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01 23: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项羽
2.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们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统治
3.汉初农民要承受田租、算赋(人口税)、更戍(兵役)等沉重的负担,经常入不敷出,乃至卖地、卖儿卖女卖妻,最后将自己也卖为奴役,为此统治者采取(  )
A.严刑酷法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对外征战政策 D.奖励工商政策
4.《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穷兵黩武
C.增加赋税 D.“以德化民”
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6.文景之治是指(  )
A.西汉初年刘邦统治时的清明政治统治局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东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东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7.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为“文景之治”。下列属于文景时期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③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目的)是(  )
①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
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④为了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如右图书中所涉及的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②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
④重视“休养生息”,社会比较安定
⑤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0.“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1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远见卓识
12.《老子》写到:“以辅(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违抗)”。符合道家“自然无为”本义的做法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克己复礼以为仁 D.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13.汉朝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与这一局面形成息息相关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推恩令的颁布
C.盐铁官营的实施 D.张骞通西域的成果
14.“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15.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提倡节俭 B .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16.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17.如右图书中主要讲述的盛世景象发生在(  )
A.西汉初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期 D.东汉末年
18“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述了(  )
A.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 B.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
C.刘邦巩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D.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19.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主要是因为( )
①秦朝的残暴统治 ②秦末的战乱
③汉初的统治者不懂管理 ④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结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0.《汉书 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重视“以德化民”
C. 皇帝的励精图治 D. 社会上人心思安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图说历史
(1).图1反映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2).探究一下,造成图1这种经济形势的原因?

(3).针对图1的经济形势,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哪些措施使西汉社会经济繁荣稳定?这繁荣稳定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归纳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为了改变材料一这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材料三反映了西汉初年哪一盛世局面?当今社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个建议。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景象。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
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答案
1-5ADBAA 6-10BCCCD 11-15ABADB 16-20CABAA
(1)汉初经济肃条,国家贫困。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争造成的。
(3)措施:总结秦亡教训,倡导以农为本,奖励农桑,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等。文景之治。
22.(1)社会状况:国家贫困,土地荒芜,饥荒严重(任答一点即可);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
(2) 措施:“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任答一点);效果: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复苏。
(3)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建议: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援农村建设等.(任答一点言或之有理即可)
23.27.(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3)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