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邢台五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节日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春节放烟花 B. 清明放风筝 C. 端午赛龙舟 D. 中秋赏明月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量取液体
C. 倾倒液体 D. 仪器连接
3.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分子可以再分 B. 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粮食酿酒——分子发生了变化 D. 吹胀气球——分子的间隔变大
4.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O3、CO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B. 稀有气体很稳定,所以没有用处
C.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 SO2、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C919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四价铼离子符号是Re+4 B. 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D. 三价铼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eO2
6.《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七氨酸由20个原子构成
B. 三七氨酸中含有氮分子
C. 三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三七氨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比为5:8
7.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氧化物中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复分解反应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所以缓慢氧化也一定有能量变化
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或需要检验的物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碳酸盐(固体) 检验 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
B KCl(KClO3) 除杂 加入MnO2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C 食盐水和蒸馏水 鉴别 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D NaCl和CaCO3 分离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图像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B. 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C. 向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和锌
D. 向一定质量的稀 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10.已知CaCl2溶液显中性。向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用pH计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只有Cl-的个数保持不变
B. CD段表明Na2CO3溶液显碱性,Na2CO3属于碱
C. BC段溶液的pH不变,说明无对应的化学反应
D. 实验现象为先有产生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1.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从材料研发到日常生活均发挥着关键作用。请根据你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提出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在我们日常食用的蛋类,奶类及奶制品,豆类,肉类等食物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 。
(2)小米SU7Ultra在车顶、尾翼、迎宾踏板、座椅背板、内饰中控等多处部件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轻量化,下列材料也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______ 。
A.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B.陶瓷
C.合成橡胶
D.芳纶复合材料
(3)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电影中太乙真人选用藕粉修复哪吒肉身,种植莲藕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 ______ 肥。(填“钾”或“氮”或“磷”)
(4)2025年1月20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件是芯片,芯片制作的起始步骤是硅片制造,硅的制造原理是:将硅石矿(主要成分为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硅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大清会典》中记载:清朝时紫禁城内曾有大水缸308尊,均置于殿门之前,被称为“门海”。所有存水均为消防用水,古人用水来灭火的原理主要是______。
(2)我国制墨具有悠久历史,湖北出土的战国古墨能保存至今,这是因为______。
(3)商代四羊青铜方尊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可能锈蚀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其中铜元素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甲烷在燃烧过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13.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I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Ⅱ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CO2与生成的C2H4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4)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
14.如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NH4Cl 29.4 37.2 45.8 55.2
(1)20℃时,两种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 ______(填名称)。
(2)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铵,可采用 ______方法提纯硝酸钾。
(4)40℃时,在烧杯中加入50.0g水后进行如图操作: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5.“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某工厂利用废弃铜料(只含铜和铁)和石灰石制备“波尔多液”,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器1中将硫酸以喷淋方式注入的目的是______。
(2)反应器2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
(3)废液A中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器3和反应器4的内壁不能为铁制品,其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写出气体B的一种用途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1)图1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形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由此得出氨水的性质有:______。
(2)图2所示实验中,根据Y形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该实验中,Y形管顶端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实验室制取H2和CH4可选装置如图3所示:
(3)若选用F装置收集H2,气体应该从 ______(填“a”或“b”)口进入。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通过加热制取CH4应选择图中的发生装置 ______(填字母序号)。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洗衣机在使用过程中内外筒之间容易沉积污垢,继而滋生细菌,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能产生大量气体,可以快速去除污垢。某小组同学对洗衣机槽清洁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洗衣机槽清洁剂
如下是某品牌洗衣机槽清洁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
名称:×××洗衣机槽清洁剂净含量: 125g
主要成分: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表面活性剂等
去污原理: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1)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过碳酸钠溶于热水有气泡产生,且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则保存洗衣机槽清洁剂的过程中,应注意 ______。
任务二:探究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后产生的气体成分
【提出问题】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中的一种。
【分析讨论】
(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不可能是CO和H2,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而CO ______。
【实验验证】
(3)同学们分别取等量洗衣机槽清洁剂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装置中 ______,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任务三:探究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讨论交流】同学们认为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
【实验验证】
(4)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洗衣机槽清洁剂溶于热水,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观察到 ______ 。 一定含有Na2CO3
② ______ 。 无明显现象 没有NaOH
【反思评价】
(5)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6)实验①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g分4次加入烧杯中(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3.0 a 1.6
请计算:
(1)a=______。
(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蛋白质;
AD;
氮;
12.【答案】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
;化学
13.【答案】化学性质;
;
2:1;
水或H2O
14.【答案】氯化铵;
11:21;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BC
15.【答案】增大接触面积,反应更快更充分
化合
FeSO4和H2SO4
Fe+CuSO4=FeSO4+Cu
灭火或用作气体肥料等
16.【答案】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空气污染;
b;A
17.【答案】密封、防潮,保持干燥(答案不唯一);
有毒;
木条复燃;
有白色沉淀生成;取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适量无色酚酞溶液;
Na2CO3+CaCl2=CaCO3↓+2NaCl;
检验和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
18.【答案】2.0;
7.3%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