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自我评估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8分)
回望巴黎奥运会这段时光,太多经典时刻值得míng记。中国运动员奋力突破,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邓丽娟在攀岩项目女子速度赛中夺银,这是中国队首枚奥运会攀岩项目奖牌。中国拳击队敢打敢拼,女子50公斤级冠军吴愉赛后感kǎi:“我们互相鼓励,拧成一股绳,打出了中国女子拳击的风采□”18岁的自由式小轮车运动员邓雅文,用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送上成人礼。赛后,她头戴发簪,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选手们不断成长,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巴黎( ) míng( )记 感kǎi( ) 发簪( )
(2)文段“□”中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2分)
(3)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昏来了,河上映着落日的霞光,显得鲜红。
①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
②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
③在那边,在他们的后面,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
④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
⑤河面上泛着金光
A.①③④⑤② B.①④③⑤② C.③①④②⑤ D.④③①⑤②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此次学校运动会大约有100多名运动员在赛场上释放运动激情。
B.为了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不再发生,实验中学举行了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C.通过健康饮食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D.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
4.根据下面的语境,默写诗文名句。(8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岁序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别致的景观,抒发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怀。
(3)同是写雨,诗人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商隐在夜雨中融入了宦途失意、羁旅思乡的愁苦之情;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由夜晚的风雨声触发了渴望征战沙场、奋勇杀敌的报国豪情。
5.复兴学校开展了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4分)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宣传语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刚同学撰写的《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一、做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者”。坚决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食用野生动物,不宣传、不介绍其他人食用野生动物,不参与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
三、做保护野生动物的“监督者”。积极劝阻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勇于举报各类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6.整本书阅读。(4分)
“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1)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文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
(2)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感恩有你”。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2分)
寿镜吾 阿长 藤野先生 陈莲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7.请你想象“秋风吹散马蹄声”这句诗描绘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②,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③,犹④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集解·勉学第八》,有删改)
【注释】①专利:专注集中。②《灵光殿赋》:东汉辞赋家王延寿所作,为东汉赋中的名篇。③理:温习。④犹:仍旧。
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非学无以广才( ) (2)年与时驰( )
(3)勿失机也( ) (4)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
10.请用“/”标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三处)(3分)
幼 而 学 者 如 日 出 之 光 老 而 学 者 如 秉 烛 夜 行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日废置,便至荒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文分别讲了什么道理?请结合选文谈一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浩荡师恩 永志不忘
于 漪
①我这名已是鲐背之年①的老教师,一想到求学生涯中教我育我的老师,总是思绪万千,激动不已。那些倾注真情、诲人不倦的场景,镌刻在我的心中,生动、鲜活。有些金玉之言常在耳畔回响,形成我素质里的良好基因,催我自省,催我奋进。我从教半个多世纪,坚守师者本色,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得益于老师传递给我的精神财富,我感恩不尽。
②那是1937年,日本侵略战火烧到我家乡,小学被迫停办。最后一课是唱歌课,年轻的男老师教《苏武牧羊》,曲调低沉、缓慢,唱着唱着就流下了眼泪。我们这些不满十岁的孩子也感动得哭起来。老师最后说:“记住,要有气节,要把鬼子打出去。”我们虽从未听到过这么多的大字眼,但老师那颗赤诚的心,那首乐曲的旋律,伴随着苏武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傲骨,深深埋进了我们幼小的心田。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厚植学生心中。
③赵继武老师是黄侃的弟子,上课教科书一眼不看,学问全在肚子里。讲到李密《陈情表》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右手食指摇晃着,大声说,“茕,茕,不能读错,也不能写错”。接着,在黑板上写个大大的“茕”,并叮嘱和“贫穷”的“穷”一个读音,字的下面是“卂”,里面是“丨”,不能看成“丿”,不是撇,是竖,笔直笔直的,说着,做了个笔直的姿势。“再穷,脊梁骨要挺直”。生动啊,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教的是字形字音,揭示的是做人道理。用当今的话来说,是德智融合,极妙!持续的熏陶感染,我体会到知识不是干枯的符号,是有魂的。从教以后,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更体悟到育智和育德要融为一体,让学生德智双丰收。课既不能失魂落魄,也不能魂不附体。
④对待同学中的突发事件,老师处理的艺术更是令人钦佩。一次作文课,调皮捣蛋的男生搬走了我的凳子,我很生气,就站着写,就这件事大发议论,笔端汩汩滔滔,写下了一篇类似“檄文”的东西,心想要被老师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风趣地批道:“于生失座,成此佳作,遂使孟嘉落帽②之事不专于前矣!”妙笔轻点,化解了矛盾,慰藉和安顿了我这颗少年气盛的心。那种宽容、那种用典、用文化底蕴循循善诱的艺术,够我学习一辈子。35年后忆及此事时,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草‘檄’何曾两腿麻,灌夫骂座笔生花。鸡虫得失浑闲事,赢得先生说孟嘉。”教育的智慧来自对学生的挚爱深情。学生是教师心中的“宝”,倾听、爱护、宽容、帮助,从教的智慧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⑤高中数学毛振璿老师不苟言笑,课教得极好,同学们都崇拜他。他的课一清如水,思维之敏捷,思路之清晰,语言之简练,推理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话要言不烦,一语破的,解题的逻辑顺序犹如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纹丝不乱。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得益于毛老师的数学课。他的过硬的基本功更是一绝。画几何图形不用圆规,不用三角尺,画坐标不用直尺,都是那么规范。教师要有真才学、真本领,不能有半点含糊。我一辈子都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⑥有次毛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教育了一番,数学试卷上是红红的大“0”,我大哭一场。他严厉地说:“你让旁边同学抄答案,不是帮助她,是害她。”离开办公室时,他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学习和做人一样,老老实实,懂吗?好好想想。”老师不只关心学习,更关心不让纤毫灰尘污染学生的心灵,防微杜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做人要通体透明,表里俱澄澈;做事要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不可有半点投机取巧。从教几十年来,不管担任什么职务,我都牢记老师的教导,老老实实,讲求一个“真”字,不虚美,不夸饰,持续努力,改正缺点,弥补不足。
⑦回忆片段中洋溢的浩荡师恩,可亲可触可感,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①鲐背之年: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②孟嘉落帽:典故,现在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洒脱有风度。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三位恩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B.本文写赵继武老师的学问全在肚子里,意在提倡上课可不带教科书。
C.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描写方法来塑造几位恩师的形象。
D.本文的语言通俗易懂又不乏生动,情真意切,有着浓郁的抒情意味。
14.本文叙述了“我”与恩师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自选角度,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13分)
故乡的竹林
袁闻聪
①随着年岁的增长,关于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唯有老屋后的那片竹林,始终清晰地印在脑海中。那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儿时乐园。
②老屋是几间破旧的茅草屋,因为时不时漏雨,父亲每年都要用夏天晒干的麦穗去修补屋顶。茅草屋后面是一片柏树林,再往前走便是那郁郁葱葱的竹林了。竹林从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河边层层叠叠地往上延伸,竹子一团团,一丛丛,像一个大家族一般。
③春天到了,青翠欲滴的竹叶首先唤醒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竹林。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竹林下的土层里,开始陆陆续续冒出白白嫩嫩的小笋头。渐渐地,小笋头越长越高,还披上了一层一层黑白相间的笋壳,这便是“雨后春笋”了。
④春末夏初之际,母亲带我们兄妹几个,去竹林里把那些长得太密太挤的小笋子或用手掰,或用刀砍、割,带回几大筐。回到家,剥去层层笋壳,露出白白胖胖的笋芯,用井水洗干净,切成薄薄的笋片,母亲给它们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玉兰片”。在锅里放上油盐,稍加热便倒入“玉兰片”翻炒几下,再加入青辣椒丝,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脆生生的炒竹笋便端上了饭桌。
⑤夏天到了,嫩笋长高了许多,变成挺拔秀丽、修长纤细的竹枝,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夏天的夜晚,父亲和母亲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匆匆吃过晚饭,就带着我们到竹林里乘凉。微风掠过,竹叶窸窸窣窣,像在窃窃私语。阵阵凉意拂面而来,缓解了父母一天的劳累。夏夜的蝉在林间此起彼伏地歌唱,像动听的乐曲,悠扬婉转,悦耳动人。透过茂密的竹叶望向天空,只见繁星点点,明月高悬。
⑥转眼到了秋天,春天的竹笋都已长成高大挺拔的竹子,像一排排列阵的士兵,俯瞰着脚下的花草。密密麻麻的竹叶由青转绿,也更加厚实了。成群结队的斑鸠、喜鹊带着一家老小飞到竹枝上修房造屋。不过几天工夫,就能看到不少精致的鸟巢。因为小鸟很多,我和几个小伙伴还曾淘气地在竹林边或院坝里,用簸箕和筛子设置陷阱捕鸟玩。秋天,还会出现一种以吸吮竹液为生的笋子虫,像蜻蜓和蝉般大小,胖胖的,黄黄的,很是可爱,一点都不令人害怕。它们常常趴在竹枝上,把剑一样的嘴插进竹竿,吸吮竹子里的琼浆玉液,就像啄木鸟趴在树上啄树虫一样。
⑦冬天到了,竹叶是牛羊过冬最好的草料,竹叶、竹枝以及新竹脱落下的笋壳还是生火做饭最好的燃料,笋壳也可以用来做鞋。母亲常常会从竹林里收回几大筐笋壳,破碎的连同竹叶一起用来烧火做饭,完好、光滑、厚实的就用来做鞋。先抹掉笋壳背上厚厚的一层绒毛,再压平整,比着家里十多口人的脚掌大小,剪成大小不同的鞋底形状,然后层层叠叠地垫上母亲平日收集的各种旧布巾、旧棉花,接着一针一线地扎成结实牢靠的鞋底。
⑧每年临近过年,父亲都要到竹林里挖出地下盘根错节的竹疙瘩,堆放在院子一角晾干。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烤竹疙瘩火。竹疙瘩经久耐烧,且无烟少尘,火光明亮。我们烤着温暖的竹疙瘩火,一起守岁一个通宵。
⑨就这样,在竹林的陪伴下,我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少年。后来,我走出故乡,在外读书、工作,回家乡住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我从没有忘记那片竹林。而今,闲暇时我总喜欢写关于竹的诗,画关于竹的画,更是常常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等古人咏竹赞竹的诗句激励自己。
⑩虽然远离了故乡的竹林,但竹从没离开过我的生活。这是我与竹结下的不解之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的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5分)
时间 事件
春末夏初之际 采摘竹笋、炒竹笋
夏天到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陷阱补鸟玩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近过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脆生生的炒竹笋便端上了饭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人认为第⑨段中画线句与“故乡的竹林”没有关系,应当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萤火虫没有时间悲伤,因为它忙着照亮。世间万物皆有微光,入了眼眸的,点亮心灯;未入眼眸的,在一个机缘下,便可瞬间点亮你的世界。风有微光,那是落叶的翅膀,护送它化入泥土,归于树根;雪有微光,那是反射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天地本该洁白如雪;书有微光,那是照亮前程的星星;名字有微光,那是父母为我们送来的晨曦和期望……
请以“微光点亮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期末自我评估
1.(1)lí 铭 慨 zān (2)。(或:句号) (3)选手们不断成长,怎能不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呢?(意思对即可)
2.C(阅读文段可知,主要描绘的是雨后草原景象。③句中的“在他们的后面,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引入对景象的描写,且将视角转向天空,应为写景的首句;①句中的“在这儿”承接③句中的“在那边”,而“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则是对天空景象的描写,照应“还有雷雨”,故应为第二句;④句中的“草原一起一伏”将天空的视角转向草原,应为第三句;②句中的“草叶”紧承④句中的“草原”,具体描写“草叶”的美丽,应为第四句;⑤句中的“河面”将视角拉远,同时与后文“河上映着落日的霞光”相照应,应为第五句。故正确的排序应为:③①④②⑤)
3.D(A.语义矛盾,删去“大约”或“多”;B.不合逻辑,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
4.(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5.(1)示例:关爱野生动物,呵护美好家园。
(2)示例:做保护野生动物的“践行者”。
6.(1)郭巨埋儿 老莱娱亲 (2)陈莲河不能入群。鲁迅父亲的去世一大原因是陈莲河的“诊治”,他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作者对其只有深切的痛恨,不符合“感恩有你”的入群要求。(意思对即可)
7.示例:在潼关道上,诗人单骑独行,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8.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9.(1)增长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不要
(4)合眼,闭眼
10.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11.(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就生疏了。
12.甲文:结合“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可知,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立志、静心、惜时。乙文:结合“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可知,无论在什么时候学习,都来得及。(意思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人生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之后,思虑分散,这就该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现在,十年温习一次,仍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废弃放置了一个月,就生疏了……小时候学习,就像旭日东升放出的光芒;老年时学习,就像手持蜡烛在夜里行走,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13.B(本文写赵继武老师的学问全在肚子里,意在提倡老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
14.示例:①年轻的男老师流着泪唱歌,告诉我们要有民族气节;②赵继武老师声情并茂地教我们字音字形;③“我”写“檄文”声讨同学,赵继武老师妙笔点评化解矛盾;④毛振璿老师课教得极好,同学们都崇拜他;⑤“我”让同学抄答案,毛振璿老师给“我”打零分,并教育“我”学习、做人都要老老实实。(写出三件即可)
15.示例: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把“课”比作“清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毛振璿老师的课教得极好,流露出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16.示例: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前后呼应;内容上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7.示例: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②要有丰富的学识,给学生以明灯;③要有大格局,心中有祖国,有人民,有世界。
18.结构上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对故乡竹林的美好回忆;内容上蕴含着对故乡竹林的怀念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19.①夜晚竹林乘凉 ②转眼到了秋天 ③冬天到了 ④收笋壳烧火做饭、做鞋 ⑤挖竹疙瘩烤火(意思对即可)
20.加点词语“香喷喷”“脆生生”调动嗅觉、触觉感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炒竹笋的美味,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21.不同意删去。画线句中“我”喜欢写关于竹的诗,画关于竹的画,更是表现了故乡的竹林对“我”的影响深远,蕴含着“我”对竹林的真挚情感;另外,画线句中引用咏竹的诗词名句,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韵味。
22.作文示例:
微光点亮我的世界
自小我便爱读书,书籍在我蒙昧无知的时候投下一抹微光,从此,点亮了我的世界。
从我懂事起,周围就缺少同龄人,父母也讷于表达,这便养成了我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性格。因此,青春期时,我常与书籍为伴,在书中寻找我的良师益友。
阅读开始于一个小学的暑假,不知如何打发每天枯燥无聊的时间,我来到表哥的书房,那一刻,我似乎进入到了一个温暖明媚的世界。那是《名家散文精选》《二十四史》《苏东坡传》《增广贤文》……汇集的世界。各种书籍让我大开眼界,如获至宝。
书籍,点亮了我的情感世界。
我感动于《我的疯子娘》纯朴而原始的母爱。故事讲述了“我”厌恶患有精神病的母亲,从小就不愿承认她、疏远她,并以她为耻,但她却带着最原始的母爱保护“我”,替“我”出头、克服精神病的障碍为“我”送饭、最终在“我”一句无意识夸奖她摘的野桃好吃后,她冒险摘桃而掉下悬崖去世的故事,故事最后“我”带着对母亲的愧疚与爱意,坚持苦读,最终成为头几个考进名校的大学生。
我慨叹世界竟有如此苦命之人,惊叹作者朴实无华的文笔及其平淡背后波涛汹涌的情感。我的心同作者一样在深深的自省中与愧怍长伴。
于是,我庆幸、珍惜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学会从父母日常行动中读懂名叫“沉默”的爱。
书籍,点亮我的知识世界。
何其有幸,我读到了《二十四史》。我在名人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事例中自察自省。“萧规曹随”的守成,“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不拘一格、尊重人才,刘邦“约法三章”“孔鲤趋庭”,将一位位或是谋定而后动的宰相形象,或是宽厚仁和的君主形象,或是如孔子般的教育家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跨越时空的对话使我受益匪浅。
书籍如一抹晨光,带给我无限光明和希望;书籍如一缕斜阳,让我不舍人间的美好;书籍更像一轮太阳,带着滚滚的热浪向我扑来。
感谢当初翻开书页的自己,那一页页书如微光点亮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