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3 15: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6届高三摸底考试
生物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
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或家畜细胞,可以引发支原体肺炎。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肺炎支原体与细菌均是异养生物
C.肺炎支原体与蓝细菌的相同之处是都有细胞壁
D.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最大的差异是前者有细胞核
2.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呼吁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人体一般不会缺乏必需氨基酸
B.日常饮食中含有的糖类和脂肪在人体中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C.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的根源在于膳食结构改变导致的体内脂肪堆积
D.纤维素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加速胃肠蠕动并促进消化吸收
3.研究人员发现了锌金属的第一个伴侣蛋白ZNG1,它可将锌运送到需要锌的蛋白质处发挥作用,参与酶活性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
B.ZNG1运送锌的功能与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有关
C.该实例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某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D.锌是构成ZNG1的重要元素,说明无机盐可以参与构成细胞内的重要化合物
4.下列哪项通常不是RNA具有的功能( )
A.信息传递 B.物质转运 C.提供能量 D.基因载体
5.“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是一种动态结构,许多信号分子和受体在脂筏中聚集,形成一些特异蛋白聚集区域,可调控蛋白质的定位与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筏可作为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细胞膜的信号转导功能密切相关
B.脂筏可参与蛋白质的分选过程,确保特定的蛋白质运输到正确位置
C.脂筏最初可能在内质网上形成,可进一步被转运到细胞膜上
D.推测脂筏在植物细胞内外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6.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酵母菌sec12基因突变体的内质网异常大,且分泌功能异常。将该突变体置于含15N氨基酸的培养液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含15N氨基酸合成肽链后,15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可用仪器检测到细胞内15N主要集中在细胞膜附近
C.酵母菌sec12基因突变体无法合成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D.sec12基因的功能可能与内质网膜出芽形成小泡有关
7.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下可以释放氧气。科研小组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配制成叶绿体悬浮液,加入2,6-二氯靛酚(蓝色的2,6-二氯靛酚可被还原为无色),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结果如表。
组别 1 2 3 4
蔗糖溶液浓度(mol/L) 0.2 0.4 0.6 0.8
颜色深浅 +++ + ++ ++++
注:“+”越多代表蓝色越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探究渗透压对叶绿体活性的影响
B.本实验中蓝色越深,水分解产生的氧气越多
C.2,6-二氯靛酚与希尔反应中铁盐的作用相似
D.实验中加入2,6-二氯靛酚含量和浓度应相同
8.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图1中①~⑤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甲~戊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细胞结构,图2为蔗糖分子进入某植物细胞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1中戊为药物的运载体,则药物A属于水溶性分子
B.图2中H+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蔗糖进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低温处理法对左图中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有影响,细胞呼吸抑制法则对④⑤方式有影响
D.除一些不带电荷的小分子可以左图中①方式进出细胞外,离子的跨膜运输须借助于膜蛋白
9.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基本过程如图所示。15分钟后各管植物细胞均保持活性并达到平衡状态。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在b管均匀扩散,若a管溶液浓度变小,蓝色小滴浮于b管上方,反之沉入b管底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应设置多个实验组并在组间形成浓度梯度
B.b管蓝色小滴上浮,则对应的a管中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C.b管蓝色小滴均匀扩散,则可测定出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各组水分交换平衡时,叶肉细胞液蔗糖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相等
10.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其作用机制不同
C.被动运输速率仅与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相关,与转运蛋白数量无关
D.大肠杆菌吸收K+消耗能量,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11.过氧化氢在多种条件下可以分解,新鲜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新鲜土豆片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增加,针筒内收集的气体总量将明显增多
B.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和酶催化条件下分解都会加快,但相关原因不同
C.在最适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因此过氧化氢酶应在最适温度下保存
D.将图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替换成等量的FeCl3溶液,气泡产生速率可能不变
12.下列关于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TP 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苷,是组成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B.ATP 分子中三个磷酸基团都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C.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放能反应,与ATP合成相联系
D.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细胞内都是一样的
13.科研人员想探究病毒性感染对细胞呼吸和ATP产生的影响,选择用某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生的乳酸和ATP的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实验组
B.实验组乳酸含量较高,说明了细胞被病毒感染后无氧呼吸加强
C.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都主要用于ATP的合成
D.人体感染病毒后会觉得肌肉酸痛、浑身无力,这与乳酸增加和ATP减少有关
14.研究发现,鱼藤酮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它能特异性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Ⅰ(NADH脱氢酶复合体),从而阻断电子传递链,导致能量耗竭而杀死昆虫。当人体摄入鱼藤酮后,会严重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藤酮可能导致昆虫细胞内乳酸积累
B.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C.线粒体内膜是鱼藤酮的作用场所
D.喷施鱼藤酮时要注意防护,以防误吸
15.许多科学家在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3→糖类、C5
B.阿尔农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自水
C.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厌氧细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出O2
D.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加入氧化剂在光照下可释放出O2,探明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16.如图为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CO2吸收速率和遮光后CO2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条件下,A的面积越大植物生长速度越快
B.遮光后叶绿体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都立即停止
C.遮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C3比值会降低
D.遮光前,该植物叶片固定CO2的速率为10umol·m-2·s-1
17.农业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下列利用生物学知识对谚语分析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种子晒干扬净,来年庄稼不生病”,降低种子中结合水的比例能够降低细胞代谢
B.“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施加有机肥能为植物补充无机盐、CO2,实现增产
C.“要想白菜不烂,经常翻垛倒换”,翻垛增加O2,减少厌氧呼吸产物堆积的危害
D.“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适时补充水分可减弱植物光合午休,实现增产
18.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叶肉细胞一段时间,检测叶肉细胞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B段,产生O2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
B.在CD段,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DE段,暗反应仍能利用ATP、NADPH
D.在EF段,叶绿体能利用CO2参与暗反应
19.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 期),根据 DNA 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 DNA 复制前期(G1)、DNA 复制期(S)和 DNA 复制后期(G2)。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功能失调,会导致染色体错误分离并加速细胞凋亡。该检测点可能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
A.检测点1B.检测点2C.检测点3D.检测点4
20.图甲中 a~d表示洋葱(2n=16)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a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该区细胞也可用来观察质壁分离
B.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排序为B→A→D→C,D期为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C.乙图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为2:1:2的时期有A和B
D.图乙中,A细胞含有8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含有8个四分体
21.肝脏受损时,肝脏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脏干细胞的分化说明其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肝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C.同一个体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基因型通常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22.科研人员为了探究药物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凋亡率影响的机理,设置了4组体外培养HSF的实验,并测定了该四组实验细胞内ROS(活性氧,促进细胞衰老)的含量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所示。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
B.实验所用药物A浓度与HSF的凋亡率呈负相关
C.药物A能降低HSF的ROS含量,延缓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可清除衰老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稳定
23.如图表示某种雄性动物(2N)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该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核DNA
B.时期Ⅱ的细胞中不出现四分体
C.时期Ⅳ→Ⅰ可以表示受精作用
D.时期Ⅲ的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24.下列相关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1-三体个体的形成可能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异常有关
B.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C.同一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D.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一定产生4个基因型不相同的生殖细胞
25.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花时去雄并授粉可实现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
B.杂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测交实验证明,杂合子Dd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是1:1
D.F2的性状分离比否定了融合遗传
26.人类ABO血型与对应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人类的ABO血型中O型是隐性性状
B.AB血型的个体中既有基因IA,也有基因IB,且都能表达
C.A型和B型婚配的后代最多可能出现3种血型
D.A型和B型婚配的后代出现多种血型与等位基因的分离有关
27.卷发和直发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模拟杂合卷发女人和直发男人产生子代的情况,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桶中都要加入黑球和白球
B.从甲、乙桶中各取一球,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1/2
C.小球的组合类型有3种
D.模拟生出纯合卷发孩子的概率是1/4
28.黄瓜表皮的有刺和无刺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含基因a的花粉有50%不育。杂种有刺黄瓜自交,则F1中有刺:无刺的数量比是( )
A.5:1 B.7:1 C.15:1 D.3: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30分)
29.(10分)金鱼草是雌雄同株多年生植物,可在一个花期内连续开花,其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花品系与纯合淡黄色花品系杂交,亲本及F1的表型如下表所示:
环境条件 光充足低温 光充足温暖 光不足温暖
亲代表型 红色花品系 红色花 红色花 红色花
淡黄色花品系 淡黄色花 淡黄色花 淡黄色花
F1表型 红色花 粉红花 淡黄色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环境条件下,金鱼草的淡黄色花是隐性性状。以上情况说明,生物体的性状不完全是由决定的,对性状也有重要影响。
(2)种植F1,连续自交两代得F3,将F3种植在环境条件下,其花色表型最多。在这种环境中,F3的花色表型及其对应比例为。若F3植株随机传粉,将所得到的子代F4栽培在光不足温暖的环境中,则F4的花色表型及其比例为。
(3)在F4中取一开淡黄色花植株,请设计实验,在花期内(可连续开花)用尽量短的时间,在个体水平鉴定其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简要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对应结论):。
30.(10分)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学习细胞分裂时,我们也常常构建各种模型。图1为某一雌雄异体生物(2n=24)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仅含部分染色体),图2是该原始生殖细胞分裂时细胞内不同物质的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属于(填“概念”、“物理”或“数学”)模型。图1中四幅图的顺序被打乱,按照原始生殖细胞分裂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2)图1中丁细胞名称是,该时期细胞内含有对同源染色体。位于乙细胞所处时期时,细胞内共含有条染色体。
(3)图2中a表示,图1中甲与图2中细胞类型相对应。当由Ⅲ所处时间变为I所处时期时,a和b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4)该生物同一组织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群体中,不同的细胞可能处于不同时期(G1为DNA合成前期,S为DNA合成期,G2为DNA合成后期、M表示分裂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只抑制S期DNA的合成,对其他时期不起作用。将TdR添加到培养液中,在培养时间为(用细胞周期中的时期字母表示)后,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S期。
31.(10分)I:下图是在20℃条件下, A、B两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1)在较长时间的连续阴雨环境中,A、B两种植物相比,受影响较大的是植物。在光照强度为3 klx的条件下,A植物的叶肉细胞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零,此时叶肉细胞中 ATP 的合成场所为。(2)A、B两种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k lx的条件下处理相同时间,比较两种植物有机物的合成速率NA、NB 的大小,结果应为 N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B。
Ⅱ:下图表示干旱胁迫下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两种因素,分别为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
(3)在干旱胁迫下植物气孔导度下降,其生理意义是。
(4)研究人员发现重度干旱胁迫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且气孔导度下降,但他认为该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并不是由A引起的,而是光反应产生的减少,进而直接影响了暗反应中C 的还原。为了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可检测该植物气孔导度下降前后叶肉细胞的胞间CO 浓度,若实验结果为,则可支持该研究人员的推测。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70 分)
  1.A
  2.B
  3.D
  4.D
  5.D
  6.D
  7.B
  8.B
  9.D
  10.C
  11.B
  12.D
  13.C
  14.B
  15.A
  16.B
  17.A
  18.B
  19.D
  20.B
  21.A
  22.B
  23.C
  24.D
  25.D
  26.C
  27.B
  28.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题,共 30 分)
  29.(1)光充足低温;基因(遗传物质);环境因素
  (2)光充足温暖;红色花:粉红花:淡黄色花 = 3:2:3;淡黄色花:红色花 = 1:1
  (3)实验步骤:让该淡黄色花植株自交,观察子代的花色表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出现红色花(或子代既有淡黄色花也有红色花),则该植株为杂合子;若子代全为淡黄色花,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30.(1)物理;甲→乙→丙→丁
  (2)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0;24
  (3)染色体;丙;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G1+S+G2+M
  31.(1)A;大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大于
  (3)减少水分散失,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4)ATP 和 NADPH;胞间 CO 浓度没有下降(或胞间 CO 浓度升高或胞间 CO 浓度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