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培优班入学考 生物试卷(B卷)
(分值: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 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 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事实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离体的核糖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多肽链
B. T 噬菌体只有侵入大肠杆菌后才能增殖
C.去核变形虫不能摄食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D.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2.人体中存在的多种蛋白质,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参与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卵细胞相互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B.胰蛋白酶由内质网经高尔基体、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共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质中有支持细胞器的结构——细胞骨架,它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D.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参与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3.2024年12月22日,汕头马拉松赛事圆满举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携带适量的能量胶,能量胶是一种高热量的浓稠半胶体食品,其营养成分表显示主要含有水、碳水化合物(含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无机盐及其他添加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B.无机盐可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
C.葡萄糖可以直接为参赛者的肌肉收缩供能
D.麦芽糖需被酶催化水解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4.近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这将成为我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某同学假期预习教材时,想利用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检索、学习一些学科问题,下列检索的问题合理的是()
A.蛙的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包含几个阶段
B.线粒体外膜上哪些酶参与催化 ATP 的合成
C.支原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D.蓝细菌的叶绿素分布在哪里
5.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其中 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和 2 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中
B.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呼吸中耗氧量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之比为 1:1
C.2 和 3 过程都能产生大量 ATP
D.甲和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还原型辅酶 I
6.盐碱地中含大量NaCl、Na CO 等钠盐,会威胁海水稻的生存,同时一些病原菌也会感染水稻,影响其生长。下图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 O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入海水稻细胞
B.海水稻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C.液泡逆浓度梯度吸收Na 增大细胞液的浓度以适应高浓度盐环境
D.H 从液泡内运输到细胞质基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7.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通过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增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从而提升机体的学习和记忆。长期高脂膳食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探究蔬菜中提取的物质X是否可以缓解高脂膳食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脂膳食可能通过降低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削弱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2
B.物质 X 可能通过提高 BDNF 的表达量来缓解高脂膳食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C.丙组实验的处理为给小鼠饲喂含物质X的膳食
D.高脂膳食通过降低 BDNF 的表达量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8.不少生物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遗传现象,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短尾猫相互交配的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其原因可能是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
B.杂合子(Aa)豌豆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比例为2:3:1,其原因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a的花粉50%致死
C,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不育雌果蝇.其原因可能是其父本产生配子时 XY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纯合长翅(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正常温度为25℃)发育为残翅果蝇,其原因是温度升高改变了与翅型有关的基因型
9.1937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表明垂体的活动可能受下丘脑控制
B.该实验表明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垂体的直接控制
C.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D.再做恢复垂体与下丘脑血液联系的实验可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10.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低于 B处
B.若该器官为性腺,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C.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D.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11.研究发现,R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
3
下去。现让基因型为 Rr的水稻自交,F 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自交获得F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R基因会使2/3的不含R 的花粉死亡
B. F 中基因型为 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
C. F 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R∶r=5∶3
D.从亲本到F ,R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12.青藏高原藏獒细胞中的 EPAS1基因编码HIF2 蛋白亚基,属于缺氧反应核心通路。HBB 基因编码血红蛋白β链,负责氧气运输。高原型 EPAS1 基因有4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减小血管阻力、促进血液流动相关,从而获得适应性优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藏獒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B. EPAS1和HBB 基因突变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体现了有利变异的积累
C.藏獒的基因突变是定向的,直接由高原环境诱导产生以适应生存
D.藏獒的基因突变直接决定了它们在高海拔环境中的所有适应性特征
13.将小麦幼苗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得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0~5min容器内的气体,可观察到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若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则5~15min叶片产生氧气的速率为(
C. B点时,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与A 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基质中 C 含量增加
14.下图表示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K+增多会导致 e点上移
B.图中 c——e段,K+大量流出神经细胞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D.若适当增大刺激强度,则c 点对应的动作电位值增大
4
15.家兔的减压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该反射弧中连接减压神经中枢的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某同学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以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手术处理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减压神经 迷走神经 血压
甲组 + + 下降
乙组 = + 下降
丙组 + 不变
注:“+”表示该神经完好, “-”表示剪断该神经
A.甲组电刺激麻醉家兔的神经中枢后出现减压反射导致其血压下降
B.手术离体部位要用蒸馏水浸润以维持反射弧活性
C.减压反射可以缓解血压突然升高带来的身体不适
D.该实验证明减压反射中减压神经是传出神经
16.如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 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9/100,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 的致病基因只来自I
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均可对胎儿是否患遗传病进行检测
D.若III 与人群中某只患甲病男性婚配,生女孩正常的概率为9/38
5
二、非选择题(共5道题,共60分)
17.(每空2分,共12分)泥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的影响,以指导泥鳅的培养温度和投放的饲料类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和。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条件下保存。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饲养泥鳅时可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答出一点即可)。
(3)泥鳅生活的环境经常遭受重金属镉(Cd)的污染,重金属镉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请你以淀粉酶为例,设计实验来验证 Cd 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实验材料:淀粉、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含Cd 的溶液、碘液(遇淀粉显蓝色)。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支试管均先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往 A试管中加,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一段时间。
②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
实验结果:。
18.(每空2分,共12分)回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问题:
Ⅰ.下图A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A的②是由组成。
(2)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的原因是因为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
Ⅱ.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渐冻症,患者表
6
现为肌肉萎缩,四肢好像被冻住了,原因是患者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下图c 是渐冻症患者病变部位有关的生理过程。
(3)兴奋在图中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
(4)渐冻症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NMDA 导致 Na 过度内流,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填“升高”或“下降”),最终吸水涨破。
19. (每空2分, 共12分)
(1)如图①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②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b过程的实质是。
(2)图②中在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X^个体占 42%、X X°个体占6%、X*X 个体占2%, X^Y个体占45%、X*Y个体占5%, 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II)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
(4)图中A与B属于副交感神经的是(填“A”或“B”),二者都为传出神经。
(5)人在剧烈运动时,此时会发生;
A.①瞳孔缩小 B.胆汁分泌增加 c.③支气管扩张 D.肠胃蠕动增强
7
20.(每空2分,共12分)2023年,科学家发现环境因素(如压力、营养)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基因表达,甚至遗传给后代。下图是某种表观遗传的示意图。
(1)图中基因发生了修饰,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以”或者“不可以”)遗传的变化。
(2)若某基因启动子区域被高度甲基化,其表达水平通常会降低,原因可能
是。
(3)去甲基化药物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策略之一。科学家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发现后者的甲基化水平显著(填“升高”或“降低”),导致细胞分裂(填“失控”或“受抑制”)。
(4)科学家推测父代的高糖饮食通过精子的甲基化修饰影响后代性状(高肥胖风险)。请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一推测,写出实验思路(无需写出具体操作细节)。
。
21.(每空2分,共12分)为研究抗稻瘟病水稻的遗传规律,某团队用纯合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甲、乙、丙分别与易感稻瘟病品种丁杂交得到F ,F 自交得到F ,结果见下表。不考虑染色体互换、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等情况,相关基因用A/a、B/b、C/c、D/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杂交组合 F 表型及比例 F 表型及比例
① 甲×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3:1
② 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15:1
③ 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63:1
(1)水稻的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结合三组杂交实验结果,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对等位基因控制。
(2)实验③中,F 抗稻瘟病植株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3)培育耐盐碱的抗稻瘟病水稻对于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地的利用具有重要价值。该团队将耐盐碱基因随机插入品种甲基因组中,筛选获得1号、2号、3号植株,耐盐碱基因插入位点如图(注:植株只要含有1个耐盐碱基因即可表现出耐盐碱性状,不含则表现出盐碱敏感性状)。
为区别3种耐盐碱转基因水稻品种,可利用3种转基因水稻分别自交,观察并统计F 表型及比例:若F 表型及比例全为耐盐抗稻瘟病,则为转基因水稻品种号;
若F 表型及比例为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 =3:1,则为转基因水稻品种号;
若F 表型及比例为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 =15︰1 ,则为转基因水稻品种号。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每小题 4 分)
1.A
2.A
3.C
4.D
5.D
6.D
7.C
8.D
9.B
10.B
11.B
12.B
13.D
14.B
15.C
16.D
二、非选择题(共 5 道题,共 60 分)
17.(1) 温度;消化酶的种类;低温、适宜 pH
(2) 将饲养温度控制在 35~40℃(或根据所需消化的营养物质类型,选择适宜温度,合理即可)
(3)①等量的含 Cd 的溶液;实验结果:A 试管中溶液蓝色较深,B 试管中溶液蓝色较浅(或 A 试管蓝色深于 B 试管)
18.Ⅰ. (1)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 b;Na 内流;协助扩散
Ⅱ. (3)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 升高
19.(Ⅰ) (1)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 QR;不一定
(3)10%
(Ⅱ) (4)B
(5)C
20.(1) 甲基化;可以
(2) 甲基化可能阻碍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从而抑制转录过程
(3) 降低;失控
(4) 将父代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糖饮食,另一组饲喂正常饮食;让两组父代小鼠分别与正常饮食的母代小鼠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小鼠的肥胖情况
21.(1) 抗稻瘟病;3
(2)1/7
(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