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松鼠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乘巧 清秀 玲珑 歇凉
B.帽缨 机警 敏捷 躲臧
C.竖立 玩要 触动 褐色
D.榛子 榉实 橡栗 光滑
2.下列对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拟人)
B.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设问)
C.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对偶)
3.“奇珍异宝”中“异”的意思是( )
A.不相同的
B.另外的,别的
C.特别的
D.奇怪
4.下列两个句子,应当分别读出( )的语气。
(1)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2)我的处境确实有困难,可是,越有困难,我越不能离开。
A.喜爱、坚定
B.神秘、果断
C.惊喜、自豪
D.赞叹、沉着
5.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
A.顺服的
B.野生的动物经人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
C.纯熟
D.和顺善良
6.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
在生活中,现代人的智商是从生活的挑战中提高并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快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的。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也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社会的发展。
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计算机游戏也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D.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 读拼音,写字词。
1.Sōng shǔ( )面容qīng xiù( )长得小巧líng lóng( ),是一种非常机警的动物。有时候,它们在树上zhuī zhú( )打闹;有时候,它们在wō( )里xiē liáng( ),guāi qiǎo( )极了。
2.松鼠用爪子和牙齿shū lǐ( )全身的毛,然后钻入shōu shi( )干净的窝里休息。
8. 回顾课文《松鼠》,完成填空。
1.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的中心词是 。作者在描写松鼠这一特点时,用的动词有 、 、 。
2.松鼠是 生的,通常一胎生 个。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 、 的。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漂亮的小动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平原地区是看到松鼠很少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 )到地上来。(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观察加点的字,仿写连续动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节选)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 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选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 )(多选)
A.生活规律
B.高超的搭窝技巧
C.活动范围
D.外形特点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松鼠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
(2)平原地区的人们绝对见不到松鼠。 ( )
(3)每个夜晚,松鼠都会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 )
(3).读了选文,我知道了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
(1)把窝搭在 。
(2)吃 ,喝 。
(3)动作 。
(4).想一想,写一写。
(1)看到了树上的果子,松鼠会 。
(2)狂风刮过树林,松鼠会 。
12.阅读《大熊猫》,完成习题。
大熊猫
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②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③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1).画横线句子主要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分类别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熊猫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B.大熊猫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C.大熊猫完全不显露食肉的本性,不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D.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
(3).请你说一说科学家称大熊猫为“猫熊”的理由。
(4).大熊猫食量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5).句子“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中“最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D
2.D
3.C
4.A
5.B
6.D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1). 松鼠(2). 清秀(3). 玲珑(4). 追逐(5). 窝(6). 歇凉(7). 乖巧(8). 梳理(9). 收拾
8.. (1). 警觉(2). 跑(3). 躲(4). 逃(5). 胎(6). 三四(7). 光光溜溜(8). 干干净净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1). 列数字(2). 分类别(3). 作比较(4). 打比方
10. (1). 松鼠是动物。(2). 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3).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4). 只有(5). 才(6). 我走进大门,登上楼梯,来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 1. AC2. (1). √2. (2). ×2. (3). ×3. (1). 大树上3. (2). 果实3. (3). 露水3. (4). 灵巧4. (1). 快速地爬上去,摘果实吃4. (2). 从树上跳下来,在地上休息
12. 1. B2. C3. 因为大熊猫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4. 因为大熊猫最爱吃竹子,而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5. 因为“最少”是表示最小的限度的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吃的一定是15~20公斤竹子,是原意不符。“最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