请发言人有表情地朗读,自我评价或小组同学评价。(语速、语调、重音)
再如:关于童年的细节(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最甜蜜的记忆。)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请自到,(母亲的代表,当然名正言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彻底抛开了初一至初五的那些“拘束”。于是乎“一马当先”,迫切得很,早早赴会,估计也是第一个到场了。)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吃得跟“小猪似的”不好吗?为什么要说“蜜蜂似的”呢?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吃,蜜蜂似的快活地飞来飞去),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吃得填满了肚子,伸长了脖子,这还不算,还得尽量多带一些回去,典型的“多吃多占”。真有那么馋吗?看看下文“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已经不稀罕了。”看来“多吃多占”的主要原因是“气氛之热闹”,小孩子不就是爱凑热闹吗?一句话活现出当年的童心童真。)
——对童年、对乡情的美好回忆
请女生读,读出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来。男生评(关键是语调)
(2)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个小酒杯、倒上一点点,确是“太补了”
的缘故,母亲不敢让我多喝),我端着、(小酒杯,一点点,“拿”着就行了呗!用得着“端”吗?如获至宝,郑重其事,生怕它不小心溢出来。)闻着,走来走去(格外珍惜,舍不得喝的样子。真可谓神来之笔,功力十足,反映出小“酒仙”对母亲赐酒的珍爱),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由双手郑重地“端”突变为单手紧紧地“捏”,这是为什么?是下意识地护酒的动作,人摔坏了,且不管他,酒倒掉了,岂不可惜?于是乎,人往外扑,手往里缩,努力保全小酒杯的平衡,可惜酒还是全洒在衣襟上了,直美了我的小花猫。动词用得好吧?)。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酒香啊!猫哪能挡得住诱惑!憨态可掬,煞是可爱。)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小花猫的满足与陶醉,令我不禁心生羡慕。其实小猫是不胜酒力,浑然入睡了。小花猫验证了八宝酒力道非同一般)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什么叫“酒仙”?以酒为乐呀。猫与我尝酒的动作一模一样,好以“舔”酒为乐!见猫舔酒,浮想联翩,其实是以猫写己,人与猫一样馋得要命,童趣无限!)
这里有几个细节?(母亲“小气”,我惜酒如“命”,小花猫醉酒)
写这三个细节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八宝酒补劲大,力道足,味道美,真的是上乘的酒)
这样上乘的酒是谁酿的?(母亲)
——这不就是在赞美母亲的聪明能干嘛!(对母亲、对童年的眷恋)
请男生读,女生评(用怎样的语调表现出天真童趣?)
(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着再现当时情景,体味小姑娘的情态——得宠、撒娇)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我终于又逮着机会尝到我最喜欢的八宝酒了。试想,在母亲的眼皮底下都能利索地完成一整套动作,何况是靠在大人的怀里呢?只不过是手指换成了筷子而已。虽说照例只能“舔一舔”,但我不会放过每个来我家的客人给我创造的机会,于是就狡猾地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从容地“舔”,这才过瘾呢。机灵!)
——邻里乡亲家人般地随和亲密。幸福童年,浓浓乡情,令人眷恋不已。
请一个“小”女生朗读,读出小女孩的稚嫩可爱,读出回忆时的甜美。
又如:关于风俗人情的细节(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亮晶晶”凸现了阿标叔的什么特点?勤快,乐意为酒会增添欢乐的气氛。)呼呼呼地点燃了,(“呼地”、“呼呼地”可以吗?读一读,比较效果。减一字则减一分热闹,减一分喜气,无疑三“呼”连用最能表现出“吃十二碟”的喜洋洋的氛围。三字连读应短促有力。)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多么淳朴的乡亲!)
点燃的仅仅是煤气灯吗?还有暖暖的人心,还有对这种热闹氛围和融洽关系的热爱。
请小组同学一起读,其他小组同学评价。(重音,喜洋洋的语气)
3、课文中还有一些关于家乡自豪感的描写,寥寥数语,开心、自豪神情毕现。你能找出来吗?
如:“总是”、“一定”等词语的多次出现。
三、醉春酒,享韵致
1、酒不醉人人自醉啊!现在,我们把这一个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落在记忆中的细节用漂亮的红线串起来好吗?“一杯春酒,盛满了
,盛满了
,盛满了
。”
2、琦君就这样絮絮地说着对童年、对母亲、对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的无限眷恋,诉说着心中难以割舍的家乡味。有一首歌,歌词和旋律好像就是为《春酒》量身定做的,今天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体会这淡淡的叙述中浓浓的思乡情。
3、可是,这样温暖甜蜜的家乡味只能到回忆中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找了,因为琦君三十多岁就离开大陆到台湾,后来一直定居美国(出示琦君小档案),在风情迥异的大洋彼岸,“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文章最后的一声叹息,多少怀想,多少遗憾啊!所以,她一生都在抒写故乡风情,亲人师友。在她的笔下,一花一木耐温存,她的乡愁是美丽的,有泪却不悲凉,就像这杯春酒,温润而又芬芳。
4、更遗憾的是,在今年的6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7日,这位温柔敦厚的作家去世了。临终前,她唯一的心愿就是:一定要把骨灰送回故乡。是啊,叶落总要归根,梦中应识归来路。或许,此时此刻,琦君的芳魂正载着那杯春酒跨越海峡——回家了。
5、有一位读者仿照余光中的《乡愁》改写了《春酒》诗,诗意地再现了琦君的美丽乡愁。请同学们欣赏朗读。
让我们也带着《春酒》的余香,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小诗,或几句话。可以送给琦君,感谢她为我们营造了一方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纪念这颗善良美丽的灵魂;也可以送给自己,纪念远去的童年或对亲情、乡情的眷恋。(写一写,然后展示)
同学们出色的表达,令我陶醉,也令我想起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校园里看到的一句宣传语:“一个人最大的价值是感动别人,最大的享受是被别人感动。”
我相信,此时此刻,所有听课老师的心正被你们的文字感动着,被你们的诗意与温情感动着!就让我们——
用这些温润芬芳的文字送别琦君,祝愿她回家的路上,一路走好!
(轻轻吟唱《望乡》曲下课)
课后链接:
21世纪教育网/xdwx/q/qijun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琦君作品欣赏)
21世纪教育网/xdwx/q/qijun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琦君作品阅读)
推荐阅读:琦君的散文《桂花雨》、《小仙童》、《下雨天真好》
席慕容的《乡愁》、《飘蓬》
愿我们的生活
多一分童真与善良
多一分诗意与温情
酿造一杯人生的春酒
人教版八下第四单元《春酒》公开课教案
时间:2009年6月1日上午第三节
授课班级:807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乡愁所紧紧缠绕。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故土难离而离了又难以再回的愁绪深深困扰着她。《春酒》介绍了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学情分析
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还不够深刻。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古诗中思乡的名句有一些积累,对通过细节措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已有了解,应该能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设计简说
《春酒》的特色是通过富有情趣的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描写,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由此确定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师应在课堂上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情绪氛围。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读懂作者,体悟深情;“品”
至其灵性,领略韵致,读出韵味。《春酒》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品。本堂课就设计了
“识春酒,知文意”,“
品春酒,谈感悟”,“酿春酒,悟情感”这样三个环节步步推进。在学生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春酒“取一个合适的名字,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提炼的能力。然后组织合作探究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部探微,个性品味,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和传神词句及其表达作用,说体验的话,体悟琦君情怀。最后适当拓展有关“思乡”的诗文,欣赏朗读,领略韵致,说感悟的话,丰富自己的情怀,提升自己的境界。
四、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理解作者通过生动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怀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是本堂课的核心重点。
2、领会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
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之情,请同学们调动记忆库,来吟诵几句有关“思乡”的诗句!
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真不少,伴随着诗人们的幽幽思乡情,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笔下那杯念念不忘的“春酒”。
二、识春酒,知文意
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春酒”取一个合适的名字,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板书)
三、品春酒,谈感悟
过渡师:1、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细节能体现“我”儿时的童真童趣?请同学们采用“批注阅读的方法”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纯真和快乐。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批注可以从修辞,抓关键字、词等角度去品析)
出示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
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
】
【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过渡师: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2、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用“从……中,我品尝到了母亲……”这样的句式,体会母亲的形象。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抓住关键字词品析。
补充有关母亲性格品质的文章(大屏幕显示)
过渡师:是呀,原来爱可以如此豁达!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过渡师:3、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请找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尝尝这杯“乡情酒”。
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
四、酿春酒,悟情感
多少年后身处异地的琦君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还是以前的春酒吗
?少了什么呢?(家乡的味道)
是啊!这样温暖甜蜜的家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只能到回忆中去寻找了,因为琦君三十多岁就离开大陆到台湾,后来一直定居美国,在风情迥异的大洋彼岸,“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出示琦君小档案)琦君:191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 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大屏幕出示)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乡愁》。
一首《乡愁》道尽了游子的心声,那么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想想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思乡”的主题呢?(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本文作者以春酒为载体来突显“思乡”主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
琦君笔下的“春酒”已不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是春酒,而且那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春酒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作者思乡情结的寄托,是生生不息的民族根!
六、板书设计
19
春酒
琦君
风俗美
人情美
童心酒
思
民
母亲酒
乡
族
乡情酒
情
七、教学反思
反思一:在这堂课中,同学们都能积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动的投入阅读,并能在阅读中随手写下自己阅读的感悟,有对文章遣词造句的评价,有对文章内容的质疑,有自己的真实的感想,有由文章产生的联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这种阅读方式极大的改变了原来老师条分缕析,学生埋头死读的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人。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各抒己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读书的收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然后给自己的批注作适当的修改补充,以达到批注的内容更加完善,具体。
反思二:情境营造了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的情感氛围,成为本节课致胜的关键。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体会毕竟是不深的,让学生感受情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对思乡的古诗的积累,让他们对思乡的情感有了初步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导入到课文中,已有了思乡的情感铺垫。最后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的朗读录音,学生对思乡的愁苦感受又进了一步,也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十四五岁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绪感染。这首诗歌地朗读很容易把人引入一种“思乡”的情境中,在淡淡忧伤的旋律中,学生的情感自然就达到了高潮。
反思三:各环节的过渡语言较为生动,自然。课前在教案预设时,对各环节的过渡语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如“品春酒,谈感悟”这一环节,对童年、对母亲、对乡情的品味,分别用“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请找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尝尝这杯‘乡情酒’
。”这些语言来过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对下一内容的学习,使课堂也充满了“语文味”。
不足之处:作为读者、教者,也作为学生批注交流的欣赏者与鼓励者的教师参与度不够。作为读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作为教者,时时指导、点拨学生,在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给予指导;作为欣赏者与鼓励者,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性等个性风采。
还要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发言自然、灵活地作补充,还应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出精而简的疏导与点评,使学生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问题的设计应该更具体一些。在以上方面自感做得不足,我相信在不断的总结中,我会做得更好。
《春酒》课堂实录
师:
请一位同学读这段文字
【投影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
生:(读上面这段文字)
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生齐读)
师:读得太棒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琦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散文《春酒》。【投影展现课题:春酒琦君(台湾)】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对琦君有了一点了解吗?那我给大家提个问题好吗?【投影展现问题:琦君家园何处?】她住在哪里?
生:浙江温州永嘉县一乡。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好像答案不只一个。
生:后来去了台湾,又旅居美国。
师:这些都是她的家,还有吗?
生:她还与父母到过杭州。
师:她还与我们杭州人共同呼吸过同一片空气,感受过杭州的气息。还有吗?似乎她去过的地方大家都答遍了。可是我不会有一种答案,她的家在哪里?
生:中国。
师:中国,当然没错。再想想,换一种思维想一下,想想我们刚才读过的这段话。
生:他的家园在心里。
师:你的回答很奇特,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她说心中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家园。
师:大家觉得他讲得好不好,我认为很好,所以我决定给他一个奖品。奖什么呢?奖他上来给我们写一个大大的“家”字,好不好?
生:好。
师:就写这边,能写多大就写多大,看你有多大气。
生:学生写“家”字
师:蛮舒适的一个家,很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爽的。其实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之间寻觅着归乡之路的女子,同学们肯定有感觉了,那今天要给我们讲述家园有些什么人呢?【投影:琦君
家园】家园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是谁?
生:母亲
师:【投影母亲像】感觉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对,在琦君的作品里,母亲占了很大份量,因为她的几篇感人的文章写的几乎都是她母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让琦君如此魂牵梦萦呢?课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这一母亲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大家能不能找出来?是哪句?
生:第8段最后一句“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师:真的很棒,你怎么想到是这句话的?
生:因为她这么说,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尺度在其中的。
师:啊,尺度!这句话我们一起读一下。如果这句话我们要把握的话,应该抓住哪两个词来把握?
生:齐读这句话。
师:抓住哪两个词?
生:分寸、留神。
师:这里的分寸指的是什么?讲人物有分寸,说明她为人处世怎样?
生: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尺度。
师: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1:很仔细。
生2:做事严谨。
生3:做事不会太过,很得体。
师:刚才大家谈的都是很抽象的感觉,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来讲讲这是非常有分寸的母亲或者说她对什么事都是很留神、很仔细的。
生:第2自然段“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
师:你读得很好,能把整句话读一下吗?
生: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吃太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师:你为什么觉得她有分寸的?
生:作为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如果流鼻血的话,母亲会心疼的。
师:为了让自己不心疼,不让孩子多吃苦,不能喝酒。能不能这样说:“你只能吃一点点。”这和“舔一指甲缝”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指甲缝”规定了一点点的范围。
师:范围规定得非常有分寸,如果只一点点,太难?
生:太难衡量了。
师:太难衡量了。对小孩子来说不够形象。这句话的前面好像还有一句,也可以看出母亲的一点品性。你把整句话连起来读一下吧。
生:明目、补气、健脾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师:这句话的语气与后面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前面很得意的语气。
师:针对谁来讲的?
生:开一壶酒给大家喝,对大家说的。
师:那意思是说,跟其他人说你们少喝点,有这意思吗?补气、健脾、明目的哟。
生:意思是叫大家多喝点。
师:多喝点。你看看,这样母亲是不是很聪明呀?什么叫得体?什么叫分寸?针对不同的对象得说不一样的话。人太棒了,还有吗?
生:第4段第一句“我喝完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说明母亲非常关心我,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管教得十分严。
师:母亲很严。你认为严的一般表达是什么方式?如果母亲对你严,不让你喝酒,会用什么样的方式?
生:教训。
师:怎么教训,你妈妈会教训你吗?
生:会。会说“不要喝那么多酒,小孩了喝一点点就够了”。
师:你的语气是有点严厉的啊,但这位母亲是怎么处理的呢?
生:是语重心长的语言。
师:有语重心长吗?她用什么来表达她对女儿的担心?女儿太喜欢喝春酒了。
生:她一个动作。
师:什么动作?
生:闻我的嘴巴。
师:想想看,一个母亲,凑近你的脸庞闻一闻嘴巴,是什么感觉?
生:亲密、亲近。
师:这是很好的感觉。在这么好的感觉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孩还会喝酒吗?这种表达方式真是太奇特了,对吗?她用很亲密的动作表达出这样的心里要求,小孩子肯定不会做得很过分,真是聪明的母亲。还有吗?
生:第8段“但她还是一样一样地告诉别人”,别人问她要多少,她自己说是没份量,没定规的。但还是一样一样地告诉别人。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说我也没有一定份量,她为什么这样讲?
生:她为人比较朴实,还是告诉他们自己放了多少。
师:她为什么这样做?读课文一定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到那个语境之中,如果你这样问人家,你希望什么?
生:希望别人告诉我。
师:越详细越好。她母亲体会到了,所以一样一样地告诉。可是,我觉得很奇怪,她为什么说“大约”和“差不多”就行了,我也没什么份量?
生:应该是比较谦虚吧。
师:你太聪明了,太善解人意了。是呀,她怎么能说“我很厉害的,我酿的春酒天下第一,我来告诉你”。这样说,听的人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所以她说“没什么数”,然后一样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告诉人家。这叫什么?这就叫分寸。语气上有分寸,情感表达上有分寸。不知她的表情有没有分寸?凡是母亲出现的几个场面都用了什么神态?
生1:“笑眯眯地”。
生2:“高兴地”。
生3:“得意地”。
师:当然偶尔要得意一下,因为大家都希望喝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的春洒。这就是一种分寸。但是文章中有两句话我读下来有点疑惑,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道理?一句话是“母亲是从不上柜的”,还有一句是“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为什么这么好喝的酒不喝一点?在她家里这么热闹的酒席不去吃一点?是什么让她这么做的?
生:母亲总是勤劳地为别人服务,却从不考虑自己。
师:那不是活得太累?
生:她就是助人为乐。
师:这个字很高尚。助人为乐的母亲,你们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累?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因为母亲要招待客人,自己不能喝醉了,是女主人。
师:她的身份是女主人。她的家族是大的还是小的?
生:大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家里有一个大花瓶。
师:她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太太,这是她的身份,还有呢?“滴酒不沾唇”呢?她可以喝一点呀?
生:我觉得她滴酒不沾唇,是因为她不想自己孩子像她一样,如果喝很多很多酒的话。
师:可她让她女儿喝的呀?
生:只喝一点嘛。
师:那她也喝一点嘛。
生:说明她是个贤妻良母。
师:贤妻良母不准喝酒,记住了啊,女同学。
生:她想让别人到她家喝春酒喝得开心。她把别人的开心当作自己的开心。
师:我觉得你总是把人想得很高尚,很棒。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一生都会快乐的。大家开心我也开心。其实,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点琦君母亲的一些资料。琦君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北洋时期浙一师师长,是一个军官,是军阀、地主的身份。他们的婚事属亲上加亲一类。就是通过先结婚后恋爱的那种。刚结婚时,过了一段快乐的新婚生活,后来由于其父亲长年在外,娶了一位姨太太,从此以后,琦君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显得尴尬无奈。一方面,她有被丈夫抛弃的委屈、痛苦;另一方面,在家乡做了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她也要在乡民面前树立起其家族的名望、形象。所以,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她做事情这么有分寸。这是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性格、她的善良、她的聪慧所决定的。
【投影:
琦君的妈妈绣两朵梅花,对琦君说:“这双拖鞋要寄去给你爸爸穿,还要再绣一双……”琦君抢着说她要。
妈妈瞪她一眼:“小孩子穿什么绣花拖鞋?”接着低声说:“是绣给你那如花似玉的二妈穿的。”
琦君不平,问为什么。
“你不懂!”妈妈叹口气说,“我如果只绣一双,你爸爸一定会给你二妈穿的,自己反而不穿。倒不如我索性绣两双,让他们成双成对吧!”
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这是一份怎样的爱?我从你们的眼睛里分明看到了一份感动。我们一起把最后这句话读一遍。
生: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师:在这样一份爱的陪伴下,这样母亲会养出怎样的女儿来呢?文中家园里的女儿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投影
琦君
家园】
师:用两个字表达一下。
生1:活泼。
生2:开心。
生3:可爱。
生4:幸福。
生5:有分寸。
生6:开朗。
生7:调皮……
师:读琦君的文章,我们一定要琢磨她的文字。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字清新素雅,普通中透出灵气,如行云流水一样。特别是其细节描写让人确实过目不忘。老师教给大家一种读书方法,叫注读课文。
【投影:注读课文
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示例: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或”字谦得好。】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却反失落无考。【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蒙侧批:妙在“无考”。】】
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一下这位调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爱的、开心的、幸福的小姑娘。注读课文这种方法并不是老师创造的,它是一种文体。著名的有四部,(见投影)但这些是比较难的,大家长大以后可以了解一下,看一下。我这里给大家一个示范。【出示投影,你们怎么点评这句话呢?】
【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师:试着给课文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加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大家的任务是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写评点。可以写一点,不必像老师一样面面俱到。
(学生注读)
师:选哪一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出你的批注。
生:我选的是“其实……偷偷把杯子里,好几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宝酒了”,这段细节描写看了孩子特有的调皮,古怪精灵,一个“偷偷”给人一种小孩持有的调皮可爱之感。
师:不错,可以给5分,还有吗?
生:第3段,“我……走来走去……酒全洒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了”,我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浪漫,“我摔了一跤,却仍把杯子捏在手里”更可以看出对春酒的喜爱。
师:点评很仔细。这个地方有同学补充吗?
生:通过“端着”“闻着”“走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去”就是没喝,写出作者对母亲酿的八宝酒的喜爱。不舍得喝。“走来走去”是因为舍不得喝,妈妈那么小气,就给了我这么一点点,我拿着走来走去,“闻来闻去”,间接写出对母亲的爱。
师:很好。我觉得你比刚才同学分析得还要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已经够深刻了,你读出了文字所没有的味道。书就要这样去读。点评得太棒了。“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哪”,这里有个副词“也”,有没有同学点评这个“也”字?没有的话,现在大家看看这个“也”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我”也非常喜欢喝春酒。
师:他以什么自居?
生:酒仙。
师:好可爱的小姑娘,她居然说自己可以和酒仙李白来比。她的文学上的才情是可以和李白比的。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似的……回家”,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蜜蜂似的”写出我当时非常喜欢喝春酒,对春酒充满期望,“肚子鼓鼓的”写出我吃得很多,嘴很馋,让人联想到“我”当时的样子,体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
师:不仅有点评,还有联想和想像,太厉害了。不过我要追问一下,这个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
生:好看。
师:蜜蜂与蝴蝶哪个好看?
生:蝴蝶。
师:那为什么不写像只小蝴蝶而说像小蜜蜂?
生:因为蜜蜂肚子是鼓鼓的。
师:从形状上像,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我吃的是春酒,我很爱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
师:很好,形状上像,味道上像,还有什么地方像?
生:她后面说“捧一大包回家”,蜜蜂很勤劳,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把自己比成蜜蜂捧很多回来。
师: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
生:活泼吧。
师:更准确一点,想一想是什么,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
生:贪吃。
师:看看,真实的就是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得多好,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的,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行为也像,这个比喻太好了。大家一齐读一遍。
生:齐读“尤其是……手里……回家”
师:小时候琦君如你们的感觉一样,是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的、调皮的、开心的、贪吃的,她的童年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美好童年。点评得很棒。【投影
琦君
家园】这个家有一位慈爱温柔的母亲,调皮可爱原女儿外,这个家园还有其他人吗?
生:有。
师:谁?
生:阿彪叔。
师:阿彪叔是佣人呀!你觉得也是他家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家人。
生:……我看出他巴结把……擦得亮亮的。
师:巴结讨好主人。
生:这里不是讨好的意思,这里指做事勤快。
师:这是方言吧。
生:还可以看出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师:他是表现给女主人看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是发自内心的)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抹得亮晶晶的……点燃了,三个“乎”……
师:一个不够。这个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勉强去做的?
生:发自内心的。
师:可以看出女主人对他好不好?
生:很好。
师:好得把他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因为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人对他们亲如一家。琦君在另外一篇叫《阿伦婆》的长篇小说中讲了其母亲对待佣人非常好,真的亲如一家。所以,刚才同学说阿彪叔算他家人可不可以?
生:同意。
师:你觉得这个家园还有其他人吗?
生:还有会首。因为母亲每次……时,我都坐在会首的旁边。
师:就会首一个?其他几个不是?他们不坐在琦君旁边?
生:是。
师: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因为会首是偶尔到他家来喝会酒,不是经常吃她们家的酒,所以是客人。
师:是家人还是客人?
生:客人。
师:都认为是客人?
生:我认为是家人。我小时候在农村里呆过,农村里每户人家都相互帮助,跟家一样的,所以我觉得都是家人。
师:你是很懂感情的人。你从大家互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帮助、很亲热推测,他们就是家人。你对家的感觉,不是爸爸妈妈才是家,只要大家亲热地在一起,就是家。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会首,这是什么会?
生:酬谢会。
师:为什么要酬谢?村里有人急需用钱时,12个人凑足渡过难关后再还,这样的会具有浓厚的什么色彩?
生:有地方、感情、民俗色彩。
师:像不像一家人?在我们城里,一个单元有没有你没钱了,三楼五楼的钱都给你这样的可能吗?
生:没有。
师:我们再来看看吃会酒的情形。能找到吗?会酒怎么喝?
生: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师:所有这些只有在什么地方才有?
生:家里。
师:太好了,现在承认这个家园除了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主人外,还有一大群热情、淳朴、善良的左邻右舍、乡亲。加上这群人,这个家的氛围就好多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建议大家有感情地读读这几句话。第一段前4句。
生:齐读
师:好,这个家族有什么氛围?
生:热闹非凡、高潮迭起的。
师:你们读时,我的心格登了一下,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们读得太好了。
师:读得太好了,真自信啊。你们读到这句“家家……出去”,我一看到“春酒”两个字,心里格登了一下。我们今天上的课文叫什么?
生:春酒。
师:可是我们半个小时在讲什么?
生:家园。
师:完了,跑题了。怎么办?把题目改掉,叫《家园》或《心灵的家园》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这篇文章通过写春酒这件事来突出作者对母亲、对家乡深情怀念,而且我觉得家园有思念家乡的意思,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师:你简直就是专家,可以去编教学参考书了。再给你一个奖品,奖你一个什么呢?上来写什么?
生:
写“酒”。
师:把这碗酒干掉,写在黑板上,看写得大不大气。
生:(生写酒字)
师:果然大气。他酿的这坛酒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大,够在场的所有人喝一杯了。是啊,这就是琦君巧妙之处。一篇好散文,往往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眼或线索。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生:春酒。
师: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把“家”贯穿了起来,这是琦君善用的写作方法,叫叙事抒情。这碗酒在文中万万不可少。同学们,温柔、善良的母亲远离了琦君,而无拘无束的童年也是不可能一去还复返的,淳朴、善良、热情的乡邻们也隔山隔水。此时的琦君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生:“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投影: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谁来读一读?要不要酝酿一下感情?大家先自己大声读一遍。
生:自读
师:满意吗?重音应放在哪儿呢?
生:“真正的家醅”“到哪儿”。
师:
再找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读
女生:齐读。
男生:齐读。
师:从声音就可以感觉到女孩子感情就是细腻,男孩子感情就是粗犷。一起来试一下,把感情读出来。
(师生齐读本段)
师:到哪里去找?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之间寻找回家路的女子。我们应该从她的文章里去找,最后请同学配合朗读几段话。
生1:读投影1:【在上海求学时,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生2:读投影2:【来到台湾,此心如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乡思》】
生3:读投影3:【家乡人民也始终惦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着这位远方的游子。坐落于三溪中学内的琦君文学馆于2001年10月22日开馆。应邀参加开馆仪式的琦君到场为文学馆剪彩。离乡半个多世纪后,她终于坐着轮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见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亲人。】
生4:读投影4:【隔一条海峡梦回童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事,竭毕生心力写尽故园深情——2006年6月7日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
生5:读投影5:【海棠春晓老人为琦君写下了这样的悼词:纤毫词笔蕴情真,羞煞墨坛多少人。一日瑶池仙驾去,犹留温婉在红尘。】
生6:读投影6:【“梦中应识归来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也了无据。”这位一直在心灵深处寻找归乡之路的女子,是否会踩着满院的花香,杖履点叩着当年她牵着母亲的衣角走过的青石板,寻着童年的梦而来?】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