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证明
本章复习课 回顾与思考
导入新课
本章学习了什么内容?
任务一:知识梳理
1.直观是重要的,但它有时也会欺骗人,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例如:如图,线段m与线段n,哪条更长?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定义、命题,并举例说明.
对名词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作命题.
高效课堂
3.作为证明出发点的基本事实有哪些?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高效课堂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高效课堂
4.为什么需要证明?证明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无论验证多少个特例,也无法保证命题正确,故需要证明.对于文字叙述的几何证明题,其证明的一般步骤有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画出正确图形,标明字母和符号.
(2)根据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3)分析因果关系,根据图形性质探索证明思路.
(4)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证明过程.
高效课堂
5.什么条件下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又会有怎样的结论? 这两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可以表示如下:
这两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高效课堂
6.梳理本章内容,用适当的方式呈现本章是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
任务二: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 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 哪些是假命题? 如果是真命题,请写出条件与结论;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若|a|=|b|,则a=b.
高效课堂
解:
(1)条件:若两个角为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此命题为真命题.
(2)条件:如果同位角相等.结论:那么两直线平行.此命题为真命题.
(3)此命题是假命题,例如:-2=2,但是-2≠2.
高效课堂
例2 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DF的是 ( )
A.∠A+∠2=180°
B.∠A=∠3
C.∠1=∠4
D.∠1=∠A
高效课堂
D
例3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
求证:∠1+∠2=180°.
证明:如图,∵a∥b(已知),
∴∠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2(对顶角相等),
∴∠1+∠2=180°(等量代换).
高效课堂
例4 如图,∠1=72°,∠2=72°,∠3=60°,求∠4的度数.
解:∵∠1=∠2=72°(已知),
∴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60°(已知),
∴∠4=120°.
高效课堂
例5 如图,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
解:设∠1的度数为x°,则∠2的度数为x°,∠3的度数为8x°.
根据题意可得x°+x°+8x°=180°,解得x=18.
即∠1=∠2=18°.
而∠4=∠1+∠2(对顶角相等),
故∠4=36°.
高效课堂
方法归纳:
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几何与代数知识相结合的一种体现,它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过程简便.在有关线段或角的求值问题中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高效课堂
1.(1)下列语句中不是定义的是( )
A.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
C.对顶角相等
D.几个单项式的和叫作多项式
C
课堂评价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一条直线截另外两条直线所得到的同位角相等
C.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A
2.(1)(2025福州期中)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1=∠2=45°
B.∠1=50°,∠2=50°
C.∠1=40°,∠2=50°
D.∠1=40°,∠2=45°
C
(2)设a,b,c是三条不重合的直线,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若a⊥b,b∥c,则a∥c
B.若a⊥b,b⊥c,则a⊥c
C.若a∥b,b⊥c,则a∥c
D.若a∥b,b∥c,则a∥c
D
3.下列图形中,由∠1=∠2,能得到AB∥CD的是( )
D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内错角相等
D.直角都相等
C
5.【例2】(1)如图1,直线a,c固定,∠1=78°,直线b绕着点O旋转,当旋转到使∠2= °时,有a∥b.
(2)(北师8上P191)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的斜边重合放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这样画的依据是
.
78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沿AB进行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断纸带两条边a,b互相平行的是( )
A.如图1,展开后测得∠1=∠2
B.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
C.如图3,测得∠1=∠2
D.如图4,展开后测得∠1+∠2=180°
C
7.【例3】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1)猜想∠BEG,∠EGF,∠DFG之间的数量关系,填空: +
= ;
∠BEG
∠DFG
∠EGF
(2)判断EG与FG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EG⊥FG,证明如下:
∵AB∥CD,∴∠BEF+∠DFE=180°,
∵EG平分∠BEF,FG平分∠DFE,
∠FEG=∠BEF,∠EFG=∠DFE,
∴∠FEG+∠EFG=(∠BEF+∠DFE)==90°,
∴∠EGF=180°-(∠FEG+∠EFG)=180°-90°=90°,
即EG⊥FG.
本节课你能完整地回顾本章所学的有关知识吗? 你掌握了哪些证明角相等或不等以及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觉得哪些地方还有不足?
课堂总结
基础性作业:教材复习题第1~3题.
提高性作业:教材复习题第10题.
拓展性作业:如图,已知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看看有多少种证法,我们如何获得几何证明题的思路?
作业设计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