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跟踪学习(总分:42分)
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上下一白 课内迁移法:而或长烟一空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成语推断法:焉得虎子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查阅词典法:①勉强。②竭力,尽力。③强大,强盛。④强行。(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2. 下列对本文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的意思是“消失”,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
B. “拥毳衣炉火”中“拥”的意思是“裹、围”,这句话的意思是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突出了天气的寒冷。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更”的意思是“还”,写出了金陵人对作者夜游湖心亭的不满。
D. “是金陵人,客此”中“客”的意思是“客居”,言语之间潜藏着作者的故国之思。
3. 小语对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分辨不清,请你帮他选出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 )(3分)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 杂然而前陈者
C.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 下列语句小文觉得不好懂,请你帮他翻译。(4分)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内精读】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相关小题。
【句子赏析】5. 下面是有人阅读本文后做的批注,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3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
(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心理揣摩】6. 小语认为文末舟子的话有以下两种朗读语气,你更认同哪种?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A. 困惑不解 B. 含蓄深婉
【深度理解】★7. 课堂上,小语和小文就“张岱在湖心亭偶遇金陵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展开辩论。小语认为是“惊喜”,小文认为是“败兴”。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小文具体阐述“败兴”的理由。(4分)
【勾连教材·主题把握】★8. 请从“山水自然”“生活志趣”“故国哀思”三个主题中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分析张岱和下面诗中诗人吕大防的共同追求。(4分)
万里桥
吕大防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拿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
二、跟踪迁移
【拓展迁移】
西湖之水,非严寒不冰,冰亦不坚。冰合初晴,朝阳闪烁,湖面冰澌①琼珠,点点浮泛。时操小舟,敲冰浪游,观冰开水路,俨若舟引长蛇,晶莹片片堆叠。家僮善击冰爿②,举手铿然,声溜百步。或冲激破碎,状飞玉屑,大快寒眼。幽然此兴,恐人所未同。扣舷长歌,把酒豪举,觉我阳春满抱,白雪知音,忘却冰湖雪岸之为寒也。旧闻戒涉春冰胸中不抱惧心又何必以涉冰为戒?
(选自高濂《湖冻初晴远泛》,有删减)
【注释】①冰澌:解冻时水面流动的冰块。②爿(pán):指冰片。
9. 请用两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旧 闻 戒 涉 春 冰 胸 中 不 抱 惧 心 又 何 必 以 涉 冰 为 戒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时操小舟/操蛇之神闻之
B. 家僮善击冰爿/择其善者而从之
C. 或冲激破碎/或王命急宣
D. 把酒豪举/举于版筑之间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幽然此兴,恐人所未同。
12. 《湖心亭看雪》和本文都通过西湖之景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请简要分析两位作者高雅情趣的不同之处。(4分)
《湖心亭看雪》跟踪学习
1.(1)全,都 (2)哪里 (3)竭力,尽力
2.C(“更”字体现出金陵人对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惊讶之情。)
3.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就;A.连词,表并列关系,无实义;B.连词,表修饰关系,无实义;C.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D.连词,表承接关系,就。)
4.(1)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5.示例一:批注(1)恰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的状态,读来似乎能感觉到寒气逼人。
示例二:批注(2)恰当。“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悠远脱俗的艺术画面。
6.示例一:困惑不解的语气。因为舟子对作者雪夜去湖心亭看雪的行为不理解,也对金陵客大雪之夜在湖心亭对饮的行为不理解。
示例二:含蓄深婉的语气。因为作者假借舟子的话,道出自己的“痴”,体现出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之情。
★7.示例:①从作者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以看出,作者有孤高自赏、遗世独立的情怀;②作者特在更定之后才出发独往湖心亭看雪,想独自在那里欣赏西湖雪景,但到了亭上却发现早已有人在,自然难免扫兴;③从“见余大喜曰”“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而别”等来看,高兴、主动的一方是“金陵人”,张岱更像是被动接受对方邀请,碍于礼节尽力应酬;④张岱前往湖心亭看雪时,“拥毳衣炉火”,做好了坐在湖心亭赏雪景的准备,但见了金陵人后尽力喝了三杯酒便仓促告别,并无与知音共赏雪景之意。所以我们认为张岱是乘兴而去,又因为独游西湖不成败兴而归。(写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8.示例一:山水自然。分析:《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勾勒出西湖雪景,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表现了作者对雪后西湖美景的喜爱;诗中描写了江水浩浩荡荡奔流,气势开阔而壮观,表现出吕大防对锦江秀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生活志趣。分析:《湖心亭看雪》写了张岱夜赏雪景的雅趣,流露出张岱对高雅志趣的追求;诗中叙写了刚过春汛,诗人便撑着小船驶入一片竹海,于风临万物、神清气爽中蕴含着对清静生活、高雅志趣的追求。
9.旧闻戒涉春冰/胸中不抱惧心/又何必以涉冰为戒
10.C(A.操作/拿着,握在手里;B.擅长,善于/好的;C.有时;D.举起/被选拔,被任用。)
11.这种兴致沉静而安闲,恐怕没有人有相同(的乐趣)。
12.《湖心亭看雪》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通过对西湖雪景的描绘,表现出作者钟情山水、高洁自持的心境及不媚世俗的精神追求。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西湖之景和舟行冰湖之乐,表达了自己对冬季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坚定自己、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信念。
【参考译文】西湖的水,不到严寒(的天气)是不会结冰,(即使)结冰也不是(很)坚固。冰封(后)天气刚刚放晴,朝阳闪烁,湖面解冻时水面流动的冰块像美玉、珍珠,点点漂荡,起起浮浮。当时(我)控制着小船,(在湖上)敲击着冰块漫游,看冰被冲开,(露出)水路,(船行泛起的涟漪)好像(一条)长蛇随着小舟(的行进)蜿蜒前行,(被撞击而破碎的冰块)一片片晶莹剔透一层层堆积起来。家里的仆人擅长(用冰锤)敲打冰片,抬手敲打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声音(可以)回落百步之远。有时(小船)冲击(冰块让它们)破碎,形状如飞溅的玉屑,使受冻的眼睛(觉得)痛快。这种兴致沉静而安闲,恐怕没有人有相同(的乐趣)。(手)击船边放声高歌,(手)执酒杯豪放地高举,使我感觉怀有温暖的春天(的气息),白雪(好似)精通音律,(让人)忘却湖中冰块与岸上白雪是寒冷的。以前听说要谨慎趟过春天的冰水,(但我)内心毫无惧怕,为什么还要把趟过春天的冰水当作谨慎(的事)呢。