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3.12《春酒》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3.12《春酒》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7 10: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酒》公开课教学设计
【多媒体展示】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认识你们真高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语文是美的载体,语文教材中有鲜活的人物,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哲理,有生动的细节,有精彩的语言,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资源,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追寻美点、品味情感的过程,愿短短45分钟,我们能追到“美”,悟到“情”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读——读出感情,读出情趣。
2.品——品味细节,品出美点。
3.悟——悟出情感,悟出情结。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喜欢)为什么呢?(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畅所欲言)可能会说:穿新衣、吃好吃的、拿压岁钱、自由的玩耍、和亲人朋友欢聚一堂的开心喜悦等等。(多媒体欣赏过年的情景)假如有一天,你长大了,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到异国他乡过年,你会怎样呢?(深深地思念,失去的东西留在心底的总是宝贵的甜美的回忆。)今天我们将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到浙江温州去过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去品尝一杯带有家乡风味的酒,去感悟一种对故乡、亲人割舍不断的情。
板书:《春酒》
琦君
二.展示教学目标
板书:




三、整体感知,个性体验
欣赏配乐(《思乡曲》)朗读,要求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
1.课文除了写“春酒”,还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2.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看谁名字起得有诗意。
——让思维的火花闪出来
教师提示:可以从春酒中蕴含的情感、作者要歌咏的人物等不同角度起名。
板书:童心酒
母亲酒
乡情酒
四、感情朗读,进入角色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自己融进课文情境,让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成为其中一员,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为大家有感情的读一读。品味这杯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比一比,谁读出了美感,谁读出了情趣,谁进入了角色。

教师鼓励:
只要你读响亮了,就是好!
只要你读得让老师感觉到你是喜欢这个句子的,就是很好!
只要读得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由得喜欢上这个句子了,那就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好!
——让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来
五、含英咀华,探寻美点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细细品味她的这杯“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纷纷涌上心头。请找出文中打动你的细节,品味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美点。
通过读
细节,我品味到了一种
美。
——让审美的眼光亮起来
答案预设:童心美、母性美、民风美、人情美。
●童心美的典例: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馋的样子。“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写出了“我”的可爱和情趣。“只”和“一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是对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
( http: / / www.21cnjy.com )娇,很嘴馋的情态。“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
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靠”和“点”说明“我”年龄虽小但很机灵。“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很过瘾。
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眼巴巴”写出了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品出个中滋味即给予肯定。
【师过渡】: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母性美的典例
1.“她总是笑眯眯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突出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3.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4.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农家妇人的样子。
“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贤妻良母就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师小结】:是呀,原来爱可以如此豁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人情美的典例
【师过渡】:
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花匠阿标叔的老实善良、纯朴的形象跃然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这是故乡浓厚、淳朴人情的最好体现,不说话,总是乐呵呵地做事,能为很多人带来快乐,自己是非常高兴的。
2.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3.
“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4.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六.了解作者,领悟情感
1.【师小结过渡】: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此时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吗?(道地家乡味)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关注最后两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2.了解作者生平。
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学生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师:那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它借春酒让这份乡愁在温馨的怀念中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多媒体展示】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七、拓展研读,感悟乡愁
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1.师: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因此思乡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
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多媒体展示】: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0.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精品赏读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有一位读者仿照余光中的《乡愁》改写了《春酒》诗,诗意地再现了琦君的美丽乡愁。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春酒》
小时侯
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
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
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
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
清清的香香的
沾着母亲味道的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
过年的酒
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朋友
别忘了
出门在外
也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八、【深情告白,思想启迪】:
师真情流露:同学们,也许有一天,我们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背上行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世界,到那时,我们会发现清清的小河曾荡漾着儿时的梦;绿绿的原野,我们潍坊的风筝是一处绝美的风景;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家乡的大白菜、青萝卜是最可口的美味。不如趁着现在,我们好好地把故乡来品尝,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眼来感受故乡的味道吧。
最后请同学们为本课的结束致一句话真情告白:
真情献家乡:

——让真挚的情感流出来
师结:记住,无论今后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何处,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故乡,不要忘记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一切。常回家看看,它是我们的根!

九.板书设计
《春酒》

琦君

风俗美

人情美

童心酒




母亲酒




乡情酒








十.课外链接:
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
漂泊在远方的路上,总会在风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愈发的思乡。这个南风吹拂,草长莺飞的季节,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白云蓝天,远山翠绿,只是水泥钢筋筑就的城市,让我更加想起了故乡黄昏中那升起的袅袅炊烟……心每在此刻就会莫名的惆怅,那袅袅的炊烟似在诉说季节的短暂,人事的仓促,又似在责问我这个漂在他乡的游子;何时归去?

不知不觉在异地漂泊已有二十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从县城到省城,从南方到北方,为了生活我如浮萍般的飘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其间,年富力强的父母渐渐行将老去,兄弟姐妹们还有儿时的玩伴们都已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却依然异乡为客过着一个人天马行空的生活。故乡的情结,是系在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对那个生养我的土地的眷恋。因亲人的存在,或是一年半载或是几年后的某个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我会带着漂泊的行囊回到故乡。双脚踏在故土上,让我这个在别人城市活着的异地人感到格外的踏实和亲切。这份情怀,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这些年,故乡有了很大的变化,记忆中的许多地方都随着这些变动而成了永不回来的风景,只有那些儿时爬耍过的山坡还寂寂地守望着我的归来。而那条从镇中穿越过的小河已没有当初的清澈,在岁月的流逝中那条养育了多少人的小河如今已干枯了,沿途满是人们丢弃的垃圾。

许多的人我都不认得了,犹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不认识我的人一样。这是件令人尴尬而伤感的事。学者秋雨先生在散文(乡关何处)中谈到崔颢那首著名的(黄鹤楼)时说:“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

这种遗弃感令人沮丧。毕竟,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的童年都与故乡紧紧相联,从血脉到心灵。虽然岁月让故乡变得遥远,但在我心灵深处,哪一个时候不泊着她清晰的影子?一脉似水的深情,让漂泊远方的我仍无时无刻不期待着向故乡倾诉……

忘不了故乡那些熟悉的景物:绵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丘陵,古柏树下的老木屋,无声流淌的小河,还有那些花儿,那些枯了又青了的草儿,一个少年落寞地坐在山坡上,遥望着远方,沉思着山那边是个怎样的世界……那时,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而少年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山外,幻想着背井离乡,去寻找他心中的梦想。

而今天真的已离去了那么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才知流连故乡的时光是多么的珍贵,就像一艘小船远涉重洋,历经千波万劫后,才发觉只有最初的港湾,还收留着它所有的梦想。而它,为了沉重的命运牵拌,再也难以展开轻盈的帆影,回归重前的航向了。生活,是一个无尽的跋涉过程,故乡,只是跋涉途中一种寂寞的思念。异地谋生的艰辛或许将当初那个万丈豪情的少年腐蚀的面目全非,故乡也在流年中变换着时空。以前栖身的那间老木屋早已不复存在,就连梦中常惦记的小河,已被经年的尘垢污染,可是这份情结依旧魂牵梦绕。

故乡不只是儿时一个永恒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故乡有着这一生都不能忘却的亲人和故友,那些落在记忆深处的面孔,那些常在耳边荡着的乡音,让我在他乡遇到风雨的时候,觉得温暖,感受到慰籍,让我有勇气走过荆棘密布的沼泥之地。

故乡,有双鬓发白的父母永远在那条没有光线的路口,为我点着一盏回家的灯!

故乡,有那些一起长大的玩伴时常给予的一声问候!

故乡在我的记忆深处烙印着不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情结。古希腊哲人赫拉克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故乡犹如此,也许我一旦跨出家们,就失去了故乡的庇护,从此生活在不是故土的地方。当风雨来临,我只能靠自己的肩膀去默默承受,但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一点都舍不得丢下故乡,它是一盏永久不灭的明灯,温暖着我所有孤单的日子,它是一双鞋,柔情弥漫着漫漫的长路。

剪不断的乡愁,犹如搁浅在沙滩上那只小船!

剪不断的乡愁,是一坛埋在地下的陈年老醋,虽岁月铺尘却芳香依旧!
故乡的桂花雨
琦君
中秋节前後,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彷佛闻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我家大宅院中,前後两大片旷场,沿著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著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麼花,都不懂得欣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麼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即使开花季节,也得从绿叶丛里仔细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豔。其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分,八月正是台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一是将收成的稻谷;二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一遭,嘴里念著:“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後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溼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於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钉著母亲问:“妈,怎麼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著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著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於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後,全家动员,拣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乾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觉珑,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珑赏桂花。“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珑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著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尤,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於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
( http: / / www.21cnjy.com ),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