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瓮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3分。
1.一教师开车从南京一中中山南路号至江北区浦云路号,行驶路程为,历时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小车从中山南路号至浦云路号运动时可把小车看成质点
B. 判断小车是否压双黄线违规时可把小车看成质点
C. 中山南路号至浦云路号的位移为
D. 小车从中山南路号至浦云路号平均速度为
2.下列有关圆周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侧向挤压。若火车速度大于规定的行驶速度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B. 如图乙,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速度越快越不易爆胎
C. 如图丙,有一个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沿半径为的光滑竖直圆管转动圆管内径远小于轨道半径,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D. 如图丁,滚筒洗衣机里衣物随着滚筒做高速匀速圆周运动,以达到脱水的效果。衣物运动到最低点点时脱水效果更好
3.有关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 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C.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4.甲、乙两物体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道路上运动,若以向东为正,则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做加速运动 B. 乙一定做减速运动
C.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 乙可能做加速运动
5.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常见的三星系统模型和四星系统模型。甲图中三颗质量均为的行星都绕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乙图中三颗质量均为的行星都绕静止于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中心的中央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不考虑其他星系的影响。已知四星系统内中央星的质量,,则两个系统的周期之比( )
A. :: B. C. D.
6.如图所示的正六边形线框由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线框平面垂直于匀强磁场。线框顶点、与直流电源两端相连,已知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则正六边形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在原点处有一波源,位于波源处质点在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沿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幅为,产生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轴正向传播。时,平衡位置坐标为的质点开始运动,此时波源处质点的振动位移为,对该简谐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周期可能为
B. 周期可能为
C. 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
D. 该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最大波长为
8.在一次中小学生科技大赛中,某同学为提升动力小车的最大速度,尝试将两辆额定功率分别为和的动力小车首尾相连,已知在某水平桌面上两辆动力小车单独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和。现将它们编成动力小车组,设每辆小车在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在编组前后不变,则该动力小车组在此水平桌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9.飞机由机库滑出,在第内、第内、第内的位移分别是、、,那么( )
A. 飞机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B. 飞机做变加速运动
C. 第内的平均速度是 D. 前内的平均速度是
10.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光滑空油桶。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自由地摆放在桶、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右加速且桶与桶、间未发生相对运动,令桶对桶的支持力的大小为,桶对桶的支持力大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为保证桶与桶、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汽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D. 为保证桶与桶、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汽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1.欲测量一压力传感器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电路。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在上施加恒定压力,闭合开关,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读数;保持上压力大小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此时电压表读数为,则在此压力下的阻值 ______用、、表示。
改变压力的数值,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同学设计利用此压力传感器制作一款电子秤,其简易结构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动势,内阻未知。但是在实验室中未找到合适量程的电压表,只找到一块量程、内阻的电流表和电阻箱,若将这块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需要将电阻箱示数调成______并与电流表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用中制作的电子秤测量重物的质量时,传感器上先不放重物,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满偏,此位置记为电子秤的刻线。保持划片的位置不变,然后在压力传感器上放一重物。此时指针所指的位置为改装前电流表的刻度处,则所放重物的质量 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2.物理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的运动。固定有竖直挡板的小车置于水平面上,挡板刚好与细线悬挂的金属小球接触且悬线竖直,小车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的纸带相连。将小球抬高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让打点计时器通电后迅速释放小球,小球撞击挡板使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研究点迹规律即可判断小车运动情况。
为减小误差,他们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若图中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请你判断小车运动______填“是”或“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根据对点迹的研究可以判断:小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______,加速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个理由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13.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建立坐标系,在以为圆心、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直线的左侧区域内存在着沿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在直线的右侧区域内存在着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一质量、电荷量的带正电的小球从轴上的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轴正方向加速后进入圆形磁场区域,并从点离开该区域。已知点与点的连线与轴正方向的夹角,求:
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小球运动轨迹与轴距离最远点的位置坐标。
14.某控制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装置模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在且的区域内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其余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点以某一初速度沿轴正方向射入电场,从点离开电场并进入磁场,垂直穿过轴后进入第三象限。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大小;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带电粒子第三次穿过轴的位置坐标。
15.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休闲健身运动,有一种滑法是人坐在滑草车上从草坡上滑下,即刺激又省劲。如图所示,现有一滑草场近似处理为斜坡段和水平段连接,其斜坡段长度为,倾角为,水平段长度为,斜坡段和水平段的动摩擦因数都为,滑草车的质量,人的质量,人坐在滑草车上从斜坡的顶端由静止滑下,不考虑滑草车在斜坡与水平面连接处的机械能损失,问:
滑草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滑草车最后停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滑草车在水平段上滑行时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研究小车从中山南路号至浦云路号的运动时,车的大小和形状对于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可把小车看成质点,故A正确;
B、判断小车是否压双黄线违规时,小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所以不可以把小车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中山南路号至浦云路号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所以路程为,故C错误;
D、小车从中山南路号至浦云路号的位移不确定,轨迹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无法求得具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路程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判断。
本题考查了质点、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大小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2.【答案】
【解析】解: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若火车速率较大,外轨将会对火车产生一个弹力的作用,即火车将挤压外轨,故A正确;
B.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可知,速度越快,地面对车的作用力越大,越容易爆胎,故B错误;
C.由于小球在管道内,在最高点,当内管壁对小球的支持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时,此时小球恰好可以过最高点,而此时小球的速度为零,故C正确;
D.衣物运动到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衣物运动到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知,衣物运动到最低点点时脱水效果更好,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
分析每种模型的受力情况,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相关的物理量,进行分析即可。
此题考查圆周运动常见的模型,每一种模型都要注意受力分析找到向心力,会根据公式判定运动情况。
3.【答案】
【解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故B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作用点,故C错误;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必须相同,故D错误。
故选:。
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只有力的三要素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必须相同。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要只死记硬背概念,一定要理解概念的内容。
4.【答案】
【解析】解:、、甲的加速度方向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同,乙的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方向相反,但由于不知道它们的初速度的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出它们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故A错误,B错误。
C、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表示方向,可知甲的加速度小,故C错误。
D、由于不知道乙的初速度的方向,若乙向西运动,则乙向西做加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5.【答案】
【解析】解:设甲图中的某一行星受到其它两颗行星的万有引力大小分别为、,如下图所示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行星的轨道半径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设乙图中的某一行星受到其它三颗星的万有引力大小分别为、、,如上图所示
行星的轨道半径为: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已知:,可得:,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分别对三星系统模型和四星系统模型的其中一个行星受力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确定所需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答。
本题考查了多星系统问题,多个星体绕同一中心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其它星体对某一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6.【答案】
【解析】设每边的电阻为,通过的电流大小为,根据电路图可知,的电阻为,通过的电流为,
设每根导体棒的长度为,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的有效长度也为,部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方向均垂直向上,则正六边形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7.【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当时,可得:或
即:
或:
变形可得:或,所以周期可能为、当时,故AB正确;
C、由题意可知,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故C正确;
D、该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最大波长为:,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
故选:。
结合波的周期性波源的位移大小,写出与周期的关系,再求最大周期;
根据波从原点传到质点的距离和时间,由求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
由求最大波长。
利用机械波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根据距离与波长的关系确定与波源状态关系;机械波的特点: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8.【答案】
【解析】解:动车组在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对每节动车进行分析,则有
根据功率的表达式有
令动车组在此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结合上述有
整理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对每节车厢受力分析,判断牵引力与阻力的关系,分别建立每节车厢的功率与牵引力的关系,联立计算动车组在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以恒定功率启动的机车运动模型的理解。
9.【答案】
【解析】解:、题目中只说在第秒内,在第秒内,在第秒内的位移分别是、、,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相等的,但由于没有说物体怎样运动,所以可能做匀加速运动,有可能做变加速运动,故A、B错误。
C、第内为的时间,其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
根据位移和时间,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各段时间内的位移无法判断飞机的运动规律。
解答本题要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不能说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10.【答案】
【解析】解:、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因为油桶随着汽车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则油桶所受合力方向为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所以,故A错误,B正确;
、当对的作用力时,桶与桶、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汽车的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在竖直方向上有
联立解得,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对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分析两个力的大小;当对的弹力为零时,的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即可。
能够对C正确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基础,知道当对的作用力为零时,桶具有最大加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 串联
【解析】解: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消去电流解得:
要将量程、内阻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需给电流表串联一个电阻,设其阻值为,则当指针满偏时有:
联立解得:
不放重物时,电压表满偏,设滑动变阻器和电源内阻的总电阻为,由图乙可知,此时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联立解得:
当电流表示数为时,此时两端的电压为:
根据欧姆定律:
解得:
由图乙可得,当时,压力为,则查图乙可知:
解得质量为:
故答案为:;、串联;。
根据实验步骤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多,写出两种情况下电压表示数表达式,联立解得压敏电阻的值;
根据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求串联的分压电阻的值;
根据题设条件和实验过程,分不放重物和放重物两步,应用欧姆定律和图乙的相关数据,列式求重物的质量。
本题考查压敏电阻的测量及相关应用,知道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前提,解题时要注意电压表的改装问题,以及实验过程中等效法的技艺,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
12.【答案】是 小车连续或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恒定 减小 不变 小车或纸带受到阻力
【解析】解:纸现车相邻等时位移差分别为,,,三个结果中的毫米数均相同,不同的都在估读位上,
在读数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是恒定的,即小车加速度不变,
由于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计数点间距变小,则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小车速度减小原因,可能性最大的是小车与纸带受到阻力或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是;小车连续或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恒定;减小;不变;小车或纸带受到阻力。
依据纸带上数据,结合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即可判定运动性质;
根据计数点间距,即可判定速度的变化,依据运动情况,来判定受力情况。
考查依据纸带数据,来判定运动性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
13.【答案】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小球运动轨迹与轴距离最远点的位置坐标为
【解析】解:小球从点由静止释放到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其中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在圆形磁场区域内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小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小球从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经过直线时的纵坐标为:
小球在直线右侧区域内做斜抛运动,沿轴方向有
竖直速度减为时所用的时间
竖直方向减速到时小球沿轴上升的高度
沿轴方向有
故小球运动轨迹最高点的横坐标
纵坐标
故小球运动轨迹与轴距离最远点的坐标为。
答: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小球运动轨迹与轴距离最远点的位置坐标为。
根据动能定理,结合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分析求解;
根据小球从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小球从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求解。
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理解粒子在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合理选取运动学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4.【答案】解:粒子在电场内做类平抛运动,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方向上有
方向上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设粒子进入磁场时合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则有
解得
即
合速度
因为带电粒子垂直穿过轴后进入第三象限,所以圆心在轴上,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带电粒子再次进入电场的纵坐标
在电场中再次做类平抛运动,在轴方向
出电场时的横坐标
解得
即位置坐标为
答: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带电粒子第三次穿过轴的位置坐标为。
【解析】粒子垂直于电场进入第一象限,做类平抛运动,由两个方向的分位移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初速度的大小;
将分速度合成,即可求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粒子由到,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利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的公式,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根据类平抛规律、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和几何关系分别出粒子第三次经过轴时的坐标。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偏转时,常用能量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有时也要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半径及运动时间的确定也是本题的一个考查重点,要正确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图,能熟练的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15.【答案】解:设在斜坡下滑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代入数据解得:,
设滑到斜坡底端的速率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设在水平段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则有:,
解得:,
设水平运动的位移为,则有:
解得:,
所以最后最后停止点距终点的距离为:
滑草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有::
则人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所以人受到的合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也是。
答:滑草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是;
滑草车最后停在离终点远的地方;
滑草车在水平段上滑行时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是。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草车的加速度。
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求出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草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为合力的大小,包括水平方向的分力与竖直方向的分力,用矢量合成即可。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滑草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