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梅岭三章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梅岭三章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1 17: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梅岭三章》跟踪学习
一、课内跟踪
【基础存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旌旗飘扬,誓与 罗一战到底。他们英勇无畏,取义成仁,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惧牺牲,捷报频传,彰显了人民军队英勇善战的特点。战士们铭记“此头须向国门悬”的誓言,以生命铸就胜利,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1.请用正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了。
此头须向国门悬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横线处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jīng 闫 B.shēng 闫 C.jīng 阎 D.shēng 阎
3.文中加点的“取义成仁”应解释为: 。4.下列诗句与战争无关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梅岭三章》,完成5~8题。
5.第一章的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斩”与“杀”同义,把“斩阎罗”改为“杀阎罗”是否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为华夏后人,我们应该从《梅岭三章》的诗句中汲取我国革命家的哪些精神财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跟踪迁移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亲爱的弹片
齐 闯
我是一个烟台姑娘,名字叫杨柳。
我爷爷是一等伤残军人,生命停止在了七十八岁,也就是五年前。在我近三十年的记忆里,爷爷背上一直鼓着一个鸡蛋大小的包。
爷爷是十三岁参加的儿童团。太爷爷抽大烟,死得早;太姥姥改嫁了,爷爷六岁成孤儿。爷爷生活在莱州湾一个小渔村,也就是我现在探亲陪父亲偶尔回去的老家。成了孤儿,爷爷靠吃村里的百家饭活命,后来就跟着一个船老大讨生活。
1946年11月初的一天,爷爷正帮船老大起鲅鱼,著名的粉子山阻击战打响了。粉子山,莱州城西海拔最高的山岭,濒临烟潍公路,也紧紧地挨着我们可爱的小渔村。战役的双方是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在码头上作业的渔民拼命往村子里跑,饱受船老大奴役的十三岁的爷爷却向粉子山跑,他说:“反正我是一个孤儿,就一个人,我要上队伍打仗,死了也无所谓了。”爷爷参军了。
后来在我们老家一个叫邓家村南头的地方建起一座烈士陵园,墓碑上刻了不少解放军战士的名字,他们都是在那天牺牲的。据载,此役我军毙伤敌军4080人,缴获武器和弹药若干,还击落了两架飞机,在战术上粉碎了敌人打通烟潍路的企图。
爷爷穿上军装后,打仗不要命。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他参加过大小战斗三百多次,后来又踊跃地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先后有百十来个与爷爷相熟的战友倒在了战场上。他曾亲眼看见自己的班长被炮弹炸烂了身体,曾用手卸下同班机枪手李大个被炸上树梢的半挂小肠,还曾藏在四十多具尸体中一整天而躲过敌人的战场“清扫”。这些琐细的情节是我小时候耐着性子听的——作为爱臭美又爱做梦的小姑娘,我实在不喜欢爷爷的絮絮叨叨。但他总是爱给我讲,讲多了我就噘起小嘴不高兴,这时他就会自觉地闭嘴。
多亏有“死里逃生”这个好词的保佑,爷爷在枪林弹雨中受了很多次伤,最终保住了性命。解放战争结束时,爷爷已是一连之长,后来在装甲师当了副师长。我听爸爸说起,他对爷爷记忆深刻的事有两件。一件是爷爷当团长时,有一战士家长给他送了一副猪肝,爷爷追出好几里地,给人家退了回去。另一件是爷爷当副师长时,爸爸把师里办公室里的凳子拿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被爷爷给暴揍了一顿。
爷爷离休后,又回到了小渔村。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经常到老家的小学给大家讲打仗的故事。他还长期拿自己的退休金资助六个“五保”老人,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爷爷回到渔村,我随爸爸进了城市。
此后,我们很少回去。
爷爷的老战友一个又一个地去世。晚年,他患了肺癌,医生检查后说他体内的弹片距离肺部太近,年龄偏大风险高,于是就放弃了手术治疗。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爷爷老想一些过去的事,想老战友,常常说胡话,有时把自己的脸憋得通红,焦急地喊叫:“哎呀,枪咋卡住了!”“救我,我掉大坑里啦!”都与炮火连天的战场有关。
走完人生旅程的爷爷最终是被火化的。清理爷爷骨灰时,清出了几块黑黑的硬物质,经辨认是弹片。那是爷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热血岁月,那是信念凝结着的初心与使命。
此刻,我流着眼泪,轻轻触摸那几块曾与爷爷朝夕相处的弹片,忽然好想好想听他絮絮叨叨地讲那些战斗的故事。
弹片,亲爱的弹片!
求求你,给我讲讲爷爷的故事吧。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粉子山阻击战打响了,爷爷与码头上作业的渔民的表现形成对比。
B.第五段运用环境描写,为下文发现爷爷身上黑黑的弹片设置悬念。
C.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描绘出爷爷人生最后阶段的状态。
D.文章以“我”为叙述视角,增强故事真实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10.根据小说情节,概括爷爷的生平经历。
六岁 十三岁 穿上军装后 离休后 生病时
① 参加儿童团 ② ③ 常回忆过往
11.同样是爷爷的“絮絮叨叨”,“我”从“实在不喜欢”到“好想好想听”,请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末“弹片,亲爱的弹片”一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爷爷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请以“信念”为关键词,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要求: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岭三章》跟踪学习
【基础存盘】
1.略。
2.C
3.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4.B(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入瞿唐登白帝庙》,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败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课文推敲】
5.面对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示死后也要招集旧部英魂,与“阎罗”血战到底。
6.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
7.不可。“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杀”太一般化了,且褒贬不分。
8.革命家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创业,勇往直前,这些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拓展阅读】
9.B(根据第⑤段“后来在我们老家一个叫邓家村南头的地方建起一座烈士陵园,墓碑上刻了不少解放军战士的名字,他们都是在那天牺牲的”等可知,该段没有运用环境描写,也没有为下文发现爷爷身上黑黑的弹片设置悬念,而是记叙了建立烈士陵园的事情,交代了战斗的激烈和我军的胜利。)
10.①吃百家饭长大 ②身经百战 ③回乡做好事
11.小姑娘的“我”,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幻想,对残酷的战争画面不感兴趣,因而实在不喜欢爷爷的“絮絮叨叨”,那时的“我”还不懂事,不能理解爷爷的良苦用心;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理解爷爷、敬佩爷爷,特别在爷爷离世后,“我”为当年没有好好听并再也听不到爷爷的战斗经历而感到愧疚,表达了对爷爷深深的怀念之情。
12.“弹片”是从爷爷骨灰中清理出来的遗物;弹片凝结了爷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热血岁月,是爷爷勇敢坚强爱国奉献的一生的见证;“亲爱”的称呼,体现了“我”对爷爷的愧疚、怀念,对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崇敬之情。
13.示例:爷爷凭借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戎马一生,令人敬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念和使命,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传承先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把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